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总总 论论 一、一、项项目建目建设设背景背景 1、项目名称、所在位置及隶属关系 项目名称: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隶属关系: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 xx 焦煤集团有限公 司,行政隶属县小京庄乡管辖。 所在位置: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大同煤田西南部,县境 内,距大同市区 50km。 2、建设单位概况 xx 焦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xx 集团)成立于 1980 年,是全国四 家具有煤炭出口成交权的出口企业之一和省唯一拥有出口内销两个通道的 大型国有企业。xx 集团业务目前已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即煤炭能源产业、 高铁轮对制造产业和金融投资产业。截至 2008 年底,总资产达 136 亿元, 职工总数 6314 人,子公司 35 个。2008 年 xx 集团共完成煤焦贸易量 42.85mt,销售收入达 219 亿元,利润 10.4 亿元。煤炭贸易已形成覆盖煤炭 主产区、遍布重要运输线、占据主要出海口的独立完善的煤炭内外贸运销 体系,在省煤炭工业布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 20 多个国家(地区)的煤炭 用户及众多国内用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xx 集团在 2009 年 全国企业 500 强排名中列第 254 位,在省企业百强中位居第十位。 2008 年 5 月 15 日,以 xx 集团为主要发起人,成立了 xx 国际能源股 份有限公司,正在通过股份制改造和重组,实现产业与资本的融合,提升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争取到“十一五”末迈进国内先进 的特大型煤炭产销企业行列。 xx 集团成立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局,对集团公司所属煤矿进行行业 2 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局下设 8 个处室,现有人员 81 人。全公司现有煤 矿技术人员 486 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 82 人,初级职称 27 人。专业技 术人员中,注册安全工程师 10 人,省煤炭工业局安全技术专家库成员 2 人, 安全执法专家 5 人,省安监局安全质量标准化专家 7 人,省煤炭协会理事 2 人,省煤炭建设协会理事 3 人。 3、项目前期工作与核准过程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 2009 年 8 月编制完成xx 焦煤集 团有限公司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 晋煤重组办发20099 号文关于大同市市直和县、大同县煤矿企业兼 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对上述文件进行了批复。 二、二、编编制制设计设计依据依据 1、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的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 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2、省煤炭工程项目咨询评审中心文件晋煤咨评地字(2010)38 号关于 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评审意见 书; 3、晋煤规发2010240 号关于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 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4、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编制的xx 焦煤集团有限公司 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 5、晋煤重组办发20099 号文关于大同市市直和县、大同县煤矿企业 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6、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报告; 7、2010 年 1 月 26 日由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 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 22 号煤层煤尘爆炸性和煤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报告; 3 8、2010 年 9 月 7 日由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 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 16 和 16-2号煤层煤尘爆炸性和煤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报告; 9、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 10、国家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煤矿安全规程(2010 版)等现行的规程、规范以及国家煤炭开发的方针、政策; 11、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设计委托书; 12、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原 xx 煤矿、周大庄煤业有 限公司和永新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资料。 