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ocx_第1页
翠峰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ocx_第2页
翠峰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ocx_第3页
翠峰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ocx_第4页
翠峰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翠峰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七章 植物景观工程1 一般规定(1)森林公园的生产经营区按原森林经营方案及有关林业规定经营;森林旅游区森林的经营方向是为森林旅游服务,采取的各种经营措施必须与游览观光及各种旅游功能需要相适应。 (2)森林公园的森林植被兼顾景观、休憩、疗养、保健、科研、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旅游功能。应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统一安排。 (3)以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为前提,逐步形成多树种、多层次、乔灌藤草相结合的较完整的区系植物群落,提高游览观光价值和防护功能。总体上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微观上为游人提供不同植被群落多姿多彩的观赏内容。(4)风景林及防护林严禁以单纯取材为主要目的采伐利用,应根据景观需要采取定向培育及科学采伐。 2 植物景观设计森林植物景观,应以现有森林植被为基础,按景观需要,结合造林(种草、种花)、改造和整形抚育等措施进行设计,应保持森林植被原始状态;对于森林公园内尚存的宜林地,应结合景观需要,进行人工造林(种草、种花)、植株应自然配置;对于生长不良且无景观价值的残次林、或由于景观单调而切实需要调整的成、过熟人工林,应进行理景改造,改造后的景观应具有特色,并应与总体特色相协调;植物景观应突出区系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特色,充分利用森林植物群落结构、树种、植物干、花、叶、果等形态与色彩,形成不同结构景观与四季景观,并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植物景观布局应突出局部特色和多样性,总体上应合理搭配、相互协调。具体设计植物景观如下:2.1景观林设计(1)翠峰银杏林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子遗植物,第四纪冰川以后成为东亚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独存的树种,学术界一向把它称为“活化石”,其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春季它的叶子为绿色,到了秋季则为黄色。翠峰山位于秦岭北坡,极适宜于银杏树生长。种植区域: 安乐山;泥峪和平村(林家乐)南500m处两处木桥东边区域;犀牛沟口。 (2)翠峰金松林翠峰山森林公园适合生长华山松,其树形优美,潇洒飘逸,春季嫩叶鹅黄,夏季松荫宜人,秋季叶色金黄,灿烂夺目,冬季银装素裹,且有松果的点缀,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景观林。种植区域: 大黑沟; 发财沟内。(3)翠峰竹林竹子具有以下特征:常绿性,多数品种终年不落叶;群体性,成片的竹林或一个竹丛是一个整体;生态适应性,各种气候条件均可生长;生长快速性,年即可成林。翠峰山虽有部分竹林,但面积不大,没有规模,所以,因大量种植,进一步突出公园的竹林翠绿特色。种植区域: 车峪东沟沟口; 泥峪和平村(林家乐)背面的山坡; 桦里河西边的沟内。(4)翠峰枫树林枫林秋色,瑰奇绚丽,松柏林中点缀些枫树,红绿相间,色彩斑斓。红叶以叶形如卵的黄栌最负盛名。遍布山坡的黄栌圆叶,经霜变红,霜重色愈浓,每临秋季,层林尽染,辉映云霞。 “数点青峰来眼底,满山红叶入衣襟。策驴游罢多余兴,一路清风细细吟。”反映了秋游枫树林的真实情景。种植区域:车峪保护站橡树林以南和唐王井附近的缓坡地带(可以结合许愿林的建设,让游客认领植树);三霄洞附近的缓坡地带;泥峪桦里河北的山坡;十里庙附近的缓坡地带。 (5)翠峰鸡爪槭林鸡爪槭叶子在春天先红后绿,到秋季又变成红色。可结合银杏林和松树林的不同颜色,构成“四季不同色”的森林景观效果。种植区域:二十里庙对面的缓坡处;倒回沟内。2.2森林浴场所谓森林浴,就是将森林的健康资源加以利用发扬,意指进入森林,跋山涉水,静思养神,全身沐浴森林的精气和香气。森林浴的作用在于其森林环境有益于调节游客的身心。森林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具有很好的杀菌、康体等有益作用。森林中的清新空气和林木分泌物能防病、治病;森林中空气负氧离子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森林环境也有益于身心调适和恢复视力。翠峰山森林公园的森林浴场主要有:(1)车峪保护站对面的橡树林;(2)泥峪河景区的发财沟沟口向阳榆树林;(3)泥峪河景区鹰咀石处的原始森林。这三处作为森林浴场的优势有:翠峰山夏季气温维持在2024之间,最高温度28左右。该地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极温值、降雨及空气中含尘、含菌和负氧离子浓度等,均有利于人的舒适健康;泥峪河和车峪东西沟的溪流为公园提供了良好的水源条件;三处林区的树种均可释放负离子、单萜硒、双萜硒、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质,这些对人的心、脑、脾、肺、肾、神经、消化等肌体都有非常好的调理、治疗作用。