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结构专业4.1 工程概况4.1.1 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位于常熟市主城区东部,距市中心约2.3公里,地处香山北路西侧,竞文路北侧,星光路东侧4.1.2 结构概况本文化中心通过结构分缝划分为1、2、3、4、5、6、7七个结构区段,如下图。其中1区、2区为文化馆,3区为大剧场后台,4区位大剧场,5区为小剧场,6区位休息厅,7区位室外台阶。结构分区示意图各结构区段概况如下表:建筑单体层数建筑最高高度(m)结构形式建筑功能各区面积m21区地上四层18.50钢筋砼框架结构文化馆2区地上四层18.50钢筋砼框架结构文化馆3区地上三层,局部地下一层18.50钢筋砼框架结构大剧场后台4区地上一层,局部地下一层29.00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大剧场面积:座位数:12305区地上三层18.50钢筋砼框架结构小剧场面积:座位数:6406区地上两层18.50钢筋砼框架结构休息厅7区地上一层2.950钢筋砼框架结构室外台阶4.2 设计依据4.2.1 设计目标 使用年限:50年(4区、5区:100年)设计基准期: 50年4.2.2 自然条件4.2.2.1 基本风压值 0=0.50kn/ m2(100年重现期);0=0.45kn/ m2(50年重现期)4.2.2.2 基本雪压值s0=0.45 kn/ m2(100年重现期);s0=0.40 kn/ m2(100年重现期)4.2.2.3 气象资料1、风况:年平均风速3.8米/秒、常风向南南东及东南东、频率10%,其次是东北东及东南,频率9%,强风向东南东及东南,最大风速为20米/秒。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 1o256毫米。降雨集中在49月。年平均降雪日数5天。3、雾:年平均雾日28天。4、气温:年平均气温15.2,最高气温38.0,最低气温-14.2。 4.2.2.4 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4.2.3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由常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常熟江南文化艺术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9220)。4.2.4 建设单位相关要求 暂无4.2.5 相关阶段设计文件 常熟江南文化中心建筑平面布置图、剖面图4.2.6 结构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50083-9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 gb 50011-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jgj 3-2002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 99-9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jgj 138-200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 建质2008216号4.3 图纸说明4.3.1 图纸单位 标高为米(m),尺寸为毫米(mm) 4.3.2 相对标高0.000对应绝对标高为3.300。4.3.3 本工程结构施工图的图纸编号原则为“结施-图纸分类号-分区编号-图纸序号”,图纸分类号见下表,其中结构说明和基础部分的分区号以“00”代替:图纸分类号设计范围00结构说明01基础设计02混凝土框架柱设计03混凝土梁、板设计04混凝土楼梯设计05预应力结构设计06钢结构设计07钢结构楼梯设计08特殊构件设计 如图号“结施-02-1区-003”表示1区混凝土框架柱设计的第3张图。 4.3.4 常用构件代码及构件编号要求同国家现行标准图集相关说明4.3.5 结构设计采用标准图集建筑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06g11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系列) 03g329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 03g101钢结构施工图参数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8sg115-1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 01(04)sg519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 06sg614-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03sg409桩基承台 06sg8124.4 建筑分类等级4.4.