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报告.doc_第1页
禄劝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报告.doc_第2页
禄劝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报告.doc_第3页
禄劝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报告.doc_第4页
禄劝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国 家家 林林 业业 局局 林林 业业 调调 查查 规规 划划 设设 计计证书证书号号: :林林资资证证字字甲甲 a012 号号 禄禄劝劝彝族苗族自治彝族苗族自治县县林林业发业发展展“十二五十二五” 总总体体规规划划报报告告 (初稿初稿) 禄禄劝劝县县林林业业局局 云南省林云南省林业调查规业调查规划院划院 二二九年八月九年八月 项项目目完完成成单单位位: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森林资源调查二室 主主 任任: :张 清 高 级 工 程 师 副副 主主 任任: :潘正荣 工 程 师 董静曦 正高级工程师 主主 任任 工工 程程 师师: :姜 华 高 级 工 程 师 项项 目目 负负 责责 人人: :潘正荣 工 程 师 技技 术术 负负 责责 人人: :段宏刚 工 程 师 董静曦 正高级工程师 项项目目参参加加人人员员: : 云 南 省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院: 潘正荣 工 程 师 董静曦 正高级工程师 段宏刚 工 程 师 杨德勇 工 程 师 禄劝县彝族苗族自治县林业局: : 杨述灿 局 长 张桂君 副局长 刘海聪 副局长 孙正权 办公室主任 院院 长长: :赵赵元藩元藩 正高正高级级工程工程师师 业务业务副院副院长长: :贠贠新新华华 高高 级级 工工 程程 师师 总总 工工 程程 师师:温:温庆庆忠忠 高高 级级 工工 程程 师师 前前 言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体推进林业工作的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的重要时期。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林业产业经过了“十五”、 “十一五”期 间的持续发展,全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林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为全县 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是落实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的“生 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林业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在上级 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五年规划。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国家级特困县,财政支出主 要靠上级财政支持。随着“天保工程”、 “德援项目”、 “退耕还林”三大工程在禄劝 县稳步实施,森林资源在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 到提高。然而由于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缓慢,效益低,林农增收幅度小,全县林 业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县林业局依据县情,顺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提出通过发展林业 特色产业经济来调整林业产业化发展、增加林农收入。县林业局会同云南省林 业调查规划院对规划区进行实地调查,并与各级部门以及部分林农、工、商户 商讨座谈,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渠道收集相关资料,作了认真的分析研 究。编写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林业产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围绕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深 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为中心,以科技兴林为手段,不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整体推进林业工作 的持续、快速发展。 项目组 2009 年 8 月 目目 录录 第第 1 章章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1 1.1 自然环境状况1 1.2 社会经济情况2 1.3 森林资源概况 3 1.4 “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成绩及存在问题4 第第 2 章章 林业发展的条件与机遇林业发展的条件与机遇5 2.1 林业发展现状5 2.2 林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7 第第 3 章章 林产品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预测林产品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预测10 3.1 木材产品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0 3.2 特色林产品市场需求与前景预测12 3.3 林下资源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6 3.4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8 3.5 森林生态旅游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9 第第 4 章章 