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章 设计方案论证设计方案论证2 第一节 设计的基本要求 .2 一.设计水量.2 二.设计水质与出水水质的确定.3 三.设计污水的特点.3 四.设计污水、污泥的最终处置.3 第二节 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1 .3 一.处理 7920dm3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级别的选择 .3 二.处理 7920dm3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法的选择 .4 三.一级处理方法的确定.5 四.处理 7920dm3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方法确定 .6 五.方案确定.9 第三节 氧化沟处理工艺方案的比较选择11 一.氧化沟系统的选择.11 二.氧化沟工艺的确定.12 第四节 污泥处理工艺 1 .13 一.污泥处理的目的和原则.13 二.污泥处理工艺的比选.14 三.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确定.17 第五节 处理 7920dm3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图17 第二章第二章 设计方案论证设计方案论证 第一节第一节 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一.设计水量设计水量 污水的平均处理量=7290 ;=;经查 d q d m3 h q t qd 24 7290 h m3 75.303 s l 85 表(3-5)使用内插法求的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1.62;= 总 k h kq maxh q h k 24 d q = s m3 137 . 0 360024 7290 62 . 1 h kq minh q h k 24 d q s m3 113 . 0 360024 6000 62 . 1 。 二二.设计水质与出水水质的确定设计水质与出水水质的确定 表 1 设计水质情况 三三. .设计污水的特点设计污水的特点 由上面的水质条件可知,设计污水的特点如下: 1.悬浮物的浓度比较低; 2.有机物浓度比较低,bod 浓度 200;lmg 3.污水呈中性,ph=6.5-7.2,符合污水排放标准。 四四.设计污水、污泥的最终处置设计污水、污泥的最终处置 根据设计要求,该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可 以直接排放到水体中;污泥经过浓缩、消化、机械脱水后外运。 项 目 5 bod ss 入水()mg l180200 出水()mg l 2530 去除率(%)86.185 第二节第二节 处理工艺方案选择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1 一一.处理处理 7920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级别的选择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级别的选择dm3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近 200 年来, 城市污水处理已从原始的自然处理、简单的一级处理发展到利用各 种先进技术、深度处理污水,并回用。简单的一级处理是对污水中 的悬浮的无机颗粒和有机颗粒,油脂等污染物物质的去除,一般由沉 砂池,沉淀池完成处理工程,经一级处理后有机物(bod)可以去 除 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而污水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 呈胶状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利用微生物去降解一级处理法 无法去除的污染物质,通过二级处理 bod 可以去除 90%以上,由 上述可知,污水经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才能达到排放标准,符 合设计要求。 二二.处理处理 7920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法的选择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法的选择dm3 1.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 物处理法三类: (1).物理处理法 通过物理作实现分离,回收污水中不容解的呈悬浮状的污染物 质,一般来说,在分离过程中并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本性。物理法 操作简单,经济,常用的有:筛虑,沉淀,气浮过滤等方法; (2).化学处理法 向污水中投加一些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 中的一些污染物质或使其转化为无害化的物质,常见的方法有投药 法,传质法等; (3).