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1 综合说明 .2 2 基本情况 .4 2.1自然条件.4 2.2社会经济.5 3 水 文 计 算 5 3.1设计洪水标准与设计淤积年限.5 3.2水文设计.5 3.3工程特征曲线绘制.9 4 工程地质 11 5 项目任务和规模 13 5.1设计依据.13 5.2工程布置.13 5.3工程设计.13 6 工程施工与管理 20 6.1工程施工.20 6.2工程管理.20 7 投资估算 22 7.1投资指标.22 7.2编制说明.22 8 工程效益 24 8.1经济效益.24 8.2生态效益.25 8.3社会效益.26 9 结论和建议 26 2 9.1结论.26 9.2建议.27 附图 1 1 综合说明 *市*治沟骨干工程位于*市*镇北*村,毗邻著名的 北*遗址群核心区。发源于小秦岭北麓,主沟道长 7.5km, 流域面积 4.28km2。属山前黄土侵蚀沟壑区,西部为*市六 大黄土塬之一的*塬。地貌特征是冲沟发育,沟壑纵横,全 流域有 5 个自然村,11 个村民小组,436 户,1723 人,耕地 面积 3300 亩,荒山荒沟造林 5500 亩。2007 年农民人均收 入 5000 元。 该流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 5500t/km2a,年均输沙量 2.35 万 t,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截止 2007 年底,累计治理水 土流失面积 3.3km2。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但因缺少治沟骨干工程,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为了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解决村民的发展出路,解决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化解因保护 区内原貌不能变,不准深挖、修渠、建厂等的制约引起农民 困缺地而产生的对立情绪。同时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 境,为北*遗址的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因 此急需在该区域尽快修建治沟骨干工程。 本次可行性研究是依据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 sl289200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gbt16453.3-1996 和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2 暂行规定,参考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 淤 地坝防洪保收技术、 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手册等技术成果资 料,根据该流域沟道特征、水土流失规律现状,针对现实中 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最大限度利用水沙资源,最大限度发挥 投资效益,通过规模论证、方案优选和可行性分析,确定该 工程的建设方案: 1、新建治沟骨干工程一座,控制流域面积 4.28km2,最大 坝高 14.3m,总库容 63.97 万 m3。淤积库容 33.62 万 m3,淤 积年限 20 年,可淤地 5.3hm2。 2、新建净扬程 260.0m 高的提水站一座,解决塬上 40 hm2土地的灌溉问题。 3、新建输水、排洪渠道(兼景观用)2.0km,为下步遗址 公园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好前期准备。 工程建设总动用土石方 10.3 万 m3,总投资 394.37 万元, 其中骨干工程投资 215.3 万元,提水站 44.55 万元,输水渠 道 104.62 万元,其它费用 30 万元。工程建设期 1 年。 2 基本情况 2.1 自然条件 2.1.1地形、地质 *小流域面积 4.28km2,主沟道长 7.5km,沟道平均比降 7.3%,沟道基本呈矩形,平均底宽 150.0m,沟底和岸坡土壤 3 均为立黄土。筑坝土料充足,且水源丰富,交通方便。 2.1.2水文、气象 当地多年平均气温 13.5,最高气温 42.7,最低气温- 17,,多年平均降水量 569.4 mm,69 月降水量占全年总 降水量的 61%以上,无霜期 199215 天,年最大 24 小时点 雨量为 106 mm。 2.2 社会经济 全流域共有 5 个自然村,11 个村民小组,436 户,1723 人,耕地面积 3300 亩,荒山荒沟造林 5500 亩。2007 年农民 人均收入 5000 元。 