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1页
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2页
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3页
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4页
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石油钻井作业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延安维全安全评价有限公司评价人员名单姓名证书编号签字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过程控制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编制说明延安维全安全评价公司受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所属的钻井作业安全作业现状进行综合评价。遵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技装字(2003)115号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精神,延安维全安全评价公司安全评价项目组成员通过对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设备设施及施工作业的现场调查,与该公司领导、安全管理人员、钻井队伍有关人员的交流座谈及查阅资料,认真分析了钻井作业的安全生产现状,查找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并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钻井作业的安全现状进行了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编制了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 被评单位的基本情况;(2) 安全评价依据;(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4) 评价单元的划分与评价方法的选择;(5) 定性定量评价;(6)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7) 评价结论;(8) 评价报告附件。前言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100万元,公司主要从事钻井(油井、气井)工程服务;固井、试油、修井、测井、录井、定向技术咨询服务;油井、气井配套设备相关材料的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该公司拥有优厚的资金和富有扎实经验的作业班子。公司现有员工55人,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15人,高级工程师3人,其中公司的重要岗位配有近10年的钻井工作经验的经理人员,以及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司井、副司井,公司常年以来一直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经营,实力迅速腾飞。本次评价范围为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钻井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设备设施及施工现状。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综合钻井作业的工艺特点,辨识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运用相应的安全评价方法,对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有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得出结论。延安维全安全评价公司安全评价项目组成员在现场检查及资料索取、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期间得到了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目录1 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11.1被评价单位简介11.2作业区自然概况11.2.1地理位置11.2.2气象条件11.2.3供水、供电及通讯情况11.3钻井作业工艺介绍21.4主要设备41.5安全生产管理现状61.6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62 评价简述82.1 评价依据82.1.1法律、法规82.1.2技术标准82.1.3 被评价单位提供资料102.2 评价目的102.3 评价范围112.4 评价内容112.5 评价程序113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133.1物质有害因素分析133.1.1 原油133.1.2 原油伴生气163.1.3 硫化氢183.1.4 一氧化碳213.1.5 柴油243.1.6 油田化学助剂273.2 工艺和作业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83.2.1 卡钻283.2.2 井漏293.2.3 井喷293.2.4 触电事故303.2.5 高处坠落303.2.6 机械伤害313.2.7 井塌事故313.2.8 物体打击313.2.9 车辆伤害323.2.10 淹溺伤害323.2.11 起重伤害323.2.12 火灾爆炸事故323.2.13 中毒窒息333.2.14 噪声危害333.3 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343.3.1 雷电343.3.2 地震灾害343.3.3 大风灾害353.4 职业危害353.4.1 中毒353.4.2 噪声373.5 重大危险源辨识383.5.1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383.5.2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384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394.1 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394.2 评价单元的划分394.3 评价方法的选择394.4 评价方法简介404.4.1安全检查表法404.4.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404.4.3 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法414.4.4 事故树分析法435 定性定量评价435.1 安全生产管理单元435.2 生产作业场所单元465.3 消防单元705.4 职业卫生单元715.5 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事故树分析725.5.1 机械伤害事故树分析725.5.2 高处坠落事故树分析74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766.1安全技术对策措施776.1.1井喷事故防范措施:776.1.2火灾、爆炸防范对策措施776.1.3卡卡钻事故防范措施786.1.4 井塌事故的防范措施786.1.4触电事故防范措施796.1.5机械伤害和坠落防范措施806.1.6防噪声、防毒对策措施806.1.7 车辆伤害事故防范措施816.1.8 起重伤害事故防范措施816.1.9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与管理措施826.2安全管理对策措施826.3 职业卫生措施与对策846.3.1 中毒窒息防范措施846.3.2 噪声危害防范856.4整改问题和复查情况857评价结论867.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867.2 作业场所安全评价结论867.3 消防单元安全评价结论877.4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评价结论877.5 职业卫生评价结论877.6综合评价结论88附件89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钻井作业安全评价报告1 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1.1被评价单位简介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100万元,公司主要从事钻井(油井、气井)工程服务;固井、试油、修井、测井、录井、定向技术咨询服务;油井、气井配套设备相关材料的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该公司拥有优厚的资金和富有扎实经验的作业班子。