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21 4.1 指导思想21 4.2 原则21 4.3 目标21 4.4 规划期限22 4.5 规划依据22 4.6 总体规模布局23 第第 5 章章 林林业业发发展展“十十二二五五”总总体体规规划划24 5.1 林业资源开发利用与培育规划24 5.2 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 43 5.3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46 5.4 林业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47 第第 6 章章 投投资资概概算算及及资资金金筹筹措措50 6.1 投资构成50 6.2 总投资估算50 6.3 资金筹措53 第第 7 章章 产值预测(产量)及效益评价产值预测(产量)及效益评价54 7.1 产值(产量)预测54 7.2 效益评价56 第第 8 章章 保障措施及建议保障措施及建议60 8.1 保障措施 60 8.2 建议 62 1 第第 1 章章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1.1 自然自然环环境状况境状况 1.1.1 地理位置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隶属云南省昆明市。地处滇中北部,地理位置 介于东经 1021310257、北纬 25252622之间。 1.1.2 自然环境 (1)地貌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地处南北向切割的横断山脉中段及滇池断陷带上, 地形较为复杂。绵亘耸立的群山与深邃的江河溪涧相间,地表被纵横交错的 溪河切割,南部较完整,中部和北部较破碎。最为明显的是自南向北而流的 普渡河与自北向南而流的掌鸠河,把县境切割为三大块,形成很多断裂带。 东部和东北部的翠华、中屏、九龙、转龙、乌蒙、雪山、则黑和马鹿塘等地区, 地壳运动剧烈,地震和滑坡频繁。 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北向西南呈阶梯状缓降。雄峙东北的乌 蒙雪山主峰马 鬃岭为最高点,海拔 4247.0m;普渡河与金沙江汇合处的小河口为最低 点,海拔 746.0m,相对高差 3501.0m。 (2) 气候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处在北亚热带气候区属高原季风气候类型,由于 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呈垂直变化,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全县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湿分明,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 2 季如春。全县年平均气温 15.6,最冷月 12 月平均气温 8.1,最热月 45 月平均气温 18.9,年极端最低气温-6.5,年极端最高气温 34.3,10 年活动积温在 30004000之间。平均总降雨量 920 mm960 mm,相对湿 度 6080。全年总日照 2323.4 h。 (3)土壤 全县森林土壤共有 8 个土类,9 个亚类,其中地带性土壤有红壤、黄棕 壤、棕壤、暗棕壤、燥红土和草毡土(高山草甸土),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灰土和 紫色土。 (4)河流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县内河流纵横,水资源 丰富。县内河网总长 4184.9 km,密度为 0.98 kmkm2,每平方公里水量为 99.4 万 m3,地下径流量 6.32 亿 m3,地表径流量 16.16 亿 m3。境内大小河流 431 条,主要河流有普渡河和掌鸠河,支流有云龙河、丽山河和武定河等 14 条。 1.2 社会社会经济经济情况情况 根据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2008 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统计年鉴统计: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辖 13 个乡、3 个镇、194 个村民委员会、2603 个村民小 组,全县总人口 461933 人,其中农业人口 429805 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 93.0%,人口自然增长率 6.21,人口密度 109 人/km2。 根据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2008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统计年鉴统计: 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40.7:21.5:37.8。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217115万元 (当年价),其中:工农业总产值232052万元(现行价),农业总产值144005万 3 元。林业生产总值3298万元,林业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5%,地方财政收 入13788万元,地方财政总支出644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41元。 1.3 森林森林资资源概况源概况 1.3.1 林地林木资源 根据2008年森林资源二类资源调查统计,全县土地总面积637.35万亩, 其中林地面积448.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0.37%;非林地面积188.83万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29.63%。森林覆盖率为55.40%,林木绿化率68.42%,活立木 总蓄积12094700 m3。 