3 水 文 计 算 3.1 设计洪水标准与设计淤积年限 按照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 和水 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3.3- 1996)等规范标准,并结合近年来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本工 程库容在 50 万方以上,确定洪水标准按 30 年一遇设计, 300 年一遇校核,设计淤积年限为 20 年。 3.2 水文设计 由于小流域内无水文观测资料,根据沟道的实际情况,本次 4 水文计算采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 2003)中规定的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 3.2.1设计暴雨 htp=htkp 式中:htpt 时段设计频率为 p 点的点雨量,mm; htt 时段点雨量均值,h1=31mm,h24=60mm; kp频率为 p 的模比系数;由雨量变差系数 cv查皮尔 逊 型曲线 kp值表求得,偏态系数 cs=3.5cv,cv 在图集相应历 时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上的流域重心处读取,得 cv1=0.58, cv24=0.5,计算参数详见表 3-1。 表 3-1 设计点雨量计算表 p(%)h1cv1kph1ph24 cv24kph24p 3.332.4676.262.23133.8 0.33 310.58 3.74115.94 600.5 3.24194.4 3.2.2设计洪峰流量计算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用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 集洪峰流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qp=0.278(s/n)f =1-(/s)n 5 =0.278(l/mj1/3q1/4) 式中:qp设计频率洪峰流量,m3/s; 洪峰径流系数; 洪峰汇流时间,h; f流域面积,km2; l干流长度,设计断面至干流分水岭,km; jl 的平均坡度; s设计频率下 1 小时雨量,mm/h; n设计暴雨递减系数; 平均入渗率,查图集取 7mm/h; m汇流参数,依据 =l/(j1/3f1/4)查图集- m 关系曲 线求得。 30 年一遇、300 年一遇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见表 3-2: 表 3-2 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表 f(km2) l(km)jm(mm/h)p(%)q(m3/s) 3.33 55.3 4.287.50.0731.4257 0.33 90.3 3.2.3设计洪水总量计算 一般用 24 小时降雨量查山丘区次降雨径流关系 p+par 曲线求得。p 为 24 小时设计雨量,pa 为设计前期影 响雨量,50 年一遇以上暴雨 pa=max,1020 年一遇 6 pa=(2/3)max,本区域属于水文分区区,max=60。 w24=0.1r24f 式中: wp 24 小时设计频率下的洪水总量,万 m3; r24不同频率下 24 小时净雨深,mm; f流域面积,km2; 不同频率洪量模数详见表 3-3。 设计设计洪水洪水总总量成果表量成果表 表 3-3 设计 频率 p(%) 24h 设计 雨量 hp(mm) 最大初损值 imax(mm) 设计前期影 响雨量 pa(mm) 净雨深 r24(mm) 设计洪水 总量 w24 (万 m3) 3.33133.860408436 0.33194.4606014662.5 3.2.4不同频率洪水过程线 不同频率洪水过程线采用概化三角形法计算。 根据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洪水总历时计算公 式为: ppp qwt56 . 5 式中:洪水总历时,h;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p t 涨水历时公式为: pt tdt 11 式中: 涨水历时,h; 1 t 涨水历时系数,视洪水产汇流条件而异,其值一 1t d 7 般为 0.1-0.5,根据当地情况取 0.35。 设计和校核频率下洪水总历时和涨水历时计算结果见表 3- 4: 表 3-4 设计设计和校核情况下洪水和校核情况下洪水历时历时和和涨涨水水历时计历时计算算结结果表果表 p(%) wp(万 m3) qp(m3/s) 洪水总历时 t(h) 涨水历时 t1(h) 3.33 36 55.33.611.26 0.33 62.5 90.33.841.34 3.3 工程特征曲线绘制 大坝水位一库容、水位一面积关系曲线见附图。 3.3.1库容 1 滞洪滞洪库库容容 滞洪库容由滞洪坝高 h 查库容曲线而得,而滞洪坝高 h 由泄 水建筑物确定。本次骨干坝均设计带溢洪道的“三大件”工程,滞 洪坝高为校核洪水位与设计淤泥面之差,即溢洪道最大过水水深, 由调洪演算确定;溢洪道为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进口高程为拦 泥库容对应高程,溢洪道溢流堰设计为宽顶堰,依据部颁水土 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结合坝系布置中骨干 坝的位置关系进行调洪演算。 