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颅 脑 第一节 正常断面CT表现 颅脑包括颅盖软组织 (头皮)、颅骨、脑实质 、 脑膜及其间隙。 第二节 颅脑 先天性病 变 一、Dandy-Walker综合征 【典型病例】 患者,女,10岁,进行性头颅增大三个月,头部不适就诊。 【CT诊断要点】 1. 第四脑室极度扩大,呈脑脊液密度,在背侧与枕大池形 成大量充满脑脊液的复合体。 2. 颅后窝增大,小脑幕高位;小脑蚓部部分或完全缺如; 小脑半球发育不全、变小,并前移;75合并脑积水。 3. 可并发其他畸形时,有相应的CT表现。 二、脑裂、脑沟和脑回发育畸形 【典型病例】 1.患者,男,8岁,间断性抽搐半年就诊。 2.患者,女,21岁,间断性头疼,智力低下。 【CT诊断要点】 1. 颅骨缺损,边缘较 完整,多呈弧形。 2. 膨出的囊腔呈脑脊液密度,膨出后形成疝,包括“疝 囊”、“疝颈”。疝囊的边界一般清楚、光滑,囊壁由脑 膜组织组 成。 3. 脑室受牵拉而变形、移位或与囊腔相同。 4. 可并发其他畸形时,有相应的CT表现。 四、先天性脑积水 【典型病例】 患者,男,11个月,头颅增大。 【CT诊断要点】 1. 头颅增大,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及前、后囟延迟闭合或 明显扩大。 2. 幕上大脑半球区为脑脊液密度。额顶颞 叶脑实质 残留极 少。部分枕叶、基底节及丘脑保存。 3. 小脑、脑干和第四脑室发育一般正常。大脑镰结 构正常 。 五、胼胝体发育不良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21岁,主因智力低下,癫痫间 断发作10余年 ,近日癫痫发 作频繁来诊。 2. 患者,男,16岁,主因智力低下,间断性癫痫发 作就诊 。 【CT诊断要点】 1. 双侧侧脑 室体部间距增大呈平行分离,侧脑室前角变 窄,后角相对扩大,呈八字分离;第三脑室增宽并上移 ,位于侧脑室体部之间。 2. 多见于胼胝体嘴部或后部受累,可并有海马旁回及前、 后连合完全或部分性缺如或海马联合增大。 3. 可伴有其他颅内畸形,如脑裂畸形、灰质异位,纵裂内 蛛网膜囊肿。 六、Chiari畸形 【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无任何症状,随单位体检来诊。 【CT诊断要点】 1. 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在椎管上端可见两个软组织 影,后方一个呈新月形,为下疝扁桃体,前方为延髓或 颈髓上段。 2. 伴发脊髓空洞症。 3. 岩骨及斜坡呈扇贝壳样变化,内听道缩短、其内端截 断,天幕下蛛网膜下腔受压,枕大池形成不良或缺如。 七、灰质异位 【典型病例】 患者,男,癫痫间 断发作20年来诊。 【CT诊断要点】 1. 一般呈板层或团块状,多位于半卵圆中心或侧脑室旁 白质内,呈相对稍高密度,与正常灰质密度相等,病变 周围无水肿和占位效应;可伴发头小畸形、胼胝体发育 不良、小脑发育异常等先天发育畸形。 2. 增强扫描病变区与正常大脑灰质的强化一致。 八、结节性硬化 【典型病例】 患者,男,15岁,以癫痫间 断性癫痫发 作15年,伴智力低 下,皮脂腺瘤来诊。 【CT诊断要点】 1. 病变常沿室管膜下与侧脑室边缘分布,呈圆形或形态各 异、大小不一的结节和钙化,双侧对称分布,钙化率可 达90以上。 2. 可突入脑室,呈软组织 密度,造成侧脑室壁缺损;10 15室管膜下结节伴发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 细胞瘤,可伴发脑积 水。 3. 可伴发灰质异位。 4. 突入脑室结节病灶呈中度强化,灰质结节 一般不强化, 钙化无强化。 第三节 颅脑创伤 一、颅盖骨骨折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35岁,主因脑外伤2天,左耳流血,颅骨 多发骨折。 2. 患者,男,23岁,外伤,皮下肿胀。 【CT诊断要点】 骨窗图像上可见颅骨全层断裂,个别可见单独的内板骨 折,骨折线宽窄不一,边缘锐 利、僵直,凹陷骨折全 层凹入颅内,压迫脑组织 ,常伴有帽状腱膜下血肿或 骨膜下血肿,颅内常合并硬膜外血肿。 