对于车峪保护站对面的橡树林,泥峪的发财沟沟口的向阳榆两处森林浴场要加强保护,同时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对于鹰咀石处的原始森林在保留现有植被条件的基础上,应大力种植能释放高浓度植物精气的树木(如松树、桧柏、冷杉、柏类),创造良好的森林保健环境。同时要结合地形、溪流及森林条件,通过景观林的营造,树种配置,步道建设,使游客最大程度享受森林浴。2.3道路两旁的风景林带园内道路是联系各景区、景点的通道,是游人的必经之路。规划将车峪(保护站盖顶)沿线建设为风景林带,结合现状林地景观特点,重点加强沿路两侧50米范围内的林地建设,丰富沿路沿线景观。林带植被以乔木为主,结合花草灌木,局部的紧密群落要进行疏伐,构成景观的通透效果,突出春夏秋冬的不同季相特点,使植物配置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成丰富有韵律感的景观轴线,让游客在登山过程中加深对翠峰山森林公园的整体印象,减少旅途中的劳顿和疲劳感。公园大门游客接待中心这段道路两边的树木以乔木树种与花、灌木为主,以增长景观效果。常绿乔木主要以油松、白皮松、云杉等为主;花灌木以绣线菊、连翘、山梅花、荚蒾等为主。游客接待中心即车峪保护站到东沟奇花异草养殖园区、泥峪保护站到和平村林家乐,应主要种植银杏、柳树、竹林等。景区内道路两旁景观林为提高森林的观赏效应,对旅游线路两侧100米的林相进行改造。清除杂灌,结合各条沟的特色对道路两旁进行景观林设计。翠峰山森林公园游览区内车峪和泥峪的沟道已有部分垂柳,但总体上树木太少,应大力种植。车峪东沟以垂柳为主;车峪西沟是以索姑娘娘 “祈子”文化为主的旅游线路,可以红叶李景观林种植为主,因为红叶李俗称“十八子”,正好和车峪西沟祈子文化结合。泥峪河流量相对车峪要大。为了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避免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破坏,规划在保持原有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对裸露区域进行绿化、美化。主要植物以竹子、垂柳为主。2.4 景点及接待设施周围的植被规划接待设施周围环境的配置要与建筑相协调统一,对不同类型、形式、色彩及功能的建筑要选择与其相宜的树木。接待服务中心及管理区的植被以规则式为主,配以少量的自然式植物栽植,选择观赏性较强的植物种类,如松、枫、柏、柳等树种。在游客接待中心,为了给游客创造一个环境幽雅、赏析悦目的旅游环境,要从平面到立体,充分利用空间,对建筑物全面进行绿化,达到“绿茵铺底,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效果。在其他建筑物和停车场等项目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统一,如铺设生态地砖,建设生态停车场等。(1)在滑雪场两侧的山坡上种植腊梅,让游客在滑雪的同时观赏到腊梅的魅力。(2)在水库沿岸种植大量垂柳,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岸边垂柳的清爽。第八章 保护工程 1 森林公园保护的一般规定保护工程的指导思想就是保护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与文化的真实性与完整性。1.1一般规定(1)森林公园工程建设,应将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保护工程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 保护工程设施坚固、适用,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保护工程设施宜进行艺术处理,起到点景、美景的作用。 (3)对于危及物种生长、生存的病虫害、地方性疾病和污染现象,必须提出积极的防治措施。(4)保护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方案制定、保护对象分类、保护措施确定、保护设施设置等。2 生物资源保护2.1森林资源保护 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威胁:一是森林火灾,二是森林病虫害。对于森林火灾,应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做好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加强防火意识,同时应结合林场的防火重点,做好旅游区的防火队伍建设,做到早发现,早消灭。对于森林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确保翠峰山原始森林区的鸟兽不受威胁,游客不受昆虫叮咬。(1)森林保护应根据森林的垂直分布,结合翠峰山森林公园的原生植物,把整个公园分为低海拔景观林区,中海拔景观林区和高海拔景观林区。其中低海拔景观林主要是海拔800米以下区域,现状属于侧柏林带,人为破坏相当严重,已不成林,应加强保护和种植,能形成侧柏景观林;中海拔景观林包括海拔8001300 米的区域,现状属于栓皮栎林亚带,多为萌生,林相不整齐,有毛栗、化香、枫杨等乔木树种,应该突出枫、杨林的规模,形成枫、杨景观林;高海拔景观林包括海拔13002200米的区域,现状属于夏绿阔叶松栎林亚带,主要树种有锐齿栎、油松、华山松、山杨、漆树、光皮桦等,树种繁多,应突出油松、华山松和光皮桦的建设。另外,山顶灌木林也具有很好的景色,可结合高海拔区域的灌木树种胡枝子、绣线菊、忍冬、盐肤木等建设相应的灌木林景观。