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电力技术 3 3 6 0 0 m 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 r b 控制策略优化及试验 朱延海姚玉雁 h ( 阜阳华润电力有限公司 安徽省阜阳市2 3 6 0 0 0 ) 【 摘要 】 介绍 了 6 0 0 m w超 临界直流炉机组 r b 控制优化方案及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确定 了不同辅机跳闸时的机组运行监控方式和操作要点,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减少非计划停运提供了保障。 【 关键词】 6 0 0 m w 直流炉机组r b 优化试验 1 机组概况 某 电厂2 6 0 0 m w 机组锅炉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 公司制造 的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锅炉 ( 炉型: h g 一 1 9 5 5 2 5 4 - y m1 ) ,采用 型布置,单炉膛、低n o x 轴 向旋流燃烧器 ( l n a s b ) 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一次 中间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 构架、全悬吊结构。锅炉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 为1 9 5 5 t h ,额定蒸发量为1 8 6 2 t h ,额定蒸汽压力 温度为2 5 4 a 5 4 3 。机组采用双进双 出钢球磨煤 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汽机采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 司引进日本日立公司技术生产的超临界、单轴、一 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双背压、纯凝汽式汽轮 机:d c s 、d e h 系统均采用 日立公司h i a c s 5 0 0 0 m 分散 控制系统。 2 r b功能概述 r b ( r u n b a c k ) 功能是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 c c s ) 的 重要功能之一,是一种对大型机组工况突变的保护 控制功能。当机组某些重要辅机跳 闸,锅炉等有关 设备不能维持较高负荷运行时,根据协调控制系统 r b 逻辑功能,快速将机组负荷降至规定负荷,并且 保持机组运行参数在安全稳定范围内,避免造成设 备损坏或使机组故障停运。r b 功能的实现及正常投 入,为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减少非计划停运提 供了保障。 某电厂因掺烧原因,煤种变化大,r b 功能一直 未正常投运,重要辅机跳闸后 ,由运行 人员手动投 油助燃、启停相应辅机和进行相应参数的调整。由 于处理过程中短时间内需操作、调整多个设备及参 数,运行人员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时因处理不及 时或处理方法不当,引起主要参数超限、主机保护 系统动作、机组跳闸。近段 时间内,辅机不稳定运 行严重威胁着机组安全运行 ,从保护机组安全运行 角度,亟待完善r b 功能。在2 0 0 8 年的多次辅机跳闸 中,有3 次因r b 功能不能满足当前工况而造成非停 。 经过对 多次辅机跳 闸和非停的事故分析总结,提 出 r b 功能优化方案 ,于2 0 0 8 年1 0 月在2 号机组临检中, 对控 制逻 辑进行优化修改 ,并在机组启动后进行 6 0 、8 0 、9 0 m c r 工况试验。 3 r b 控制策略 根据机组运行控制特点 ,结合重要辅机跳闸事 故预案、运行规程,将r b 逻辑设计4 种异常工况,即 单 台引风机跳闸、单台送风机跳闸、单台一次风机 跳闸、单台汽泵跳闸情况下机组出力限制及处理。 3 1 送风机r b ( 1 )负荷4 0 0 m w 以上,2 台运行中任1 台送风机跳 闸,触发r b 动作。 ( 2 )“ 送风机跳闸” 报警, “ 送风机r b ”报警。 ( 3 )s c s 执行程序:关闭跳闸送风机出口风门档 板。 ( 4 )风烟m c s 执行程序: 1 )跳闸送风机动叶指令超弛为0 ,反馈小于 4 时释放超弛指令。 