二、颅底骨折 【典型病例】 患者,男,18岁,外伤3小时 ,右侧外耳道流血伴局部肿胀 。 【CT诊断要点】 经过颅 底横断面图像观察清晰可见骨折线的部位 、形态和走行,对于细小的颅底骨折应薄层高分 辩检查 ,重点注意脑脊液鼻漏的漏出部位,尤其是 筛板、眶顶、蝶窦或额窦、视神经管,有时可见 颅内积气。 三、脑挫裂伤 【典型病例】 患者,男,19岁,因车祸来诊。 【CT诊断要点】 1. 表现为圆 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高密度影,边界较清 ,大小不一,小灶性出血可相互融合。白质、灰质同时 受累,较大范围的脑挫裂伤,有明显的占位征象,脑室 受压变小或闭塞,多伴脑疝形成。 2. 动态观 察 早期低密度水肿区逐渐扩大,约35天达 到高峰,以后时间推移出血灶吸收则病变演变为低密度 ,水肿范围减小占位减轻,形成软化灶;如继续出血可 形成血肿,并发脑内、脑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可 见蛛网膜下腔、脑沟、脑池和大脑纵裂内条带状高密度 影。 四、硬膜外血肿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30岁,外伤2小时。 2. 患者,男,20岁,外伤2天。 【CT诊断要点】 1. 急性期 表现为颅 骨内板下方梭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边缘光滑、锐利,CT值为40100Hu,常可见到小气泡 影。少数患者硬脑膜撕裂,脑脊液进入血肿内,呈混合 密度。有占位效应,表现为病侧侧脑 室受压、变形、移 位。骨窗常可见骨折线影。 2. 慢性期 密度不均匀,呈中低混杂密度,或内部混有斑 点状较高密度。 3. 增强 慢性期,可见血肿内缘膜状强化。 五、硬膜下血肿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32岁,因外伤2小时,伴有头痛、头晕、恶 性、呕吐症状来诊,急性硬膜下血肿。 2. 患者,男,50岁,外伤20天,硬膜下血肿复查。诊断为 慢性硬膜下血肿。 【CT诊断要点】 1. 急性硬膜下血肿 平扫表现为颅 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半 月形高密度影,一般血肿CT值为7080Hu,若脑脊液进 入,呈以高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范围广,可超越颅缝 ,甚至覆盖整个大脑半球。常合并脑挫裂伤或(和)脑 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同侧侧脑 室受压变形,中线 结构移位。 2.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早期呈高密度,随着时间延长, 出现上半部低密度,下半部呈高密度,上半部分为血清 ,下半部分为血细胞,以液平为界,晚期呈不均匀密度 。 3. 慢性硬膜下血肿 血肿随着时间延长,密度逐渐减低 ,约34周变为等密度,1个月后密度减低,渐成低密度 。 六、硬膜下积液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外伤后10天,伴头痛、头晕来诊。 【CT诊断要点】 表现为颅 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呈脑脊液密 度,多发生于额颞顶 部,常深入到纵裂前部,无 或有轻微的占位效应,周围脑组织 无水肿。 七、脑创伤继发 性疾病 【典型病例】 患者,男,61岁,脑创伤 3年,近日头痛、头晕伴左侧肢 体活动不利1周,高血压病史10年。 【CT诊断要点】 1. 脑萎缩 局限性脑萎缩表现为病灶局部侧脑室扩大,脑沟 加深,中线向病侧移位;弥漫性脑萎缩表现为双侧脑沟、 脑池扩大,脑沟加深。 2. 