三、三、设计设计指指导导思想思想 为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实现省煤炭工业转型、安全、和谐 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充分利用现有地面生 产设施、设备、以较少的投入,尽快把 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建设 成为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 四、兼并重四、兼并重组组整合整合设计设计的特点的特点 1、建设规模 本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 2.40mt/a。 2、井田开拓布署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工业场地位于原周大庄煤业有限公司工业 场地内,利用该矿的回风斜井刷大断面后作为主斜井,担负全矿井的煤炭 提升任务,利用该矿的原主立井刷大断面后作为北部回风立井,担负矿井 西一上(下)、西二上(下)、西三上(下)盘区的回风任务;副井工业场地位于原 永新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场地内,在该工业场地新掘一条小角度斜井(6 0000),担负矿井的辅助运输任务。 矿井采用单水平开拓,水平高程 1190m(副斜井井底见 22 煤底板高程), 井底车场及硐室全部布置在主斜井井底 22 煤层内;全井主要沿井田南北的 4 中央布置两组大巷,其中一组布置在 22 煤层内,另一组布置在 16 煤层(带式 输送机、辅助运输大巷)及 16-2煤层(回风大巷)内,形成南北翼工作面自南 (北)向北(南)推进。井下辅助运输设无轨和有轨两套系统,为方便主采 22 煤生产,自地面开掘小角度副斜井进入 22 煤辅助运输大巷,实现辅助运输 连续不间断运行,在副斜井揭露 16 煤层后设换装硐室,与 16 煤轨道系统 相接。初期选择西二下盘区作为移交投产盘区,在西二下盘区 22 煤层装备 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达到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 2.40mt/a。 3、矿井通风与安全 矿井的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后期采用 分区式通风系统,矿井初期风量 150m3/s,11 年后,矿井风量 200m3/s。 矿井共有 4 个入风井和 3 个专用回风井,初期,主斜井、新副斜井入风, 北部回风立井回风,11 年后,主斜井、新副斜井和原永新副斜井入风,北部 回风立井和南部回风立井回风,后期,主斜井、新副斜井和东部进风立井入 风,东部回风立井回风。 矿井在井下进、回风巷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必 须砌筑永久性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必须安设 2 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 2 道反向风门;在通风系统的独立回风位置,安设调节风门,保证工作面风 量按需供给。 本矿井具有足够的风量,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完善的通风设备,可靠 的通风监测设施,能够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4、主要设备选型 (1) 提升设备 主斜井铺设 b=1200mm,q=650t/h,v=3.15m/s 深槽强力皮带,带强 3150n/mm(阻燃)。 驱动型式为头部双滚筒两电机,功率配比 1:1,配 yb24508-4 型 5 500kw(10kv)电动机两台;采用尾部液压自动拉紧方式。 考虑主斜井皮带检修,主斜井内铺设轨道,装备 jtp-1.6/20 型提升机, 滚筒宽 1200mm,最大静张力(差)fc=45kn,配 y355l2-12 型异步鼠笼电动 机,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电控系统。 (2) 通风设备 本矿为低瓦斯矿井,初期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由主、副斜井进风, 北部回风立井回风;后期采用分区通风。矿井初期主扇选用 fbcdz-8- no28a 型对旋轴流通风机两台,一用一备。 (3) 排水设备 矿井正常涌水量:107m3/h,最大涌水量 133m3/h,根据矿井涌水量和排 水高度的要求,设计选用三台 md155-675 型矿用耐磨水泵,排水管路布 置在主斜井内。 (4) 压风设备 根据安监总煤行(2007)167 号文件要求,并结合本矿用风设备配备情 况及使用特点,确定在地面建空气压缩机房,集中供气,压风管路布置在主 斜井内,设计选用 4 台 dlg-160 型风冷固定螺杆式压缩机,3 台工作,1 台 备用,q=26.5m3/min、pn1.0mpa,电动机 160kw、380v。 5、煤的洗选加工 选煤工艺设计推荐采用全重介洗选工艺,15013mm 级采用重介分选 槽分选;13.01.5mm 级采用重介旋流器分选;1.500.25mm 级采用干扰床 (tbs)分选;0.250mm 级细煤泥采用压滤机回收。 6、矿井供电 矿井一回电源取自小京庄 110kv 变电站,另一回电源取自高山 220kv 变电站 110kv 出线侧,向矿区供电的电压等级为 110kv,供电电源可靠,能 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需求。 6 7、地面运输 矿井铁路专用线由工业场地北侧装车站起平行于井田北部边界向西, 跨酸茨河继续向西,在柴家村和毛官屯之间通过,然后转向北,在董半川站 西咽喉接轨,线路长约 9km。 矿井年产煤炭外运量 2.40mt,按年工作天数 365 天,运输不均衡系数 1.15,日装车 124 辆,列车对数 1 对/日。 矿井外部道路长 1204m,其中排矸路长 229m,主副工业场地联络道长 975m。 8、工业场地布置 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按功能划分为四个区,即主斜井生产区、副 斜井辅助生产区、场前区、风井区。 主斜井工业场地围墙内占地面积 10.56hm2;副斜井工业场地围墙内占 地面积 11.94hm2。 五、五、矿矿井井设计设计的主要技的主要技术经济术经济指指标标 1、矿井建设工期 矿井建设总工期为 22 个月,其中准备期为 4 个月,建设期为 18 个月。 2、项目总投资 本工程建设总投资 102091.46 万元。