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建筑单体安全等级重要性系数01区二级1.02区二级1.03区一级1.14区一级1.15区一级1.16区二级1.07区二级1.04.4.2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建筑防火等级建筑单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防火等级1区丙级二级2区丙级二级3区乙级一级4区乙级一级5区乙级一级6区丙级一级7区丙级一级4.4.3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及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建筑单体抗震设防类别框架抗震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1区普通设防类(丙类)四级2区普通设防类(丙类)四级3区重点设防类(乙类)三级4区重点设防类(乙类)三级二级5区重点设防类(乙类)二级6区普通设防类(丙类)三级7区普通设防类(丙类)四级4.4.4 防水等级地下室 i 级4.5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4.5.1 设计恒荷载取值4.5.1.1 楼面附加恒荷载(kn/m2)使用区域一般楼面服务用房卫生间普通观众席主要观众席覆土屋面附加恒荷载2.03.03.51.52.05.0注:a、附加恒荷载中未包括梁板柱墙结构自重及隔墙荷载。b、结构构件自重由按实际情况计算确定。4.5.1.2 墙体荷载(kn/m2) 墙体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200厚煤矸石砌块保温外墙轻质内隔墙铝板复合保温外墙玻璃幕墙设计荷载2.61.73.01.51.51.54.5.2 设计楼面活荷载(kn/m2)使用区域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器材库房演出舞台看台活荷载2.02.52.55.04.03.5使用区域电气用房计算机机房通风机房制冷机房水泵房楼梯活荷载5.05.07.07.010.03.54.5.3 设计屋面荷载(1)屋面附加恒荷载:4.0kn/m2(2)屋面排水沟活荷载:1.5kn/m、2.0kn/m(3)考虑演出器材、表演的吊挂活荷载:单个吊点10kn。(4)马道恒荷载按1.5kn/m计算,活荷载按2.0kn/m考虑。4.5.4 风荷载4.5.4.1基本风压值:0=0.50kn/m2(100年重现期),0=0.45kn/m2(50年重现期)4.5.4.2地面粗糙度: c类4.5.4.3 组合值系数: 0.604.5.4.4 频遇值系数: 0.404.5.4.5 准永久值系数: 04.5.4.6 风荷载计算方向:整体计算时考虑00、900、1800、2700四个风向,分别对结构主体施加风荷载。4.5.5 雪荷载4.5.5.1 基本雪压值:s0=0.45kn/m2(100年重现期),s0=0.4kn/m2(50年重现期)4.5.5.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1.04.5.5.3 组合值系数: 0.704.5.5.4 频遇值系数: 0.604.5.5.5 准永久值系数: 04.5.6 地震作用4.5.6.1 基本地震加速度: 0.05g4.5.6.2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4.5.6.3 场地类别: 类4.5.6.4 场区地基土类型: 中软土4.5.6.5 场地特征周期: 多遇地震tg=0.45s 设防地震tg=0.45s 罕遇地震tg =0.50s(考虑地基刚度退化)。4.5.6.6 地震影响系数: 多遇地震max=0.04 设防地震 max=0.11 罕遇地震max=0.254.5.6.7 结构阻尼系数: 混凝土结构 0.05 钢结构 0.024.5.7 其它荷载4.5.7.1 栏杆水平荷载: 1.0kn/m 4.5.7.2 水浮力有关参数根据本工程勘察报告,水浮力有关参数如下:(1)地下水类型根据地下水的赋存、埋藏条件及其水理性质,本次勘察揭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承压水,潜水主要分布于层、层中,承压水主要赋存于-1层粉砂、层粉土、层粉土夹粉质粘土、层粉砂中。(2)地下水水位勘察其间,测得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在0.801.60m,稳定水位埋深在0.501.20m米,相应高程在0.811.37m,其水位随季节、气候而变化,水位年变化幅度在1.00米左右,据本地区常年观测资料,最高洪水位在黄海2.36米,枯水位0.703米,35年内地下水位无抬高或降低趋势,相对比较稳定;拟建区内承压水对本工程有影响的是-1层粉砂及层粉土中的地下水,对其水位进行了测量,承压水初初见水位标高为-5.5米,停止钻进4小时后测得承压水水头高程为-1.50米左右。对于第层粉土夹粉质粘土、层粉砂中的承压水,因埋深较深,按经验对本工程无影响,故未量测其水位。拟建区抗浮最高设防水位建议采用黄海2.36米,最低抗浮设计水位按黄海1.50米考虑。(3)地下水水质场地及附近无污染源,地下水清澈透明、无异味,根据本次于钻孔1、18#所取两组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为ii类环境类型,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4.5.8 承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4.5.8.1 无地震作用组合 (活荷载均布设置,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组 合恒荷载活(雪)荷载正风压负风压1恒+活(雪)1.350.982恒+正风1.350.843恒+负风1.350.844恒+活(雪)+正风1.350.980.845恒+活(雪)+负风1.350.980.84注:a、正风压代表前、左两种风向,负风压代表后、右两种风向,共四种风向分别计算。