本工程上游无设计标准较高或同等设计标准的工程,用下面 8 两式进行调洪演算: )1 ( p z pp w v qq 2 3 0 mh q b p 式中: p q 频率为 p 的洪水时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m3/s; p q 设计洪峰流量,m3/s; z v 滞洪库容,万 m3; p w 设计洪水总量,万 m3; m流量系数,取 1.55; b溢洪道宽,m; 0 h 计入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m; 滞洪库容及溢洪道堰上水深,由上述公式、水库水位库容 曲线及泄量库容曲线进行试算。 调调洪演算成果表洪演算成果表 表 3-5 30 年一遇300 年一遇 滞洪滞洪 库容库容 溢洪 道宽 (m) 溢洪道 洪水泄 量(m3/s) (万 m3) 溢洪 水深 (m) 溢洪道洪 水泄量 (m3/s)(万 m3) 溢洪水 深(m) 525.919.142.2446.4530.353.3 9 3.3.2拦泥库容 1、拦泥库容 v拦: v拦=sfn/s 式中: v拦设计拦泥库容(万 m3) s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取 0.55 万 t/km2a。 n淤积年限,取 20 年。 s淤积泥沙干容重(t/m3)取 1.4t/m3 则:v拦=33.62 万 m3 3.3.3总库容 v总= v拦+ v滞=33.62+30.35=63.97 万 m3 3.3.4 坝高的确定 坝高 h设可由下式确定: h设=h栏+h滞+h 从 h-v 曲线图中查得:当 v拦=33.62 万 m3时, h拦 =9.96m;当洪水位在相应坝高 13.3m(即 h滞=3.3m)处,v总 =63.97 万 m3, 安全超高一般为 1.0-1.5m,本工程取 h=1.0m。 则:h设=h拦+h滞+h=9.96+3.3+1=14.3m 则坝 顶高程 474.3m,坝底高程 460.0m。 10 4 工程地质 1、工程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由峁、梁、坡、沟组成, 以梁为主。水库区内沟谷发育,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形成黄土冲 沟地貌;冲沟、裂缝、坍塌现象较为发育。 2、坝区地形封闭条件较好,地层单一,坝基、两坝肩及坝周 地层岩均为第四系黄土状粉土。坝岸坡破坏类型主要为崩塌,塌 岸宽度较大。现状岸坡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库蓄水后库岸 不稳定,土体将向两岸发展。黄土状粉土为弱透水性,水库蓄水 后,一般不会产生侧向渗漏和绕坝渗漏。水库不存在耕地及居民 点淹没问题。坝淤积量较大,一方面来源于汛期洪水携带的泥砂, 另一方面来源于塌岸。 3、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设计时可按 7 度设防。水工 建筑物的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可不考虑 地震液化。 4、坝址土在饱和状态下以中压缩性为主,承载力能够满足 建坝要求。坝址两侧岸坡的黄土部分具有湿陷性;坝址土体受水 浸湿后。会产生湿陷变形,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应根据需要对 其进行处理。 5、坝址土属弱透水层,坝址土的渗透变形类型以流土为主; 但不存在渗透破坏问题。 6、该区域属于中低山土石地区,地表水排泄条件好,雨季地 表水量较大,其它季节地表水量较小。区内地下水以第四纪松散 11 积层孔隙及裂隙孔隙潜水为主,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埋藏较 浅。 7、该工程的土料可采用库区两岸的黄土状粉土,开采条件 较好,运输条件较好;土料储量很大,物理力学指标满足碾压坝 土料质量要求。*市区内分布的粗细骨料,质量、数量满足要求, 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5 项目任务和规模 5.1 设计依据 1、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 gb/t16453.31996 3、 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 4、 水工设计手册 5、 土石坝设计手册 5.2 工程布置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大坝、放水工程、溢洪道、 提水站和引水渠组成。根据现场勘察及地形图布置工程位 置及建筑物型式。工程布置见图 12 5.3 工程设计 5.3.1大坝工程 5.3.1.1 坝址选择 通过在地形图上比选,现场踏勘,初步将坝址选在距李 沟村 1.5km 处。坝型采用均质土坝,施工方法采用机械碾压 填筑。 5.3.1.2 库容的确定 1、拦泥库容 v拦: v拦=sfn/s 式中: v拦设计拦泥库容(万 m3) s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取 0.55 万 t/km2a。 