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1ppt课件_第1页
临床输血1ppt课件_第2页
临床输血1ppt课件_第3页
临床输血1ppt课件_第4页
临床输血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输血与输血工作的持续改进 一、临床常见成份血的种类: v1 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辐照红细胞等; v2 血小板:单采血小板、手工血小板; v3 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 v4 冷沉淀 二、成份血的成份组成 所有成份血除主要成份是水外,还含有其它成份。 v红红胞:主要由红细胞组成,另外含有少量的抗凝剂和细胞 保养液。 v血小板:主要由血小板、血浆、抗凝剂。 v血浆:新鲜冰冻血浆(FFP)-全血去除有形成份后剩下的液 体。由蛋白质、全部的凝血因子、脂类、酶类、激素等组成 ,特别是含有不稳定的凝血因子V、VIII。普通冰冻血浆-新 鲜冰冻血浆一年后转化为普通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不 同的是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V、。 v冷沉淀:是一种血浆制剂。富含因子,纤维蛋白原。 成份血的功能与应用范围 v红细胞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和少量 二氧化碳。红细胞输注主要纠正缺氧状态, 治疗贫血。红细胞的种类不同,适用对象也 不同: 1、少白细胞红细胞:白细胞滤器过滤去除红细 胞悬液中99.9的白细胞,以降低由白细胞 引起的多种输血不良反应。临床上使用最多 、最常见的红细胞。 成份血的功能与应用范围 2、洗涤红细胞:用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反复洗涤 ,去除原全血中的99以上的血浆和80以 上的白细胞,并将洗涤后的红细胞悬浮在0.9 的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制品称为洗涤红细 胞,适用于有输血过敏史、自身免疫性溶血 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高血 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 成份血的功能与应用范围 3、辐照红细胞:用电离辐射的方法(包括 60Co、137Cs等)灭活红细胞制品中的淋巴 细胞,以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 -GVHD)的发生。该制品主要适用于临床上免 疫功能障碍的患者,特别是如白血病、淋巴 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 射治疗的患者,此外还有早产儿、低体重新 生儿等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者。对于亲属 之间输血的情况,也需要进行照射。 血小板 v血小板的作用是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也参 加凝血机制、血块回缩和血管收缩。输注血 小板的作用是补充血小板,血小板输注主要 用在:1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自发性出 血可能性大,应输血小板以防出血;2血小板 不低而功能障碍引起出血者;3大量出血、输 液引起血小板稀释伴出血者。常用的血小板 有两种: 血小板 v单采血小板:单采血小板是用血液成分单采机采集 来自一个献血者的血小板,含有的血小板数量至少 在2.51011以上。单采血小板最大的优点是相对安 全,受血者只需要接受一个献血者的血小板即可达 到治疗量,可以降低发生HLA同种免疫反应和输血 传染病的风险几率。 v浓缩血小板:由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而来,单人份含 有数量约为2.41010的血小板。浓缩血小板是在无 菌条件下将多个浓缩血小板合并在一起共同组成。 血浆 v血浆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胶体渗透压、含有的 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等作用。输血浆的主 要目的是补充凝血因子,适用于人工肝治疗 、血浆置换以及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常见 的血浆有三种: 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病毒灭活滤 白血浆。今后中心血站只提供病毒灭活滤白 血浆。 什么是病毒灭活滤白血浆? v病毒灭活血浆是利用光敏剂-亚甲蓝能与病毒 结合的特性,对血浆病毒进行灭活,并经过 过滤有效地去除血浆中残存的白细胞,提高 病毒灭活血浆的安全性,能有效地控制血浆 引起的病毒传播性疾病的发生率。经大量的 临床试验数据证实,灭活后的血浆无任何副 作用,血浆蛋白的免疫原性无变异。 什么是病毒灭活滤白血浆? v病毒灭活滤白血浆有两种:1病毒灭活滤白普通浆 ;2病毒灭活滤白血浆新鲜浆。 v血浆凝血因子的保有率大于80%;总蛋白的回收率 大于90%。