b、表中部分数据为组合系数乘分项系数而得0.98=0.70x1.400.84=0.60x1.404.5.8.2 无地震作用组合 (活荷载均布设置,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组 合恒荷载活(雪)荷载正风压负风压1恒+活(雪)1.201.402恒+正风1.201.403恒+负风1.201.404恒+活(雪)+正风1.201.400.845恒+活(雪)+负风1.201.400.846恒+正风+活(雪)1.200.981.407恒+负风+活(雪)1.200.981.40注:a、正风压代表前、左两种风向,负风压代表后、右两种风向,共四种风向分别计算。b、表中部分数据为组合系数乘分项系数而得0.98=0.70x1.400.84=0.60x1.404.5.8.3 无地震作用组合 (按恒荷载、活荷载对结构有利作用组合)组 合恒荷载活(雪)荷载正风压负风压1恒+活(雪)1.0/0.91.402恒+正风1.0/0.91.403恒+负风1.0/0.91.404恒+活(雪)+正风1.0/0.91.400.845恒+活(雪)+负风1.0/0.91.400.846恒+正风+活(雪)1.0/0.90.981.407恒+负风+活(雪)1.0/0.90.981.40注:a、正风压代表前、左两种风向,负风压代表后、右两种风向,共四种风向分别计算。b、表中部分数据为组合系数乘分项系数而得0.98=0.70x1.400.84=0.60x1.404.5.8.4 有地震作用组合组 合恒荷载活(雪)荷载x向地震y向地震z向地震风荷载1x向地震+风荷载1.200.601.300.242y向地震+风荷载1.200.601.300.243z向地震+风荷载1.200.601.300.244x向地震+z向地震+风荷载1.200.601.300.500.245y向地震+z向地震+风荷载1.200.601.300.500.24注:a、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和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按抗震规范表5.4.2选取。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1.0。b、表中风荷载正、负号分别代表正、负风压情况,正风压代表前、左两种风向,负风压代表后、右两种风向,共四种风向分别计算。c、表中部分数据为组合系数乘分项系数而得0.60=0.50x1.200.24=0.20x1.204.5.8.5 考虑双向(三向)地震作用组合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组 合恒载活(雪)载x向地震y向地震z向地震风1双向地震(x向为主)+风荷载1.200.601.301.1050.242双向地震(y向为主)+风荷载1.200.601.1051.300.243三向地震(x向为主)+风荷载1.200.601.301.1050.3250.244三向地震(y向为主)+风荷载1.200.601.1051.300.3250.245竖向为主+双向地震(x向为主)1.200.600.500.4250.8456竖向为主+双向地震(y向为主)1.200.600.4250.500.845注:a、考虑水平双向地震组合时,组合值比例采用1:0.85;当考虑三向(两水平向和竖向)地震作用时,组合值比例采用1:0.85:0.65b、水平与竖向组合时,非主要方向组合值系数为0.50。c、表中风荷载分正、负风压情况,正风压代表前、左两种风向,负风压代表后、右两种风向,共四种风向分别计算。d、表中部分数据为组合系数乘分项系数而得0.60=0.50x1.200.24=0.20x1.201.105=0.85x1.300.425=0.85x0.500.325=0.65x0.500.845=0.65x1.304.5.9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4.5.9.1 无地震作用组合组 合恒载活(雪)载正风压负风压1恒+活(雪)1.01.02恒+正风1.01.03恒+负风1.01.06恒+活(雪)+正风压1.01.00.67恒+活(雪)+负风压1.01.00.610恒+正风压+活(雪)1.00.71.013恒+负风压+活(雪)1.00.71.0注:a、表中分项系数均为1.0。b、表中风荷载分正、负风压情况,正风压代表前、左两种风向,负风压代表后、右两种风向,共四种风向分别计算。4.5.9.2 地震作用组合组 合恒荷载活(雪)荷载x向地震y向地震z向地震风荷载1x向地震+风荷载1.000.501.000.202y向地震+风荷载1.000.501.000.203z向地震+风荷载1.000.501.000.204x向地震+ z向地震+风荷载1.000.501.001.000.205y向地震+ z向地震+风荷载1.000.501.001.000.20注:a、表中分项系数均为1.0。.b、表中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c、表中风荷载分正、负风压情况,正风压代表前、左两种风向,负风压代表后、右两种风向,共四种风向分别计算。