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40mt/a; (2) 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量:14942m284477m3; (3) 万吨掘进率:62.3m/万 t; (4) 工业场地建筑物及构筑物总面积 35547m2,建筑物及构筑物总体 积 161263m3; (5) 矿井在籍人数:1066 人; 7 (6) 原煤生产效率:10t/工; (7) 吨煤投资:419.13 元/t; (8) 单位成本:165.115 元/工; (9) 投资利润率:27.52%; (10) 投资利税率:38.57%。 六、存在六、存在问题问题与建与建议议 (一) 存在的问题 1、矿井的涌水量是根据大同鹊山高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原柴家沟煤 业有限责任公司 22 号煤的涌水量,通过比拟法计算得出,计算依据不足; 2、根据地质报告评审意见,组的16 和 16-2煤未达到勘探程度。 (二) 建议 1、尽快办理铁路接轨的协作协议; 2、应尽快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报告 等支持性文件; 3、建议开展三维地震勘探,进一步查明首采区域的地质构造和煤层赋 存情况,特别是组 16 和 16-2煤和赋存情况,为矿井首采区工作面位置和设 备选型提供科学可靠依据; 4、建议尽快进行上组煤层补充地质勘探,为上部煤层的及时开发提供 可靠依据; 5、建议进一步调查核实井田内巷道积水,务必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 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方针; 6、尽快落实首采区附近的村庄搬迁; 7、由于水文工程量偏少,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不够,涌水量计算 缺少基础参数,建议将来利用井检钻钻孔作抽水试验,利用大井法计算矿 井涌水量,对矿井涌水量作必要的验证。 8 1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 第一节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井田自然概况 一、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 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省大同市县小京庄乡周大庄村 英格寨村一带,行政隶属县小京庄乡管辖,地理位置为东经 112 39471124506,北纬 394455394647。 井田东南距北同蒲铁路 40km,并有从宋家庄站通往峙峰山的运煤专用 线,峙峰山站距该矿约 6km。宋家庄站北至大同 52km,与大秦铁路相接,南 至朔州到大原 303km。另外北东有王村至大同的运煤专线。 井田北东有左(云)吴(家窑)公路,往南东与大运(公路)高速相接,南 东有岱(岳)马(营)公路与大运(公路)高速相接,另外井田内周边均有简易 公路与以上两条高速公路相接,交通较为方便,交通位置详见图 1-1-1。 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 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地貌,地表大部被黄土覆 盖,植被少,树枝状“v”字形沟谷发育,地势总体为东南高西北低,最高点 位于井田东部的山梁上,海拔高程为 1597.9m,最低位于北部的酸茨河沟谷 中,海拔高程为 1445.2m,最大相对高差为 152.7m。 三、地面水系三、地面水系 该区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井田内在原周大庄煤业有限公司内发育 有酸茨河,且沟谷发育,主要发育有南部的鱼儿湾沟,北部的英格寨沟,另 西部有小河湾、角沟、石人湾。其中小河湾、石人湾、酸茨河在 80 年代初有 泉水出露,目前已干涸,只是在雨季有短时洪水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流入酸 茨河,然后向西汇入元子河,再向南汇入桑干河。 2 图 1-1-1 交通位置图 四、气象特征四、气象特征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候干燥,风沙严重。 历年(19962000 年)平均气温 6.88.8,年极端最高气温 37.2,年极端 最低气温26.5,季温和昼夜温差显著;降水量 280.8431.5mm,其中 3 69 月份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80;蒸发量 1885.12386.3mm,其中 57 月份蒸发量最大,约占全年蒸发量的 5060;区内风沙显著,西北风贯穿全年,大风天数为 331d,其中最大 飓风天为 1998 年 3 月 8 日,风速达 18.0m/s,风向为西北;区内平均相对湿 度为 4652;冻土月份为 11 月份至翌年 3 月份,最大冻土深度 179cm; 积雪时间为 11 月份至翌年 3 月份,最大积雪深度为 1996 年 3 月 23 日,积 雪深度 9cm;年霜冻期为 177218d,一般为每年的 9 月份至翌年的 4 月份; 结冰期为 177209d,一般为每年的 10 月份至翌年的 4 月份。 五、地震情况五、地震情况 根据 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划分,本区地震烈度为 度,地震动内峰值加速度为 0.1g。 六、六、矿矿区区经济经济概况概况 县历史上是一个亦牧亦农地区,农作物主要以山药、莜麦、谷黍、豆类 等杂粮作物和胡麻油等油料作物为主。畜牧业主要以养羊、养猪和大牲蓄 为主。 该县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著称,主要分布在境内东部和南部, 贮 藏面积 650km2,地质储量约 100 亿 t,大部分煤层为中厚煤层和厚煤层,且 埋藏浅,易开采。除煤炭资源外,主要矿产资源还有高岭土、石灰石。此外 还有玄武岩、浮石、云母等。该县历史上工业薄弱,门类单调,但工业史源 远流长,秦代已有铸造业,并在县内水磨湾等处开窑挖煤。如今工业有采煤、 炼钢、发电、机械、水泥、化肥、陶瓷、农机制造等行业。 有两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后八村里的古城墓群等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有新、旧石器遗址多处。 七、地面已有建七、地面已有建(构构)筑物及筑物及设设施施 井田范围内没有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军事防务区、铁路、高速公路、 4 高压输电线路、油气管道、油气井设施、水库、灌渠和集镇。 在井田北部有周大庄村,井田南部有张家堡村。 