生物处理法 污水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 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转化成稳定的低分子的无害物质。 本次设计,主要任务是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达 到排放标准,在污水处理方法中,物理法只能处理污水中不容解的 呈悬浮状的污染物质,对于呈胶体状和溶解状有机物和其它污染物 却不能处理;化学处理法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不能一次性达到污水 排放标准;生物处理法处理效果比较好,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工艺, 它能够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所以在本次设计中选用生物法处理 工艺处理污水。 2.生物处理法又分为好氧处理法与厌氧处理法 (1).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在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 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优点:反应速度快,废 水停留时间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小;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 对能降解的有机物分解完全等。缺点:对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低, 污泥量较厌氧处理多,运行费用较高。 (2).厌氧生物处理法:是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借助转性厌氧 菌的作用下,将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简单小分子有机物与无 机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优点: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泥量少, 运行费用低;缺点:有污水停留时间较长,有机物分解不完全,臭 气产生较多。综合比较,为了经济方便,结合题意等各方面应选择 好氧处理法。 三一级处理方法的确定三一级处理方法的确定 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为了拦截污水中漂浮和 悬浮物,以保证后续处理设施顺利运行,降低处理负荷,设计中使 用泵前中格栅,泵后细格栅。能有效的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 机颗粒,避免砂粒对处理工艺和设备带来不利影响,在进水泵房后 面常设沉砂池。一级处理工艺流程图如图 1 污水 中格栅污水提升泵房沉砂池 后续 处理 细格栅 垃圾处理垃圾处理沉渣处理 图 1 一级处理工艺流程图 四处理四处理 7920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方法确定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方法确定dm3 1.在好氧生物处理法中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活性污泥 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异种群体组成,此外,活 性污泥中还含有一些无机物、未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自身 代谢残留物,活性污泥法的使用时间长,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实践 经验丰富。活性污泥法的主要构筑物是曝气池,曝气系统将压缩空 气通过管道送进曝气池,向曝气池混合液供氧,保证活性污泥中微 生物的正常代谢反应,使有机物更好的被分解,二沉池的作用是活 性污泥和水的分离,使混合液澄清,达到污水排放标准,总的来说, 活性污泥法的处理费用较为低,管理维护简单,处理效果好。而生 物膜处理法优点:操作方便;固体停留时间长,微生物浓度高;剩 余污泥较少,且易分离;耗能较低,缺点:生物膜法的微生物膜不 宜刮起,用时较长,处理程度低,占地面积大,布水不均匀等。 由上面比较得,活性污泥法比较适合本次设计内容,污水中的 bod、ss 的含量均属于低浓度,多数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活性污泥法, 可以将污水处理到排放的标准,有较好的效果。以前建设的项目都 是普通活性污泥法,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活性污泥法出现了一 系列新的工艺,达到了投资费用少,但处理效果更好。活性污泥法 常用的新工艺有:ab 法,sbr 法,a2/o 法,氧化沟法等,下面对各 工艺进行比较: (1).ab 法 优点:曝气池的体积较小,基建费用相应降低;污泥不易膨胀; 抗负荷冲击能量小。缺点:构筑物较多;污泥产生量较多。