(2)森林防火森林防火工程建设,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森林防火主要包括了望、阻隔、预测预报、通信、道路、巡逻、检查、防火站等工程建设,应根据翠峰山自身特点和保护性质,设置相应的安全防火设施。野营、野炊等野外用火的旅游场所,必须设置防火设施。在有火险地段,应设置防火隔离带(或防火线),隔离带宽度一般为2030米,最低宽度不应小于树高的1.5倍。各种森林防火工程建设,必须以提高防火效率,增强防火能力,有利于林火管理为准则。森林防火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 了望塔(台)、观测站等巡逻了望工程的设置必须通视良好、视野宽阔、控制范围广,规划设置5处:娘娘山盖顶;王婆寺;安乐山;泥峪的石门;石林。每处各设置一个了望塔(台),采取仿木结构或钢架结构,色彩和高度,均应与公园景观相协调。同时景区内每天必须有人进行防火的巡逻。两条沟各设置一个防火站,车峪设置在森林保护站附近,泥峪设置在双龙洞水库附近,以便彻底预防和消灭火灾。(3)恢复和发展措施对于翠峰山森林公园工程建设,不得破坏或影响自然植被和物种生长、繁衍的环境,对数量不多或逐渐减少的珍贵植物,应根据各自特点,确定适宜的恢复和发展措施,在森林公园内采集标本、野生药材和其他林副产品,必须经管理机构批准,并应限制数量,在指定区域内进行。2.2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1)对于翠峰山森林公园的野生动物资源,特别是羚牛、云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红腹交雏、血雏、野猪、锦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必须贯彻“加强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 (2)在森林公园开发建设中,应监视、监测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森林公园建设项目,不得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对保护对象有逃散可能和植被景观易受破坏的地段,以及适宜圈养、半圈养的场所,应根据需要设置围墙、隔网、栅栏等防护设施。 (4)引入野生动物必须慎重,以适合本区生长的种类为准。不得因物种引入而影响本区域生境和野生动物的生存。 3 景观资源保护3.1 森林公园景物和植物保护 如从保护角度对整个翠峰山森林公园进行区划,将其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边缘区3 个区域:泥峪的桦里河到石林以及一脚踩三县可划分为翠峰山森林公园的核心区;桦里河到保护站之间,车峪的东西沟可划分为过渡区;保护站以外是边缘区。景观设计应以此为基础,在重点保护的核心区,其中的任何森林都不能破坏。适度开发过渡区可以适当地修建一些森林娱乐项目,但原则不破坏整体森林植被。完善边缘区的前提是下大力气发展景观林建设。3.2 景观资源保护(1)地质遗迹、遗址、历史古迹和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区域,采取特殊保护; (2)核心景区采取重点保护; (3)一般景区采取常规保护。3.3 古树名木的保护对国家规定的古树名木要严禁砍伐或移植,并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其正常生长。 3.4 古建筑的保护对森林公园内的唐王井、唐王狩猎场、石佛寺以及车峪西沟的索姑娘娘庙群等的维修保护和扩建,必须贯彻“修旧如旧”的方针,保持其原历史风貌。4.生态环境保护4.1环保教育对游客要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游客的生态环保意识。在垃圾收集、生态厕所和对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要向游客进行宣传,并在景点和主要游步道处设立宣传警示牌。对在景区内野餐露营的游客,由工作人员或导游监督其将旅游垃圾自行清理带到垃圾桶或垃圾回收处。严格制定并执行公园卫生管理制度。4.2生态保护翠峰山森林公园建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贯彻、落实森林法、森林公园管理法、陕西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 (1)泥峪的原始林区的景观以及整个森林公园内的高山铁杉、冷杉、银杏等珍贵树种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车峪、泥峪游览区及游客有效视野范围内的林木,不得进行生产性的经营和采伐活动。古树名木严禁砍伐或移植,并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其正常生长。(2)翠峰山森林公园还有羚羊、云豹、金钱豹等珍贵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大鲵、中国林蛙等,要给予重点保护。 (3)对发财木、石林等珍贵景物,应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保护设施,但不得修建大型工程设施。(4)一般景区可采取常规保护手段。 4.2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保护,尽量不改变原有自然风貌,不建大规模的人为景观,对于车峪东沟和泥峪两处已经炸过的山体应加强保护,并有目的的栽植能生长的树种,防止进一步破坏。加强对游客的管理,规范其活动行为,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森林公园必须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出合理的游览接待规模,有计划地组织游览活动,不得无限制地超量接纳游览者。