脑软化 系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吸收形成,表现为边 界清楚 的低密度区,CT值接近脑脊液密度,无占位效应。 3. 脑积水 系外伤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不畅引起,表现为脑 室扩张梗阻以上水平脑室系统扩大,以侧脑室两侧对称性 扩张明显。 4. 脑穿通畸形和蛛网膜囊肿 系脑挫裂伤或血肿后形成脑软 化,与脑室相通形成,表现为边 界清楚的低密度区,CT值接 近脑脊液密度,常伴有相应脑室的明显扩大,并与之相通。 第四节 颅内感染、炎症与寄生虫 病 一、颅内弓形体病 【典型病例】 1. 患者,女,14天,抽搐,肢体运动障碍。 2. 患者,女,10天,抽搐。 【CT诊断要点】 1. 早期双侧大脑半球皮层灰质、灰白质交界区、基底核多 发低密度影,形态不规则,两侧常不对称,增强可见线 样或结节样 强化。 2. 晚期在脑部坏死中心出现钙化,常在室管膜下区,呈多 发结节 或线样高密度影。 3. 颅脑畸形 小头、憩室性畸形、神经元移行异常、脑发 育不全。 二、脑脓肿 【典型病例】 患者,男,20岁,头疼,头晕,伴发热,10余天。 【CT诊断要点】 1. 平扫脓肿 形成前仅有大片水肿和占位效应,脓肿形 成后可见低密度水肿区内有完整或不完整的等密度或 略高密度环,可以单发,亦可多发。 2. 增强 脓肿形成前可见点片状强化,脓肿形成后表 现为典型的环状强化,壁厚薄均一,内壁光滑。 三、化脓性脑膜炎 【典型病例】 患者,3岁,主因突发发热 、头痛、恶性呕吐2天来诊,和 一个月后复查。 【CT诊断要点】 1. 平扫可无阳性发现,较严重时有脑肿胀 ,表现为脑 室 变小,脑沟、裂变浅。进而脑池变形,脑池内有炎性 渗出物,致使其密度增高,脑室对称性的扩大。儿童患 者常合并硬膜下积液。 2. 增强 可见脑膜强化。 四、结核性脑膜炎 【典型病例】 患者,女,15岁,因头晕、呕吐,走路不稳3天来诊,既 往有结核病史。 【CT诊断要点】 1. 平扫可无阳性发现,如病变发展可显示颅底池、侧裂池 变形,形态模糊及池内密度增高,脑膜粘连造成脑脊液 循环障碍,形成脑积水。基底池散在的钙化斑为其特征 性改变。 2. 增强 底池、侧裂池部分或全部闭塞,与脑回表面、脑 池边缘一同显著强化,可呈厚薄不一,可呈结节状、不 规则状。 五、病毒性脑炎 【典型病例】 患者,女,10岁,主因头晕、呕吐,走路不稳3天来诊, 既往有水痘带状病毒感染病史。 【CT诊断要点】 1. 平扫表现为脑实质单发 或多发斑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区 ,50伴有脑出血,其边缘模糊。可有占位效应,多较 轻。 2. 增强 多有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脑膜受累时可出现脑 膜强化。 六、脑囊虫病 【典型病例】 患者,女,20岁,主因头痛、头晕、呕吐、癫痫发 作3次 伴发热5天来诊。 【CT诊断要点】 1. 脑实质 内低密度灶 多为直径为36mm的低密度灶, 中心为脑脊液密度或稍高密度,无明确囊壁结构,边缘 清楚,以脑白质为多发,生长在脑室、脑池内,可压 迫脑室或减低不规则小串珠状低密度,伴有点状钙化和 脑积水征。 2. 钙化灶 散在分布的不对称性圆形钙化,形似“大米粒 状”,大小不一,周围缺乏水肿。 3. 增强 病灶一般不强化,但病灶较平扫清楚;活动期, 可见头节 强化。 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 白质脱髓鞘、脑动脉瘤、血管畸形、动静脉瘘等。 一、脑出血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25岁,创伤,伤后3天和伤后12天CT片。 2. 患者,男,45岁,突发头晕。 【CT诊断要点】 1. 新鲜出血为肾形或不规则均质的高密度区,边缘清楚, CT值6080Hu,血肿周围有规整的低密度水肿带包绕, 有占位效应。出血可破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因出血水 肿引起脑室、池的变形和移位。 2. 亚急性期脑出血 从周边开始密度减低,逐渐成为等密 度、低密度,最后在慢性期残存裂隙状囊腔,局部因脑组 织受压坏死、液化、吸收,脑组织 体积变小。 