在林地面积448.52万亩中,有林地面积332.70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 74.18%;疏林地面积0.15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0.03%;灌木林地面积102.44 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2.8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26万亩,占林地总面积 的0.28%;无立木林地面积1.45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0.32%;宜林地面积 10.52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35%。 1.3.2 森林植被类型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地处亚热带气候区。由于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明显, 形成了各种森林类型。根据云南植被(1987 年)植被区划系统,禄劝彝族 苗族自治县主要有以下植被类型: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暖温性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寒 温性灌丛。 4 1.4 “十一五十一五”计计划划执执行情况、成行情况、成绩绩及存在及存在问题问题 1.4.1 “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林业工作在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依靠全体林业干部、职工, 紧紧围绕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正有条不紊的展开。造林绿化、森林防火、资源 林政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全县的主体改革任务。 2009 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四年,到明年底, “十一五”计划到期,在全 体林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各项计划任务。 1.4.2 成绩及存在问题和困难 “十一五”期间,全县林业取得了较好成绩,各项林业建设事业有了长 足发展和进步,能够顺利完成“十一五”各项计划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首 先是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其次是县委、 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另外是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真抓实干,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以及各部门的配合协作和广大山区群众 的积极参与才取得的结果。 全县的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和新时期林业工作的 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仍有很大差距,不可忽视地存在一些困难和 问题:一是林业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二是现有宜林地立地条件差,造林 难度较大;三是绿化造林管理粗放,技术力量薄弱,手段落后,林业生产仍 然处于较低水平;四是林业发展特别是特色林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五是森林防火工作中火源管理难度大;六是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林产业 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各项建设严重滞后,与新形势下的林业发展不相适 应。 5 第第 2 章章 林林业发业发展的条件与机遇展的条件与机遇 2.1 林林业发业发展展现现状状 2.2.1 林业机构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是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管 林业的行政部门,下设 16 个林业站,2 个木材检查站,1 个森林公安分 局,1 个武警中队和 1 个国有林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财务科、营林科、 林政科四个行政科室和天保办、退耕还林办、防火办、森防站、德援办 五个事业科室。目前,全县林业系统在职干部职工 216 人,其中专业技 术人员 53 名。县辖区设有 2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点),共有干部 职工 5 人。 2.2.2 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2008 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统计年鉴 统计:2007 年实现林业总产值(现行价)12994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5894 万元,第三产业 7100 万元。 根据 2008 年森林资源二类资源调查统计,在林业基地建设方面,已有 林化工业原料林 0.02 万亩、食用原料林 0.15 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 0.46 万 亩。林业产业发展较快,有一般用材林 121.32 万亩,薪炭林 18.54 万亩,果 树林 8.45 万亩,原料林 0.15 万亩,其它经济林 0.01 万亩。累计完成天然林 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面积 28.78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 2.68 万 亩,人工模拟飞播面积 8.70 万亩,封山育林面积 17.40 万亩,完成森林管护 面积 360.70 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面积 4.50 万亩,其中:生态林造 林面积 4.44 万亩,经济林造林面积 0.06 万亩。 