第二节第二节 整合前矿井现状整合前矿井现状 据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9 号文关于大同市直和县、大同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将原 xx 煤矿、周大庄煤业有限公司和永新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三矿兼并重组,上 述三个煤矿重组后名称: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为 19.8716km2,矿井生产能力 2.40mt/a。 1、xx 煤矿 该矿为整合矿井,由原张家坟长春煤矿,小京庄乡英格寨煤矿及校警 联煤矿资源整合而成。原长春煤矿批准面积 4.2365km2,设计能力 0.60mt/a,2003 开始建井,目前建有主、副斜井井筒,一直未开采,2006 年 关闭,原校警联煤矿未曾建设。 企业性质属集体企业,采矿权人为 xx 煤矿,法人代表为朱世英,井田 勘查程度达到勘探,并办理了环评报告,土地购置,整合核准,采矿许可证 等相关手续,采矿许可证号 1400000722381,同时完成了整合初步设计文件, 具备开工建设条件,但尚未开工,属待建井。 整合后该井田呈一不规则多边形,东西倾斜宽 1.42.7km,南北走向 长 3.575.17km,井田面积 11.6808km2,设计能力 0.90mt/a。 矿井批采煤层为 18、19、22、25 煤层,其中 22 煤层为主采煤层,至 2009 年有保有资源/储量 189.39mt,可采储量 115.593mt。 井田范围由 7 个拐点坐标圈定,具体见表 1-2-1。 表表 1-2-11-2-1 xxxx 煤矿拐点坐标表煤矿拐点坐标表 单位:m 本矿井原设计主要原则是: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中部,由东北向西南分别 5 掘主、副斜井,在井田南部边界开凿回风立井。主斜井利用已有井筒,倾角 25,净宽 4.20m,净断面 10.28m2,井筒斜长 794m,铺设 1000mm 大倾角胶带 输送机;副斜井斜长 874m,倾角 20,安设 jk-2.5/3.0x 型绞车,回风井利用 原 xx 煤矿主立井,水平高程 1210m,在井田中部沿 22 煤东西开掘大巷, 初期开采 22 煤,装备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 xx 井田范围内,现有 3 个斜井和 1 个立井,斜井断面均在 10.3m2以 下,主立井直径 3.80m,现已年久失修,利用价值不大。 2、永新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该井位于 xx 煤矿的西部,其行政区隶属于小京庄乡。 本矿于 2006 年开工建设,至 2008 年底基本建成,现具备生产条件,矿 建、土建、安装三类工程全部完成,但存在工业场地用地为暂租方式,未进 行购地,属基建井。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号: 1400000623073。井田东西走向长 2.62km,南北倾向宽 2.29km,井田面积 4.4953km2,设计能力 0.30mt/a。 批采煤层为 18、19、22、25 煤层,其中 22 号煤为主要可采煤层,目前开 采 22 煤层。截止 2008 年底保有资源/储量 55.658mt,可采储量 37.23mt。 井田范围有 7 个拐点坐标圈定,具体见表 1-2-2。 表表 1-2-21-2-2 永新煤矿有限公司拐点坐标表永新煤矿有限公司拐点坐标表 单位:m 工业场地位于井田北部边界,采用斜井开拓。在工业场内地由北向南 开掘主、副斜井,回风立井位于井田中央。主斜井地表高程 1465.9m,净断 面 7.58m2,净宽 3.30m,倾角 23,斜长 526m,铺设 1000mm 胶带输送机; 副斜井地表高程 1470.6m,净断面 7.43m2,净宽 3.30m,倾角 25,斜长 440m,安设 jtp-1.6/20 提升机,担负矿井辅助提升及进风任务。回风立井井 口高程 1533.4m,直径 3.50m,垂深 317m,为专用回风井, 安设 6 fbcdzno18 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全井设两个水平,一水平高程 1333m, 二水平高程 1270m,矿井以一个水平生产,在 22 号煤层中布置一个综采放 顶煤工作面,采煤机型号 mg150/375-w,放顶煤支架 zf240016/24 型。 井下运输系统为:掘进机组后配备 sj800 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将掘进 煤运至井底煤仓,然后由主井皮带输送至地面,由汽车外运;辅助运输由调 度绞车牵引 1t 矿车。 在副井井底布置有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及水仓等硐室,在水泵房 内设置 2 台 100d457 型多级离心式水泵,132kw 电机,一工一备,在副斜 井井筒内安装 2 趟 108mm 无缝钢管排水管路。 井下通风系统为主、副斜井入风,专用回风井回风,供风量为 3700m3/min。 矿井两回路供电线路分别酸茨河变电站 35kv 侧不同母线段,导线型 号 lgj-95。变电所安设 kyn28a-12 高压开关柜 14 台,分别给地面和井下 供电,供电线路长度 1km,风机双回路供电,主皮带由地面变电所 10kv 直 接供给。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设有一套 kj101n 安全监控系统;矿井还安设一套 数字智能监控调度指挥系统。 矿井设有高位水池 2 座,容积为 400m3,井下消防洒水采用静压供水, 防尘洒水系统齐全。 永新工业场地现有水源井 2 座,为地表水井,最大取水能力为 180m3/d。 地面工业场地主要建筑有 3 条输煤走廊,200m2的 35kv 变电站, 160m2的主风机房,1500m2职工餐厅,3400m2四层综合办公楼和 3200m2的 单身公寓,800m2的联合建筑。 该井已具备了生产 0.30mt/a 的能力,但尚未竣工验收。 7 3、周大庄煤业有限公司 该矿位于周大庄村附近,其行政区划隶属小京庄乡。 矿井于 2005 年开工建设,2008 年停建至今,已完成投资约 6500 万元, 占总投资的 60%,其中矿建工程已完成,开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基本未 施工;土建工程全部完成;设备及安装工程井下基本未进行。距移交投产尚 需资金约 4500 万元,工期 1 年,故本井属基建井。 企业性质属村办集体企业,采矿权人为县周大庄煤业有限公司,法人 代表吴权,采矿许可证号 1400000623160。 