4.6结构设计4.6.1 结构缝设置根据建筑使用要求和结构合理性,将整个结构分为17七个结构区段,以减少温度应力、混凝土收缩影响,并使结构布置趋于合理,做到结构经济合理性。4.6.2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经结构设缝后,各区结构型式布置如下:1区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呈三角形状,纵向长约22.4米,横向宽约25.3米;框架柱截面尺寸一般柱为直径600圆柱,和600600、500500方柱;框架梁截面尺寸一般为300650和350700,次梁截面一般为250500,楼层板厚一般为120。经计算,以上柱、梁、板能满足强度、刚度等要求,配筋率在合适范围内;2区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呈两端窄中间宽形状,纵向长约60.7米,横向两端宽约13.4米、16.0米,中间宽约22.8米;框架柱截面尺寸一般柱为直径600圆柱,和700700、600600方柱;框架梁截面尺寸一般为300650、350700、350800,悬挑梁截面尺寸一般为350800,次梁截面一般为250650,楼层板厚一般为120。经计算,以上柱、梁、板能满足强度、刚度等要求,配筋率在合适范围内。由于上部结构在纵向长度较长,在结构适当位置设横向一道施工后浇带,结构区段间距控制在3035米左右,以此减小施工期间因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影响,后浇带按规范要求的时间进行浇筑。3区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呈两端窄中间宽形状,纵向两端长约10.5米、18.1米,中间长约21.0米,横向宽约49.2米;局部设地下室;地下室外墙厚度为400mm;框架柱截面尺寸一般柱为直径600圆柱,和700700、600600方柱;框架梁截面尺寸一般为300650、350700,次梁截面一般为250650,楼层板厚一般为120。经计算,以上柱、梁、板能满足强度、刚度等要求,配筋率在合适范围内。舞台后部设备用房在地下深5.45米,上部有三层建筑,抗浮自重传至地下室底板顶面处0.8倍恒荷载仅为29kn/m2,此仓平面面积约为530平米,考虑仓底板厚度为0.55米水浮重力效应,对基础底板尚有水浮力约为6.010-0.80.5525-29.0=42 kn/m2。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勘探点平面布置图,设备用房位于18号孔附近,抗拔桩长约为10.0米,直径0.4米,以18号孔最不利点计算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n,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1.1,布桩双向间距为2.70米,承担水浮力约为1.1422.702.70=340kn,差值部分约(340-260)/2.7/2.7=11kn/m2,由550厚底板按无梁楼盖承担,配筋计算时需考虑1.4分项系数,实际布置抗拔桩78根。 外墙墙厚为400,墙高为5.45米,不考虑首层楼板的0.8倍自重为43.6 kn/m,可以满足墙边1.35米范围抗浮设计要求。整体上,上部传至地下室基础底板顶处0.8倍自重约为32 kn/m2,尚余水浮力差值为10 kn/m2,与底板承担抗浮力相当。4区采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呈长l形状,根据建筑功能分为舞台、观众坐席厅、入口大厅三大部分,纵向长约99.0米,横向宽约64米;由于三个部分均为通高设置大空间,各层楼板连续布置较少,因此在舞台四角、台口两侧、观众坐席厅四角、入口大厅端部设置剪力墙,以减少空旷结构在水平作用下位移量,剪力墙厚为300或400。框架柱截面尺寸一般柱为直径800圆柱,和600600方柱,通高无侧向楼板约束的框架柱采用6001000截面。框架梁截面尺寸一般为300650和400650,次梁截面一般为250600,部分大跨度梁和悬挑看台梁采用有粘接预应力技术,减少裂缝出现,保持梁的整体刚度。观众大厅屋盖和主舞台屋盖采用混凝土楼面和钢桁架组合楼盖,钢桁架提供的空间供设备使用及马道穿行,下部楼层板厚一般为120。经计算,以上墙、柱、梁、板能满足强度、刚度等要求,配筋率在合适范围内。由于上部结构在纵向长度较长,在结构适当位置设横向两道、纵向一道施工后浇带,结构区段间距控制在3035米左右,以此减小施工期间因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影响,后浇带按规范要求的时间进行浇筑。主舞台下为深度14.5米的地下台仓,由于台仓空旷,在整个深度范围无覆盖全仓的有效楼板可以作为地下外墙支撑,经初步计算,外墙墙厚设计为600,并且在空旷仓壁外侧设扶壁墙作为外墙支座,仓内部分楼板及梁柱在计算时需参与外墙整体计算,板厚不小于200,并应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确定板内配筋。台仓深度较大,存在抗浮设计要求,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数据,设计最高抗浮水位约为-1.0米,经初步计算,上部结构传至台仓底板顶面处0.8倍恒荷载仅为70000kn,台仓底板面积约为900平米,考虑台仓底板厚度为1.5米重力效应,尚有水浮力约为(15.010-0.81.525)900-70000=38000 kn。