a 级负 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 b 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a 级与 b 级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 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 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ab 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 浓度污水水质处理。 (2).sbr 法 优点:不需要回流污泥和回流混和液,不设专门的二沉池,构 筑物少;占地面积少。缺点:容积及设备利用率较低(一般小于 50%); 操作,管理,维护较复杂;自控程度高,对工人素质要求较高;国 内工程实例少。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 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 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 良性 sbr 工艺,如 iceas 法、cass 法、idea 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 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 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 省占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 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但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 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 率不理想,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 (3).a2/o 法 优点:总的水力停留时间,总的占地面积少于其它同类工艺; 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 污泥膨胀之虞,svi 值一般均小于 100;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 a 段 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浓度,运行费用低。缺点:对沉淀 池要保持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 污泥释放的现象出现,但溶解氧浓度也不易太高,以防止循环混合 液对缺氧反应器的干扰。国内 10 年前开发此厌氧缺氧好氧组成 的工艺。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可获得优质出水,是一种深度 二级处理工艺。a/a/o 法的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 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do12.5),bod/tkn 为 1.53.5,cod/tp 为 3060,bod/tp 为 1640(一般应20)。若降低污泥浓度、压缩污泥龄、控制硝化, 以去除磷、bod5 和 cod 为主,则可用 a/o 工艺,本次设计中不考虑 用次方法。 (4).氧化沟工艺 优点:氧化沟具有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 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工作区分为富氧区,缺氧区,用以进行硝 化和反硝化作用;不使用初沉池,有机性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够达 到好氧稳定的程度;bod 负荷低,类同于活性污泥的延时曝气系统, 使氧化沟具有: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 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一般在 10-20d 左右,为传统活性污泥 系统的 3-6 倍,可以存活,繁殖世代时间长,污泥产率低,且多已 达到稳定的程度,无需进行消化处理;氧化沟只有曝气器和池中的 推进器维持沟内的正常运行,耗电较小,运行费用更低。缺点:氧 化沟的占地面积较大。本工艺 50 年代初期发展形成,因其构造简单, 易于管理,很快得到推广,且不断创新,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具 有普通法工艺的各项优点,当前可谓热门工艺。 五方案确定五方案确定 1.1.被选方案的提出被选方案的提出 由上面几种工艺的比较,初步提出两个被选方案 (1).sbr 工艺 流程图如下: 污水格栅 沉砂池接触池出水 浓缩池脱水外用 加氯间 sbr池 图 2 sbr 工艺流程图 sbr 工艺结构简单、投资较低,其理论和实验的特点比较好, 但在实际运行工程中出水水质不稳定,处理效果不太理想。 (2).