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散货综合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煤炭散货综合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煤炭散货综合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煤炭散货综合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煤炭散货综合码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目 录录 第第 1 章章 总总 论论 4 1.1 项目概况.4 1.2 编制规范、标准.5 第第 2 章章 项目背景及自然条件项目背景及自然条件.6 2.1 自然地理环境状况6 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7 2.3 气象、水文7 2.4 地形、地质8 第第 3 章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9 3.1 建设的必要性9 3.2 建设的可行性10 第第 4 章章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11 4.1 煤炭生产形势11 4.2xx 县煤炭吞吐量预测12 4.3xx 运输港区发展规划13 4.4 项目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13 第第 5 章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及建设规模.14 5.1 项目选址14 5.2 码头规模15 第第 6 章章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15 6.1 布置原则15 6.2 设计高程16 6.3 泊位长度17 6.4 港区水域18 6.5 布置方案18 第第 7 章章 装卸工艺装卸工艺.20 7.1 设计原则20 2 7.2 设计条件参数.20 7.3 装卸工艺流程.21 7.4 工作岗位及人员.21 7.5 作业天数.22 第第 8 章章 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物.22 8.1 水工建筑物的规模、等级22 8.2 设计条件23 8.3 结构方案26 8.4 结构计算26 第第 9 章章 陆上工程陆上工程.27 9.1 土建工程27 9.2 供电及照明30 9.3 通信32 9.4 给排水及消防32 第第 10 章章 外部协作条件外部协作条件35 第第 11 章章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36 11.1 施工条件36 11.2 施工方案37 11.3 进度安排39 第第 12 章章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39 12.1 设计标准和依据40 12.2 环境现状40 12.3 控制污染42 12.4 绿化43 12.5 监测设施43 第第 13 章章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43 13.1 概述43 13.2 建设规模44 13.3 工程能耗指标44 13.4 能源利用45 3 第第 14 章章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46 14.1 设计标准46 14.2 主要职业危害及危险分析47 14.3 主要防止措施47 14.4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49 第第 15 章章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49 15.1 编制范围及依据.50 15.2 估算结果51 第第 16 章章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51 16.1 财务分析51 16.2 财务评价结果54 第第 17 章章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54 17.1 定性分析54 17.2 定量分析55 4 第 1 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一、一、项项目名称目名称: :xx 县 xx 镇 xx 货运码头建设工程 二、建二、建设设性性质质: 新建 三、三、项项目目业业主:主:xx 县 xx 有限公司 四、建四、建设设地址:地址:xx 县 xx 镇村(小地名 xx) 五、五、项项目建目建设设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该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新建入港公路 7.5 公里;港区占地面积 14980 平方米,其中堆场面积 8000 平方米,煤炭及散货储量 6 万吨;新建仓库、 管理综合用房 1200 平方米;相关装载设施设备,环保治理等配套建设。 六、生六、生产规产规模及吞吐能力模及吞吐能力 设 800 吨位级泊位 2 个,码头设计通过能力为 20 万吨/年。 七、七、项项目投目投资资、 、资资金筹措及金筹措及资资金来源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982.5 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八、建八、建设设期限:期限:2009 年 6 月2010 年 10 月。 九、九、项项目效益:目效益:该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发挥 xx、xx、xx、xx 镇坪县片 区煤矿资源优势,解决该矿区煤炭和当地散货外运问题,为推动 xx、xx、xx 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5 1.2 编制规范、标准 本项目可研编制依据国家、交通部及相关行业现行标准及规范,主要 有: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 港口工程载荷规范(jtj215-98)。