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台仓位于18、19、25、26号孔附近,抗拔桩长约为9.0米,直径0.4米,以19号孔最不利点计算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20 kn,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1.1,选用1416=224根抗拔桩。考虑群桩效应,群桩平面尺寸为16.828.5米,整个周边抗拔极限承载力为0.5tgk =0.5(0.70551.2+0.75507.1+0.65850.7)(16.8+28.5)2=15900 kn,整个桩土浮容重为1116.828.59=47400 kn,合计抗浮力为63300 kn,满足抗浮要求。桩间距为1.301.90米,基础底板计算抗浮力约为1.1(15.010-0.81.525-220/1.3/1.9)=35 kn/m2,配筋计算时需考虑1.4分项系数,底板按塑性楼板配筋初步设计结果如下:板块基本信息编号信息平面信息材料信息所在楼层基础底板上边轴线t板厚h(mm)1600板序号14下边轴线k砼等级c30板类型筏板左边轴线7保护层mm50塑性系数1.4右边轴线15钢筋等级hrb400fy(n/mm2)360短边(m)20.600 边界类型fc(n/mm2)14.3长边(m)32.400 四边铰接ft(n/mm2)1.43=l2/l11.5728 系数0.4063 9=0.0784 荷载计算计算取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组合系数荷载设计值分项系数组合系数荷载设计值=max(q1,q2)gk(kn/m2)g1g1g2g2q(kn/m2)0.00 1.20 1.00 q1(kn/m2)1.35 1.00 q2(kn/m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组合系数分项系数组合系数49.00 qk(kn/m2)q1q149.00 q2q234.30 35.00 1.40 1.00 1.40 0.70 弯矩及配筋计算短向板底短向支座短向支座长向板底长向支座长向支座m1m1m1m2m2m2弯矩m(kn*m/m)1629.58 0.000.00662.11 0.000.00受压区高度x(mm)75.6 0.0 0.0 30.3 0.0 0.0 计算配筋面积as(mm2)3200.0 3200.0 3200.0 3200.0 3200.0 3200.0 计算钢筋间距(mm)190190190190190190计算钢筋直径d(mm)282828282828实配钢筋间距(mm)150150150150150150实配钢筋直径d实(mm)252525252525实配面积/计算面积102.3%102.3%102.3%102.3%102.3%102.3%舞台与观众坐席间升降乐池仓深7.5米,上部局部有楼板,抗浮自重仅为周边混凝土墙体,传至台仓底板顶面处0.8倍恒荷载仅为2800kn,此仓平面面积约为170平米,考虑仓底板厚度为0.5米水浮重力效应,尚有水浮力约为(8.010-0.80.525)170-2800=9100 kn。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台仓位于20号孔附近,抗拔桩长约为9.0米,直径0.4米,以20号孔最不利点计算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30kn,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1.1,约需59=45根抗拔桩。考虑群桩效应,群桩平面尺寸为3.916.0米,整个周边抗拔极限承载力为0.5tgk =0.5(0.7500.7+0.60451.9+0.7557.1+0.75500.3)(3.9+16.0)2=7000 kn,整个桩土浮容重为113.916.09=6100kn,合计抗浮力为13100 kn,满足抗浮要求。5区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呈下宽上窄形状,根据建筑功能分为小剧场、入口休息厅、演出用房三个部分,纵向长约65米,横向宽约36米;结构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一般柱为直径700、800圆柱和600600方柱,通高无侧向楼板约束的框架柱采用600900截面。框架梁截面尺寸一般为300650和400700,次梁截面一般为250600,剧场部分为24.328.5米通高大空间,屋面楼盖采用混凝土楼面和钢桁架组合楼盖,钢桁架提供的空间供设备使用及马道穿行。休息大厅上空屋盖为在外侧为大悬挑结构,采用密肋次梁悬挑结构,其中框架主悬挑梁受力较大,采用有粘接预应力技术,减少裂缝出现,保持梁的整体刚度。下部楼层板厚一般为120。经计算,以上墙、柱、梁、板能满足强度、刚度等要求,配筋率在合适范围内。由于上部结构在纵向长度较长,拟采取在结构适当位置设纵向一道施工后浇带,结构区段间距控制在3035米左右,减小施工期间因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影响,后浇带按规范要求的时间进行浇筑,减小因结构超长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的不利影响。