也就是说经过病毒灭活滤白的血浆成份 变化不大。 v费用:每袋血浆灭活滤白的费用是170元。其它费 用不变。比方说输一袋200ml的血浆,费用的构成 是:血浆费用80元、贮血费20元、配血二项18元、 病毒灭活170元,共288元。这个收费标准从今天开 始执行。 冷沉淀 v作用是补充凝血因子。适用于 1、甲型血友病的治疗; 2、血管性血友病(vWD)的治疗; 3、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的治疗; 4、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及等病人的替 代治疗 四、输血的风险 任何一次输血治疗都存在风险,风险有两个方面: v1、输血不良反应或称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 后,受血者出现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症 。输血反应有两种:免疫性反应和非免疫性反应。免疫性反 应又分急性输血反应和迟发输血反应。急性输血反应有发热 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迟发 输血发应有溶血反应、移值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同种 异体免疫。非免疫反应也分为急性反应和迟发反应。急性反 应有细菌污染反应、电解质紊乱、循环超负荷等,迟发反应 有血色病、血栓性静脉炎等。 v2、输血传播疾病 是指经输血途径感染病原体。输血传播 疾病是输血治疗中的主要风险之一,人们对输血的关注主要 是因为输血传播疾病。输血传播疾病主要包括三类:经输血 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病毒感染是主要风险,主要 的病毒有HBV、HCV、HIV,还有其它病毒如HAV、SARS 。虽然采供血机构对所提供的血液进行过检测,但不能杜绝 病毒通过输血传播。主要原因是献血者被感染后处于窗口 期;献血者感染后免疫无应答反应;已知病原体的变异 体;筛查方法的灵敏度不足;人为操作误差。 所以,正是有上述风险的存在,每次输血前必须充分的权衡 利弊再决定。 五、临床输血的原则与指征 v红细胞输注的指征: 外科: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血红蛋 白70g/L应考虑输。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 、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内 科: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 可考虑输注 血小板输注的指征: v 外科:1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2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3 血小 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 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4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 ,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v内科: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血小 板计数10-50109/L 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 输注,血小板计数5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 出血 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的指征: v外科:1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 血。2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浓缩红细胞后( 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3 病 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 58ml/kg)。 v内科: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 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 、或抗凝血酶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 输注;血浆置换;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六、输血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v1、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洗涤的过程在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容 易导致细菌的繁殖,因此洗涤红细胞的有效期非常短,一般 为24小时; v 2、血小板 血小板对冷敏感,保存温度是222 oC ,低于 20o C会对血小板造成不可逆的形态和功能损伤;又由于血 小易聚集的特性,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必须轻摇。