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港口道路堆场铺砌设与施工规范(jtj296-96)。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斜坡码头与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年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bg50009-2001 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97 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j14-87,97 年版)。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域标准(gb3838-2002)。 城市港口及江河两岸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类标准(gb11339-89)。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257-83)内河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90)类标准。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231-9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第 2 章 项目背景及自然条件 2.1 自然地理环境状况 xx 镇位于奉节、xx、xx 三县交界的 xx 县西北角,大巴山南坡,大 宁河以北,东起 xx 镇,南至奉节县汾河镇,西连 xx 县蒲莲乡,北接 xx 县花台乡,海拔 168 米-1500 米,地跨东径 10938-10977,北纬 3116- -3165,距县城 83 公里,全镇幅员面积 74.4 平方公里,辖 13 个行政村、一 个场镇房委会。全镇总人口 2.6534 万,其中农业人口 2.3130 万。 7 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我镇以煤炭、养殖和劳务三大产业为主要经济产业。2009 年主要经 济指标完成情况: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2500 万元,完成 3000 万元,占 120%;镇域经济总量达到 2.5 亿元,同比增加 0.5 亿元,增幅 25%(其中煤 炭产业达到 1.2 亿元,实现税收入 1300 万元,增幅 33 %;劳务收入达到 0.45 亿元,同比增加 0.05 亿元;种植业、畜牧业、运输业及商贸服务业达 到 0.85 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 10180 吨;财政税收完成 1380 万元,超任 务 1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340 元,同比增加 510 元,增幅 18%。年产 原煤 32 万吨,创产值 1.2 亿元,今年已生产原煤 32 万吨,创产值 1.2 亿元, 完成全年 1200 万元任务的 115%。 2.3 气象、水文 xx 镇地处亚热带湿润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性暖湿气候特征。全年气 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降雨量 1000mm 以上,且多集中在夏、秋季,占全年降雨量的 75%。年平均温度 16.4;年均日照时间 1566h;全年霜雪较少,无霜期 250 到 280 天。 港区无冰冻史。该工程河段属库区湖泊型河流,水流缓慢,随三峡水 库蓄水影响,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低水位一般出现在三峡水库排洪期, 高水位一般出现在库区蓄水期,日水位变化甚微。与码头建设有关的三峡 大坝正常运营后水位见下表。 大坝正常运营后 xx 港水位 8 坝前水位时段二十年一遇高水位(m)低水位(m) 坝前 156m(吴淞)回 水位 2005 年汛后154.54(156.30)133.34(135. 30) 正常蓄水位 175m(吴淞) 回水位 2009 年汛后173.34(175.10) 143.34(145. 10) 水库运行 30 年2039 年汛后172.54(175.30) 173.34(175. 10) (注:黄海基面值=吴淞基面值-1.73m,上表中括号内的数值基面采用吴淞 基面) 2009 年大坝建成后,坝前水位按 156-135-140m 方案运行若干年时 间,此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即 175-145-155m 方案调度。由于水位抬升,库区 将产生较长距离的回水,相应的水流速度降低、水深加大,运行初期航道 情况将得到较大改善。本工程地处大坝常年库区内,为适应库区水位变化, 设计低水位采用水库正常蓄水位即 175-145-155m 方案调度时相应的最低 通航水位,设计高水位采用水库运行 30 年后码头区二十年一遇洪水。根 据三峡水库调度安排及长委会相关文件,推算港区设计水位如下(黄海高 程):设计高水位:173.34m (水库运行 30 年后二十年一遇高水位);设计 低水位:158 m。 2.4 地形、地质 码头场地位于大宁河 xx 段,地处 xx 山脉,属中低山河谷侵蚀地貌。 大宁河由北向南流经场地,岸坡向东倾斜。场地坡度较平缓,平均坡度角 为 15。xx 港区河段所出露的地层大多为侏罗系中统组(jzsn)和上沙溪 庙组(tzs)地质,为第四系崩坡积物和河流冲积物。遂宁组和上沙溪庙级地 层岩性为砂岩和泥岩,分布于河流两岸及河床,为内陆河湖相紫红色砂岩 9 建造。区内第四系不发育,发布于长江一级阶地以上。根据 1:400 万中国 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v 度。 