6区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呈长条形状,纵向长约72.4米,横向宽约15.3米;建筑功能为休息厅,框架柱截面尺寸一般柱为直径1000圆柱,和700700、700950方柱;框架梁截面尺寸一般为350700、4001200,悬挑梁截面尺寸一般为4001200600,次梁截面一般为250500、250700,楼层板厚一般为120。经计算,以上柱、梁、板能满足强度、刚度等要求,配筋率在合适范围内。部分悬挑梁采用有粘接预应力技术,减少裂缝出现,保持梁的整体刚度。屋盖采用刚桁架结构,并在柱顶设置混凝土梁,用于增加结构的刚度。由于上部结构在纵向长度较长,在结构适当位置设纵向两道施工后浇带,结构区段间距控制在2530米左右,以此减小施工期间因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影响,后浇带按规范要求的时间进行浇筑。7区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呈不规则长条形状,纵向长约61米,横向宽约47米;框架柱截面尺寸为400400,框架梁截面尺寸主要有300500、300600和250500三种,次梁截面一般为200500;基础拉梁截面尺寸为250500和250600。楼板(屋面板)厚度一般为120。经计算,以上柱、梁、板能满足强度、刚度等要求,配筋率在合适范围内。由于结构长度较大,拟采取在结构适当位置设纵向一道施工后浇带,结构区段间距控制在35米左右,减小施工期间因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影响,后浇带按规范要求的时间进行浇筑,减小因结构超长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的不利影响。除设置施工后浇带,拟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小因结构超长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的不利影响:1) 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和级配良好的碎石骨料配制混凝土。2) 采用高效减水剂,降低水泥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3) 合理的施工组织、浇筑混凝土低温入模、加强混凝土养护、后期湿度覆盖保养等。4.7 地基基础设计4.7.1 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常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常熟江南文化艺术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09220),本工程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1)地形地貌及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拟建场区位于常熟市文化片区体育中心,场地原为民宅及耕地,现已拆除并局部回填,场地地势大部较为平坦,局部稍有起伏,拟建区东侧有一明河道穿越,拟建区内局部为原池塘(为修建道路取土而成),场地地貌单元隶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地貌形态单一。主要沉积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河流相冲(沉)积的粘(砂)性土层。 (2)地基土构成及物理力学性质场地地层的划分按其时代、成因、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共分为九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层素填土:杂色,稍湿很湿,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夹有植物根茎,局部夹少量碎石、道渣,层厚在0.403.20m之间。第层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可塑,很湿湿,含少量铁质氧化物及有机质,局部缺失,层顶埋深在0.401.20m之间,层顶标高在0.632.45m之间,层底埋深在0.802.40m之间,层底标高在1.15-0.37m之间,层厚在1.600.40m之间,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切面稍具光泽。第层粉质粘土:暗绿色黄褐色,湿,可塑硬塑,含较多铁质锰质氧化物,少量高岭土团块,本层场区内均分布,层顶埋深在3.200.80m之间,层顶标高在1.15-0.57m之间,层底埋深在7.206.20m之间,层底标高在-3.55-5.67m之间,层厚在4.006.00m之间,中等压缩性,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韧性高,切面具光泽。第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褐色,很湿,软可塑,含少量铁质氧化物,夹有少量薄层粉砂,稍具水平层理,本层全场区分布,层顶埋深在10.506.20m之间,层顶标高在-3.55-5.67m之间,层底埋深在11.907.10m之间,层底标高在-7.43-10.17m之间,层厚在3.100.20m之间,中等压缩性,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切面稍具光泽。