2 )处于运行工况下的送、引风调节保持 自动 状态 ,送 风调节 由定压方式无扰切换 为滑压方式 ( 压力设定由负荷一 风压曲线给出) ,引风调节保持 6 0 0 m 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 r b控制策略优化及试验 不变;引风机电流大于额定电流时引风机动叶保持, 送风机电流大于额定电流时送风机动叶保持。 3 )r b 时闭锁偏差大跳手动。 ( 5 )b m s 按预定逻辑完成切磨 、投油工作: 1 )4 台磨运行,切d 磨,关p c 阀,按顺序投底层 运行层油枪 ( 油枪间隔1 2 s 顺投 ,油枪数量为4 支) 。 2 )3 台磨运行不切磨 ,按顺序投底层运行层油 枪 ( 4 支 ) 。 ( 6 )r b 后切最底运行层 的负荷风控制为手动 , 其余运行层保 留自动 ,总燃料按一定的速率减至 目 标负荷3 5 0 m w 对应的燃料量值 ( 目标燃料量根据当前 燃料量计算 出) 。 ( 7 )r b 后机 组从a g c 或c c s 控制方式切换为 以t f ( 汽机跟随)方式 ,进行机调压控制,主汽压按一 定的速率降到 目标值 ( 压力设定值 由实际负荷一 压力 曲线给出) 。 ( 8 )r b 过程 中汽机主控闭增 。 ( 9 )r b 结束后 自动切汽机主控至手动方式。 3 2 弓 i 风机 r b ( 1 )负荷4 5 0 m w 以上 ,2 台运行中任 1 台引风机跳 闸,触发r b 动作。 ( 2 )“ 引风机跳 闸”报警,“ 引风机r b ”报警。 ( 3 )s c s 执行程序: 1 )关闭跳闸引风机进、出口风门档板。 2 )联跳 同侧 送风机 ,关 闭该送风机 出口挡 板 。 ( 4 )风烟m c s 执行程序 : 1 )跳闸送、引风机动叶指令超弛为0 ,反馈小 于4 时释放超弛指令。 2 )处于运行工况下的送、引风调节保持 自动 状态 ,送风调节 由定压方式无扰切换为滑压方式 ( 压力设定由负荷一风压 曲线给出) ,引风调节保持不 变;引风机电流大于额定电流时引风机动叶保持, 送风机电流大于额定电流时送风机动叶保持。 3 )r b 时闭锁偏差大跳手动。 ( 5 )b m s 按预定逻辑完成切磨、投油工作: 1 )4 台磨运行,切d 磨,关p c 阀,按顺序投底层 运行层油枪 ( 油枪间隔l 2 s 顺投,油枪数量为4 支 ) 。 2 )3 台磨运行不切磨,按顺序投底层运行层油 枪 ( 4 支 ) 。 ( 6 )r b 后切最底运行层的负荷风控制为手动, 其余运行层保留 自动,总燃料按一定的速率减至 目 标负荷3 5 0 m 1 】l对应的燃料量值 ( 目标燃料量根据当前 燃料量计算出) 。 ( 7 )r b 后机组从a g c 或c c s 控制方式切换为以t f ( 汽机跟随)方式,进行机调压控制,主汽压按一 定的速率降到目标值 ( 压力设定值由实际负荷一 压力 曲线给出) 。 ( 8 )r b 过程中汽机主控 闭增 。 ( 9 )r b 结束后 自动切汽机主控至手动方式。 3 3 一次风机r b ( 1 )负荷3 8 0 m w 以上 ,2 台运行中任l 台一次风机 跳 闸,触发r b 动作。 ( 2 )“ 一次风机跳闸 ”报警 ,“ 一次风机r b ”报 警 。 ( 3 )s c s 执行程序: 1 )关闭跳闸一次风机出口风门档板。 2 )联关空预器进、出口一次风门档板。 3 )联关同侧冷一次挡板。 ( 4 )风烟m c s 执行程序 : 1 )跳闸一次风机动叶指令超弛为0 ,反馈小于 4 时释放超弛指令。 2 )处于运行工况下的一次风压调节保持 自动 状态 ,一次风机电流大于额定 电流时一次风机动叶 保持。 3 )r b 时闭锁偏差大跳手动。 ( 5 )b m s 按预定逻辑完成切磨、投油工作 : 1 )4 台磨运行 ,切d 磨,关p c 阀,按顺序投底层 运行层油枪 ( 油枪间隔1 2 s 顺投,油枪数量为4 支) 。 2 )3 台磨运行不切磨 ,按顺序投底层运行层油 枪 ( 4 支 ) 。 ( 6 )r b 后切最底运行层的负荷风控制为手动, 其余运行层保 留自动 ,总燃料按一定的速率减至 目 标负荷3 5 0 m w 对应的燃料量值 ( 目标燃料量根据当前 燃料量计算出) 。 ( 7 )r b 后机组从a c e 或c c s 控制方式切换为以t f ( 汽机跟 随)方式 ,进行机调压控制 ,主汽压按一 定的速率降到目标值 ( 压力设定值由实际负荷一 压力 曲线给 出) 。 ( 8 )r b 过程中汽机主控 闭增。 ( 9 )r b 结束后 自动切汽机主控至手动方式。 3 4 汽泵r b ( 1 )负荷 3 2 o m w 以上,2 台运行 中任 1 台汽泵跳 闸,触发r b 动作 。 6 0 0 m 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 r b控制策略优化及试验 3 5 ( 2 )“ 汽泵跳闸”报警 ,“ 汽泵r b ”报警。 ( 3 ) s c s 执行程序: 联启电泵, 2 s 后勺管开至2 0 ( 并泵 由运行人员操作 ) 。 ( 4 )b m s 按预定逻辑完成切磨工作: 1 )4 台磨运行 ,切d 磨 ,关p c 阀,不投油枪 , 运行人员根据火检情况 自行投油枪 。 2 )3 台磨运行不切磨。 ( 5 )r b 后切最底运行层的负荷风控制为手动 , 其余运行层保留 自动 ,总燃料按一定的速率减至 目 标负荷3 0 0 m w 对应的燃料量值 ( 目标燃料量根据当前 燃料量计算出) 。 ( 6 )f u 3 后机组从a g c 或c c s 控制方式切换为 以t f ( 汽机跟随)方式,进行机调压控制 ,主汽压按一 定的速率降到目标值 ( 压力设定值由实际负荷一 压力 曲线给 出) 。 ( 7 )r b 过程中汽机主控闭增。 ( 8 )r b 结束后 自动切汽机主控至手动方式。 4 试验 过程及 分析 根据 试验 方案 ,对每 种工 况r b 都进行 6 0 、 8 0 、9 0 m c r 工况试验 ,并对试验参数进行分析,通 过整定参数,提出操作指导,使每种工况试验都取 得 了成功 ( 只选取9 0 m c r 工况试验参数) 。 4 1 送风机r b 试验 4 1 1 送风机r b 试验过程 ( 1 )负荷5 5 0 m w 稳定运行,4 台磨煤机运行,2 台 送风机、2 台引风机、2 台一次风机运行,2 台汽泵运 行 。机组方式为c c s 方式 ,除氧器水位 、凝汽器 水 位 、一二级过热器汽温 、磨煤机负荷风、送 、引、 一 次风等控制系统均投入 自 动,且调节正常。 ( 2 )r b 功能投入。 ( 3 )r b 发生前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如下:实际负 荷5 5 0 m w 、主汽压力2 4 3 m p a 、主汽温度5 3 0 、再热 汽压力3 9 l p a 、再热汽温度5 8 3 、燃料量3 3 7 t h 、 炉膛压力3 8 p a 、省煤器进口给水流量1 6 5 3 t h 、汽 机调门开度8 6 5 、分离器出口温度4 0 1 y 、煤水比 信号0 6 5 3 、二次风机出口压力1 7 5 k p a 、一次风出 口压力1 2 1 k p a 。 ( 4 )操 作 员手 动停 运2 b 送风 机 ( 时 间为 1 5 : 3 0 : 4 0 ) 。 送风机r b 动作, 程序执行s c s 、 m c s 、 b m s 管理程序 。 ( 5 ) 待机组各运行参数稳定后,操作员复位r b , 控 制 方 式 自动 切 为 基 本 方 式 , 结 束 时 间 为 1 5 : 4 5 : 26 ,历时近 1 5 m i n 。调整各相关参数,并重新 启动跳闸的送风机,恢复机组负荷。 ( 6 )r b 复位时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如下:实际负 荷3 4 4 m w 、主汽压力1 7 9 m p a 、主汽温度5 4 0 、再热 汽压力2 4 m p a 、再热汽温度5 3 9 、燃料量1 8 9 t h 、 炉膛压力一 3 4 p a 、省煤器进 口给水流量9 8 4 t h 、汽机 调门开度8 4 6 、分离器出口温度3 7 8 、煤水比信 号0 7 4 3 、二次风机 出口压力1 1 k p a 、一次风出口压 力1 1 3 1 k p a 。 4 1 2 送风机r b 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从动作过程及曲线 ( 略)看,送风机r b 发生后 s c s 、m c s 、 b m s 动作正确,方向正确,各参数控制相 对稳定 ,主汽温度 、主汽压力、炉膛压力、燃料 、 给水控制较好,煤水 比未出现失调现象。但水量减 得还稍慢一点,通过整定给水 自动指令的三阶延时 时间参数能有明显效果。 4 2 引风机r b 试验 4 2 1 引风机 r b试验过程 ( 1 )试验时负荷 5 4 3 m w ,4台磨煤机运行,2台 送风机、2台引风机、2台一次风机运行 ,2台汽泵 运行。机组方式为 a g c方式 ,除氧器水位、凝汽器 水位 、一二级过热器汽温、磨煤机负荷风、送、引、 一 次风等控制系统均投入 自动,且调节正常。 ( 2 )r b功能投入。 ( 3 )r b发生前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如下:实际负 荷 5 4 3 m 、主汽压力 2 4 7 m p a 、主汽温度 5 3 3 6 “c 、 再热汽压力 3 8 6 lp a 、再热汽温度 5 8 7 、燃料量 3 3 1 9 5 9 t h 、炉膛压力- 3 0 p a 、省煤器进 口给水流量 1 6 2 2 7 t h 、 汽机调门开度 8 5 7 2 、 分离器出口温度 4 0 3 、煤水 比信号 0 6 5 2 、二次风机 出口压力 1 5 1 k p a 、一次风出口压力 1 2 k p a 。 ( 4 ) 操作员手动停运 2 a 引风机 ( 时间为 1 7 : 3 0 : 3 1 ) 。引风机 r b动作,程序执行 s c s 、m c s 、b m s管 理程序。 ( 5 )待机组各运行参数稳定后,操作员复位 r b , 控制方式 自 动切为基本方式,结束时间为 1 7 :4 5 : l 4 ,历时近 1 5 m i n 。