第 3 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 建设的必要性 1、本工程是地方以煤炭为主的货运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随着西部 大开发的实施和重庆为实现“三步走建设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宏伟目标,xx 县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xx 港区的对外交 通条件和辐射能力将进一步改善,xx 县及其邻近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的 开发亟待 xx 港区提高中转能力和专业化的运输服务。 xx 是全国 100 个产煤大县之一,根据xx 县煤炭产业发展“十一五” 规划(20062010 年)和 xx 县人民政府签订的招商引资协议书,xx 县 xx、xx 煤矿区规划为全县的重点产煤矿区,到“十一五”末期即 2010 年 可实现原煤产量 80 万吨,xx 镇坪县可实现原煤产量 50 万吨。2009 年通 过大宁河作业区煤炭散货码头外运煤炭总量约为 75 万吨。由于 xx、xx 片区煤矿至 xx 港口的公路运输距离远、路况较差,运输成本高,加上 xx 是国家级旅游城市,为确保旅游城市的环境,县政府已于 2007 年 5 月 开始对县城周边所有非法码头进行整治,同时在矿区资源比较集中的大 宁河、三溪河、抱龙河和鳊鱼溪规划码头岸线,以解决 xx 煤炭出口问题。 目前,大宁河沿线库周煤炭散货码头存在规模小、环保措施不到位、基础 10 设施较落后的问题,现有的生产条件远远不能满足煤炭、散货外运的需求, 为开发山区矿产资源,改变山区贫困面貌,因此建设一个规范环保的煤炭 散货出口码头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本工程的建设是 xx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蓄水后,xx 港原有码头全部被淹没,通过淹没前复建,已先后建设了西坪货物作业区、 北门客运作业区等,但 xx 县港口建设尤其是支流岸线港口建设发展水 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 xx 经济社会发 展的需要。 3、本工程的建设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 面对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与资源的压力日益加大。水运具有运 量大、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污染小等优势,特别适合大宗物资运输、 重大物件运输以及长距离运输和外贸运输,是降低能源消耗、节约土地资 源、减少污染排放的最佳选择。因此本工程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 谐社会的要求。 综上所述,xx 镇 xx 货运码头建设工程既是经济建设发展、开发利 用当地资源的需要,也是缓解地方运输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项目 建设十分必要。 3.2 建设的可行性 拟建的 xx 县 xx 镇 xx 货运码头建设工程位于重庆市 xx 县龙 xx 镇向狮村地段(小地名 xx),地处长江北岸支流大宁河上游,与长江水路 11 运输距离约 46 公里,目前蓄水季度(158175 米水位)可通行 1200 吨级 的货船。 通过对拟建码头所处的陆域、水域、地质、自然条件及外部协作条件 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拟建工程场地距 xx 镇政府所在地距离较近,码头 建设用水、用电、通信均可依托 xx 镇市政设施解决;码头附近有县级、镇 村级公路通过,集疏运条件较好;码头施工地质条件良好,河势稳定,水位 平稳,具有较好的水域岸线条件;周边砂石料储量丰富,可为本工程建设 提供充足的砂石料来源。 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第 4 章 市场分析 4.1 煤炭生产形势 我国是世界煤炭生产第一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 37%。煤炭是我国 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 76%和 69%,在未来相当 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业的经济增长 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统计表明, 我国煤炭总量为 5.6 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 1 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 11%,而石油占 2.4%,天然气占 1.2%。我国能源结构中富煤、贫油、少气 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煤炭在一次性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12 政府制定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 年煤炭产量将达到 24.5 亿吨,2020 年煤炭产量将达到 29 亿吨。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 询中心调查分析,预测到 2010 年国内年煤炭供应缺口为 2.5 亿吨,到 2020 年国内煤炭供应缺口为 6.2 亿吨-7.8 亿吨。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 石油储量的递减(年递减 20%),也将使得世界煤炭需求量继续增长,据预 测,到 2020 年,煤炭消费年平均增长 2.2%。