6 2.2.3 林下资源现状 (1)野生食用菌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野生食用菌,生于山林、主要生长在针叶林和针阔 混交林中,是天然绿色食品,它不仅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 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及其它有益于人体的成分,营养 丰富,风味独特,有的食用菌还有治疗癌症和多种疾病的药理作用。品种繁 多,在滇味菜肴中是名贵的“山珍”。种类以见手青、奶浆菌(lactarius volemus)、大秃马勃(calvatia gigantea (batsch.fr.) lloyd)、鸡枞 (termitomyces alluminosus (berk.))、牛肝菌(boletus edulis bull, fr)、干巴 菌 (thelephora ganbajum zang)、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 (schaeff . ex zanted )fr.)和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等为多。 (2)森林蔬菜 全县分布有龙爪菜(蕨菜)、薇菜、树头菜、竹笋、香椿、糯山药等多种 森林蔬菜,其中蕨菜性良味美,被誉为山中奇珍,蔬菜之王,自古列为贡品。 山区广泛分布。 2.2.4 森林旅游现状 有“滇中第一山”之称的轿子雪山,其品位独特、极具吸引力的景观组合,使 轿子山得于集雄、险、奇、秀、秘等特征为一体“石氏柱千初,峻岩峥嵘,云 蒸霞蔚,上顶白雪,下接普渡(河),一山四季”。以苍劲挺拔的群山,宽阔的高 山草甸,险峻的断层绝壁,秀丽的溪流瀑布,壮观的杜鹃花海,幽静的高山湖泊, 形态优美的冷杉群,独特壮丽的冰瀑群,迷人的北国冰雪景观,神秘震撼的傲 骨林,变幻莫测的气象景观等山、石、水、雪、雾、树、花组成独特自然风光的 轿子雪山,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1989 年经昆明市政府批准列 7 为自然保护区。1993 年列为云南省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千百年来,生息繁衍在禄劝这块神奇、美丽的上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 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开发和建设禄劝,并在山山水水之间,留下了许多 文物胜迹。其中以营盘山新石器遗址、三台山高浮雕摩崖造像、契字岩彝文 摩崖石刻最有价值。 2.2 林林业发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约因素因素 2.2.1 有利条件 (1)2003 年 6 月 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简 称 9 号文件)的出台,掀开了国家林业建设的新篇章。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 务院 9 号文件精神,云南省也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 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049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2009 年促 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为禄劝彝族苗族自 治县林业发展提供了总体发展思路。 (2)2008 年森林资源二类资源调查已结束并通过验收,经过调查摸清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森林资源“家底”,为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科学经营和 管理森林、制订林业发展规划、进行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提供基础资料,为禄 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 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为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 及进行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依据。 (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全县的主体改革任务。 经改革后增强了农民发展林业产业的信心,促进了我县生态建设和特色农 业区建设,强化了农户爱林、护林意识。 (4)森林覆盖率高、资源丰富,为林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8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为 55.40%,林木绿化率 68.42%,远远高于 全省的水平;林地面积 448.52 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70.37%,高出全 省 7 个百分点;全县用材林近、成、过熟林林中商品用材树蓄积 196010 m3, 占用材林近、成、过熟林总蓄积的 77.73%;、级材蓄积 248410 m3,占用 材林近、成、过熟林总蓄积的 98.51%。用材林近、成、过熟林林木质量高。 (6)全县最高海拔 4247.0m,最低海拔 746.0 m,相对高差 3501.0 m,立 体气候明显,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独特的立体气候孕育 了丰富的物种资源,也为全县林业产业基础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2.2 制约因素 (1)全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 98.4%,人均 0.92 hm2,人多地少,土地资 源的紧张限制了林业的发展。 (2)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地形起伏大,地势陡峻立地条件差是林业发展的 不利条件。 (3)对以森林法为主要内容的林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力度不够, 致使部分落后地区群众对有关林业法律、法规的认识还是个盲点。 (4)现有宜林地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较大,再加上造林管理粗放,技 术力量薄弱,手段落后,林业生产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5)林业发展特别是特色林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没有较大的, 具有带动效能的龙头企业带动,没有树立过硬的品牌,且产品质量不高,市场 竞争力弱,从而成了制约林业特别是特色林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6)在森林防火方面,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火源管理难度大,控制不力, 造成了火案查处率低,起不到教育、震慑的作用。 (7)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林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各项建设 9 严重滞后,与新形势下的林业发展不相适应。 第第 3 章章 林林产产品市品市场场前景及前景及发发展展趋势预测趋势预测 3.1 木材木材产产品市品市场发场发展展趋势预测趋势预测 木材是当今世界四大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塑料)中唯一可再生和再 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和生物资源,其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在与金属、矿物和 有机合成材料的竞争中,久盛不衰。通过抽样市场调查,对锯材、人造板、家 俱及木材建材等木材产品进行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0 3.1.1 锯材及人造板的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锯材 作为实木加工第一道工序,禄劝县用于生产加工的材种有桤木、云南松 及其它阔叶树,主要供昆明木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预计至 2010 年,我 省锯材需求量为 72 万 m3/年以上,全省生产锯材不够自用。 (2)人造板 人造板产业是林业高效利用木材和节约木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 前,全球共有 115 个国家生产人造板,我国 3000 家人造板厂家中,生产能 力达到 1 万 m3的只有 115 家,平均规模为 3300 m3/年(中等发达国家达到 10000 m3/年,发达国家达到 100000 m3/年)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效益差。 从消费结构看,国际上,用于建筑的人造板占 4050,家具占 30,其它占 2030,而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应用结构完全偏向于家具 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房地产行业的不断递增,我国家具业还将会蓬勃发 展,对人造板的需求还会加大。预测至 2010 年,全国人造板总产量将达到 5977 万 m3/年,按 14 亿人口,人均消费人造板 0.0427 m3/人.年计算,云南省 有 0.469 亿人口,到 2010 年需人造板 200 万 m3/年。其中,胶合板 66 万 m3/ 年,中纤维板 85 万 m3/年,刨花板 31 万 m3/年。云南每年约 30%的人造板销 往省外,一些特殊用途的人造板如簿型纤维板、防潮刨花板、集装箱木质底 板(多层特种材酚醛胶合板)和电工层积板(特殊用途的胶合板)在省外已占有 一定的市场,预计出省潜力较大。 我省居民较喜欢用细木工板或集成材板生产的成品,随着人工林逐步 进入成熟,可采伐利用,为木材加工提供资源,细木工板或集成材板会以较 高速度发展。我省的集成材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青睐,有国际和省外市场,至 11 2010 年,估计细木工和集成材的产量需求量在 70 万 m3以上。 3.1.2 家具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云南省的家具市场潜力大,而生产水平相对落后, 出极少企业供出口外, 大部分家具产品未上档次和规模,市场份额小。全省人均家具消费量低于全 国 85 元/人.年的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房产业的不断升温,人们对家 俱的要求越来越高,预计到 2010 年,按人均家具消费量 85 元/人.年计,我 省家具的市场有 30 余亿元,还应有一定数量家具在泛珠江三角区域中销售。 3.1.3 木质建材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木质建材是传统产品,品种有门、窗、地板(强化地板、复合地板、实木 地板)、护墙板、装饰条、特色民居建筑材等,建材市场的发展与房地产的发 展息息相关。随着农村脱贫奔小康,城市化的进展加快,住房更新和其他方面 的需求,对木质建材的需求不断提高。另外,为发扬民族文化和传统民居, 如傣族、彝族、哈尼族等各少数民族民居的发展将用大量的木质建材,特色 民居建筑材(成套民居建筑用材)的市场前景十分乐观,对木材的需求也越来 越大。 3.2 特色林特色林产产品市品市场场需求与前景需求与前景预测预测 3.2.1 青花椒市场需求与前景预测 (1)供给与需求预测 青花椒闻之辛香,食之柔和,其滋味具有最原生、最纯正、最清新、最饱 满的花椒性。从调味品食用看,国内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喜食花椒,按 4 12 亿人口计算,每人每月食用 25 克,年消耗花椒 12 万吨,而目前青花椒全国 年产量仅为 0.6 万吨(600 万公斤),加上红花椒的产量全国的花椒产量只占 食用需求的 70%,也远远不能饱和市场。仅以成都川菜为例,早在 2001 年 以来,各大川菜馆逐步加大青花椒在菜品中使用的频率和比重,并以此开发 新菜品,加大了青花椒的用量,如谭鱼头青羊宫店,每月青花椒的用量在 500 斤以上,以青花椒为调料的新菜“鲜椒锅”颇受客人喜欢, “鲜椒锅”每天至 少出 20 锅,周末更多。在追求变化,追求麻辣,追求鲜香的市场因素驱动下, 川菜系列已经从江湖菜(重度麻辣味觉)独霸天下的时代向多元化新派川菜 局面转变,青花椒在此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市场调查,一个拥有五张 饭桌的小饭馆,每年花椒的需求量为 5kg 左右;一个五口之家的家庭,每年 花椒的需求量为 0.5kg 左右。