调整各相关参数, 并重新启动跳 闸的引、送风机,恢复机组负荷。 ( 6 )r b复位时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如下:实际负 荷 3 4 0 1w 、主汽压力 1 8 1 m p a 、主汽温度 5 4 0 、再 热汽压力2 4 m p a 、 再热汽温度5 4 1 、 燃料量1 8 9 t h 、 3 6 6 0 0 m 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 r b控制策略优化及试验 炉膛压力一 6 6 p a 、省煤器进 口给水流量 9 7 3 t h 、汽机 调门开度 8 4 3 、分离器出口温度 3 8 1 、煤水比信 号 0 7 4 4 、二次风机出口压力 0 8 3 k p a 、一次风出口 压力 1 0 7 8 k p a 。 4 2 2 引风机 r b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从动作过程及 曲线 ( 略 )看,引风机 r b发生后 s c s 、m c s 、b m s动作正确 ,方 向正确 ,r b过程中锅 炉燃烧稳定 ,各参数控制相对稳定,主汽压力 、主 汽温度 、燃料、给水流量、炉膛压力控制较好 ,煤 水比未出现失调现象。 但在跳 闸的 2 a引风机将负荷转移到运行侧 2 b 引风机时,动叶开速度较快,使 2 b引风机过 电流 , 这需要在逻辑中再完善控制逻辑 ,限制 2 b引风机动 叶开速率。 4 3 一次风机r b 试验 4 3 1 一次风机 r b 试验过程 ( 1 )试验负荷 5 4 0 m w稳定运行 ,4台磨煤机运 行,2台送风机、2台引风机、2台一次风机运行,2 台汽泵运行 。机组方式为 c c s方式,除氧器水位 、 凝汽器水位 、一二级过热器汽温、磨煤机负荷风 、 送、引、一次风等控制系统均投入 自动,调节正常。 ( 2 )r b功能投入。 ( 3 )r b发生前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如下:实际负 荷 5 3 8 8 7 5 m w 、主 汽 压 力 2 3 7 6 2 m p a 、主汽 温 度 5 3 4 3 4 4 、 再热汽压力 3 8 m p a 、 再热汽温度 5 6 2 c、 燃料量 3 1 6 4 2 8 t h 、炉膛压力- 2 2 4 1 3 p a 、省煤器进 口给水流量 1 5 9 7 6 5 3 t h 、汽机调门开度 8 7 3 1 1 、 分离器出口 温度 4 0 6 7 c 、煤水比信号0 6 8 8 、二次 风 机 出 口 压 力1 5 1 3 k p a、 一 次 风 出 口 压 力 1 1 7 3 9 k p a 。 ( 4 )操作员手动停运 2 a一次风机 ( 时间为 1 4 : 0 2 : 3 s ) 一次风机 r b动作,程序执行 s c s 、m c s 、 b m s管理程序。 ( 5 )待机组各运行参数稳定后,操作员复位 r b , 控制方式自动切为基本方式,结束时间为 1 4 :1 3 : 1 4 ,历时近 1 l m i n 。调整各相关参数,并重新启动跳 闸的一次风机, 恢复机组负荷。 ( 6 )r b复位时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如下:实际负 荷 3 8 9 m w 、主汽压力 2 2 4 m p a 、主汽温度 5 4 1 、再 热汽压力 2 7 6 m p a 、再热汽温度 5 5 4 、燃料量 1 8 4 5 t h 、炉膛压力- 1 7 5 p a 、省煤器进口给水流量 1 1 7 3 t h 、汽机调门开度 8 3 4 、分离器出口温度 4 1 6 、 煤水比信号 0 9 、 二次风机出口压力 1 o 3 l ( p a 、 一 次风出口压力 1 1 3 k p a 。 4 3 2 一次风机 r b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从动作过程及曲线 ( 略)看 ,一次风机 r b发生 后 s c s 、m c s 、b m s动作正确 ,方 向正确 ,各参数控 制相对稳定,主汽温度、主汽压力、煤水比控制较 好,未出现失调现象。 在 r b发生后期,部分炉壁温度 ( 几点 )有超温 现象,是因油枪一直在投运 的原因,若运行人员根 据炉膛燃烧情况,适时退 出油枪,会避免超温现象。 4 4 汽泵r b 试验 4 4 1 汽泵 r b试验过程 ( 1 )试验负荷 5 1 0 m w稳定运行,4台磨煤机运 行 ,2台送风机、2台引风机、2台一次风机运行,2 台汽泵运行。机组方式为 a g c方式,除氧器水位、 凝汽器水位、一二级过热器汽温、磨煤机负荷风、 送、引、一次风等控制系统均投入 自动,调节正常。 ( 2 )r b功能投入。 ( 3 )r b发生前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如下:实际负 荷 5 1 0 m w 、主汽压力 2 2 9 9 m p a 、主汽温度 5 3 2 。 