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由于采煤 成本过高,以及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煤炭产量正在不断萎缩,这无疑为 中国的煤炭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鉴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作 为中国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的战略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 预测未来煤炭行业将持续稳定增长。 4.2xx 县煤炭吞吐量预测 1、xx 县煤炭资源状况 xx 县煤炭资源丰富,煤种为无烟煤,全县初步查明煤炭资源储量为 47323 万吨。其中 xxxx、xx 矿区无烟煤储量达 10000 万吨以上。 2、xx 县煤炭市场走向 xx 县生产的煤炭全部属无烟煤,一般可作为热电厂、工业锅炉、工 业窑炉用煤、动力用煤和民用煤,也可用于建材、化工等行业作为燃料或 原料。2009 年全县煤炭产量 230 万吨,本县用煤 75 万吨,销往湖北、湖南、 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约 130 万吨,其余 29 万吨则销往建始、巴东等邻 县,各矿井无煤贮存。 13 根据煤炭产业规划,正常情况下,到 2010 年煤炭可维持稳定,保持 在 230 万吨左右。全县煤炭消耗量将增加到 83 万吨/年,其中增加耗煤大 户主要是三溪火力发电厂、建材行业的民营企业。每年剩余 147 万吨煤炭 可通过宁河码头、三溪河码头、抱龙河码头、横石溪码头、狮子口码头、水 口码头和县城长江江边码头水运至奉节火电厂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 上海等长江中下游缺煤省、市。 4.3xx 运输港区发展规划 xx 港区码头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目前码头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 低,不能满足吞吐量快速增长的需要。随着库区蓄水后,大宁河航道通航 能力大幅改善,运量逐年增加。目前,大宁河河运已由单纯的旅游客运向 综合货运方向发展。 “十一五”期间,明确提出为适应资源产业发展,结合港 口交通条件、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运输需求等,将 xx 港区划分为 县城中心、小三峡、神女溪、大溪四个旅游客运作业区和西坪、老鹰背、南 陵、田家、培石、水口六个货运作业区。在大宁河右岸 xx 镇向狮村 xx 距 大宁河口 46 公里处新增 20 万吨环保货运码头一座,预留岸线 500 米。 4.4 项目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 1、库区蓄水后,长江沿线各级(重庆、万州、宜昌)航运中心的形成, 其辐射影响力将沿长江流域纵深腹地延伸,将促进长江上游(支流)航运 次中心的形成和 xx 港口的建设。 2、西部大开发的实施,xx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矿产工业的 14 快速发展为 xx 港口、码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 3、三峡水库形成后,长江及支流航道条件进一步改善,使 xx 航道体 系更加完善。 4、三峡大坝修建后除了上游航道发生巨变外,大坝和武汉之间的航 道其航运条件也将显著改善。三峡工程蓄水以后,可以调节枯水期的下泄 流量,增加 1000 至 2000 立方米/秒的流量,增加航深 0.5 米左右,这将显 著改善中游航道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 第 5 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规模 5.1 项目选址 xx 港区隶属于重庆港,定位为一般港区,是县级港,是 xx 县水陆 客货转运中心和对外窗口。xx 港区共有 14 个作业区、33 个码头、58 个 泊位,岸线总长 25741 米,已利用岸线 16730 米,作业区、码头、泊位、岸 线利用均集中分布在长江 xx 段、大宁河、抱龙河、三溪河岸段。拟建的 xx 县 xx 镇 xx 货运码头建设工程位于重庆市 xx 县 xx 镇向狮村地段 (小地名 xx),地处长江北岸支流大宁河上游,与长江干流的水路运输距 离约 46 公里。库区蓄水期(158175 米水位)河道通航条件较好,目前可 通行 1200 吨级的货船。该码头建成后,通过该码头运送煤炭、散货约为 15 20 万吨,主要是通过水运至湖北、湖南、安徽、江苏、上海等长江中下游缺 煤省、市,作为动力用煤或民用煤供应给与本县煤矿企业有长期供求关系 的老客户。 5.2 码头规模 xx、xx 矿区已探明煤炭储量可达 1 亿吨以上,近几年年产煤炭约 80 万吨,其中百分之九十通过大宁河 xx 镇(xx)、xx 镇(水口)、大昌镇 (沈家湾)库周码头外运。再加上本片区涵盖 xx 镇、xx 镇、xx 县、xx 镇坪县等区域,xx 货运码头建成后,年运量能力可达 20 万吨以上。 根据拟建码头的运输功能、吞吐量发展预测、船型选择,考虑岸线和 水陆域条件,确定本码头工程的建设设计规模为 800 吨级煤炭综合泊位 2 个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码头设计通过能力为 20 万吨/年。 第 6 章 总平面布置 6.1 布置原则 一、遵循重庆市港口总体规划和 xx 港区总体规划,从 xx 港实际出 发,既有利于远期的港口发展,又要考虑近期的实际需要,合理布局,分 期实施。 二、按照 xx 港口总体规划的要求,港口合理分工,功能明确。 16 三、综合考虑拟建码头区水域条件及风、浪、地质、地形等自然因素, 合理确定码头前沿线,同时注重环保。 四、充分利用岸线资源。 6.2 设计高程 一、一、设计设计水位及高程水位及高程 根据作业区的运量、货种等因素将本码头确定为二类河港,本码头按 山区二类码头设计,根据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2122006)的规定, 本码头的设计高水位应按水库坝前正常水位时的沿程回水曲线考虑,设 计低水位按多年历时保证率 98%水位确定。