氧化沟工艺 流程图如下: 污水格栅 沉砂池氧化沟接触池出水 浓缩池脱水外用 加氯间 图 3 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氧化沟工艺结构简单、运行维护管理容易,出水水质较好,运行 成本较低。 2.2.方案的确定方案的确定 通过上面的方案比较,设计决定采用的处理方案是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属于活性污泥的一种,污水和活性污泥在循环曝气渠道 中流动。 1.氧化沟工艺的特点 (1).工艺方面的特征 1).水力停留时间长达 10-40h;污泥量一般大于 20d,有机负 荷很低 (2).结构方面的特征 1).单池的进水装置简单,只配置一个进水管;多沟系统可以是 一组同心的相互连通的渠道,也可以是相互平行、尺寸相同的一组 沟渠; 2).出水一般采用溢流堰式,宜于采用可升降式的,以调节池内 水深; 3).氧化沟一般是环形渠道,平面形状多为椭圆形、圆形,沟渠 长度可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以上。 第三节第三节 氧化沟处理工艺方案的比较选择氧化沟处理工艺方案的比较选择 一一.氧化沟系统的选择氧化沟系统的选择 1.常见的氧化沟系统 (1).卡罗塞氧化沟 (2).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 (3).奥贝尔型氧化沟系统 2.常见氧化沟工艺特点 (1). 卡罗塞氧化沟工艺 拉罗塞尔氧化沟的典型布置为一个多沟串联系统,进水与活性 污泥混合后在沟内不停地循环流动;采用表面机械曝气器,每沟渠 的一端安装一个,靠近曝气器下游的区段为好氧区,处于曝气器上 游和外环的区段为缺氧区,混合液交替进行好氧和厌氧,有利于生 物絮凝,使活性污泥宜于沉淀,卡洛塞尔氧化沟系统在国外得到了 广泛应用。处理规模从 200到 650000之间,bod 去除率达dm3dm3 95%-99%。 (2). 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 交替工作氧化沟又分为二沟和三沟两种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 二沟交替工作式氧化沟系统由 2 个串联的氧化沟组成,通过改变进 水出水顺序和曝气转刷转速使两沟交替在缺氧和好氧条件下运行。 该系统处理水质较好,污水也比较稳定,缺点是设备闲置率高,一 般大于 50%,曝气转刷的利用率低。三沟式氧化沟属于工作式氧化 沟,由 3 条同容积的沟槽串联组成,两侧的 a、c 池交替作为曝气池 和沉淀池,中间的 b 池一直为曝气池。原污水交替地进入 a 池或 c 池,处理出水则相应地从作为沉淀池的 c 池或 a 池流出,这样提高 了曝气转刷的利用率(达 59%左右)。交替工作的氧化沟系统的自 动控制需求较高,以控制进水、出水的方向,溢流堰的启闭以及曝 气转刷的开动与停止。 (3).奥贝尔型氧化沟系统 奥贝尔式氧化沟是由多个同心的椭圆形或圆形渠道组成,污水与 回流污泥均进入最外一个沟渠,在不断循环的同时,依次进入下一 个沟渠;它相当于一系列完全混合反应池串联而成,最后混合液从 内沟渠排出,奥贝尔式氧化沟曝气设备一般采用曝气转盘,由于曝 气转盘上有大量的楔形突出物,增加了推进混合和充氧效率。圆形 或椭圆形的平面形状,比长渠道的氧化沟更能利用水流惯性,可节 省推动水流的能耗。水深可采用 2-3.6m,并保持沟底流速为 0.3- 0.9m/s,在运行时,外、中、内沟渠的溶解氧分别为厌氧、缺氧、 好氧状态,使溶解氧保持较大的梯度,有利于提高充氧效率,同时 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 二.氧化沟工艺的确定氧化沟工艺的确定 在上面个氧化沟系统中,交替氧化沟工艺中有一种工艺三沟式氧 化沟工艺,它的运行方式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污水在 i 沟内低速 运动,仅维持环流,使沟内处于缺氧反硝化状态;沟内污水高速运 行,保持环流进行有机物的降解,沟内转刷处于闲置状态,仅作沉 淀池,使泥水分离。第二阶段,i 沟内转刷高速运转,由缺氧状态逐 渐转为富氧状态,沟内转刷高速旋转,也处于好氧阶段。沟内为 沉淀池,污水排出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时 i 沟内转刷停止运转, 开始泥水分离,人流污水进入沟,出水仍由沟内排出。第四阶段, 污水从沟调至沟,i 沟内出水堰降低,沟内出水堰增高,转刷 以降低速度运行,使混合液悬浮物环流,处于缺氧状态。混合液流入 沟,此时 i 沟内作为沉淀池,清洗通过 i 沟降低的出水堰排出。第 五阶段污水从沟转向沟,沟内转刷高速运转以保证沟末端有剩 余氧,i 沟内仍然做沉淀池,处理后污水通过该沟出水堰排出,沟 内转刷高速运转,进行有机物降解。第六阶段同第三阶段相同,沟 内转刷停止运转,开始泥水分离,人流污水进入沟,处理后的污水 经 i 沟出水堰排出。 由此可见,三沟式氧化沟其发展的前景也比较好,三沟式氧化沟 运行灵活、稳定、管理方便,在我国使用很多。因此在这次设计氧化 沟系统的比较选择中,考虑采用三沟式氧化沟工艺对 7920小型dm3 城镇污水进行处理。处理流程图如下: 污水 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出水 图 4 污水二级处理工艺图 第四节第四节 污泥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工艺 1 一一.