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梨加工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红梨加工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红梨加工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红梨加工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红梨加工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浚州同富林果种植合作社红梨冷藏和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浚州北庄镇的“申头红梨”历史悠久,甘甜爽口、极具药用价值,申头红梨在所有梨品中独树一帜,在豫北地区有关“申头红梨”的美名佳话流传很广。进入二十一世纪,申头村的群众尝试从红梨上做文章。在镇政府帮助下,从市里聘来技术员,并主动与省林业学校联系,寻求帮助。在仅存的7棵老梨树上,通过运用芽接、接穗、改土等一系列现代科技手段,成功栽培了1万株红梨苗。经专家检测,以7棵老梨树为蓝本培育出的申头红梨,不仅保持了申头红梨原有的口感,而且改良后维生素c、有机酸等含量大大增加。2008年,赵同富与18家梨农联合办起来合作社,目前,在合作社的经营下,建成了两个百亩红梨种植游览示范园,同时还把申头红梨包装成高档礼品摆上了超市货架,还注册了“黎窑红”商标,投入50多万元建成了第一个储梨冷库,与广东一家饮品公司合作开发出“红梨汁” 保健饮料,投放市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赢得了极大荣誉。计划引进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品增值的目标.扩大林果种植面积到1000亩,与广东一家著名饮品公司合作,引导申头红梨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打造中国饮品特色品牌。2008年2月份,由北庄镇申申头村村民赵同富发起,本村19家果农参与成立。2月28日工商注册,注册资金3万元。该合作社以继承和开发传统的红梨品种为己任,高薪聘请省市林果专家,竭力挽救濒临绝迹的“申头红梨”品种,取得了初步成功。2008年,已成功培育种苗2万多株,发展红梨果林200亩,建成了红梨游览园,申头红梨高档包装,成为礼品上市,受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生了轰动性效应。合作社继续向红梨加工的纵深方向发展,注册了“黎窑红”商标,建成了第一个储梨冷库,与广东一家饮品公司合作开发出“果酒”、“红梨汁” 保健饮料。申头红梨为合作社发展致富铺设了宽广道路,年创经济效益360多万元。二、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现代农业的指示,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认真落实中央的惠农政策,制定了“以企业为龙头,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 重点培育优质粮食、养殖、果蔬和粮食精深加工四大产业基地,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形成公司带龙头、龙头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浚州同富林果种植与开发项目被镇政府列为果蔬建设基地的龙头,重点扶持。围绕特色农产品品牌,创造“品牌+合作社+订单+农户”的新型模式,实现用商标品牌带动一个产业的目标。合作社目前有红梨果园面积300亩,年果品产量600多吨,一个品牌闯市场,依靠果品深加工企业的带动,增加果品附加值,拉长果品产业链条,使果品生产逐步迈向产业化,保证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超过种粮收入的三倍以上。三、项目优势浚州的历史上曾有“申头梨林,绵延三里,华盖如织,遮天蔽日”说法。特定的地理条件,使该梨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所有梨树品种中,“申头红梨”治疗伤寒、哮喘、气管炎、感冒等病症有奇效。在浚州民间文化中留下厚重的一笔。现代技术使该品种重生,同时,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经过科技人员十多年的努力,古树新芽与国内一些优质嫁接改良,已开发出品质各异的“梨窑红”1号、2号、3号、4号、5号共五个国内独有的红梨新品种。目前,1号、2号面积有100亩,已经进入盛果期,每株产果按50公斤。每亩80株采果400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3元以上,亩效益1.2万元以上,供不应求。2010年10月同富合作社筹资150万元开工建设果酒生产线,“黎窑红”商标下的“金果康”果酒、“红梨汁”、“果味”等饮料已批量生产。与广东一家饮品企业的合作项目已达成意向,将来准备生产红茶、绿茶、果味饮料、红茶果味饮料、绿茶果味饮料等5种饮料。红梨的药用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同时,以红梨为载体,做好生态观光和生态经济两大文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项目区位于浚州县城北1公里,处于安阳、濮阳、新乡、鹤壁等市辐射带的中心位置。县域面积1030平方公里,耕地93.4万亩,辖8镇2乡,489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1、浚州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穿境而过,鹤濮高速公路横贯县北,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实现了乡乡通省道、村村通油路。乡村道路畅通,均为水泥路面。2、浚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集中,日照充足,适合优质果品种植生产。项目生产用水以地下水为水源,现有深水井供应,排水渠道方便。卫河蜿蜒纵贯全境,淇河沿西部边界南流,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发展林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4、项目区范围内,沟渠配套,电、井已全部分布到位,可排可灌,且远离工业区,气候宜人,无水、气污染。不管是阴雨晴天都能将水果及其产品顺利地运到市场销售。5、项目用电电源由配套的35kv变电站提供,可以满足项目的建设和生产需要。6、浚州程控电话与鹤壁市并网,可以拨打全国各地和国外;县域内移动通讯信号无盲区,信号强,话音清晰,能直拨全国各地及港澳台,与国外通讯方便。四、生产设计同富林果合作社立足当地的果业生产优势,计划建成投产一条5000吨的红梨汁饮品生产线,有效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为浚州红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项目实施点:项目地址为浚州北庄镇申申头村、辐射带动周边20多个村,2011年,建成红梨基地500亩,介绍入社农民150户;至2013年,果林总面积发展到1000亩,果汁饮料生产成规模,创品牌。二、建设内容:1、苗木培育。700亩7万株共14万元;2、施肥。700亩每亩80元共5.6万元;3、灌溉设备配套即打深水井10眼,每眼3万元共30万元;4、田间电力配套地埋电缆5000米和100kv变压装置50万元;5、植保器械10套3.5万元;6、农药每亩30元共2.1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105.2万元。自筹85.2万元,申请省财政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补助资金20万元。三、实施进度。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四、组织落实: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建立以合作社为工程主体,以镇政府主管林果业干部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县林业局林果技术员为专家组的技术保障组,以镇财政所为主的财务管理指导组。各司其职,各尽所责抓好落实。按照河南省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补助资金投入到打配套机井和完善田间电力设施工程之中。2015年,红梨进入盛果期,每亩销售收入达到1.2万元。加工收入更高。新建的700亩红梨基地每亩年投入按600元计算,至2015年,年销售利润可达840万元。投资与利润的比率为12000600100%20(倍)通过红梨基地的建设,在当地群众中树立典型,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村乃至周边3000人搞红梨树种植生产,面积超过1000亩。由特色林果代替了传统农业,由深度加工代替原字号产品销售,由无序的、零散经营改为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并通过名特优新品牌的创建显著地提高合作社成员和农户的经济收入,由原来的亩收入2000元左右提高到1.2万元以上,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农民增收。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推动我村乃至全镇生产的标准化、设施化发展,产品的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