由库区水文资料查定: 设计高水位:173.34m(黄海) 设计低水位:158m(黄海) 码头前沿设计高程:175.84m 码头前沿设计河底高程:154.7m 二、二、码头码头前沿高程前沿高程 按式码头前沿设计高程 e=hwl=计算: 式中:e码头前沿设计高程(m); hwl设计高水位(m),hwl=173.34m; 超高值(m), 取为 0.1-0.5m; 则:e=173.34=(0.10.5)=173.34173.84m 考虑库区蓄水、场地的地形限制及装卸工艺对斜坡道的要求,码头前 17 沿设计高程适当提高,按高水位加 2m 进行计算。因此,码头前沿设计高 程取为 175.84m。 三、三、码头码头前沿前沿设计设计水深及水深及设计设计河底高程河底高程 (1)码头前沿设计水深 d=t+z+z 式中:d码头前沿设计水深(m) t设计船型满载吃水(m) z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砂质河床取 0.3m z船舶配载不均匀增加的船尾吃水,对散货船,z 取 0.10m; 备淤富裕深度,取 0.4m。 本工程设计船型为 800 吨级散货船(满载吃水为 2.50m)。因此,码头 前沿设计水深 d=2.50+0.3+0.1+0.4=3.30m。 (2)码头前沿设计河底高程(800 吨级散货船)。 码头前沿设计河底高程为 154.7m。 取码头前沿设计河底高程为 154.7m 。 6.3 泊位长度 按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规定,码头泊位长度应按设计船型长度 加富余长度确定,即 lb=ly+2d,其中: lb泊位长度(m); ly船舶移动的水域长度(m),移挡作业取 1.5 倍设计船型长度, 18 设计船型长度为 50m(800 吨级散货船); d富裕长度:d=15m; 码头泊位方案均为移动作业,由此确定码头泊位长度均为: ly+2d=1.5*50+2*15=105m。 6.4 港区水域 码头工程位于长江支流 xx 大宁河 xx 段,水域开阔,具备码头工程 建设的水域条件。 一、一、码头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前沿停泊水域 停泊水域宽度 b 总=2b 800 吨级散货船(b=12m),b 总=2*12=24m。 二、船舶回旋水域二、船舶回旋水域 沿水流方向长度 l 回旋2.5l 垂直水流方向宽度 b 回旋1.5l 考虑 800 吨级驳船 (l=50m) l 回旋2.5*50=125m b 回旋1.5*50=75m。 码头前方水域开阔,水深良好,满足设计船型在码头前方回旋的要求。 6.5 布置方案 一、水域布置一、水域布置 本码头位于河段直流岸,库区蓄水后,此处河段河面宽阔,航道通行 19 正常,船舶调头作业方便,港口作业不影响航行安全,因此水域布置合理。 二、二、陆陆域布置域布置 码头前沿采用直线布置,布置可承载 60 吨重量的跳船 2 艘、800 吨级 泊位 2 个。码头前沿采用直线布置,跳趸船直接连接码头沿河公路。 三、三、陆陆域形成和地基域形成和地基处处理理 本工程陆域现有地形高差较大,地面高程 154.7 米201.45 米,堆场 主要区域规划地面高程为 175.84 米201.45 米,分两片,以大白岩选煤厂 区为中心分东西两区连接,西区面积 6170 平方米(含入泊道路),设为 1 号堆场。东区面积 8810 平方米(含入泊道路),设为 2 号堆场。煤仓区域地 面高程为 183.1 米201.45 米,根据地形布局煤仓,有条件的地方设两层 煤仓。 工程范围内挖填方量较大,本工程拟采取就地挖填和外运土方回填 结合的方式形成陆域。154.7183.1 米高程地面工程内容主要是入跳趸道 路建设以及个别地段的河堤整治。 四、堆四、堆场场、道路、道路结结构型式构型式 根据本工程地质、堆场道路回填料、地基处理方式、荷载状况、使用 要求及港区未来发展等情况,堆场区道路采用碎石铺面,水工区道路采用 现浇混凝土结构,堆场挡墙采用浆砌石结构。 五、五、锚锚地、航道地、航道 码头区内设置助航标志为进出港的各类船只导航。 20 作业区的锚地设在码头河作业区下游 100 米处。 第 7 章 装卸工艺 拟建的 xx 县 xx 镇 xx 煤炭散货综合码头建设规模为 800 吨级散 货泊位。依据流量流向、船型和码头堆场作业天数等基础,结合长江上游 山区地形特点确定装卸工艺方案。 7.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本着充分结合当地地形条件,适应长江上游水位差,工艺系统流畅、 安全、经济合理、技术方案可行、能耗低、污染小、减少操作环节和减轻工 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工艺设计原则。 7.2 设计条件参数设计条件参数 货种及运量:煤炭 20 万吨/年。 年营运天数:码头储运作业,200 天(10 月至次年 5 月);堆场(煤仓), 365 天 工作班制: 3 班/昼夜 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煤炭,1.40 日作业小时:19.5h 非生产时间:4.5h 21 入场百分比:取 100% 平均堆存天:经调查取 15 天 库场面积利用率:0.80 7.3 装卸工艺流程装卸工艺流程 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条件,利用堆场与码头面的地形采用车辆装卸 作业。堆场(煤仓)陆域高程 183.1 米201.45 米,分两层梯级式堆场,煤 炭由载重汽车自卸到堆场(煤仓);码头面高程随蓄水位变化而变化,位于 158-175 米之间,再由单斗装载机装车或运炭车辆直接通过跳船翻卸至码 头泊位停靠的货船。 1、储仓煤装卸 港区外进场:汽车自卸堆场(煤仓); 装船:堆场(煤仓)装载机或挖掘机汽车货船 2、出井煤直接装卸 煤井汽车货船 7.4 工作岗位及人员工作岗位及人员 港区人员编制根据各岗位所需配工,并依据交通部(87)交基字 775 号文港口工程改革设计原则和标准的暂行规定,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 提下,尽可能减少定员。经初步核定为总工作人员 12 人:生产及服务人员 8 人,其中机械装卸及机修 3 人,煤仓和跳船卸载调度指挥、过磅 5 人;现 22 场管理、财务、等管理人员 4 人。 7.5 作业天数作业天数 拟建码头地处 xx 港大宁河作业区,影响船舶通航及码头作业的重 要因素为雾、风及水位条件。港口作业条件:风大于 6 级停止作业;日降水 量大于 10 毫米停止作业;雾能见度小于 100 米停作业。影响码头作业天 数: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因大雾影响不能作业的天数按 30 天计;因大 雨、大风影响不能作业的天数按 20 天计。