污泥处理的目的和原则污泥处理的目的和原则 一是稳定化通过稳定化处理污泥消除污泥臭味;二无害化污泥 处理,通过无害化污泥处理,杀灭污泥中的病危生物,去除或转化 其中的有害有毒物质;三减量化处理,使之用于运输处置;四污泥 的利用,实现污泥的资源化。 二污泥处理工艺的比选污泥处理工艺的比选 污水处理厂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同时会产生各种污泥,污泥的来源 各有不同,有的是截留下来的悬浮物,有的是生物处理系统排出的 生物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中会含有许 多有毒有害物质,且含水率较高,不论对污泥的最后处置采用什么 方法,对污泥都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因此需要对污泥进行浓缩、消 化、脱水及最终处置等工艺。达到减量、稳定、无害化及资源化利 用的目的。 1.污泥浓缩 (1).污泥浓缩方法 污泥浓缩方法的选择,污泥浓缩是降低经消化、脱水处置过程 或最终处置污泥的体积,污泥含固率的提高,将大幅度减小污泥体 积,降低污泥后续处理费用。常用的浓缩方法有离心浓缩法、气浮 浓缩法、重力浓缩法。 (2).污泥浓缩方法比选 1).离心浓缩法 优点:只需少量土地科取得较强的处理能力,几乎不存在臭 气问题;缺点:要求专用的离心机,电耗大,对操作人员要求有较 高的技术素质。 2).气浮浓缩法 优点:浓缩效果理想,出泥含水率较低,不受季节影响,运行效 果稳定,所需池容积仅为重力法的 1/10 左右,占地面积较小,臭气 问题小,能去除油脂,砂砾;缺点:运行费用低于离心法,但高于 重力法,操作要求较高,污泥贮存能力小,占地比离心法多。 3).重力浓缩法 优点:贮存污泥能力强,操作要求不高,运行费用低,动力消 耗小;缺点:占地面积大,污泥易发酵,产生臭气,对于某些污泥 工作部稳定,浓缩效果不理想。 重力浓缩由于装置简单,所需动力小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所 以设计中采用重力浓缩法。 2污泥的消化 (1).污泥消化方法 污泥消化的目的是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除减少污泥量外,同 时也减少了污泥中的细菌、病原菌等。污泥消化工艺可以分为污泥 厌氧消化和污泥好氧消化。 (2).污泥消化方法的比选 1).厌氧消化法 优点: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省、工艺条件(污泥温度)稳定、 可回收能源(污泥气综合利用)、占地较小等;缺点:工艺工程的 危险性较大。 2).好氧消化法 优点:有机物去除率高、处理后污泥品质好、处理场地环境状 况较好、工艺过程没有危险性;缺点: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高、 工艺条件(污泥温度)随气温变化波动较大、冬季运行效果较差、 占地面积较大、能耗高。 设计中有机物浓度较低,综合比较,设计中采用厌氧消化法。 3污泥的脱水与干化 (1).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 污泥经过脱水、干化处理、污泥的含水率从 96%左右降到 60%- 80%左右,其体积为原体积的 1/10-1/5,从而使液体污泥变成固态 污泥,有利于后续处置,污泥脱水与干化的方法有自然干化和机械 脱水。 (2). 污泥脱水与干化方法比选 1).污泥的自然干化 污泥的自然干化有污泥干化床、污泥塘两种类型。适用于气候 比较干燥、占地面积不紧张及环境条件允许的地区。其中污泥干化 床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一般服务人口不大于 5000 人)采用。设计 人口以超过服务人口数,设计中不采用污泥的自然干化。 2).污泥的机械脱水 污泥的机械脱水主要的方法有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转筒 离心机等。 a.带式压滤机 优点:连续生产、机器制造容易、操作管理简单、附属设备较 少,劳动力、能耗消耗和维护费用都较低;缺点:有机聚合物价格 昂贵,使污泥带式压滤机的运行费用很高。 b板框压滤机 优点:泥饼的含固率高,滤液清澈,固体物质回收率高,调理 药品消耗量少;缺点:基建设备投资大,过滤能力也较低。 c.转筒离心机 优点:处理量大、基建费用少、占地面积少、工作环境卫生、 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不投加或少投加化学调理剂;缺点: 动力费用较高。 由以上比较得,虽然转筒离心机的动力费用较高,但总运行费 用较低,世界各国都采用较多,所以本次设计中采用转筒离心机进 行污泥的脱水与干化。 三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确定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确定 综上所述,重力浓缩、机械脱水方式技术上优于机械浓缩、机 械脱水方式,重力浓缩、机械脱水方式虽土建费用较高,但设备费 用较低,但总费用低于机械浓缩、机械脱水方式,因此本次设计采 用重力浓缩、机械脱水方式。设计中温度变化较大,且好氧消化基 建费用大,所以采用污泥厌氧消化法。