3. 一般情况无需强化,如行强化扫描,多在出血吸收期或 囊变期,在增强扫描中可见血肿周环形强化,环的大小 、形态与原来血肿的大小、形态相一致。 4. 脑室内出血 出血量少时多沉积在两侧侧脑 室后角、三 脑室后部或第四脑室顶部;大量出血呈现脑室“铸型”改 变,有时可见分层现象,可造成脑积水,预后不良。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主因饮酒后突然剧烈头痛、恶性、呕吐 来查。 【CT诊断要点】 大脑纵裂、外侧裂、大脑表面脑回、基底池可见高密度影 ;有时出血过多,脑池、脑裂、脑沟扩大呈高密度铸型 。 三、脑梗死 脑梗死分为缺血性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腔 晰性脑梗死。 (一)缺血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梗死是大、中脑动脉血管闭塞引起的脑 缺血导至脑组织 坏死。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43岁,因突然 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伴言语 不利30分钟来诊。 2. 患者,男,39岁,因突发视物模糊来诊。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1)急性期(24小时):多数无阳性发现 ,少数病例可出现提示脑梗 死早期改变的CT征象:较大动脉血管密度增高-致密动脉征,系闭塞 的动脉有新鲜血栓形成;豆状核密度减低、边缘 模糊;脑岛 、外囊和 屏状核附近皮、髓质界限消失岛带 征;突面脑叶皮、髓质界限消 失。 (2)亚急性期(24小时至2周):脑实质 内出现与闭塞血管走行一致的 低密度区,呈楔形或扇形,边缘 不清,同时累及皮、髓质,因脑水肿 有轻、中度的占位表现;脑梗死23周,因脑水肿减轻或消失以及吞 噬细胞浸入,使梗死区密度升高,甚至成等密度,即“模糊效应期”。 (3)慢性期(2周至2个月):梗死区密度再度下降,边缘 更清楚,脑水 肿消失而无占位征,最终形成脑脊液密度囊变区即软化灶,病灶附近 的脑沟、池增宽,脑室扩大,出现脑 萎缩等负占位征象。 2. 增强 梗死后24周出现率最高,呈“脑回样强化”,与皮质分布一致, 具有特征性。8周后形成软化灶,不再出现强化。 (二)出血性脑梗死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67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视物模糊3天来 诊。 【CT诊断要点】 低密度梗死区内出现斑片状高密度区,密度较一般脑血 肿浅淡,边缘较 模糊,可多发。当出血量较大时呈团 块状,形状常不规则。有明显的占位征象。 2. 患者,男,56岁,因 突然昏迷,肢体瘫痪 来诊。 【鉴别诊 断】 1. 脑出血 多位于基底节区,为一血肿块,密度较高,水 肿带以血肿为中心,白质区分布明显。而本病多位于大 脑中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供血区内。 2. 脑肿瘤出血 鉴别往往依靠强化,肿瘤有强化,水肿带 以白质为主。 3. 血管畸形及动脉瘤出血 常破入蛛网膜下腔,血管畸形 有时可有钙化,增强示不规则强化的血管团及动脉瘤影 像。 (三)腔隙性脑梗死 【典型病例】 患者,女,41岁,因头痛、头晕10天,两侧肢体无力3天 来诊,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 【CT诊断要点】 1. 脑深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 小面积的缺血 性梗死。 2. 基底节、放射冠、内囊、丘脑或脑干低密度病灶边界较 清,直径在1020mm,无明显占位征象。 【典型病例】 患者,男,75岁,因进行 性痴呆两年,既往高血压 病史20年。