n淤积年限,取 20 年。 s淤积泥沙干容重(t/m3)取 1.4t/m3 则:v拦=33.62 万 m3 2、滞洪库容 v滞 经 5.3.2 节调洪验算及经济比较确定溢洪道水深取 3.3m,则 滞洪库容 v滞: 查水位库容面积曲线 v滞=30.35 万 m3 3、总库容 v总 v总= v拦+ v滞=33.62+30.35=63.97 万 m3 5.3.1.3 坝高的确定 13 坝高 h设可由下式确定: h设=h栏+h滞+h 从 h-v 曲线图中查得:当 v拦=33.62 万 m3时, h拦 =9.96m;当洪水位在相应坝高 13.3m(即 h滞=3.3m)处,v总 =63.97 万 m3, 安全超高一般为 1.0-1.5m,本工程取 h=1.0m。 则:h设=h拦+h滞+h=9.96+3.3+1=14.3 m 则 坝顶高程 474.3m,坝底高程 460.0m。 5.3.1.4 坝体断面设计 1、坝顶宽 土坝施工采用碾压法施工,坝顶宽按技术规范规定,坝高 为 14.3m,坝顶宽为 3-4m。由于坝顶存在交通要求,坝顶宽取 5m,且在坝顶铺 0.5m 泥结碎石路面。 2、坝坡坡率 根据技术规范确定上游坝坡为 1:2.5,下游坝坡为 1:2.0。 3、坝体排水和护坡 为使坝体免遭暴雨冲刷,在坝上游淤积面以上采用 块石护坡,砂层厚 0.2m,碎石层厚 0.2m,干砌块石厚 0.4m。下 游坝坡采用生物护坡。为增强下游坝坡稳定性,防止土体的渗 透破坏,在下游坡脚设贴坡式排水,贴坡式排水体高 3m,顶宽 1.0m,坡度 1:2。在贴坡与坝接触面上设粗沙、小砾石、块石反滤 料层,厚度为 0.2m、0.2m、0.4m。并在坝肩与岸坡结合处设置 14 纵向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为 0.20.2m,采用砼砌护。 5.3.1.5 坝坝基与岸坡基与岸坡处处理理 1、清基:坝体填筑前,对坝基和岸坡进行处理,清除草皮、树 根、腐质土等,清基厚度 1.0m。 2、开挖结合槽:为使坝体稳定,增长渗径,沿坝轴线方向开 挖坝基、岸坡结合槽,梯形断面底宽 1.5m,深 1.5m,边坡 1:1。 3、岸坡修整:坝体与两岸结合处,岸坡应开挖成平顺的正坡, 岸坡坡度小于 1:1.5。 5.3.1.6 防渗处理 因河床砂砾层较深,防渗采用粘土铺盖防渗,先对库区 进行清基,然后用粘土进行回填。 5.3.2放水工程 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放水工程设置在坝的左岸坡上,由卧 管、消力池、涵管和明渠四部分组成,卧管、消力池盖板采用钢筋 混凝土浇筑,其它工程全部采用浆砌石砌筑。 5.3.2.1 放水量的确定 由于本骨干工程有溢洪道,平时库内水位在溢洪道底面以下, 在水库尚未淤满之前,考虑坝体安全及前期养鱼、后期边淤边种 的原则,采用 5 天泄完库内水量(即设计拦泥总量)来计算: q设=w拦/(3243600)=33.62104/(5243600 )=0.78m3/s 5.3.2.2 卧管设计 根据地形条件,卧管底坡采用 1:2.0,底部高程为 460.0 m, 15 顶部高程为 471m,则卧管高度 h=11m,卧管长 22m。 1、放水断面尺寸确定 采用平孔进水方式,台高为 0.4m,同时开启上下三孔放水, 计算公式为: d=0.68q/(h11/2+h21/2+h31/2)1/2 式中:q=0.78m3/s h1=0.4m h2=0.8m h3=1.2m 将以上数据代公式得:d=0.38m,取 0.40m。 2、断面尺寸确定 计算卧管和流量时,应考虑由于水位变化而导致的放水孔调 节,比正常运用时流量加大 20%30%。卧管流量按设计流量加 大 20%确定,即: q设=q设(1+20%)=0.94m3/s 查小型水利手册p510表 4-4-12 和 p515表 4-4-14,p518 表 4-4-16,卧管断面尺寸为 0.65 0.65m ,卧管侧墙顶宽 0.4m ,基础宽 0.55m,搭接长 0.20m,盖板厚 0.20m,配筋 为 10mm11cm 并沿卧管长度方向每隔 10m 做一深 0.4m,宽 0.4m 的齿墙。 3、消力池设计 查小型水利手册p510表 4-4-12,p516表 4-4-15,p518表 16 4-4-16 和 4-4-17,消力池宽 1.05m 。长 7.35m,深 1.0m,消 力池侧墙顶宽 0.65m,底宽 1.5m,基础外伸 0.2m,基础厚度 0.6m,盖板搭接长 0.35m,盖板厚 0.17m,配筋 10mm,12cm。 4、涵洞设计 在卧管与明渠之间拟建涵洞,涵洞采用砌石拱涵,进口 高程为 460.0m,比降为 1/100,q=1.0m3/s,查小型水利手册 p525表 4-4-18,p526表 4-4-22 确定,拱涵跨度 0.8m,净高 1.20m,水深 0.77m,墩高 0.8m,基础宽 0.85m,起拱面宽 0.5m。 再按规范p23 涵管设计 a 规定,沿涵洞长度方向每隔 10m 做 一道截水环,以防沿管壁集中渗流,截水环高 0.4m 。伸出管壁 外层 0.5m 。 5、明渠设计 明渠进水口紧接涵洞出水处,明渠采用矩形断面形式, 全长 5m,比降为 1/100 ,明渠断面尺寸侧墙顶宽 0.4m,底 宽 0.6m,垫层厚度 0.4m,宽 0.8m,明渠净高 0.8m,其水深 与涵洞相同也为 0.77m,明渠后无陡坡。 