公司现有员工55人,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15人,高级工程师3人,其中公司的重要岗位配有近10年的钻井工作经验的经理人员,以及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司井、副司井,公司常年以来一直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经营,实力迅速腾飞。1.2作业区自然概况1.2.1地理位置目前钻井队处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1.2.2气象条件作业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春多风、夏干旱、秋阴雨、冬严寒。日照充足,风沙频繁,雨季迟且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日照2743.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16.9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41天左右,绝对无霜期110天。1.2.3供水、供电及通讯情况作业区用电来源为柴油机发电,生活用水来源为车辆拉送,井场信号良好,使用手机、对讲机进行通讯。1.3钻井作业工艺介绍石油钻井是利用钻井装置和工具以及特殊的工艺技术,钻穿几百米到数千米地层岩石,使地层流体与地面形成通道,钻井的工艺过程包括钻前工程、钻进工程和完井工程三部分。钻前工程是钻进工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修井场和道路;修建设备基础;安装井架和钻机设备;架设电路和通讯设施等。钻进工程是钻井施工的最重要程序,包括从开钻到完钻的全过程。钻进工程要按照设计组合钻具、选择钻头、配置泥浆,确保安全、快速、优质钻进。完井工程是钻达目的层井深之后,对井眼作完成处理的工程。包括电测、井壁取芯、下套管、注水泥、检测固井质量等作业。1、新井场踏勘、布置2、设备安装否3、安全检查、验收是否合格是4、311mm开钻进(松散土层)5、下244mm表层套管、水泥封固6、二开钻进(215mm)至设计深度7、电测井、完井8、下139.7mm技术套管9、固井(专用水泥)按固井工艺10、测三样(电测车)1.3-1 钻井工艺流程图1.4主要设备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使用年限(年)数量绞机(钻机)rt30j31井架30j31底座高度31天车tc-31531游动滑车yc-31531大沟dg-31531吊环135-t32水龙头sl-13531钻井泵罗马63031钻井液罐30m31加重泵自制31电动混合漏斗jpd6031加重配浆射流漏斗自制31加重钻井液储备罐自制30m31转盘zp44531柴油机pz12v190b32机械传动装置js3-100032发电机hd75gfsb-j-jh75kw32防爆电路防爆开关312配电房简易1栋31自动压风机vf-3/731电动压风机vf-3/731刹车系统带刹31辅助刹车水刹31振动筛yzc-d31防喷器sfz23-2131四通st23-2131控制系统手动锁紧杆31防喷管线127mm21放喷管线127mm21钻具内防喷工具回压凡尔上下旋塞31现场储备加重材料石灰粉 重晶粉330t指重表jzz131泵压表pd49431测斜仪(套)13zm-r31测斜绞车cj-131数据处理计算机联想31动力小绞车xjfh5/3531常温常压失水仪zns-2a31密度仪nb-131粘度仪马瓦漏斗仪31旋转粘度仪znn-d631水罐自制35m33司钻操作房简易 2.5631钻井值班房/工程师房简易 2.5635泥浆化验值班房简易 2.5631消防工具房简易 2.5631配件材料房简易 2.5631泥浆材料房简易 2.5631干粉灭火器35kg8kg3612二氧化碳灭火器8kg3kg374消防锹把36消防斧把32消防毛毡块312手台式消防泵4.1型31消防桶只38消防水龙带80米38019mm高压水枪19mm32二层台逃生装置lgo1d31四合一检测仪bx8032正压呼吸器rhzk6/3032井场设备摆放生活设施栋361.5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该公司建立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人员情况如下:组 长:刘高林副组长:胡学军成 员:李 进、王 敏、李新利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进、王敏、李新利同志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组 长:刘高林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一览表:副组长:胡学军安全员:李进、王敏、李新利1.6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为使井下作业队伍施工安全平稳,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按有关规定,每年按井下作业队伍产值的3%划拨安全专项经费,超过预算是按实际发生费用支付,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安全生产经费表 单位:元项目数量费用合计2010年2011年2012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培训技术培训每月一次每月一次每月一次200.00200.00200.00600.00安全知识培训每月一次每月一次每月一次300.00300.00300.00900.00井控培训取证按规定按规定14000.0014000.0028000.00消防器材设施延长石油标准配套延长石油标准配套延长石油标准配套6500.006000.006000.0018500.00劳动保护用品用具个人防护20套20套20套2500.002500.002500.007500.00公共防护用具2000.002000.002000.006000.00井控防喷设施防喷器1套1套1套50000.0023000.0023000.0093000.00其他有毒气体检测2套2套2套6000.006500.006000.0018500.00正压呼吸器3套1套1套10000.005000.005000.0020000.00合计91500.0045500.0059000.00196000.002 评价简述2.1 评价依据2.1.1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5)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6) 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2号);(7)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8) 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按监管技装字【2003】115号文件);(9)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10) 陕西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陕安监管发【2002】23号);(11) 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安全评价委托书。