因此,青花椒越来越受顾客青睐,青花椒的市 场需求巨大。 从全国来看,以四川青椒产量为最多,四川金阳县有“中国青花椒第一 县”之称,但就其整个花椒市场,青花椒只占 10%左右,市场缺口大,供不应 求,青花椒市场当前仍以卖方市场为主。云南省花椒总产量小较且结构不平 衡, 昭通地区年产花椒 4400t,达 2.5 亿元,约占全省的 6070%,青椒产 量更小,畅销省内外及东南亚,供不应求。由此可见,花椒的用途仅调料一 项,也是供不应求。根据云南花椒发展分析与评价,到 2010 年云南省花 椒发展目标年度面积 30000hm2,年产量 24000t,市场需求 28000t,产量占 市场需求量的百分比 85%,昆明地区年度面积 5333.33hm2,年产量 6000t,其 供需缺口仍然很大。 (2)市场前景分析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喜食青花椒。有“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之称的凉山 13 州金阳县,青花椒自 2006 年 7 月底上市以来,大受追捧,各地客商闻香而 至,使得新鲜青花椒的价格从 10 元/公斤扶摇直上,到达 15 元/公斤,而干 货价格每公斤达到五十元。除国内供不应求外,我国青花椒远销韩国、日本、 东南亚、美国等地,纽约市场价格高过 1520 美元/公斤,日本市场保鲜青 花椒价格达 80 元人民币/公斤。青花椒可以进行深加工,可生产保鲜花椒、 花椒精、花椒籽油、a 亚麻酸等产品。目前,市场上鲜青花椒油售价 30 元/公 斤,鲜花椒精油 700 元/公斤,青花椒精 500 元/公斤,微囊青花椒粉 80 元/公 斤,青花椒籽油 14 元/公斤,亚麻酸胶囊 500 元/公斤,亚麻酸微粉 50 元/公 斤,青花椒香精 700 元/公斤,精制干花椒 75 元/公斤,通过深加工,使青花 椒价值得以提升,可实现其产业化发展。由此可见,青花椒及其加工产品有 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3.2.2 核桃市场需求与前景预测 (1)供给与需求预测 在国际市场上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世 界上年产核桃 120 多万吨,其中中国年产 34 万吨,美国年产 30 万吨;世界 核桃年贸易量 15-20 万吨,其中美国出口核桃 10 万吨,中国出口核桃仁 1 万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目前全世界核桃需求量 140 万吨。云南省年 产核桃接近 9 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 26%,目前美国人均核桃的占有量 10 公斤,我国人均不足 0.2 公斤,不足美国的 2%。核桃产后可开发的项目较多, 如加工核桃仁、核桃露、核桃乳、核桃粉、核桃油等,到 2008 年底,全省各 类核桃产品贮藏、加工企业达到 108 家、从业人员约 4000 多人,全省核桃 14 贮藏、加工量达 4.8 万吨,产值超 13.8 亿元,云南核桃产品远销东南亚、东 亚、中东、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保健意 识的增强,这些核桃深加工品市场销售情况越来越好,核桃的需求量逐年增 加,供不应求。 (2)市场前景分析 核桃的用途极为广阔,近年来,云南省促进核桃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 趋完善,核桃产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云南农业经济和社会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 核桃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消费比例上升。由于核桃的广泛用途使核桃消费量、 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我国的核桃主要出口国是英国、 德国、瑞士、叙利亚、新加坡、科威特等国,出口量呈逐年上升之势。综合国 际、国内市场需求,可看出发展核桃产业前景广阔,是云南大宗的出口创汇 产品,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我国核桃世界市场占有率已从 80 年代的 30%降到目前的 14%,但云南核桃在国内外却一直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加,生活质量提高,保健意识增强,可以预见,国内外 核桃需要量还会大幅度增加,销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2.3 板栗市场需求与前景预测 (1)供给与需求预测 国际市场:我国板栗总产量居世界各国之首,由于品种优良,涩皮易剥, 作为我国特有的果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在国际尚无强有 力的竞争对手。日本是我国板栗的主要外销市场,我国板栗在日本倍受欢迎, 15 进口数量大,单价高。日本南起福冈、冲绳,北至北海道的札幌各城市,不论 超级市场、车站、工厂、企业,还是零售商贩都有板栗销售。在日本经营板栗 的大小商社 500 多家,从业人员约 10 万余人。目前,我国出口到日本的板 栗只能满足日本市场的 1/3 左右,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近几年,板栗已 出口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及美国等市场,板栗消费群体逐渐扩大。加 入 wto 以后,我国板栗可进一步扩大出口国家和地区,拓宽国际市场,出 口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国内市场:栗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目前 20 多个省、 区有栽培。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果树生产快速发展,板栗面积、产量也有较大 幅度提高,在区域布局上已形成华北、长江流域、西南、东北等品种群及生 产区域。云南板栗正逐渐在消费习惯上被人们所接受,国内市场销售价格相 对也较低,对我省板栗的发展有潜在的影响。目前我国板栗人均占有量不 足 0.1 公斤,市场供不应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栗 果的需求还将日益扩大。