井田呈一规则几何图形,东北走向长 3.00km,南北倾斜宽 1.25km,井 田面积 3.693km2,设计能力 0.21mt/a。 批采煤层为22、25 号两层煤,其中22 号煤为主采煤层,截止2008 年底资 保有源/储量45.50mt,可采储量31.85mt。 井田范围由 4 个拐点坐标圈定,具体见表 1-2-3。 表表 1-2-31-2-3 周大庄煤业有限公司井田拐点坐标表周大庄煤业有限公司井田拐点坐标表 单位:m 本井共有 3 处工业场地,即主井工业场地、副井工业场地及办公生活 场地。且均位于井田中北部边界,采用斜立混合开拓方式。在主井工业场地 内开掘主立井,回风斜井,在副井工业场地由西南向东北开掘副斜井,井底 落点在主立井井底附近。主立井地表高程 1464.3m,净直径 3.80m,垂深 300m,装载高程 1160m,装备 jl(g)-4 型单绳提升机及一对 4t 非标箕斗;回 风斜井在工业场地内自西北向东南开掘,地表高程 1468.6m,净断面 7.43m2,净宽 3.0m,倾角 25.6,斜长 667m,为专用回风井;副斜井地表高 程 1456.9m,净断面 5.63m2,净宽 3.0m,斜角 26.5,斜长 599m,安设 jk- 2.5/20x 提升绞车,水平高程 1175m。目前工作面设备未购置。 井下运输系统为:掘进机组后配备 sj800 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将掘进 8 煤运至井底煤仓,然后由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煤场,由汽车外运;辅助运输由 调度绞车牵引 1t 矿车。 在副井井底布置有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及水仓等硐室,在水泵房 内设置 2 台 d46-508 型多级离心式水泵,90kw 电机,一工一备,在副斜井 井筒内安装 2 趟 80mm 无缝钢管排水管路。 井下通风系统为主立井、副斜井入风,回风斜井回风,供风量为 1500m3/min。 矿井两回路供电线路分别引自酸茨河变电站 35kv 侧不同母线段,导线 型号 lgj-95。变电所安设 can 高压开关柜 7 台,分别给地面和井下供电, 供电线路长度 2km,风机双回路供电,主皮带由地面变电所 10kv 直接供给。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设有一套 kj101n 安全监控系统,安装有分站 2 台, 各种传感器 6 台。 地面工业场地主要建筑有 1400m2三层综合办公楼 1 座。 目前除地面生产系统、土建工程和井下开拓巷道基本完成外,井下准 备巷道、回采巷道和设备安装未完成,不具备出煤能力。 井下采区部分井巷工程及相应的设备购置外,其它井上、下设备均未 购置。 3 座矿井兼并重组整合以后,能利用的井巷巷道断面特征见表 1-2-4。 表 1-2-4 能利用的井巷断面特征表能利用的井巷断面特征表 序 号 井巷名称 断面 形状 支护 形式 净宽 (m) 净断面 (m2) 掘进断面 (m2) 备注 1周大庄回风斜井直墙半圆拱砌碹3.07.43变为主斜井 2周大庄主立井圆形钢混3.811.3变为回风立井 3永新东三施工巷矩形锚喷 变为辅助运输 大巷 4永新东四施工巷矩形锚咂 变为带式输送 机大巷 9 第二章第二章 整合的条件整合的条件 第一节第一节 资源条件资源条件 一、井田地一、井田地质质勘探程度及地勘探程度及地质报质报告批准文号告批准文号 2009 年 8 月,地宝能源有限公司提交了xx 焦煤集团 xx 煤业有限责 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0 年 3 月 31 日, 省煤炭工业厅晋 煤规发2010240 号文予以批复。井田内 22 煤层达到勘探程度。 二、地二、地层层 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南部,地表大部被为第四系黄土覆盖,仅在沟谷 中有基岩零星出露,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现依据钻孔揭露 地层结合区域地层资料,对井田内地层特征叙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o2x) 由于华北地台的隆起,大同地区在石炭系以前长期处于被剥蚀环境。 井田内仅赋存中统下马家沟组,地表无出露,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岩性主要 为厚层状灰色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少量泥灰岩,夹有一层约2m的角砾状 灰岩,含头足类、腹足类化石。井田内zl201号钻孔最大揭露厚度19.14m,南 普查勘探区资料,本组厚度一般50m左右。 10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上部主要为灰黑色、灰色、浅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石灰岩及灰白色粉 砂岩;中部为深灰、灰黑色中砂岩、细砂岩及k1灰岩;下部以铝土质泥岩为 主。本组厚30.0059.00m,平均厚39.34m,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从k2砂岩底到k3砂岩底,其岩性主要为灰白、 灰褐色石英质中粗砂岩、砾状砂岩、灰色、黑灰色砂质泥岩和18-1号、18号、 19号、22号、23号、24号、25-1号、25号、26号煤层,同时在煤层中含有黑色、 灰褐色炭质泥岩、高岭土或高岭质泥岩,含有腕足类动物化石。其底部为灰 色、深灰色、灰黑色细、粗砂岩,厚约1.408.90m,平均5.74m(即k2标志层)。 本组厚101.20127.62m,平均114.83m。与下伏本溪组呈整合接触。 4、二叠系下统组(p1s) 为井田另一主要含煤地层。其岩性上部以浅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与 灰白色石英砂岩为主,夹有不连续之薄煤层。下部以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 粉砂岩与薄层灰白色灰岩为主。本组含煤3层,即16-1号、16-2号、16号,其中 16-2号、16号为本组主要煤层,较稳定,大部分可采,16-1号赋存不稳定,不 可采。底部为灰白色、石英质粗砂岩(即k3标志层),局部为细砂岩,厚约 2.4816.40,平均8.20m。本组厚度38.2070.60m,平均约55.59m。与下伏 太原组呈整合接触。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顶部局部为紫色斑块状铝土质泥岩,上部多为灰色,黄绿色砂质泥岩、 粗砂岩,中部为灰色、灰绿色细砂岩、夹浅灰色粘土岩,下部为白色粉砂岩、 泥岩、细砂岩,具滑动面,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底部为灰白,灰色含中、粗粒 砂岩,局部为细砂岩(k4),胶结坚硬,厚约l.059.00m,平均3.79m,本组厚 50.5071.80m,平均为61.08m,与下伏组呈整合接触。 