2.1.2技术标准(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2)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5083-1999;(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 钻井作业安全规程sy5974-1994;(5) 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y5974-2007;(6) 钻井设备拆装安全规定sy6043-1994;(7) 石油井下作业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sy6023-1994;(8)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9) 开钻前验收项目及要求sy/t5954-1994;(10)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5225-2005;(11) 石油施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3-1993;(1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8-1992;(1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4)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1995;(15) 油田防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y/t0060-1992;(1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8)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19)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20) 安全色gb2893-2008;(21)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1;(22)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23) 起重机械安全工作规范gb/t6067-1985;(24)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1987;(25)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1993;(26)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27)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gb4053.31993;(28)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gb4053.41993;(29)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0)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aq2012-2007。2.1.3 被评价单位提供资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关于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通知、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岗位操作规程、委托书等资料。2.2 评价目的(1)通过对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钻井队在石油钻井作业生产运行中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安全状况和管理状况的调查,查找、分析和预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的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以便该公司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导危险源控制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频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2)通过安全评价,使该公司的各级领导对安全现状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采取相应的一系列措施,设置多重安全屏障,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并使该钻井队的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3)通过安全评价,确定该钻井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存在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决策者可依据评价结果选择安全最优方案,进行安全决策。(4)通过安全评价,预测危险、有害因素进一步发展为事故的可能性、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以便合理地选择控制措施,确定安全投资,使安全投资和可能减少的负效益达到合理的水平。(5)通过安全评价,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3 评价范围本评价仅对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石油钻井作业进行安全现状评价,不涉及该公司其他生产、经营活动。2.4 评价内容(1)对钻井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并对其危险度进行评价;(2)检查作业相关的设施设备的选择、布置、操作等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3)对该公司钻井作业的生产现状是否能确保安全做出结论。2.5 评价程序(1)前期准备 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被评价单位提供钻井作业相关的资料,并到现场进行勘察,收集现场资料。(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针对钻井作业的工艺和现场作业情况,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并进行重大危险源判别。(3)划分评价单元根据评价要求、作业特点、现场设备设施布置情况、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事故发生范围划分评价单元。 (4)定性定量评价分析每种评价方法,根据划分的单元和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选择最优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价,定性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事故严重程度,为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安全措施,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 (6)得出安全评价结论 综合分析各单元的评价结果,做出最终的安全评价结论。 (7)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前期准备危险有、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得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图2.5-1 安全评价程序图3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通过对陕西新浩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钻井作业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操作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所有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存在的部位(或作业岗位)、数量、性质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形式和途径,明确评价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以便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3.1物质有害因素分析经辨识分析,该钻井作业涉及到的危险有害物质主要有原油、原油伴生气、硫化氢、乙炔和油田化学剂,钻井作业中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涉及的危险物质还有柴油。3.1.1 原油(1)标识中文名称:原油英文名称:petroleum;crude oil分子式:(无资料)相对分子量:(无资料)cas号:8002059危险性类别:第3.3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无资料)(2)组成及性状主要成分:混合物外观及性状:有绿色荧光粘稠的黑褐色液体。主要用途: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等,是生产各种燃料油和有机化工品的主要原料等。(3)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原油本身无明显毒性。