而且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栗果营养价值和医 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以板栗作原料的加工消耗也将大量增加。尤其是板栗 作为木本粮食,对于改变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市场前景分析 近年来,由于美洲栗和欧洲栗感染栗疫病和墨水病,致使全世界栗果的 产量大幅下降。而我国板栗对这两种疫病有良好的免疫性,产量在逐年增长, 目前已占世界栗果总产量的 60%,国际市场前景良好。在国内云南板栗果 实成熟期早,品质优,可最先上市,以“人无我有”的态势先期占领市场。现 在云南板栗 80%左右销售省内,只有约 20%销售省外,大量销往日本等国 16 的板栗是浙江、山西等板栗,因此云南南板栗市场拓展空间很大,特别是国 外市场,只要保鲜等技术得到保证,提高产品质量,市场前景良好。 3.3 林下林下资资源市源市场发场发展展趋势预测趋势预测 3.3.1 中草药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从世界医药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天然药物已成为各国新药开发的主要 方向。欧美各国开始接受以中药为主要成分的复方药物。目前世界中草药市 场年销售总额为 160 亿美元,并且逐年以 2030%的速度递增。在亚洲,日 本是最大的中药市场,中草药年销售额超过 21 亿美元;在欧洲,天然药物市 场年销售额达 35 亿美元左右,美国人每年花在保健上的费用总额高达 3000 多亿美元,其中,中药补剂的零售额达 36 亿美元左右。我国中药产业 占整个医药市场的 40%左右。近 5 年来,每年以 15%20%的速度递增。由 于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小,所以,中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市场越来越 广阔。 通常中药材 80%都来源于森林之中的野生植物资源。随着加工技术和 制药企业的发展,许多种类仅靠利用野生资源已无法满足需求,供需矛盾十 分突出。其中有些药用植物,每年消耗量远远超过了其生长量,使珍贵的森 林药材资源面临枯竭的威胁,如野生石斛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 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国内国际贸易受到严格控制,由于过度采挖,加 之人工培育不足,使这类珍贵药材产量逐年递减。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每 年全球市场上交易的石斛总量超过了 10000 吨、全国重楼年消耗量为 1000 吨、草果国内年需求量为 80000 吨、天麻国内年需求量为 210000 吨;目前我 17 省是国内这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区域,现有草果产量仅为 7500 吨、野生滇重 楼产量不足 200 吨、天麻产量 3000 吨。石斛、重楼、大黄藤和灯台树等虽然 已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但目前产出量较小,价格不断攀升,如:灯台树价格 近年来不断攀升,干叶由 1996 年的 0.5 元/公斤,上升为现在的 410 元/公 斤,大黄藤从 1997 年开始就出现原料供应不足的现象,至使大部分药厂因 此停止黄藤素药品生产。结合我省的优势资源和药业发展现状,中共云南省 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因此,禄劝县林业 部门应抓住机遇,结合我省“云药”产业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 力培育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森林药材。 3.3.2 野生食用菌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野生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多种氨基酸,属绿色生态食品,深受 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从每公斤几元至几百元不等,由于野生食用菌为 天然产品,其数量有限,加之消费者众多,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存在供 不应求的现象。据统计 2003 年我省仅食用菌出口创汇就超过了 7000 万美 元,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其中:鲜松茸出口 852.34 吨,创汇 3763.4 万美元,松茸制品 311.33 吨,创汇 582.389 万美元;其它食用菌出口 6268 吨,创汇 2655 万美元,其中速冻制品 3066.6 吨,创汇 940.8 万美元。随 着野生食用菌加工、保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野生食用菌的市场就更加广阔。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 年日本从各个国家进口鲜松茸 2390 吨,其中从中 国进口 1531 吨,占 64%,中国出口日本的鲜松茸中有 72%来自云南。由此 可见,我省野生食用菌的市场基础较好,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野 生食用菌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理顺各个生产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实现 18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价值的增长,野生菌的开发前景可观。 3.4 野生野生动动物物驯驯养繁殖养繁殖业业市市场发场发展展趋势预测趋势预测 据估算,全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年产值超百亿元,并在增加就业、 满足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以及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更加巨 大。 