森林公园中水上娱乐项目应以最小污染为原则开展,其中游船可以设置为人力皮伐等,禁止使用燃油船只。森林公园的生活污水,也可以通过沼气池处理,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作灌溉植物。4.3环境治理森林公园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得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1)空气污染处理对于林家乐的生活锅炉、取暖锅炉以及其他用途的烟囱,必须安装消烟除尘设备,且烟囱高度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要求;对于用火产生的油烟和汽车排放的污染,可在排气的设施上安装简易的清洁器,尽量降低排放气体的污染程度。同时也要定时监测公园内的大气质量。为防止公园内行驶的旅游汽车排放的尾气对公园大气造成的污染问题,公园内行驶的旅游汽车应采用高标准环保型节能汽车。(2)噪音污染处理森林公园内车辆一旦过多,鸣笛声音增强,将造成一定的噪音污染,故要求公园内禁止鸣笛和通行强噪音车辆。泥峪景区的噪音白天限制在45分贝以下,夜间限制在35分贝以下。5 安全、卫生工程5.1安全保护 (1)防护栏、标识工程森林公园内的游览项目及设施的设置,必须能确保游人安全。在娘娘山、王婆寺和双龙洞水上娱乐项目等游人集中场所容易发生跌落、淹溺等人身事故的地段,均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牌。另外,森林公园内的车峪的72盘道、泥峪的石门前后地势险要,在游步道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牌。泥峪景区山高沟深,特别是石门到石林的原始林区险要地段较多,应设置鲜明的标识牌和简易旅游图,标明方位和地理位置。 通往盖顶的游步道,特别是72盘道处以及各个卡口的危险路段,宜设通行复线,必须沿原路返回的,可适当放宽路面。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设置游人小憩场所及护栏设施。 车峪西沟三霄洞和梳妆台两处,均应设置护栏设施。护栏设施必须坚固耐久且不易攀登,防止游客跌落受伤。各种装饰性、标识性和安全防护护栏,要多从考虑游客安全考虑,防止刮、擦、落、靠、碰等各种意外伤害。(2)防洪、防地质灾害工程做好灾难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尤其是在游客集中的夏季,对雷电、冰雹、暴雨(易带来山洪)、大雾等灾难性天气,要做到及时预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车峪的72盘道、泥峪的石林等地,雨季发生滑坡、崩塌、滚石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要采用切实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应采取限游客数量或封闭等安全措施。车峪的接待服务中心和泥峪的林家乐两地应设立急救站,并各配备一辆面包救护车,以确保在出现意外事故时能立即将伤员送至周至或西安的医院。(3)防蚊虫叮咬措施公园中发生的昆虫叮咬,峰、蜈蚣、飞蚁蜇人等现象,尤其是“蒿扎”(一种蚊虫)对人的叮咬较为严重,要采用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切实治理。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宜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为主,所选用的“天敌”,以本地区或附近地区具有的种类为主,需引入外地“天敌”必须经过本地试验后方可采用。化学防治必须遵守有关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证人畜安全,减少杀伤有益生物。在车峪和泥峪建立森林病虫、鼠害预测预报、检疫检验室,其规模及设置不一定太大太多,但要有效。对道路两旁10米以内的蒿草、杂草应经常进行清理,从而提前预防蚊虫及蛇等危及游客安全的隐患发生。5.2卫生工程(1)废水处理森林公园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为了避免游客给景区带来环境污染,应在车峪、泥峪两沟内分别建立污水处理场或污水渗坑、沼气池等设施,使森林公园内的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理。另外,要注意在建设森林公园各种服务设施和保护设施时,各种卫生工程也应该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2)废弃物处理森林公园内垃圾一般可以分为4种:塑料制品、玻璃容器、废纸和易拉罐等。首先应加强对游客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让游客自觉地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或指定区域;其次要合理地设置垃圾箱等设备。建垃圾箱200个。在一般的游步道每隔200米左右设置一个垃圾箱,在游客小憩处,如各观景点、车峪的72盘道等,均设置垃圾箱。在游客聚集的地方如:娘娘山的盖顶、滑雪场和双龙洞水库等地段,应多设置几个垃圾箱。另外,垃圾箱的设计应将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垃圾分开,垃圾箱的外形最好是仿竹筒或仿木纹结构,使其和森里公园的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建垃圾站2 个。