5.3.3溢洪道设计 5.3.3.1 泄洪流量计算 *骨干坝上游没有设计标准较高或相等的工程,溢洪道布设 在大坝右岸,洪水过程线按概化三角形公式计算,调洪验算按下 式: 17 vz qp = qp(1- ) wp 式中:qp频率为 p(校核洪水)的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 m3/s。 vz滞洪库容,104m3; qp频率为 p 的区间面积的设计洪峰流量,m3/s。 wp频率为 p 的区间面积的设计洪量,104m3。 30.35 qp = 90.3(1 - ) 62.5 =46.45 m3/s 采用明宽顶堰公式经计算: b=4.8m 取 b5m 5.3.3.2 溢洪道断面设计 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溢洪道布设在大坝右岸,由入口段、 渐变段、溢流段三部分组成。 入口段为梯形断面,底部高程 470.0m,长 20m,底宽 5m,边 坡 1:1。经计算,当 h总2.5m,流速 v2.67m/s1.4m/s(土质 渠道不冲刷流速),所以溢洪道必须护砌,采用浆砌石护砌,护砌 厚度 0.4m,护砌高度取 3m,采用 m7.5 砂浆砌石。渐变段紧接入 口段,长度 8m,将梯形断面变为矩形断面,底宽均为 5m。溢流 段与渐变段相连,比降 1:5。 5.3.4提水站 为解决塬上 40hm2土地的灌溉问题。计划新建净扬程 260 米 18 高的提水站一座,需架设高压线路 2.0 km,建管理房 2 间 30m2, 修 100m3水池一个。 5.3.5输水渠道 新建输水渠道(兼景观用)2.0km,为下步遗址公园的建设做 好前期准备。渠道宽 2.0m,深 0.5m,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护砌, 护砌厚度 0.20m。 6 工程施工与管理 6.1 工程施工 6.1.1施工条件 1、对外交通 该水库坝址位于*市西部的北*村,离*市约 25km。对 外交通不便。需修通往大坝道路 1.5km。 2、自然条件 坝址处多年平均气温 13.5,极端最高气温 42.7,极 端最低气温-17.0,全年汛期较短,非汛期时间为 8 个月, 可利用施工时间较长。 3、 建筑材料及水电供应条件 水泥、钢材、木材、砂石料等均可由市场供应。 施工用水可直接设泵取用溪水。 施工用电需架设输电线路 2.0km。 19 6.1.2施工导流 工程所在沟道无常流水,开工选择在十月份,雨水较少,可 以不考虑施工导流。 6.2 工程管理 6.2.1施工管理 1、工程虽然规模不大,但坝体填筑工程,技术性较强, 在施工时要统一建立指挥部,协调工程建设并监督检查,验 收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2、通过工程招标,选择有施工经验,技术能力强的专业 队伍承担施工。 3、现场设置监督机构,跟踪监督施工质量,严格把关。 6.2.2工程管理 1、工程建成后,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落实管理管护 制度,负责坝体及其他建筑物的管理管护和维修工作。 2、工程检查与观测 工程竣工后,在蓄水、泄水前后,应对各项建筑物进行全 面检查。汛前检查防汛准备情况,并落实抢险队伍的组织和 制度。暴雨洪水来临前,应有专人观测雨情和水情,检查坝 体和泄水等建筑物的安全状况。 3、工程维修养护 管理管护人员应经常察看坝体运行情况,如有问题,及 20 时处理。 4、环境保护 建筑物四周 50m 以内严禁挖土采石。严禁向库内排放污 水和废渣。 7 投资估算 7.1 投资指标 工程概算总投资 394.37 万元,其中骨干坝 215.3 万元, 提水站 44.55 万元,引水渠 104.62 万元,其它费用 30 万元。总 需完成工程量 10.3 万 m3。 7.2 编制说明 水利部文件水总200367 号文,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 (估)算编制规定,定额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定额中 缺项部分,参考水利部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02 年)或其 他水利定额。工程量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并乘以工程量系数。 1、基础单价: (1)、人工预算单价:该工程所在地属六类工资区,工程不太 复杂,根据编制规定,工程措施人工工资取 1.5 元/工时,林草措 施人工工资取 1.2 元/工时。 (2)、施工用电和用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分别为 0.69 元/kwh,和 1.0 元/m3。 (3)、施工用风按 0.12 元/m3计算。 21 (4)、材料价格:原价为 2008 年工程所在地市场价格,运杂 费及运输保险费按规定计算,采购及保管费费率中工程措施按 2%计, 林草措施按 1%计。砂石料由*市购买,预算价格超过 70 元/m3 的部分计取税金后列入相应部分之后。 (5)、施工机械使用费: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附录中 的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对于定额缺项的施工机械,参考有 关行业的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2、工程建设费用组成: 工程建设费用由工程费、独立费用和预备费三部分组成。 3、各项费用取费标准: (1)单价中各项取费费率见下表。 单价中各项取费费率表 名称工程措施林草措施 其他直接费费率4%1.5% 间接费费率7%5% 企业利润4%2% 税金3.22%3.22% (2)独立费用:建设管理费费率为 2.4%;工程建设监理费费 率为 2.8%;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 号文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水土流失监测费费率取 0.6%;工 程质量监督费费率取 2.5。 (3)基本预备费费率为 3%,物价上涨指数为 0。 22 8 工程效益 8.1 经济效益 8.1.1经济效益计算范围 经济效益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其中直接经济效益主 要包括种植效益、养殖效益、灌溉效益。间接效益包括拦泥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只计因使用投资而新增加措施的效益,原有 措施虽然随着时间推延和技术进步,也会提高质量,但因未投入 建设资金,因此不计算其效益。 8.1.2经济效益计算 1、直接经济效益 坝地种植效益 工程淤积年限期满后,可淤地 5.3hm2,坝地开始产生直接种 植效益。坝地单产按 7500kg/hm2计算,粮食单价按 1.8 元/kg 计 算,保收率按 80%计算。经计算,项目 10 年计算期内累计种植效 益为 57.24 万元。 水面养殖效益 工程建成后,前期按水库运行考虑,若可蓄水养鱼,应计算 养鱼效益。养鱼水面面积按设计面积的 50%计,产量按 1500kg/hm2,单价以 8 元/kg 计算。经计算,项目 20 年计算期内 累计养殖效益为 63.6 万元。 灌溉效益 23 治沟骨干工程在前期工作运行时,是以水库的形式存在,在 建成第二年就可以蓄水灌溉。灌溉效益按工程可灌溉面积 40hm2 计算,灌溉后粮食增产量按 3000kg/hm2计,粮食单价按 1.8 元/kg 计。经计算,项目 20 年计算期内累计灌溉增产效益为 432 万元。 2、间接经济效益 治沟骨干工程减少泥沙的间接效益,根据上游减少的下泄 泥沙量,替代下游因此而节省的清淤及加堤费用的方法,拦蓄泥 沙按 1/4 淤积下游河道,每吨泥沙折价 30 元人民币的标准计算。 拦泥效益从坝建成后开始计算。经计算,项目 30 年计算期内累 计拦泥效益为 252.14 万元。 3、经济效益合计 30 年计算期项目累计产生经济效益 804.98 万元。 8.2 生态效益 *骨干工程的建设,年可拦蓄泥沙 1.68 万 m3,20 年可拦 泥沙 33.62 万 m3。从而使流域内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 制。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坝地拦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行业高效传动与减速器方案
- 重难点自考专业(行政管理)测试卷【含答案】
- 环保公司档案管理办法
- 综合解析四川省峨眉山市7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专题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定向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环保公司采购管理办法
- 综合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解析)
- 综合解析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综合解析冀教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综合题)附答案详解
- 廉洁培训ppt课件-廉洁培训课件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GB/T 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 GB/T 35568-2017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 GB/T 28707-2012碟簧支吊架
- GB/T 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 GB/T 25702-2010复摆颚式破碎机颚板磨耗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课件
- 粮油产品购销合同
- YYT 0681.2-2010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