其不同的产品和中间产品表现出不同毒性。遇热分解释放出有毒的烟雾。吸入大量蒸汽能引起神经麻痹。(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险,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食本品后,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5)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 闪点:-732爆炸下限(v/%):1.1 爆炸上限(v/%):8.7火灾危险性分类:甲b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静电火花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高热分解出有毒的烟雾。其燃烧、爆炸危险性与轻汽油相似。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本品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蛙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7)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8)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为未制订本标准。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作业前和定期的体检。3.1.2 原油伴生气原油伴生气主要是天然气和一些烃类挥发物,由于烃类挥发物成分很难确定,据有关资料,其甲烷含量达96%,且其理化性质与甲烷相似,其他挥发物的防护措施也也基本与甲烷相似,所以此处仅对甲烷进行分析。甲烷(1)标识中文名:甲烷;沼气英文名:methane;marsh gas分子式:ch4相对分子量:16.04cas号:74-82-8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化学类别:烷烃(2)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和性状:无色无臭气体。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块、甲醛等的制造。(3)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心率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5)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 闪点():-188爆炸下限(v%):5.3 引燃温度():538爆炸上限(v %):15 最小点火能(mj):0.28最大爆炸压力(kpa):0.717火灾危险性分类:甲a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6)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7)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氮、溴)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8)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为未制订本标准。检测方法:(无资料)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3.1.3 硫化氢(1)标识中文名:硫化氢英文名:hydrogen sulfide分子式:h2s相对分子质量:34.08cas号:7783-06-4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化学类别:非金属氢化物(2)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主要用途: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3)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服痛、限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种。极高(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一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殇。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4)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险,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立即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5) 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爆性:易燃 爆炸下限(%):4.0 引燃温度():260爆炸上限(%):46.0 最小点火能(mj):0.077 最大爆炸压力(mpa):0.490火灾危险性分类:甲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通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通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6)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7)储运注意事项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平时要注意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现象。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8)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为10。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3.1.4 一氧化碳中文名:一氧化碳英文名:carbon monoxide分子式:co相对分子质量:28.01cas号:630-08-0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化学类别:非金属氧化物(2)理化性质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199.1 沸点:():-191.4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空气(空气=1):0.97临界温度():-140.2临界压力(mpa):3.5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3)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闪点():-50爆炸下限(%):12.5爆炸上限(%):74.2引燃温度():610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4)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于10%;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脉快、烦躁、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有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5)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6)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致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7)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8)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防护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作业,须有人监护。