在车峪和泥峪两个沟口隐蔽处分别设置垃圾站一个,并配备2辆垃圾车,保证环卫工人收集的垃圾及时送到周至县垃圾回收中心。(3)厕所森林公园的厕所,要求既隐蔽又方便使用,并设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厕所。修建厕所10座。冲水式厕所有:车峪游客接待中心;车峪西沟去王婆山的岔路口;泥峪售票处;双龙洞水库;和平村林家乐;桦里河;发财木;滑雪场。这些地方供水比较方便,粪便处理可修建化粪池、沼气池进行净化,不仅可以为景区提供一定能源,而且还可把分解后的粪便用作植物的肥料。生态旱厕有:盖顶;石门。这两处供水困难,可使用生态旱厕,将粪和尿分别收集处理,基本不需冲水,无污水排放。粪便经过干燥脱水,达到无害化,终产物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尿可直接利用。第九章 旅游服务设施设计1 服务设施的现状因该森林公园目前游客观赏游玩点主要集中在车峪的东沟,以每年三、四月份的庙会拜索姑娘娘活动为主,为老百姓自发的祈子朝拜活动,故目前没有专门固定的服务接待设施。2 服务设施的规划原则(1)普适性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应该与森林公园的游客规模与游客需求相适应,高、中、低档相结合,永久性与季节性相结合;同时,服务设施的建设还应能尽量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要。(2)协调性休憩、服务性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该能与景观要素和自然环境统一协调,以方便于游人通达和赏景为宜。(3)保护性旅游服务基地的选设,应该有利于保护旅游景观,且同时方便于游客旅游观光休闲。3 服务设施的设计要求3.1餐饮中心服务区为大型餐饮点。从服务对象来看,主要为团队游客和散客提供餐饮服务;从档次上来讲,可和酒店相结合,主要为高、中档次消费游客服务,兼顾到低消费旅游者。从餐饮的风格品种上,要多样化,更要突出林家、农家特色;在景区内要根据游览线路距离和游客聚集的实际情况,在游客集散地和较集中的休憩处,应设置固定、不固定的小型餐饮服务摊点,主要为游客提供简单、卫生、方便的快餐小吃以及小零食。3.2住宿中心服务区应为游客提供各种形式和档次的酒店,包括一星、二星级的住宿设施。要能适应会议、疗养、休闲的需要。酒店要与主要景区有便捷的交通设施。同时,除中心服务区以外,还要根据景区建设的具体情况,在景区内修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宿设施,包括林家乐、森林小木屋等,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偏好游客需求。3.3娱乐中心服务区可与酒店相结合,设置有主要的服务娱乐设施,如游泳、舞厅、歌厅、茶吧、酒吧等。同时,在景区内也可根据资源状况,建设一些富有当地特色的娱乐设施,如磨盘、(伦市、直立)秋千、攀缘等。3.4购物包括土特产品如中药材(五味子、人参,杜仲等)、特色水果(包括无公害的水蜜桃,猕猴桃、山杏、核桃等)和山货等;设计富有当地特色文化的一些小型工艺纪念品、木制品;可在中心服务区设置购物中心,也可在景区内部的部分观景点、交通要道附近,小憩点设置小型购物点,满足游客对购物的需求。3.5医疗卫生医疗中心应该设置在游客中心服务区,为游客提供简单的救护和保健服务。同时,在车峪沟和泥峪沟的适当地点,如景区行程中段交通便利处,结合购物点设置医疗点或医疗用品、药品,以适应游客在爬山过程中的突发事故。3.6导游服务导游服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在中心服务区设置导游服务,向游客提供向导,讲解等服务;另一方面,应该在主要交通路段的醒目处设置导游图板、导游标志以及向游客提供其他信息的标牌。标识要求清晰,简洁,具有向游客标示界限、指引方向、介绍情况、提示警告的功能;风格上与森林景观相适应,最好采用就地取材的形式,如木牌、石碑;且在主要古树名木、珍稀植物等处设立科学性说明标识牌,反映其基本特征;信息标牌应该有选择的在交通要道醒目处设立,包括天气、海拔、游客流量、距主要景点距离等。3.7区内交通服务从中心服务区到主要景区(点),应该有车辆相通。同时,从中心服务区到县城汽车站,也应该有交通设施。在景区内,路况不太险要的路段,还可设置滑竿,轿子等,既能满足老年游客和行走不便游客的需求,又能适应游客的娱乐需要。4 服务设施的设计根据森林公园的用地条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翠峰山森林公园内的服务设施拟由一个服务中心和若干个一级服务点和二级服务点组成。服务中心应该包括大型停车场,中、低档次的客房以及餐饮中心,商务中心、导游中心,医疗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交通、餐饮、导游、医疗、通讯、商务、购物等服务。一级服务点包含住宿、餐饮、导游、停车场、购物和医疗服务。二级服务点则主要设在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处以及观景点附近交通便利且不影响景点观赏的位置,主要为游客提供摄影、快餐饮料、短暂休息、如厕及简易的通讯等服务。其中服务中心的餐位计算方法为:餐位数=平均停留天数年用餐人数年旅游人数餐位利用率。床位数平均停留天数年住宿人数年旅游人数床位利用率4.1服务中心(1处)翠峰会议休闲中心即游客服务中心。拟建在现车峪保护站周边,该处占地约30亩,且景致优美、地势开阔、交通便利,适宜作为整个景区的服务中心。结构上主要包括主楼,附楼和别墅院群,大型停车场。会议中心主楼为三层,坐西朝东,占地3000平方米,外观风格为传统的关中农家院落式。一层为大堂、接待前台、商务中心、商品部、美发室和酒吧;二层为娱乐中心,包括ktv,小型舞厅,台球厅、棋牌室、桑那室等娱乐设施;三层为会议室,包括1个大会议室(容纳200300人)、3个中型会议室(容纳100人左右)、4个小型会议室(容纳2050人左右)。