蓄水作业期为 10 月至次年 5 月 7 个月,综合考虑水位涨落影响及部分因素相互重叠,本码头煤炭储运作 业天数为 200 天,储存天数为 365 天。 第 8 章 水工建筑物 8.1 水工建筑物的规模、等级水工建筑物的规模、等级 xx 县 xx 镇 xx 煤炭散货综合码头工程建设规模为:码头总长度为 300 米,跳船码头面衔接,水工建筑物等级为级。 堆场至泊位道路(154.7183.1 米高程)。路基和堡坎采用毛石砼砌筑, 路面硬化。 河堤整治。共 2 处:2 号堆场第 1 段河堤整治处,长 50 米,位于 165 米水位高程。第 2 段河堤整治处,长 100 米,位于 160 米水位高程。采用 毛石砼砌筑。 23 8.2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一、一、设计设计水位及高程(水位及高程(85 国家高程系)国家高程系) 设计高水位:173.34m 设计低水位:158m 码头前沿设计高程:175.84m 码头前沿设计河底高程:154.7m 二、二、设计设计荷荷载载 1、船舶荷载 (1)系缆力 根据设计代表船型 800dwt 散货船受风荷载和水流力共同作用计算。 a)作用于船舶上的风荷载按下列公式计算 fxw=140.6*10-5axwv2xx fyw=90.0*10-5aywv2xy 式中 fxw、fyw-分别代表作用在船舶上的计算风压力的横向和纵 向分力(kn); axw、ayw-分别为船体水面以上横向和纵向受风面积(); vxw、vyw-设计风速的横向和纵向分量; x、y-风压不均匀系数,均取 0.9; 经计算 fxw=124.66kn, fyw=24.17kn. 24 b)作用于船舶上的水流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fxsc=cxsc2v2b fxmc=cxmcv2b fyc=cycv2s 式中: fxsc、fxmc 分别为水流对船首横向分力和船尾横向分力(kn); fyc-水流对船作用产生的水流纵向分力(kn); cxsc、cxmc-分别为水流力船首横向分力系数和船尾横向分力系数; p-水的密度(t/),取 1.0t/; v-水流速度(m/s),取 2.5m/s; b-船舶吃水线以下的横向投影面积() cyc-水流力纵向力分力系数; s-船舶吃水线以下的表面积(); 经计算,fxsc=37.6kn, fxmc=16.7kn, fyc=14.23kn; c)船舶系缆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n=k/nfx/sina cos+fy/sina cos 式中: n-系缆力标准值(kn); fx、fy-分别为可能同时出现的风和水流对船舶作用产生的横 向分力总和及纵向分力总和(kn); k-系船柱受力分布不均匀系数,取 1.3; 25 n-计算船同时受力的系船柱数目,800dwt 船取 2 个; a-系船缆的水平投影与码头前沿线所成夹角,取 30; -系船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 15; 经计算,800dwt 船舶系缆力:标准值 n=182kn,选 200kn 系船柱。 (2)挤靠力 fj=kjfx/n 式中: fj:橡胶护护舷间断布置时,作用在一组或一个 橡胶护舷上的挤靠力标准值(kn); kj:挤靠力分布不均匀系数,kj=1.3; n:与船舶接触的橡胶护舷的组数或个数; 经计算,800dwt 船舶挤靠力标准值 n=39.0kn; (3)撞击力 船舶靠岸时的撞击能量、撞击力:e=.1/2mv2ne:船舶的有效撞击能 量; :有效能量系数,=0.8; m:船舶质量(t),按满载排水量计算; vn-船舶靠岸边法向速度(m/s),800wdt 船取 0.25m/s。 经计算,800wdt 船的有效撞击能量为:35.3kj,据此选择 dn- a300h*2.0m+2.15m 型橡胶护舷。 船舶靠泊时护舷反力为船舶撞击力,其标准值取为 403.8kn。 2、流动机械荷载:汽车 30t。 3、流动机械堆货荷载:30kn/。 26 4、风压力:按基本风压 0.35kn/计算。 5、地震基本烈度:vi 度。 8.3 结构方案结构方案 结合码头区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及总平面布置和工艺设计要求,考 虑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水工建筑物结构型式及主要 特征简述如下: 码头由两艘钢质跳船组成。码头陆域前沿高程为 175.84 米。护岸均采 用浆砌石挡土墙结构,其后回填开山石形成陆域平台,护坡采用回填开山 石和护面块石结构,根据自然坡度和地质报告,护脚采用石棱体或砼挡土 墙。 8.4 结构计算结构计算 一、一、计计算原算原则则 对可能同时作用在码头结构上的各种负载,按最不利情况进行组合, 求出内力包络值。 二、二、计计算方法算方法 码头桩台横向排架采用 robot milleniumv.17.5 程序软件,按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三、三、计计算算结结果果 由计算结果可知,拟定构件断面尺寸经济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27 四、四、码头码头岸坡岸坡稳稳定定 对码头区自然岸坡多断面采用圆弧滑动法、快剪和固定快指标进行 分析验算,其稳定性最小抗力分项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五、抗震五、抗震计计算算 按地震烈度度计算,码头整体均满足抗震要求。 第 9 章 陆上工程 9.1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 一、一、设计设计条件条件 1、载荷: 基本风压:0.40kn/ 2、工程地质 详见第三章 3、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地震分组 为第一组。 二、建筑二、建筑 1、设计依据 28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年版)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97), 2、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建筑物按国家及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遵循“安全、实用、 坚固、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设计原则,使设计满足基本 功能需要。 