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 生污泥 重力浓缩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处置 图 5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第五节第五节 处理处理 7920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图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图dm3 经上面四节的比选,污水一级处理工艺、二级处理工艺、污泥 处理工艺的组合,最终形成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图如下: 污 水 中 格 栅 污 水 提 升 泵 站 细 格 栅 沉 砂 池 氧 化 沟 二 沉 池 接 触 池 出 水 浓 缩 池 消 化 池 机 械 脱 水 处 置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图 6 处理 7920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图dm3 第三章第三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3 第一节第一节 泵前中格栅泵前中格栅 一一.设计流量设计流量 =7290 ,=,经查表(3- d q d m3 h q t qd 24 7290 h m3 75.303 s l 85 5)使用内插法的=1.62 = h k hh kq h q h k 24 d q s m3 137 . 0 360024 7290 62 . 1 设计污水量按远期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设置两格,14 . 0 max q s m3 每格流量为 0.07 s m3 二二.设计参数设计参数 计算简图如图 4 所示 图 4 格栅示意图 栅条净间隙为 e=20mm ,栅前流速 =0.7 1 s m 过栅流速=0.8,栅前部分长度=0.7 ,格栅倾角 1 s m 1 l s m 70 单位栅渣量=0.05 。 1 w 3 m 污水 栅渣 33m 10 确定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计算得 2 2 1 b q m q b4 . 0 7 . 0 07 . 0 22 1 m b h2 . 0 2 4 . 0 2 1 三三.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1栅条的间隙数 n ;最大设计流量,)(16 7 . 03 . 002 . 0 70sin07 . 0 sin 1 个 eh q n max axm q ; 格栅倾角,; h 栅前水深,m; 污水的过 s m3 栅流速, 。 s m 2栅槽的宽度 b 设栅条宽度 s=0.01m,mennsb5 . 01602 . 0 11601. 01 选用回转式格栅 gh-600 型两台,格栅槽安装宽度 1.00m,格栅槽有 效格栅宽度 600mm,栅条间隙 20mm,整体(每台)功率 0.75kw,格 栅倾角。实际过流量采用公式 s(n-1)+n=b 70 )(20 02 . 0 01, 0 01 . 0 6 . 0 条 es sb n s m sin neh sinq 6 . 07 . 0 25 . 0 02 . 0 20 7007 . 0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道=0.4m,其渐宽部分 1 l 1 b 展开角度(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 0.7) 20 1 s m m bb l14 . 0 20tan2 4 . 05 . 0 tan2 )( 1 1 1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2 l m l l070 2 14 . 0 2 1 2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断面为矩形断面,则 1 h42 . 2 3k msin g k e s h109 . 0 8 . 92 8 . 0 370) 02 . 0 01. 0 (42. 2 2 sin)( 2 3 4 2 3 4 1 g重力加速度; 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取 3:;k 阻力系数,其数值与格栅栅条断面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 ,对于矩形断面 3 4 )( e s 42 . 2 6栅后槽的高度 h。设栅前渠道超高,则栅前渠道深:mh30 . 0 2 mhhh5 . 03 . 02 . 0 21 mhhhh609 . 0 3 . 0109 . 0 2 . 0 31 7栅槽的总长度 l。 m h lll52 . 2 70tan 5 . 0 0 . 15 . 007 . 0 14 . 0 tan 0 . 15 . 0 1 21 8每日的栅渣量。w 在格栅间隙 20mm 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 )1000( 07 . 0 3 3 污水m m 则 d m d m k wq w z 33 1max 2 . 026 . 0 62 . 1 1000 8640007 . 0 07 . 0 1000 86400 采用机械渣,污物的排出采用机械装置为螺旋输送机。600 9校核 s m d m q 33 07. 