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区, 以侧脑室前角周围明显。白质密度明显低于灰质,两者密 度差增大,80%90%伴有腔隙性脑梗死,多发生于基底节 和丘脑;多数合并弥漫性脑萎缩。 2. 增强 脑白质强化不明显,灰质强化显著,灰白质强化差 异增大。 五、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43岁,因头疼就诊 。 2. 患者,男,19岁,因经常头痛,偶发癫痫 5年 ,近日加重来诊。 3. 患者,男,58岁,因经常 头痛,偶发视物不清,言语 不利8年,近1周加重来诊。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表现为边 界不清等密度或高密度的点状、斑片状 病灶,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病灶周围可见脑萎缩,一 般无水肿和占位效应;合并出血可出现相应的CT表现。 2. 增强 病灶可见明显强化,有时可见与血管团相连的引 流静脉、供血动脉影,呈线状、条索状。 3. CTA能够立体显示畸形血管的全貌,利用各种重建图像和 “切割”、“旋转”等显示手段,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 和引流静脉。 六、脑动脉瘤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33岁,因头晕无力1周住院。 2. 患者,男,50岁,主诉头晕头 疼。 【CT诊断要点】 1. 直接表现 分为3种类型 (1)薄壁无血栓的动脉瘤,表现为边缘 清楚的圆形高密度 灶,有均匀一致的强化。 (2)瘤内有部分血栓形成的动脉瘤,表现为中心或偏心高 密度病灶,其中心为含血液的瘤腔,周围为偏心性等密度 的血栓,外缘的高密度为囊壁。增强扫描,血栓无强化, 瘤腔与外层的囊壁有明显的强化,形成中心和外周高密度 ,中间等密度的特殊形态,称为“靶征”。 (3)完全血栓闭塞性动脉瘤,表现为等密度病灶,增强扫 描中心无强化,可有外缘的环状强化。 2. 动脉瘤破裂时,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 水肿、脑梗死、脑疝形成等异常改变。 3. 3D-CTA技术可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从不 同轴位、不同角度分析动脉瘤底的指向、瘤颈的大 小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邻近结构的关系。 第六节 其他疾病 一、缺氧缺血性疾病 【典型病例】 患者,女,7天,胎心100/分持续5分钟以上,指Apgar评 分1分钟3分,并延续至5分钟时仍5分。 【CT诊断要点】 1. 脑实质 弥漫性低密度影伴脑室变窄或消失,CT值18Hu 。皮髓质界线模糊或消失,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 可见散在、局灶白质密度减低灶,分布两个脑叶;中 度:白质低密度超过两个脑叶,白质与灰质对比模糊; 重度:白质弥漫性低密度改变,灰白质界线消失。 2. 双侧基底核、丘脑呈对称性密度增高,呈反转征。 3. 脑动脉相应供血区呈低密度影。 二、肝豆状核变 【典型病例】 患者,女,因肝区不适半 月来诊,B超发现肝硬化 ,角膜出现K-F环。 【CT诊断要点】 1. 苍白球、壳核、丘脑、齿状核、脑干、小脑半球白质 异常低密度,多呈对称性,双侧壳核可见空洞形成。脑 干、尾状核呈弥漫性萎缩,开采侧脑室前角相对扩大。 2. 增强扫描低密度区不强化。 三、多发性硬化 【典型病例】 患者,女,28岁,突发感觉分离伴抽搐2次来诊。 【CT诊断要点】 1. 平扫表现为侧脑 室周围,特别是前、后角及三角区脑白 质内多发散在的小低密度斑块,大小不一,新旧不一,多 数无占位效应,少数可见灶周水肿,病变晚期可见脑沟 、脑池及脑室扩大等脑萎缩改变。 2. 急性期或复发加重期,低密度斑块可见明显强化,稳定 期无强化。 四、脑萎缩 【典型病例】 1. 