11 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井田内沟谷两侧有零星出露,上部多为紫色、紫红色、浅灰色中砂岩、 砂质泥岩、泥岩;中部为紫色、灰绿色粉砂岩,杂色泥岩、中砂岩、砂质泥岩; 下部以粉砂岩、泥岩为主,夹中、粗砂岩,底部为灰色、灰绿色中粗砂岩(k6), 厚约1.1510.50m,平均5.00m,本组井田内揭露厚度20.8297.33m,一般 84.46m左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7、上第三系(n) 上新统(n2) 半胶结钙质粘土、红色粘土、砂质粘土及透镜状砂砾互层。厚 04.00m,平均3.00m左右。 8、第四系(q) (1) 上、更新统(q2+3) 井田内普遍发育,岩性主要为亚粘土、亚砂土,夹有钙质结核,在沟谷 中常形成黄土陡坎。厚度027.65m,平均9.97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2) 全新统(q4) 分布于井田中部沟谷中,为现代河流沉积物,由亚砂土、砂、卵石组成, 厚04.50m,平均3.25m左右。 区域地层特征表见表2-1-1。 三、构造三、构造 1、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南部,总体为一褶皱构造,发育有4个向斜和4 个背斜。在井田内西部发育有6条正断层,东部边界1201号钻孔附近发现1 个陷落柱,总体看,井田构造属一类简单型。 2、褶曲 12 (1) s1背斜:位于井田内西部,z1002号、805号钻孔西部,轴向近北北西, 向北倾伏,两翼地层倾角基本一致,地层倾角37左右。背斜轴在井田内 延伸长度约1500m。该背斜井下掘进22号煤层巷道时揭露,地表零星见出露。 表表2-1-12-1-1 区域地层特征表区域地层特征表 界系统组代号 厚度(m) 最小最大 岩石特征 全新统098亚粘土及砂、卵、砾石。 上更新统丁村组030黄土状亚砂土、亚粘土夹钙质结核层。 中更新统060黄土、亚粘土、亚砂土夹钙质结核层。 第四系 下更新统泥河湾组030 亚粘土及钙质结核层。主要分布于大同新 生代盆地中和右玉一带。 上第 三系 上新统015 半胶结钙质粘土、红色粘土、砂质粘土及透 镜状砂砾互层。 新 生 界 下第 三系 0350 汉诺坝玄武岩,分布于大同煤田牛心山脉 一带。 上统助马堡组040 以灰白色砂砾岩为主,胶结较差。主要分布 于右玉一带。 白垩系 下统组0350沙砾层,主要分布于、右玉一带。 云岗组0260 中上部石窟段:紫红色、黄绿色泥岩及灰白 色砂砾岩。下部青磁窑段: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 夹砾岩,下部夹薄煤层。 中统 大同组0264 灰白色石英细砂岩、石英砂岩、砂质泥岩、 泥岩、粉砂岩、煤层互层,石头村一石崖庄一南 羊路一张家坟一黑流水为沉积中心。 中 生 界 侏罗系 下统永定庄组0211 上部寺儿沟段:紫、绿、黄色砂质泥岩、泥岩 砂岩互层,下部华严寺段:灰白色砂砾岩夹深灰、 浅灰绿色砂泥岩,口泉华严寺最厚,向南、北变薄。 石千峰组0100黄绿色含砾砂岩与紫红色砂质泥岩。 上统 上石盒子 组 0245 紫红、灰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紫色岩屑砂岩 互层,夹灰臼色块状一厚层状砂砾岩、在口泉镇 南塔儿山一带尖灭。 下石盒子 组 091 灰绿、灰黄色砂质泥岩夹紫红、深灰色砂质 泥岩及灰白色砂砾岩,底部偶夹煤线,在口泉镇 南塔儿山一带尖灭。 二叠系 下统 组0103 灰、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灰白 色砂岩、砂砾岩互层,夹煤层,由南而北变薄, 在大同煤田北部青磁窑附近尖灭。 上统太原组0161 深灰一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煤层和灰白 色砂岩、砂砾岩互层。由南而北变薄,在大同煤 田北部青磁窑附近尖灭。 石炭系 下统本溪组064 灰、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铝土泥 岩夹薄煤层和l一2层石灰岩、砂砾层。由南而北 变薄,在大同煤田北部边缘尖灭。 上马家 沟组 060 下部泥灰岩,角砾状泥质灰岩,底部夹石膏, 中部中厚层豹皮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白云 岩,上部中厚层状灰岩夹薄层泥灰岩、泥质灰岩、 白云质灰岩。 古 生 界 奥陶系中统 下马家 沟组 0185 下部泥质灰岩或白云质灰岩,白云质泥灰 岩,中部中厚层状灰岩,夹薄层泥灰岩,上部中 13 厚层状灰岩,白云质泥灰岩。 亮甲山组0167中厚层状白云岩。 下统 冶里组055 中薄层状结晶质自云岩,夹竹叶状石灰 岩或条带状白云岩。 凤山组0109白云岩为主,夹竹叶状白云岩、石灰岩。 长山组025 灰绿色结晶质白云岩,局部竹叶状白云岩 和灰岩互。层。 上统 崮山组095 薄层至中厚层白云岩及灰岩夹竹叶状灰岩。 张夏组0141 下部竹叶状石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中上 部厚层状鲕状灰岩。 徐庄组0101 下部紫红色泥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石灰岩, 上部鲕状石灰岩。 寒武系 中统 毛庄组056 底部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砾岩,下部灰岩 及钙质泥岩,上部紫红色泥岩,深灰色石灰岩。 太古 界 集宁群 以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麻 粒岩组成。 (2) s2向斜:位于s1背斜西部,z905号钻孔东部,轴向近南北,向北倾伏, 两翼地层倾角基本一致,倾角25左右。向斜轴在井田内延伸长度约 800m。地表零星见出露。 (3) s3背斜:位于井田内西部,s1背斜东部,轴向近南北向,向北倾伏, 两翼地层倾角基本一致,地层倾角24左右。背斜轴在井田内延伸长度约 l400m。该背斜井下掘进22号煤层巷道时揭露,地表零星见出露。 (4) s4向斜:位于井田内西部,s1背斜北部,向斜轴由钻孔工程控制,位 于807号和zll01号、zll02号钻孔之间,轴向近南北向,向北倾伏。两翼地层 倾角基本一致,地层倾角l4左右,向斜轴在井田内延伸长度约1700m。该 向斜井下掘进22号煤层巷道时揭露,地表零星见出露。 (5) s5向斜:位于井田内西部,s4向斜东部,向斜轴由钻孔工程控制,位 于j640号和z1201号钻孔之间,轴向北北西向,向北倾伏。