在设计过程中还可考虑到大小相套,可节约资源,但要处理好隔音问题。附楼(占地为2000平方米)为两层,一层为大型宴会餐厅和餐饮包间;二层为司陪人员客房,医疗中心,行政管理办公室和员工宿舍等。且主附楼之间在一层可以相通。在主楼的周围修建一组关中农家别墅院落群,内部设施为三星级酒店标准,其中客房有标准间和豪华间。拟建休闲别墅为30栋(每栋占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别墅层数为2层,每栋为510间客房左右(占地面积为200平方米),客房为200间左右,400张床位。4.2一级服务点(4处)(1)翠峰(滑雪)运动区的服务设施:拟建于青山安乐山南寺。修建游客服务点,设简易酒吧、快餐部、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外观为木屋式,与滑雪场环境相协调,餐厅面积为300平方米,餐位数为100位左右。修建牵引索道、滑雪器材及服装出租屋等。(2)和平村林家乐休闲区:位于泥峪沟和平村。在此修建中型休息餐饮点一处,风格应与和平村林家乐建筑风格协调,面积约为500平方米,餐位数为150位左右。(3)桦里河服务点:小型餐饮点一处,小型森林水吧一处,面积为200平方米,餐位数为30位左右。(4)彩弹射击场:位于唐王狩猎场周边。距中心服务区为2公里左右。在此修建小型酒吧一处,面积为150平方米,餐位为30位左右,风格与射击场风格吻合。4.2二级服务点(15处)二级服务点内设小型可移动式餐饮点,不能建设永久性建筑。以供游客小憩、喝茶、吃便餐,其中移动餐饮点的摆放要因地制宜,不能影响景观。餐位数根据各处具体地势状况而定。摊位亦可经营少量旅游纪念品。(1)车峪售票处:小型移动商店,经营旅游纪念品,旅游生活用品;(2)露天温泉浴场:小型休闲酒吧,水吧(休息,休闲);(3)唐王井:移动性餐饮点,兼经营旅游纪念品;(4)天竺院:移动性餐饮点,兼经营旅游纪念品;(5)王佛寺:移动性餐饮点,兼经营旅游纪念品;(6)煎茶坪:移动性餐饮点,兼经营旅游纪念品;(7)娘娘庙附近:移动性餐饮点,兼经营旅游纪念品;(8)发财沟游步道:小型森林休闲吧(休息,休闲);(9)泥峪售票处:小型移动商店,经营旅游纪念品,旅游生活用品;(10)双龙洞:移动性餐饮点,兼经营旅游纪念品;(11)骆驼峰:移动性餐饮点,兼经营旅游纪念品;(12)二十里庙:活动性餐饮点,兼经营旅游纪念品;(13)发财木:小型休闲水吧(休息,休闲);(14)向阳坡:移动性餐饮点,兼经营旅游纪念品;森林水吧;(15)石门:移动性餐饮点,兼经营旅游纪念品;森林水吧。第十章 基础设施设计1 道路交通1.1 道路现状(1)外部交通现状及组织(从西安或宝鸡到达旅游区线路): 环山路:由商洛市为起点,沿秦岭北侧修建的一条省级公路,双向6车道。道路状况良好,但现在没有全线贯通,终点在与108国道交汇处(马召镇),距周至县67公里处。近期将修至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将经过规划中的翠峰山森林公园,从西安可直达翠峰山森林公园,是未来通往旅游区的主要公路。108国道:北起周至县,向南经过汉中去四川省境内,是距森林公园最近的国道。310国道:东西走向,双向2车道,横穿陕西关中平原南部,是连接宝鸡、眉县、周至、西安、渭南等的一条国道。西宝高速公路:连接西安和宝鸡的一条高速公路,双向6车道。西户高速公路:连接西安和户县的一条高速公路,双向6车道。中线公路:连接西安和宝鸡的一条省级公路,双向2车道。马广路:连接马召镇与广济镇的一条通乡公路,双向2车道,路面有一定损坏,部分道路两旁建有民宅,为柏油路路面,是规划中的森林公园主干道。翠广路:连接翠峰乡与广济镇的一条通乡公路,双向2车道,路面有一定损坏,部分道路两旁建有民宅,为柏油路路面。规划中的森林公园主干道。翠2路:翠峰乡内的一条通乡公路,双向2车道,柏油路面。通乡便道:通往森林公园的沙石路和一部分山路(泥土路面),路宽23米,仅能通行小型车辆。(2) 森林公园内交通现状及组织(森林公园内现有道路):园区分为车峪、泥峪和石林三片景区,分别在车峪和泥峪两个景区铺设主干道,并在合适的位置用步行道将两个森林公园景区连接起来。车峪景区:车峪东沟:景区内有两条沟,分别为东沟和西沟。从车峪保护站可以分别进入东沟和西沟。从东沟进入以1米的山间小路为主,沿山沟一直向南延伸。约5公里的山沟小路走到三岔口到了尽头。在距东沟入口4公里处有一条向西去岔路口,前往王婆山。王婆山:在东沟和西沟之间的一座山,在山脊上有块约700800平方米的空地上有座王婆庙,山因此得名为王婆山。山体呈南北走向,东西两面坡上各有一条山道,东面的山路连接东沟,因为久无人行走,基本荒芜,但较易开发。西侧的山路连接西沟,经过简单修缮后,路面平整,道路较宽。车峪西沟:西沟内景点较多,沿沟底人行道两侧有三霄洞、天竺院、翠仙宫、神仙洞等多处景点。沟底小道至双柏树开始进入爬山小道,爬山小道弯多、路窄,被称作“72盘”,途经煎草坪、风箱洞、饮马池,最后到达索王母大殿即山顶平台,此处有景点脱骨洞、三清池。沿山脊小路继续向上爬最后可到达盖顶,有景点梳妆楼,沿山脊再走30米可到达最高处盖顶,海拔1773m。泥峪景区:泥峪距车峪约15公里左右,景区外连接道路可走翠峰乡至竹峪乡的通乡公路,即: 景区内连接道路有一条连接车峪西沟与泥峪的发财沟小路,这条小路还未开发。景区内有一条较宽的沙石车行便道,约34米宽。泥峪保护站至和平村这条路约4.4公里,为23米宽的沙石路,道路连接了一系列景点。和平村是泥峪景区内最大的一块平地,约15000平方米,此处可以修建停车场。在进入和平村前(离村约150米),有一座已修建好的桥(爱心帮建桥),和平村继续往南走有一木桥(距村400米),长约11米。和平村至桦里河之间的路况较复杂,和平村至二十里庙是沙石便道,中间夹杂着沿山小道。二十里庙则是一段修建在半山腰的约1.5米宽的山道。二十里庙至桦里河是一段沙石便道。桦里河是山沟内的一片约1500平方米的平地,若通车到此可修建一小型停车坪。走过桦里河已无通车可能,但有人行山道可通往其余景点。1.2 道路规划(主干道、次干道及游步道规划)主干线是由森林公园管理(接待)中心至国家或地方公路之间的连接干道。