3.4.1 药用动物产业发展趋势 动物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显效、特需、紧缺等特点。据中国 药材公司统计,我国己知药用动物超过 1500 种,其中脊椎动物占 60以上。 国家医药管理局于 1983 年公布的 140 种紧缺药材中,动物药占 60。通过 饲养繁殖来满足各种需求,以减轻对野生动物种群利用的压力,是国内野生 动物保护界和中医药界一贯推崇的作法,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也鼓励驯养 繁殖活动的开展。如在药材公司收购的鹿茸中,9095来源于驯养繁殖种 群,且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档鹿茸一直出口亚洲国家,品质好、药用价值高, 为世人推崇。特别是近年来,人民生活观念和消费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对鹿 茸制品等鹿制品的需求旺盛,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国内高档鲜 茸在 4000 元/kg 左右。鹿血、鹿心、鹿鞭、鹿胎膏等鹿产品销售形势看好,对 鹿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鹿鞭酒、鹿茸精口服液、鹿胎膏、鹿胎精华素等高 附加值产品,效应更为可观。 3.4.2 食用动物业发展趋势 食用动物加工产品属有机食品范畴。有机食品贸易主要在欧洲(欧盟国 家以及瑞士)、美国和日本三大市场,年销售额在 200 亿美元左右。据联合国 国际贸易中心(itc)估计,近期有机食品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在 540之 间。有关资料显示,欧洲 7 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士、荷兰、丹麦和瑞典) 19 2006 年有机食品销售额达 70 多亿美元,而德国便占了 1/3。可见,有机食品 市场十分广阔。 3.5 森林生森林生态态旅游旅游业业市市场发场发展展趋势预测趋势预测 3.5.1 旅游业市场发展趋势 美国时代周刊曾预言,2015 年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产 业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据一半的份额,新技术可以把生命中 50的 时间用于休闲。时下的美国休闲业己成为居首位的经济活动。美国人有近 1/3 的休闲时间,有 2/3 的收入用于休闲,有 1/3 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这一 切,一方面意味着满足人们休闲要求的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二方面预示着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天赐良机。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至 2010 年,国 际旅游人数将超过 10 亿人次。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有效地带动 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而且还直接、间接地为世界各地的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 会。 90 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呈迅猛发展之势。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日益增加,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截止 2006 年底,我国旅游 业总收入达 6000 亿元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5%,成为我国最具发展后 劲的朝阳产业。国家旅游部门预测,21 世纪前 10 年,国外入境旅游的客源 市场总的趋势,将是在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变化基础上稳定增长。昆明地区入 境游客市场总的发展趋势也将会在稳定中保持适度增长。 3.5.2 森林生态旅游业市场发展趋势 森林生态旅游把文化、民族、林业、旅游、科技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森林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一种非消耗性的林业产业发展方 式。由于森林生态旅游在资源利用、开发经营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已 20 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潮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 费用投入休闲旅游活动中。据世界旅游理事会估算,森林生态旅游年平均增 长率为 2025%,是旅游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21 世纪将是以森林生态 旅游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世纪。 国家林业局的统计表明,近 10 年来,中国森林生态旅游人数每年保持 30%以上的高增长率,在整个旅游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位置越来越重要。 至 2006 年,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 1600 多处,规划面积达 2000 多万 hm2;建 立自然保护区 1700 多处,规划面积 1.5 亿 hm2。以森林公园为例,到 2003 年达到了 96 亿元,创造的社会综合产值突破了 1000 亿元。中国森林生态旅 游的年游客量占到当年全国旅游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森林生态旅游呈现出 强劲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第 4 章章 林林业发业发展的指展的指导导思想和思想和总总体布局体布局 4.1 指指导导思想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