06000 s m k q a q h 3 1 57 . 0 62 . 1 2 . 04 . 0 07 . 0 min 在之间,符合设计要求。 1 s m 9 . 04 . 0 第三节第三节 泵后细格栅泵后细格栅 污水由进水泵房提升至细格栅沉砂池,细格栅用于进一步去除 污水中较小的颗粒悬浮,漂浮物。设计污水量,污水 s m q 3 max 137 . 0 经过提升泵房提升后,采用远期最大设计流量进行计算,近期设置 两个细格栅,轮流使用,每个流量为: s m 07 . 0 s m 2 137 . 0 33 单个 q 一设计参数一设计参数 计算简图如图 4 所示 栅条净间隙为;栅条宽度;栅前流速;me015 . 0 ms01 . 0 s m v7 . 0 1 过栅流速;栅条前宽度:0.5m;栅条后宽度:1.5m;污 s m v7 . 0 2 水栅前超高:;格栅倾角;单位栅渣量mh3 . 0 2 70 。 污水 栅渣 33 3 1 m10 0.12m w 二设计计算二设计计算 1.格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求得: 1 2 2vhq 所以,栅前水深为 h=0.2m,栅前槽宽为m v q h2 . 0 7 . 02 07 . 0 2 1 mhb4 . 02 . 022 1 2.栅条间隙数:设)(取个34)(31.32 7 . 02 . 0015 . 0 7007 . 0 1 max n sin ehv sinq n 计两组格栅,则每组格栅间隙数 n=17。 3.栅槽宽度:所以每mennsb42 . 0 17015 . 0 ) 117(01 . 0 ) 1( 2 个槽宽为 0.42m,总槽宽为(考虑中间隔墙厚mb04 . 1 2 . 0242 . 0 0.2m) 4.进水渐宽部分长度为m bb l88 . 0 20tan2 4 . 004 . 1 tan2 1 1 5.栅槽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为m l l44 . 0 2 1 2 6.格栅水头损失。设栅条段面为矩形为 msinksin g v e s h13 . 0 370 8 . 92 8 . 0 ) 015 . 0 01 . 0 (42 . 2 2 )( 2 3 4 2 3 4 1 7.栅前槽总高:mhhh5 . 03 . 02 . 0 21 8.栅后槽总高:mhhhh63 . 0 3 . 013 . 0 2 . 0 21 9.格栅总长度为: 5 . 044 . 0 88 . 0 70tan 5 . 15 . 0 21 h lll 70tan 5 . 0 5 . 1 10.每日栅渣 d m d m k wq w z 33 1max 2 . 045 . 0 62 . 1 1000 8640012 . 0 07 . 0 1000 86400 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11.校核 s m hbk q a q v 3 1 max 1 57 . 0 4 . 02 . 062 . 1 07 . 0 总 在之间,符合设计要求。 1 v s m 9 . 04 . 0 第四节第四节 沉砂池沉砂池 采用水平式沉砂池 一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远期最大设计流量;设计流速: s m q 3 max 137 . 0 ;流行时间: s m v3 . 0st40 二设计计算 1.沉砂池长度为mvtl12403 . 0 2.水流断面积为 2max 46 . 0 3 . 0 137 . 0 m v q a 3.池总宽度为:设计 n=1 格,每格宽 b=1.2m,故池总宽度为 b=1.2m(没有考虑隔墙厚) 4.有效水深为m b a h38 . 0 2 . 1 46 . 0 2 5.贮泥区所需容积为;设计 v= ;x- 城市污水沉沙量, 3 55 2 33 . 0 1062 . 1 864005 . 13137 . 0 10 86400 m k tqmax 一般取;t-清除沉沙的时间间隔,d; 污水)( 35 3 10 3 m m 6. 沉砂池各部分尺寸及容积为:设计斗底宽,斗壁与水平ma5 . 0 1 面的倾角为,斗高为,则沉沙斗上口宽: 55mh5 . 0 3 1 3 tan 2 a h a m2 . 15 . 0 55tan 5 . 02 沉砂斗容积: )(33 . 0 )(38 . 0 )5 . 025 . 02 . 122 . 12( 6 5 . 0 )222( 6 33222 11 23 mmaaaa h v 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 0.06,坡向砂斗 为:;m al l8 . 3 2 2 . 1210 2 2 2 沉泥区:;mlhh73 . 0 8 . 306 . 0 5 . 006 . 0 2 33 池总高度 h:设超高;mh3 . 0 1 。mhhhh49 . 1 73 . 0 38 . 0 3 . 0 321 8.进水渐宽部分长度为: m bb l55. 0 20tan 12 . 1 tan 1 1 9.出水渐窄部分长度为: mll55 . 0 13 10.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最小流量 s m d m q 33 07 . 0 6000 则符合要求。计算草图见图 5 s m s m a q v15 . 0 152. 0 46 . 0 07 . 0 min 1 l1 l? a a1 20 bb l1 l? a a1 20 150 a1 55 0.66 h3h2 h1 h3 dg200 dg200 栏杆 闸槽 i l 平面 i-i 图 5 沉砂池计算草图 第五节第五节 氧化沟氧化沟 一设计参数 氧化沟为二组,氧化沟按远期最大设计流量设计,每个氧化沟 设计流量为,总污泥龄:18d,, s m3 07. 