即马召至车峪保护站(游客接待中心拟建地)和马召至泥峪保护站(泥峪售票处拟建地)之间的道路。中间有通乡公路、村镇公路和通车便道。内部干线是景区内的主干道,规划为两条,即车峪的东沟,从保护站至天竺院约2.1公里的道路和泥峪保护站至桦里河4.4公里的道路。中间多数以沙石为主通车便道。这两条路是景区内的主要通车干线,规划建设为双向2车道柏油路。游步道是景区内的游人步行小道,包括步行小径和登山石阶路。车峪东沟进沟段沟底较宽,容易拓宽为行车道,但东沟景点较少,而且较短,因此规划为游步道。从距东沟入口4公里处的岔路口为去往王婆山的山路和从王婆山至西沟的山路为登山石阶路。西沟从天竺院南的道路为步行小道,一直到双柏树都是沿沟小道。从双柏树至盖顶为登山石阶。泥峪从桦里河以南以步行小道为主,以登山石阶路为辅,一直到石门,石门以南可开出便道方便游人进行探险旅游。1.3 道路设计(1) 主干线 马翠路翻修:对马广路和翠广路的约20公里的公路进行改造翻修,路基12米,柏油路面,在后期进行建设。 翠竹路翻修:对翠峰乡竹峪乡的约5.7公里的公路进行改造翻修,路基12米,柏油路面,在后期进行建设。(2) 次干线(旅游公路) 翠车路:对翠峰乡车峪保护站(拟建游客接待中心)的约3公里的公路进行建设,路基12米,柏油路面,在原有道路路基上建设。在在前期进行建设。 竹泥路:对竹峪乡泥峪保护站(拟建售票处)的约10.2公里的公路进行建设,路基12米,柏油路面,在原有道路路基上建设。在在前期进行建设。 泥和路:对泥峪保护站(拟建售票处)和平村的约5.4公里的公路进行建造,路基7米,柏油路面,在原有道路路基上建。在在前期进行建设。 车天路:对车峪保护站(拟建游客接待中心)天竺院的约2.4公里的公路进行建设,路基7米,柏油路面,在原有道路路基上建。在在前期进行建设。 车安路:对车峪保护站(拟建游客接待中心)安乐庙的约2.5公里的公路进行建设,路基7米,柏油路面,在原有道路路基上建设。在在前期进行建设。1.4 设计概要(1)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旅游公路3级;计算行车速度: 40km/h;抗震设防标准:道路按7度设防;桥涵按8度设防。(2) 平面设计道路平面按照周至县林业局提供的规划坐标(坐标图)进行设计。(3) 纵断面设计工程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沿线地形、现状路标高、道路周围街坊标高及防洪要求。(4) 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至保护站道路红线宽12m,标准横断面采用一块板形式,具体布置如下:2.0m(人行道)+8.0(车行道)+2.0m(人行道)=12.0m从保护站进山后道路红线宽5m,标准横断面采用一块板形式,为车行道。(5) 交通标志标线本次设计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999)的规定,路沿线现状及规划,设置了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详见“道路标志标线设计图”结合道。1.5 旅游步道设计公园内的旅游步行道共约28.2公里,将森林公园的各个景点有机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分别是:(1) 东沟入口沟底三岔口,全长约5公里。这段路已经有路可行,但路况较差,植被已妨碍人行走,需要进行改造性建设,在前期进行建设。(2) 东沟3公里处岔道王婆山,全长约3公里。这段路基本已经荒芜,久无人行走,道路较陡,因为植被覆盖部分道路已无法通行,需要重新建设,用山石铺筑,建设时应加设路标及防护措施。在前期进行建设。(3) 王婆山西沟分叉口,全长约2.5公里。这段路旅游步道已基本形成,部分道路已作简单修理,路况较好,但部分路段仍需建成台阶路,用山石铺筑,进行改造性建设。在前期进行建设。(4) 天竺院双柏树,全长约2.7公里。这段路,已经有路可行,为沟底便道,有些路段路况较差,河水穿路而过,可修建小型石拱桥,部分山路可修成台阶路,大部分道路作改造性建设。在前期进行建设。(5) 双柏树盖顶(大殿),全长约3公里。这段路已基本形成为爬山便道,途中经过72盘道,岔路、弯道较多,坡也较陡,建设时需加设指引路标及防护设施,大部分道路都需铺筑石阶路,用山石铺筑。在前期进行建设。(6) 车峪西沟泥峪(发财沟),全长约6公里。这是一段尚未形成的拟开发的道路。沿山沟可开辟出一条沟底便道,沟内基本被植被覆盖,需要重新开发建设,用山石铺筑。在后期进行建设。(7) 桦里河石林,全长约6公里。这段路已经有路可行,但是路况复杂,其中有栈道和悬崖,大部分路为山间便道,需进行重新建设。在前期进行建设。(8) 车峪保护站安乐庙,全长约1公里。这段路已经有路可行,基本是山路,用山石铺筑成石阶路,需进行改造性建设。在前期进行建设。1.6 桥梁设计(1)公路桥在景区内的三条干线上有两条道路都有河水穿过,从车峪保护站至天竺院的公路上,共需建6座桥梁,在入口的两座桥梁约57米的跨度,可修建成空心板梁、钻孔桩桥(造价较低)。其余4座桥跨度在24米,可修建成小跨度石拱桥。在泥峪的干线上有5座桥,其中,从泥峪保护站至和平村的这段路上有一座已经修建好的跨度在12米的空心板梁桥;从和平村至桦里河的道路上,出和平村约500米的地方修建一座跨度在15米的空心扳梁、扩大基础桥;在二十里庙处,由于要在山底穿河修筑公路,因此需修建2座跨度约15米的空心板梁、扩大基础桥。(2)步道桥在景区内大部分沟底步道都有河流穿过,而且都是较小水流,可根据具体情况修建小跨度拱桥,石板桥,制成仿木桥,使桥与自然景色融合,使游人感到自然、和谐。1.7 停车场设计根据景区内旅游交通的需要,建停车场4处,皆为生态停车场:(1)车峪停车场:车峪保护站空地面积较大,且是游客接待中心,因此可建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与中心周围建筑、住宿、餐饮等接待建筑相配套。作为外来车辆的停车点。