第-1层粉砂:黄褐色,稍密,饱和,砂质欠纯,夹有较多薄层粉质粘土,粉砂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颗粒呈圆形,级配差,层顶埋深在7.109.20m之间,层顶标高在-5.03-6.87m之间,层底埋深在8.5010.50m之间,层底标高在-6.23-8.37m之间,层厚在1.701.70m之间,中等压缩性。第层粉土:黄褐色,很湿,稍密,含少量铁质氧化物,局部夹有薄层粉砂,稍具水平层理,层顶埋深在9.8011.90m之间,层顶标高在-7.43-10.17m之间,层底埋深在16.2013.10m之间,层底标高在-10.73-14.77m之间,层厚在2.705.30m之间,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具光泽。第层粉质粘土:灰褐色,很湿,软塑可塑,含少量铁质氧化物及有机质,夹有较多薄层粉土,具明显的水平层理,层顶埋深在16.2013.10m之间,层顶标高在-10.73-14.77m之间,层底埋深在21.6019.40m之间,层底标高在-16.85-19.97m之间,层厚在7.103.90m之间,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切面稍具光泽。第层粉质粘土:灰绿色褐黄色,很湿,可塑硬塑,含较多铁质锰质氧化物,少量高岭土团块,层顶埋深在21.6019.40m之间,层顶标高在-16.85-19.97m之间,层底埋深在29.1027.00m之间,层底标高在-23.75-27.37m之间,层厚在5.909.70m之间,中等压缩性,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韧性高,切面具光泽。第层粉土夹粉质粘土:黄褐色,很湿,稍密中密,含少量铁质氧化物,局部夹有薄层粉砂,稍具水平层理,层顶埋深在29.1027.00m之间,层顶标高在-23.75-27.37m之间,层底埋深在45.6043.60m之间,层底标高在-40.97-43.43m之间,层厚在17.8015.00m之间,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具光泽。第层粉砂:青灰色,中密密实,饱和,局部夹有薄层粉质粘土,粉砂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颗粒呈圆形,级配较差。层顶埋深在45.6043.60m之间,层顶标高在-40.97-43.43m之间,本层未揭穿,层厚大于6.00m,中等压缩性。上述各土层的分布、埋深、厚度及赋存情况请参见勘察报告。(3)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根据对场区1及18钻孔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常熟地区抗震基本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的特征周期为0.45s。本工程为公用建筑,部分分区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措施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考虑,即按7度设防。本次在7、32钻孔对地面深度20米范围内的饱和液化土层第-1层粉砂进行了液化判别,均为不液化。4.7.2 基础选型 (1)天然地基拟建场区浅部工程地质特性较好的地层为第层粉质粘土,该层层厚较厚,埋深较浅,结合本工程荷载(最大荷载在6000kn)及变形要求(沉降控制为柱间沉降差小于0.002l)较高,在满足地基强度、沉降及差异沉降的前提下可采用天然地基,以第层粉质粘土为基础持力层,无法满足强度及变形要求时,采用桩基础。(2)桩基础桩型选择:根据拟建物工程特性,给合场区地层情况,采用直径为400mm的砼预应力管桩或直径500mm的砼预应力管桩。桩端持力层的选择:第层粉质粘土。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估算根据本工程勘察报告,依据土的类别、埋藏深度、排列次序建议的桩基参数见下表。预制桩极限侧阻力、端阻力标准值表(kpa)层号层名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抗拔系数i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2粉质粘土400.753粉质粘土800.754粉质粘土500.754-1粉砂450.605粉土550.706粉质粘土500.757粉质粘土850.6526008粉土夹粉质粘土700.7530009粉砂800.604500估算时,桩顶标高均假定为黄海1.00m,桩长为22米,以第层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当分别采用直径为400mm的砼预制管桩或桩截面为400mm*400mm混凝土空心方桩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8条公式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分别不小于1900kn和2380kn,结果详见“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估算统计表”,设计时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应通过静载荷试验核实确定。