0 l mg mlss4000 7 . 0 mlss mlvss 曝气池:;, l mg do29 . 098 . 0 d k 231 . 0 1 l mg ko 3 . 1 2 剩余碱度(保持):所需碱度氧化;lmg1002 . 7phnnhmg 3 mg1 . 7碱度 产生碱度还原。硝化安全系数:2.5;脱硝温度nnhmg 3 mg0 . 3碱度 修正系数:1.08。 二设计计算 1.碱度平衡计算: (1)由于设计的出水为 30mg/l,则出水中溶解氧为: 5 bod 5 bod l mg e7 . 9)1 (42 . 1 307 . 030 523 . 0 (2)采用污泥龄 18d,则日产泥量为 ; d kg bt aql m r 45.363 )1805 . 0 1 (1000 )7 . 9200(60486 . 0 1 设其中有 0.04%为氮,近似等于 tnk 中用于合成部分为; 0.0004363.45=0.145kg/d;tnk 中有用于合lmg /02 . 0 6048 1000145 . 0 成;需用于氧化的;需要还原的lmgnnh/98.37202 . 0 40 3 。lmgnno/98.261198.37 3 (3)碱度平衡计算:已知产生 0.1mg 碱度/去除 1mg,进水中碱 5 bod 度为 200mg/l,计算所得剩余碱度以 caco3计 2.硝化区容积计算。硝化速率为 dle t n /204 . 0 3 . 12 2 102 2 47 . 0 158 . 1 1505 . 0 )15(098 . 0 故泥龄;采用安全系数为 2.5,故设计污泥龄dtw9 . 4 204 . 0 1 =2.54.9=12.5d;原假设污泥龄为 18d,则硝化速率 ;单位基质利用率dl n /056 . 0 18 1 ;mlvss=0.74000=2dkgmlvsskgbod a b n ./177 . 0 6 . 0 05 . 0 056 . 0 5 800mg/l;所需;kg 3 . 7312 1000177 . 0 6048214 总量mlvss 硝化容积:;水力停留时间: 3 n m 1 . 104461000 700 3 . 7312 v 。h45.4124 6048 1 . 10446 tn)( 3.反硝化区容积。时,反硝化速率为 c12 =0.017kgn )2012( 3 )20( 08 . 1 029 . 0 ) 24 16 104 220 (03 . 0 029 . 0 )(03 . 0 t dn m f q o3-n/kgmlvss.d;还原 no3-n 的总量=;脱氮所需kg53.9598 017 . 0 98.26 ;脱氮所需池容:;kgmlss53.9598 017 . 0 18.163 3 04.3428 8 . 2 53.9598 mvdn 水力停留时间:htdn 6 . 1324 6048 04.3428 4.氧化沟总容积。总水力停留时间为 httt dnn 05.55 6 . 1345.41 总池容为 3 14.1387404.3428 1 . 10446mvvv dnn 5.氧化沟的尺寸。氧化沟采用 6 廊道式卡鲁塞尔氧化沟,取池深 4m,宽 8m。则沟总长=。其中好氧段长度m57.433 84 14.13874 228.19m,缺氧段长度 205.38m。弯道处长度: 则单个直道长:,故,53.116121645mm53 6 52.11657.433 氧化沟总池长:53+8+16=77m。总池宽:(未计赤壁厚) 。m4886 6.需氧量计算。采用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第一项为合成污泥 32 6 . 26 . 4)/(nonmlssbladkgo rr 需氧量,第二项为活性污泥内源呼吸需氧量,第三项为硝化污泥需 氧量,第四项为反硝化污泥需氧量。经验系数:a=0.5,b=0.1。nr 需要硝化的氧量为:)/( 7 . 22910604898.37 3 dkg hkgr/ 5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动回馈活动方案
- 感恩冬季活动方案
- 感恩感谢活动方案
- 感恩父母辅导活动方案
- 感恩节物业公司活动方案
- 感染MDT活动方案
- 慈口老屋植树节活动方案
- 慈善活动日活动方案
- 慈善活动宣传活动方案
- 慰问官兵活动方案
- GB/T 15231-2023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
- 外出提携公章申请表
- 2023版押品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本田轿车灯光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8200字(论文)】
- 昆明天大矿业有限公司寻甸县金源磷矿老厂箐-小凹子矿段(拟设)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23版
- 梦幻西游古龙服务端安装教程
-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预制菜生产卫生规范
- 亮化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出生医学证明》单亲母亲情况声明
- PCS-915母差保护装置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