(2)桦里河停车场:桦里河为车行道终点站,但空地面积较小,可修建一个500平方米的小型停车场,作为旅游专线车辆的停车场。(3)和平村停车场:和平村可建一座1500平方米的停车场,和平村面积较大,可作为外来车辆和旅游车辆共用的停车场。可在停车场周围用篱笆维护,增加民俗氛围。(4)滑雪场停车场:滑雪场距离游客接待中心虽然只有500米的直线距离,但如果使用交通工具的话,必须通过交通道路绕行2公里,而且滑雪者使用自驾车者较多,所以可建一座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1.8 交通工具园内旅游专线车:由于森林范围较大,旅游线路较长,而且公路较多,因此近期可购置旅游电瓶车610辆,运行于景区内的两条干线上。旅游自行车:景区内大部分公路坡度较小,可购置双人骑、三人骑的旅游自行车,配置在泥峪和平村至桦里河之间的路段上,供游人观光使用。马帮和滑竿:可在景区内地势较平坦的路上配置马帮队和滑竿,用自然的方式把游客运送至景区内部,增加游客的旅游情趣、野趣。1.9 交通指示标志 对景区内各条公路、游步道、山路、岔路口、停车场和接待区设置中英文对照的交通指示标志,对游客和外来车辆进行引导。在入口处和显要地方设置全景区放大旅游地图。交通指示标志用仿木或石制标识牌,也可在山石上直接刻凿,使标识牌与周围景色相互自然融合。2 给排水设施设计2.1 给水设计(1)给水现状当前景区内只有车峪保护站和泥峪保护站有给水设施。车峪保护站在沟底上游,距保护站500米的地方建有一蓄水池,与保护站约15米高差,采用自小河重力流供水,给水管道从蓄水池沿便道埋至保护站,由于供水水量较小,管道较小,需要进行改造并更新管道。泥峪保护站取用距保护站10米的泥峪河里的河水作为生活用水。(2)给水水量计算(设计水量)根据森林公园中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及每人日平均最大用水量确定设计流量。给水设计涉及车峪保护站、泥峪保护站、王婆山、盖顶以及和平村共五处。各处用水点的用水量主要包括游客、管理区接待人员用水及公用设施用水。计算用水量根据旅游高峰时期的用水人数,每人日平均最大用水量,平均为120升。各服务区用水量见表101。 表10一1 各服务区用水量估算表序号用水点生活用水(m/d)公用设施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合 计m/d用水人数用水量1车峪综合服务接待区5006642361082泥峪大门区506.6423648.63和平村林家乐20026.410.53663.94天竺院停车场506.6213645.65桦里河停车场506.6213645.6车峪管理接待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 =(1+0.1)q =(1+0.1)x36=39.6m/d泥峪管理接待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 =(1+0.1)q =(1+0.1)x36=39.6m/d和平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 =(1+0.1)q =(1+0.1)x24=26.4m/d(3)给水方式设计 车峪游客接待中心当前车峪保护站的水源取自车峪河上游,车峪河流量不大,日出水量约4050立方米,水质无污染,而且常年流水。在原有蓄水池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水池建为50立方米,对河水进行截流,设溢水口,流满蓄水池后自动流出,蓄水池的水采用暗管自重压输水至接待管理区。这部分水可用于部分生活用水量。由于河水水量较小,无法满足整个接待中心区的用水量以及滑雪场用水量,可在接待中心区附近地下水位较高处打一口深约200米,水量为每天200吨的机井。两种方式共用可满足接待中心区和滑雪场的用水量。河水为地表流,容易受到地表垃圾、动物粪便及蚊虫的污染,因此在水池出水管处加设消毒设备,对出水进行加药消毒处理。对约500米的埋设管道(采用ppr管)进行改造,以满足供水流量。 泥峪售票处(保护站)当前用水是人工在泥峪河中取水。水源为泥峪河水,水量较大,日出流量150 200立方米,水质洁净无污染。可在泥峪河上游距接待站500800米的高差在10米以上的地方建一座容量为50立方米的蓄水池,采用暗管自重压输水至接待区。在蓄水池出水管处加设一消毒设备,对出水进行加药消毒处理。根据流量铺设500800米的供水管道(ppr管)。 和平村林家乐接待区当前用水水源在距村约50米的泥峪河。河水流量较大,可在距村子最近的约50米的河边修建一座100立方米的蓄水池,蓄水池旁边修建水泵房,将河水输送至拥护;同时,在和平村山边修建的一座相对高差约1015米左右的高位水池,用自重流给水方式输水至小区各用水点。在蓄水池出水口加设过滤消毒设备对出水进行过滤消毒处理。水源与用水点间暗埋铺设管道(ppr管)。注:最高日用水量小于100立方米,高地水池的蓄贮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的20%30%。(4)给水设计说明:管网布置:生活给水与消防给水系统合用呈枝状布置,由无塔供水设备供给。(5)管道直饮水水质卫生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的要求: 建设部颁布的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的要求。 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的要求。(6)消防设计:将在车峪游客接待中心、和平村林家乐、桦里河停车场等设室外消火拴及灭火器。设置消火栓的地方需配置加压水泵,在取水口附近建水泵房。2.2 排水设计(1)排水及雨水设计:排水采用不完全合流制排水体制。污水排放:游客接待中心区的污水流量较大,食堂污水排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