5 c、 再热汽压 力 3 6 m p a 、再热汽温度 5 6 2 、燃料量 2 8 5 3 5 1 t h 、炉膛压力- 2 1 p a 、省煤器进 口给水流量 1 5 0 1 t h 、汽机调门开度 8 6 7 5 、分离器出 口温度 3 9 7 、煤水比信号 0 7 3 5 。 ( 4 )操作员手动停运 2 b汽泵 ( 时间为 1 6 : 1 8 : 2 8 ) 。汽泵 r b动作 ,程序执行 s c s 、m c s 、b m s管理 程序 。 ( 5 )待机组各运行参数稳定后,操作员复位 r b , 控制方式自动切为基本方式,结束时间为 1 6 -2 8 - 0 4 ,历时近 1 0 m i n 。调整各相关参数,并重新启动跳 闸的2 b 汽泵,恢复机组负荷。 ( 6 )r b复位时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如下:实际负 荷 3 5 6 ! w 、主汽压力 2 0 6 m p a 、主汽温度 5 4 1 、再 热汽压力2 5 m p a 、 再热汽温度5 4 1 2 、 燃料量1 9 5 t h 、 炉膛压力- 1 9 p a 、省煤器进 口给水流量 l l 0 2 t h 、汽 机调门开度 8 3 4 、分离器出口温度 3 9 5 c、煤水比 信号 0 8 1 。 4 4 2 汽泵 r b 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从动作过程及曲线 ( 略) 看, 汽泵 r b发生后 s c s 、 m c s 、 b m s 动作正确,方向正确,但因在汽泵 r b 判断 选取上,r b 触发较汽泵跳闸后滞后近 2 4 s ,因运行 ( 下转第 4 o页) 基于重复脉冲法的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探测 v l 3 ,v v、 , v v v v、 , 、 , 、 v l 4 。 t 1 ) t 1 1 t 1 9 t 2 。 图 4 输出神经元输出数据涵义示意图 用试验所得 的输入、 输 出样本训练 b p 神经网络 , 最后将得到一个 与该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 相对应的 b p神经网络模型,在 以后匝间短路探测过 程中只需先进行 r s o试验 ,然后提取特征波形,将 特 征波形与横轴所 围得面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 根据神经网络的输 出就能够判断匝间短路的位置及 程度。探测的精确度与试验设备精度、参与神经网 络训练的样本数 以及输 出神经元的个数直接相关, 而输入神经元和隐含神经元个数对精度也有一定影 响。 3 3 用 i i a t l a b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神经网络工具箱是m a t l a b 众多工具箱之一, 它 以人工神经 网络理论为基础,用 m a t l a b语言构造出 典型神经 网络的激活函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目标企业咨询方案
- 住宅建筑概念室内方案设计
- 彩色建筑竞赛方案设计模板
- 衬板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夏日婚礼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东莞从事入户咨询方案
- 地面岩棉施工方案及工艺
- 石家庄管道施工方案范本
- 智能建筑利用方案设计
- 商丘建筑消防方案设计公司
- BCG 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白皮书2024
-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省赛一等奖
- 大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人教版小学英语所有语法及人教版小学英语语法大全
- 儿童膳食管理课件
- 《高血压疾病知识》课件
- 村卫生室医保管理制度
-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思维导图+必背知识点填空+同步练习(含答案)
- 现代文献检索与利用1-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
- 第七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室间质评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