根据生产需要港区设置变配电房、综合办公楼和煤污水沉淀池等。 建筑物总高度均未超过 24 米,防火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 年版)执行,耐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自然采光,自然通风。 3、主要配套建筑 本工程生产及生产辅助建筑物包括入港公路、煤仓、综合楼、配电房、 消防泵房、地磅房、值班间。总建筑面积:1200 平方米。 入港公路。入港公路。入港公路全长 7.5 公里,由码头两个堆场入场道路沿上合 成一条主干道,再连接到两巫路,公里标准按山岭重丘四级设计,轴线极 限最小半径 15 米,最大纵坡 10%,设计 6 米宽,再堆场,从两个堆场处分 别设道路至泊位。 路基和路面:路基夯实,铺 20 厘米块石,路面基层为 18 厘米碎石基 层,沟壑处根据情况架设桥涵或砌挡墙、堡砍,塌方处先整治再砌堡砍。 公路内沿线设背水沟。 29 沿线区域内地质条件较复杂,工程标准依据地质条件设计,质量要求 较严格。 煤煤仓仓。 。在港区 183.1 米201.45 米高程处,东、西两个区域设立煤仓堆 场,西区面积 6170 平方米(含入泊道路),设为 1 号堆场,建煤仓 5 个,规 格为长 20 米,宽 20 米,高 15 米,挡墙厚 2.8 米。东区面积 8810 平方米 (含入泊道路),设为 2 号堆场。根据地形条件设两层煤仓。分别排列布局 8 个和 9 个煤仓,规格个长 16 米,宽 15 米,高 10 米,挡墙厚 1.8 米。呈长 方型三边挡墙,一边与公路外沿 6 米处砌堡坎,用于车辆卸煤,两翼沿堡 坎高处设梯型挡墙砌至 1.5 米高度,采用浆砌块石结构。煤炭由运输车辆 直接卸入煤仓,装载时由装载机从煤仓底直接装运。 管理及管理及货货物物仓储仓储用房。用房。2 号堆场公路进口处建综合仓储管理楼 1 栋, 建面 800 平方米。内设库房 600 平方米,配套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食 堂、厕所等功能;平面设计紧凑并满足各使用功能要求,建筑立面设计简 洁美观。墙体根据各用房的功能需要,采用水泥空心砖和页岩砖。屋面防 水分别选用卷材防水。地面分别采用水泥砂浆地面和地砖地面。楼面采用 水泥砂浆楼面、地砖楼面。内墙面采用乳胶漆饰面,门采用铝合金门和木 门,窗为铝合金窗。 地磅房。共 400 平方米。1 号、2 号堆场公路进出口旁分别建地磅房 1 处,1 号堆场公路进口地磅房带管理功能,房屋建面 200 平方米,2 号堆场 进口地磅设于综合用房处,不单独建地磅房。1 号、2 号堆场公路出口地磅 房建面分别为 100 平方米。 30 三、三、结结构构设计设计 (1)建筑物结构的安全等级 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及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的规定,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2)载荷 基本风压:0.40kn/ 抗震设防烈度: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设备载荷按工艺要求采用; 其他载荷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采用。 (3)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 综合楼、地磅房采用砖混结构。 基础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混凝土结构。 建筑物基础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挖孔桩基础。 9.2 供电及照明供电及照明 一、一、设计设计依据依据 1、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 2、现行各类电气设计规范; 3、本工程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二、二、设计设计范范围围及分工及分工 31 本次电气设计范围为设计分界线以内设备及建筑物的供电、控制、照 明及通信。电气方案分别对应总图、工艺等专业的方案。变电所到港外的 供电线路,只计列工程量和投资,由建设单位委托供电部门进行相关设计。 三、供配三、供配电电系系统统 本工程用电设备总设备功率 50kw,用电线路直接从选煤厂 250 变压 器接入。 四、照明四、照明 照明标准:码头前方作业区、堆场、停车场照度为 15lx。变电所、办 公室照度 300lx。 室外照明:堆场设 12 米高杆灯;码头作业区照明跳船上设置 ng400w 投光灯,跳船设 4 套。 光源的选择以高光效、长寿命及节能为原则。室外照明选择节能型高 压钠灯。室内照明主要选择节能荧火灯。 五、防雷、接地及安全五、防雷、接地及安全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057-94(2000 版),确定本工程内 所有建筑物均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按三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设置相应 的措施。 在综合楼、变电所等屋面上用 10 镀锌圆装设不大于 20m20m 的避 雷格栅作为接闪器。 变电所做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在变电所 32 周围设置人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 综合楼、变电所等建筑利用基础内主钢筋作接地装置。浮式起重机利 用趸船作为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均不大于 10 欧。 低压接地型式采用 tn-c-s 系统。电缆进线外 pen 线均重复接地。