输注血小板 时,输注速度要以病人可以承受的速度快速输入病人体内。 v 3、冷沉淀输入的剂量要足 以纤维蛋白原为例,每单位冷 沉淀含有纤维蛋白原250mg。要使一个循环血量为5L的患者 纤维蛋白含量由0.5g/L提高到1.0g/L,需输入的冷沉淀为 10U。 七、本院输血工作的现状 v以下是本院近五年来用血量的统计(为了方便统计 ,将血浆每100ml折算为1U,血小板1治疗量折算 为10U) 七、本院输血工作的现状 从以上表格中的数据来分析,从全院来看,有如下几个特点: 1、2004年2008年五年中我院用血量总趋势是逐渐增多;2 、红细胞用量近几年基本持平;3、血浆用量逐年增多,而 且增速很大;4、冷沉淀前几年增速大,2008年用量下降; 5、血小板用量不定。2008年总用血量下降的原因可能与医 院请广州血液中心的田兆嵩教授讲课、内科萧在湘主任讲课 后,广大临床医师提高了认识,进一步规范了用血行为有关 。近几年我院用血最大的不合理是血浆用量的猛增,2008年 用量是2004年用量的3倍,而红细胞用量基本持平。从血浆 的性质和作用来看,血浆的临床应用范围是很小的。美国采 供血机构从全血中分离制备的血浆,只有11.5%应用于临床 ,主要是补充凝血因子,而余下的大部分血浆均作为制备血 浆蛋白制品的原料。而在我国,FFP在临床滥用明显,采供 血机构制备的血浆几乎全部用于临床,我院也不例外。 八、本院输血工作需要改进的问题。 v近段时间,我们查阅了今年上半年我院的输 血病历。总的来看,部份红细胞输血符合输 血指征,在输血前有明确的输血目的;少数 血浆、冷沉淀输血符合输血指征;一份血小 板输血病历,符合输血指征。 存在的问题: v红细胞输血,在检查到的47份病历中,基本符合输 血指征的有29份,占总数的61%,无输血指征的占 39%。存在的问题是:输血前血红蛋白没有低到需 要输血的程度,例如外科病人在输血前血红蛋白最 高的一人为149g/L,内科病人在输血前血红蛋白最 高一人为94 g/L,远高于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 范所规定的内科输血血红蛋白60g/L,外科输血 血红蛋白70g/L、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 据患者其病情判断的标准; 存在的问题: v血浆、冷沉淀输血,在查到的26份病历中, 符合输血指征的有5份,占总数的19%,无输 血指征的占81%。存在的问题是:在输血前 无凝血四项的检查报告(6份,占23%),输 血前凝血四项正常(15份,占58%),不符 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所规定的PT或 APTT正常1.5倍标准。 存在的问题 v输血前输血目的不明确或错误 在总共73份病历中 ,输血目的正确的有32份,不正确的有41份。错误 表现为输血浆的目的是纠正贫血;输血浆的目 的是补充血容量;输血浆的目的是补充胶体渗透 压;输血浆的目的是补充胶体;输红细胞的目 的是补充血成份;输红细胞的目的是补充红细胞 (措辞不当);输红细胞的目的是补充血容量, 但血压是110/60 mmHg;输红细胞的目的是纠正 休克。输血目的正确的说法应是输红细胞的目的是 纠正贫血,输血浆、冷沉淀的目的应是补充凝血因 子。 存在的问题 v输血后没有评价 73份病历只有一份病历对 输血后有正确的评价。输血治疗作为一种治 疗手段,临床必须对这种治疗手段的效果进 行评价,输血后有没有达到输血治疗的目的 ,没有达到目的原因是什么,在病程记录中 应有文字表达。 存在的问题 v输血反应没有记载,输血反应没有反馈到血 库。部份病历对输血过程有记载(35份,占 48%),部份无记载(38份,占52%)。今 年以来没有一份输血反应单反馈到血库。 存在的问题 v病人发热是输血的禁忌。因为输血可引起患 者急性发热反应,导致患者的体温进一步快 速升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 ,患者体温在38o C时,不再考虑输血。若要 输血,需将病人的体温降到38o C以下。73份 病历中,病人体温在38 oC或以上的病例有10 例,占14%,体温最高的一例是40 oC。体温 超过38 oC的病人输血,应充分的考虑高体温 输血的后果与输血的必要性。 输血申请单存在的问题 v个别医师的输血申请单无申请时间和用血时 间; v大量输血无医务办或院领导的签字; v部份科室仍在使用旧版输血申请单 我院不合理输血的原因 v我院临床用血输“安慰血”、“保险血”的情况普遍存 在,只要稍有贫血,不参考临床输血规范,未严格 掌握输血指征,为保险起见,认为输好过不输; v部份医师未走出病人失掉的全血,就应该补充全 血的思维,在输红细胞的同时输血浆。 v用血浆补充血容量。血浆不能用于扩容(补充血 容量),补充血容量最好的方法是快速补充电解质 溶液,如生理盐水。 v给病人补充营养。血浆不能用于营养,给病人补 充营养有多种方式,用血浆给病人补充营养风险大 。 需要沟通的几个问题: 1、门诊输血的问题 门诊可以输血,但要求具备输血反应抢 救和住院的条件,我院中心门诊部可以输血,一门诊不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