当需要提高单桩承载力时,可采用加大桩断面(桩径)或增加桩长的方法。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估算统计表孔号持力层桩截面(mm)桩长(m)桩顶标高(m)入持力层厚度(m)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kn)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n)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kn)1d=400221.0(黄海)2.831700300200033222.7316003001900 孔号持力层桩截面(mm)桩长(m)桩顶标高(m)入持力层厚度(m)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kn)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n)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kn)1400400221.0(黄海)2.832150380253033222.7320003802380注:采用砼管桩时估算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已考虑桩端土塞效应2)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估算估算时,桩顶标高均假定为黄海-14.00m,桩长为10米,当采用直径为400mm的砼预制管桩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4.6-1条公式估算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600kn,结果详见“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估算表”,设计时采用的单桩抗拔承载力应通过单桩抗拔静载试验核实确定。当需要提高单桩承载力时,可采用加大桩断面(桩径)或增加桩长的方法。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估算表孔号持力层桩截面(mm)桩长(m)桩顶标高(m)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tuk(kn)1d=40010 -14.0(黄海)61933106153)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估算估算时,桩顶标高均假定为黄海1.00m,桩长为22米,以第层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当采用桩截面为400mm400mm混凝土空心方桩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7.2-2条公式估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10kn,结果详见“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估算表”,设计时采用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水平静载试验核实确定。单桩水平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卫生基本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云浮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供电局电工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海洋环保仪器及采样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高效PDC钻头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演练脚本
- 2025年支气管哮喘护理查房模板
- 2025年手术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护理查房记录
- 2025年压电陶瓷元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解读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对照表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概述(儿童保健课件)
- 加油站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男性性功能障碍专家讲座
- 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 第37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培训-课件
- 新生入学登记表新生入学情况表word模版
- 《高情商沟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