所 有机修设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及正常情况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均接地保 护。 综合楼做总等电位联结。 电缆主要架空敷设,部分穿钢管埋地或直接埋地敷设。 9.3 通信通信 分有分有线线通信、无通信、无线线通信通信 有线电话、宽带、有线电视均从码头距 300 米处分线盒接入。 无线通信: 1、船岸通信 向当地长航通信导航管理局申请报装甚高频电话 1 台,作为船岸通 信工具。 2、内部无线通信 设 2 对手持式无线对讲机,通话范围 1.5 公里。以满足生产和作业管 理的需要。 33 9.4 给排水及消防给排水及消防 一、一、设计设计主要依据主要依据 现行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 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 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年版) 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237-99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50084-2001 建筑灭火器系统设计规范gbj140-90(1997 年版) 以及甲方提供的供水外部条件,自来水供水增容协议和各专业提供 的设计中间资料。 本工程的两个总图方案包括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以及工作码头的 船舶上水设施设计,但不包括储罐区陆上配套设施设计。 二、室外二、室外给给水水设计设计 1、水源 本工程码头环保、生活、船舶、消防供水水源均引自向狮村居民点主 管道,引入管口径按 dn50 考虑,铺设管道 300 米,于码头管理房上方建 蓄水池 1 口 50 方,再用 pvc 管道分布用码头生活、环保、消防用水区。 设计要求接水点处报装常年压不低于 0.30mpa,流量大于 20l/s。消防供 34 水同时使用水泵抽水。 2、用水量 作业区用水量主要有码头消防用水、环保喷洒除尘用水、机车道路冲 洗用水、绿化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船舶用水等,生活用水时变化系数取 2.5。 给水系统: 码头由场镇自来水管引入 dn50 干管后,生活、船舶供水采用合用主 干管外网常压供水方式:环保喷洒、消防供水系统采用合用主干管、常高 压供水方式。码头内生活供水管网呈枝状布置,直接引自场镇供水主干管, 各建筑物用水直接由码头外供水主干管供给。码头上水采用 dn35pvc 管 沿码头栈桥铺设,沿程按间距 15 米预留 sn35 供水栓口,以适应不同水 位,码头前沿按间距 30 米设 sn35 供水栓口向船舶供水,兼作码头平台 消防、冲洗取水栓口。活动处采用铠装夹布软管柔性连接。港区煤堆场除 喷洒供水用喷洒泵单独加压供给。 三、消防系三、消防系统设计统设计 根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设计范围内,港区消防保护对象主 要是各煤仓,总储量大于 10000t,室外消防流量取 10l/s,室内消防流量 取 5l/s,消防水枪流量不小于 5l/s,充实水柱长度 13 米。火灾延续时间 3 小时,最大以一次室外消防用水总量 216。消防设计采用常高压供水 方式,消防供水和环保喷洒系统采用供水干管。作业区消防管网呈环布置, 按间距 80 米均匀 ss100-10 布设型室外地下式灭火栓。 35 四、室外排水四、室外排水设计设计 1、雨水排水: 港区煤堆场周边设砖砌盖板明沟收集堆场作业区地面雨水及喷洒、 冲洗污水,汇流至平流式煤污水沉淀池进行初沉处理,然后重力自流排入 长江,最大泄流量 226l/s。污水处理后重力自然排放,池内设机动潜水泵 以备空池检修。 2、生活及其它污水排水: 港区各用水建筑物排除的生活污废水采用分流制排放,生活废水直 接排至室外雨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再经污水生化处理 深度处理至二级污水排放标准,然后直接由港区雨水系统排至长江。 五、管材、接口及基五、管材、接口及基础础 给水:室外埋地生活给水管均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室内生活给水 管均采用 pp-r 给水管热熔连接。 消防:室外埋地消防管均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承插连接,下铺粗 砂基础;明装消防管道采用平台焊接钢管焊接连接。 排水:室外雨水管及污水管均采用级钢筋排水管,下设 90 度基础; 室内排水管均采用加厚埋地 upvc 排水管,胶水接口。 第 10 章 外部协作条件 一、集疏运条件。一、集疏运条件。拟建工程场地附近有村级公路通过,场地水、陆交 36 通较为方便。 二、供二、供电电。 。港区外电源引自选煤厂变压器。 三、供水三、供水。 。港区供水水源由向狮村居民点主水管道供给。水压和管径 满足要求。 四、通信四、通信。 。有线通信当地通信接点解决,无线通集能满足港区通信要 求。 五、地方建筑材料五、地方建筑材料。 。地方建筑材料比较丰富,石料可在拟建作业区附 近直接开采,回填材料可部分利用后方陆域开挖挖方量解决。地方建筑材 料在质量上,数量上都能满足要求。 六、机修六、机修。 。码头配备有一名专门机修人员,现场处理一部分故障,大 型机修、养护利用县城机修力量。 七、征地和拆迁七、征地和拆迁。 。本工程不涉及拆迁,建设用地当地政府和群众将给 予大力支持,取得土地预审意见,征地手续在工程立项后办理。 第 11 章 施工条件 11.1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 一、施工条件一、施工条件 1、自然条件 本工程地理位置、水文、工程地质、气象等条件详见第三章。 37 2、场地、供电、供水条件 拟建作业区范围内地势平坦,稍加理平即可作为施工用场地;本工程 施工用电临时就近利用变压器,用水由企业自行铺设管道引水。 3、施工用道路 修建入港公路 7.5 公里,形成临时道路满足该工程施工所用。 二、施工特点二、施工特点 本工程地区砂、石料十分丰富、质地良好。施工所需水、电、信均依托 大昌场镇管网。工程区场地附近有镇、村级公路通过,完全具备施工条件。 本工程码头结构为常规的架空斜坡结构,该项目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