3.1.5 柴油(1)标识中文名:柴油英文名:diesel oil;diesel fuelcas号:(无资料)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无资料)(2)主要组成及性状主要成分:c17-c23烷烃、芳烃、稀烃等。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柴油机的燃料(3)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座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院,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至少l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就医。(5)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 闪点():5090爆炸上限(%):1.5 引燃温度(): 257爆炸下限(%):4.5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火灾危险性分类:丙a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静电火花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用水灭火无效。(6)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上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小量泄露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到空旷处焚烧。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7)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离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8)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为未制订本标准。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 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供气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3.1.6 油田化学助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石油勘探开发、储运过程中化学剂愈来愈得到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作业中,使用化学处理剂前应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有关技术资料,以便掌握它们的安全使用知识。国外对化学产品的安全使用在技术资料中一般都有较详细的说明。国内在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1)杀菌剂在压裂液、钻井液配制和注水中往往要使用杀菌剂以抑制细菌的繁殖。这些药剂虽然有强烈的杀生作用,但它们对人和哺乳动物,特别是水生生物,如鱼类等,往往也有很大的毒性。因此,许多杀菌剂的使用受到限制。在石油工业中用的较多的杀菌剂有类和醛类等。理化性质:为无色或微黄色的、透明的粘稠液体,可溶于淡水或高度分散于卤水中。ph值为6.58.0。胺盐含量4。季胺盐都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皮肤接触或经消化道进入。一般表面活性剂对蛋白质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激活或抑制某些酶活性;对生物膜也有影响,可引起红细胞溶解产生溶血;对机体的皮肤粘膜可产生局部刺激作用。预防:在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面罩和橡皮手套。不要弄到眼睛里、皮肤或衣服上,它会使眼睛和皮肤受到严重损伤;不要在近火或明火附近储存、使用、倾倒或泄漏出来;要避免污染食物,否则吞食后会中毒或致死。急救:溅到眼睛中或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min。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再使用前必须洗净。如果是溅到眼内,应请医生治疗;如果吞食了,不要催吐,要饮用大量流体,并立即请医生。如果粘膜受损,要禁止洗胃、灌肠。另外,尚需观察血液循环和呼吸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2)缓蚀剂在石油工业中使用的缓蚀剂以有机胺类和含磷有机缓蚀阻垢剂为多。如季胺盐既是杀菌效果好的杀菌剂,也是一种有效的缓蚀剂、防膨剂。由于使用的场合不同,选用的胺盐有水溶性的、油分散性的,也有挥发性较强的。有的缓蚀剂成分很复杂,为了提高缓蚀效果,有时还复配有表面活性剂。(3)高分子化合物在石油工业中应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品种也很多,最主要的是聚丙烯酰胺系列。一般来说,这种聚合物只是低毒性物质,在使用时除了基本的工业卫生防护外,无需特殊的防护处理。聚丙烯酰胺之所以属于低毒性物质,主要是由于合成后产品中有未完全反应的单体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的毒性较高,可经口、皮肤、粘膜等途径吸收,而且对人体有致敏性。此外,应该注意聚合物的溢出、撤出可能造成滑倒伤害,应立即处理。固体聚合物撤出后,应让它保持干燥并立即扫干净。聚合物溶液撤出后最好用合适的吸收材料处理,扫干净并把它丢掉。3.2 工艺和作业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2.1 卡钻钻井过程中以地质因素、钻进液性能不好、技术措施不当等原因,使钻具在井内长时间不能自由活动,造成卡钻。主要有:粘附卡钻、沉砂卡钻、砂桥卡钻、井塌卡钻、缩径卡钻、泥包卡钻、落物卡钻及钻具脱落下顿卡钻等。3.2.2 井漏井漏事故时钻井过程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也是引发其他事故的重要隐患。特备是有进无出的大漏如不能及时发现,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将可能直接造成卡钻、井喷等事故。井漏的原因有:(1)泥浆比重过高;(2)井眼激动压力大;(3)地层压力异常低;(4)地层空隙度大,渗透性好;(5)地层有裂隙溶洞;(6)进行挤压作业时,井下不正常,对地层产生过大的压力。3.2.3 井喷井喷是一种地层中流体喷出地面或流入井内其他地层的现象。引起井喷的原因有:(1) 地层压力掌握不准;(2) 泥浆密度偏低;(3) 井内泥浆液柱高度降低;(4) 起钻抽吸;(5) 其他措施不当等。因井喷失控产生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井喷失控着火,造成井架等井场设施烧毁或导致人员伤亡;二是富含硫化氢的油气田发生硫化氢泄露,造成人员中毒伤亡。3.2.4 触电事故钻井作业场所,使用380v/220v电压等级,防护措施不当会造成作业人员的触电事故。常见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有:(1) 不适用或使用不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2) 现场电源线布置不规范,如电源线高度不够,电源线老化,绝缘层破坏,挂搭金属物体不设置保护套管等;(3) 发电机、配电柜、电动机等电气设备不接地或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4) 电气设备防护不符合要求;(5) 违章带点作业;(6) 停电检修监护措施不力,他人随意回复送电;(7) 电工无证上岗作业或非专业人员操作电气设备;(8) 带电设备防漏电接地不好,防护设备不健全、不合格。3.2.5 高处坠落钻塔、钻机、钻塔平台高度等在2m以上,在这些高于作业面2m以上的场所进行作业或巡回检查、检修等高处作业,如果防护不当,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也有可能从高处滑落掉下造成事故。3.2.6 机械伤害泥浆车、绞车、发电机等转动设备的外露部分,因防护不良或无防护,致使直接与人体接触,会使人受到夹击、碰撞、剪切、入绞、碾等伤害。如转动、传动部分防护网罩不安全,检修拆卸后不及时恢复,作业人员疏忽大意等,都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3.2.7 井塌事故钻塔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井架绷绳设置不符合要求,钻杆摆放不符合规范要求,操作人员违章操作等可能造成井塌事故,引起人员伤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