两翼地层倾角基 本一致,地层倾角26左右,向斜轴在井田内延伸长度约l500m。该向斜井 下掘进22号煤层巷道时揭露,地表未见出露。 (6) s6背斜:位于s5向斜东部,轴向北北东向,向北倾伏,两翼地层倾角 基本一致,地层倾角24左右。背斜轴在井田内延伸长度约2700m。地表未 见出露。 (7) s7向斜:位于s6背斜东部,向斜轴在井田北部轴向为北北西向,向北 14 倾伏。两翼地层倾角基本一致,地层倾角45左右,向斜轴在井田内延伸 长度约1500m;在1002号钻孔东部轴向转为近东西向,向斜轴由钻孔工程控 制,位于cb3和cb5号、l002号钻孔之间,轴向近东西向,向西倾伏。两翼地 层倾角基本一致,地层倾角36左右,向斜轴在井田内延伸长度约2150m。 地表未见出露。 (8) s8背斜:位于s7向斜北部,轴向由西向东从北东东转为北西西向,向 西倾伏,两翼地层倾角基本一致,地层倾角24左右。背斜轴在井田内延 伸长度约3000m。地表未见出露。 3、断层 (1) f1正断层:位于井田西部,由原永新煤矿22煤层井下掘进过程中发 现,走向北西,倾向北东,落差13m,倾角75,井田内延伸长度约870m。 (2) f2正断层:位于井田西部,f1正断层东部,由原永新煤矿22号煤层井 下掘进过程中发现,走向近南北向,倾向向东,落差16m,倾角73,井田内延 伸长度约780m。 (3) f3正断层:位于f1正断层南部,由原永新煤矿22号煤层井下掘进过 程中发现,走向北西西向,倾向南西,落差7m,倾角74,井田内延伸长度约 ll30m。 (4) f4正断层:位于f2正断层南部,由原永新煤矿22号煤层井下掘进过 程中发现,走向北西西向,倾向南西,落差40m,倾角75,井田内延伸长度 约l400m。 (5) f5正断层:位于f2正断层东部,由原周大庄煤矿22号煤层井下掘进 过程中发现,走向由北向南从北西转为近南北向,倾向由北向南从北东向 转为向东,落差25m,倾角70,井田内延伸长度约2180m。 (6) f6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边界处,原周大庄煤矿z1301号钻孔附近, 走向北东向,倾向北西向,落差5m,倾角70,井田内延伸长度约310m。 15 断层特征表见2-1-2。 4、岩浆岩 井田内目前尚未发现岩浆岩侵入现象。 5、陷落柱 呈椭圆状,大小为800600m,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依据井田东部l201号 钻孔,施工后为陷落柱孔,其陷落柱大小范围,还有待于今后开采时证实。 表表2-1-22-1-2 断层特征表断层特征表 断层产状 序 号 断层 名称 断层 性质 走向倾向 倾角()落差 (m) 区内走 向长度 (m) 控制 程度 备注 1f1正断层北西北东7513870 2f2正断层南北 东 7316780 3f3正断层北西西南西7471130 4f4正断层北西西南西75401400 5f5正断层 北向南 从北西 转为近 南北 北向南 从北东 向转为 向东 70252180 6f6正断层北东北西705310 6、其它构造 依据2007年4月由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在井田内进行精查勘探时施工 的cb7号钻孔资料分析,本孔周边为一冲刷带,其分析依据钻孔在施工中缺 失主要可采煤层22号层,电测解释该段为中、粗、细砂岩,无破碎带曲线反 映。还有上部组煤层赋存及23号层以下煤层赋存稳定,组底部至23号煤层 顶部层间距并没明显变化,故认为此处煤层被冲刷。 四、煤四、煤层层 1、含煤地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组。太原组平均厚度114.83m,含煤9层,编 号为18-1号、18号、19号、22号、23号、24号、25-1号、25号、26号,其中18号、 16 19号、25-1号、25号煤层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22号煤层为稳定基本全区 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煤层总厚16.41m,含煤系数为 14.29%。组平均厚55.59m,含煤3层, 编号为16-2号、16-1号、16号,其中16-2 号、16号煤层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16-1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煤层总厚 2.82m,本组含煤系数为5.07。 2、煤层 本井田内可采煤层共7层,分别为16-2、16、18、19、22、25-1、25号煤层, 现据钻孔资料及22号煤层井下采掘揭露情况分述如下: (1) 16-2号煤层 位于组中部,下距太原组顶界34.31m左右,煤层厚度03.35m,平均 1.56m,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在井田内中北部j640号、cb7号钻孔尖灭, 含03层夹矸,结构简单一较简单。顶板为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中、 细粗砂岩,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粗、中、细粉砂岩。 (2) 16号煤层 位于组中部,上距16-2号煤层21.21m左右,煤层厚度02.74m,平均 0.94m,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在井田西部z905号、zi100号、zl101号、 zll02号、707号、806号、j640号钻孔均尖灭,一般含02层夹矸,仅在904号 钻孔为4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中粗砂岩、细、粉砂岩, 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中、细、粉砂岩。 (3) 18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顶部,上距k3砂岩3.63m左右,煤层厚度03.20m,平均 0.81m,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在井田西部z1101号、z803号、z905号、 z906号、807号、l003号、707号、l101号、ll02号钻孔和井田东部的cb2号、 cb4号、cb5号、cb6号、cb7号钻孔尖灭。含02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 为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中、粉、细及粗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17 粉、细及中、粗砂岩。 (4) 19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上部,上距18号煤层22.78m左右,煤层厚度04.00m,平均 0.46m,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在井田内的左32号、1202号、1001号、905 号、906号、j640号、1002号、807号、707号、z803号、z905号、z906号、 z1002号、z1100号、z1101号z1102号、z1201号、z1301号、z1302号钻孔和 井田东部的cb4号、cb7号钻孔均尖灭。含02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为 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可采区位于井田东南部。含02层夹矸,结构 简单。底板为砂质泥岩,中、粉、细及粗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中、 粗及粉砂岩。 (5) 22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中下部,上距18煤层62.88m。煤层厚度为8.7015.82m,平 均11.39m,为稳定基本全区可采煤层,仅在cb7号钻孔处被剥蚀,其余均可 采,结构简单复杂,含110层夹矸。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粉砂岩、 中、粗砂岩、砾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中、细粗砂岩。 (6) 25-1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22号煤层13.34m。煤层厚度为03.77m,平均 1.33m,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高硫煤。在井田内北部906号、j640和井田 外904号钻孔均尖灭。结构简单,含02层夹矸。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炭 质泥岩、泥灰岩、中粗、细、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中、粗砂岩、细 粉砂岩。 (7) 25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25-1号煤层7.39m。煤层厚度为03.91m,平均 1.19m,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在井田内东部l201号、cb2号钻孔和井田内 北部的z1302号均尖灭。含03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18 炭质泥岩、中粗砂岩、细粉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泥岩、中粗砂岩、细粉砂 岩。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2-1-3。 五、煤五、煤质质 详见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19 表表2-1-32-1-3 可采煤层特征表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厚度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 含煤地层煤层号 最小-最大 平均 (m) 最小-最大 平均 (m) 复杂程度稳定性可采性 顶板底板 16-2 0-3.35 1.56 简单-较简 单 (0-3) 较稳定大部可采 泥 岩 炭质泥岩 砂质泥岩 中、细粗砂岩 泥 岩 炭质泥岩 砂质泥岩 粗、中、细 粉砂岩 17.15-36.11 21.21 组 16 0-2.74 0.94 简单 (0-4) 较稳定大部可采 泥 岩 砂质泥岩 中、粗砂岩 细、粉砂岩 泥 岩 炭质泥岩 砂质泥岩 粗、中、细 粉砂岩 6.22-29.37 15.79 18 0-3.20 0.81 简单 (0-2) 不稳定局部可采 泥 岩 砂质泥岩 炭质泥岩 中、粉细砂岩、粗 砂 岩 泥 岩 砂质泥岩 粉、细砂岩 及粗、中细砂岩 13.55-33.77 22.78 19 0-4.00 0.46 简单 (0-2) 不稳定局部可采 砂质泥岩,中、粉、细及 粗砂岩 泥岩、砂质泥岩、中、 粗及粉砂岩28.21-54.44 39.64 22 8.70-15.82 11.39 简单-复杂 (1-10) 稳定基本全区可采 泥 岩 砂质泥岩 细、粉砂岩 中、粗砂岩 砾岩 泥 岩 砂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建筑抗震加固设计与评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专业教师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智能内容创作创业孵化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工业设备管道涂层检修规程及操作指南
- 2025年武汉工程大学人才引进3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通信设备维护及清洗作业规范
-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及风险预警机制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
- 幼儿园安全检查年度计划
- 爱护花草教学课件
- 激素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洞察及研究
- NX-空间系统热简介
- CJ/T 325-2010公共浴池水质标准
- 音乐节舞台搭建及拆除施工方案
- 2025年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慢性硬膜下血肿》课件
- PRP治疗注意事项
- 2025年泰和县工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及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企业事业部制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
- 高支模工程监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