弥漫性脑萎缩 患者,男,75岁,因右侧外囊脑出血 10年,突发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言语不利2天来诊。 2. 局限性脑萎缩 患者,女,68岁,原左侧额叶脑出 血5年,最近癫痫发 作两次来诊。 【CT诊断要点】 1. 弥漫性脑萎缩 脑皮质型脑萎缩以脑沟、脑池增宽为 主,脑沟宽度大于5mm,脑室扩大较轻或正常;脑白 质型脑萎缩表现为脑 室扩大,脑沟、脑池增宽较轻 或正 常;混合型脑萎缩表现为灰白质均受累,表现为脑 室 、脑池、脑沟均增宽、扩大。 2. 局限性脑萎缩 局限性脑沟、脑池增宽,脑沟宽度大于 5mm,可单侧或局部脑室扩大。 3. 小脑萎缩 基底池扩大;第四脑室扩大;小脑半球及蚓 部脑沟增宽、增多;枕大池及小脑半球蛛网膜下腔增宽。 五、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所致钙化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49岁,创伤后 来诊。化验检查发现 低钙高磷。 【CT诊断要点】 1. 基底核、丘脑、小脑齿状核及脑实质 内呈多发性对称 性钙化,齿状核、丘脑钙化尾状核头部钙化呈倒“八”字 形。 2. 钙化的范围与病情、病程有关,病情重、病程长者钙 化范围大,对称性明显。 3. 严重者可有脑萎缩,主要为脑沟增宽,而脑室扩大少 见。 第七节 颅内肿瘤 一、星形细胞肿瘤 (一)星形细胞瘤 患者,男,29岁,因1个月内反复抽搐发作2次来诊。 【CT诊断要点】 1. 好发年龄 3040岁。 2. 部位 好发生在大脑半球髓质区,小儿和青年多发生于 小脑和脑干。 3. CT平扫 肿瘤及瘤周脑水肿为局限性低密度,境界相对 清楚,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有的表现为不规则的混 杂密度,可有坏死、囊变和出血,可有钙化。 4. 幕下星形细胞瘤表现为单 囊伴壁结节、实性肿块和实性 肿块伴坏死囊变三种。 5. 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少数呈轻度强化,表现为斑片状 或团块状,幕下星形细胞瘤出现壁结节强化、实性部分 强化。 (二)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45岁,因头痛、呕吐,间断性抽搐1年,伴 有自从下肢无力来诊,CT表现如。 2. 患者,男性,3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有视 物模糊3月来诊。 增强:囊壁呈非均匀性强化,内壁不规则(细箭), 其内部未见强化(粗箭)。 3. 患者,女性,52岁,因间断性癫痫发 作伴言 语障碍半年来诊。 【CT诊断要点】 1. 好发年龄 3555岁,男性多见。 2. 部位 好发生在大脑半球髓质区,小儿和青年多发生于脑 干。 3. CT平扫 肿瘤为环形,或实质性不均匀低密度,或低等混 杂密度,可形成较大囊状低密度,囊壁可有壁结节或钙化。 肿瘤周围水肿较明显,呈大片状,占位征象较明显。 4. 增强 大囊薄壁肿瘤的囊壁可见形态不整、密度不均的 壁结节强化;不均匀明显强化或不规则环 状强化,恶性程 度高的可跨越中线累及两次大脑半球,强化明显。 (三)胶质母细胞瘤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55岁,因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 作两 次,呈渐进性加重2月来诊。 2. 患者,男,47岁,因右侧下肢无力,视物不清1月来诊 。 【CT诊断要点】 1. 年龄 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30岁以下少见。 2. 部位 主要发生在大脑半球的髓质区。 3. CT平扫 呈不规则团块 状混杂密度区,边界不清, 常见坏死、囊变和出血。周围水肿明显,多呈指状。 占位征象明显。 4. 强化扫描 呈显著不规则厚环状或结节状明显强化 。 二、少突胶质细胞瘤 【典型病例】 患者,男,25岁,主因间断癫痫发 作3次来诊 。 【CT诊断要点】 1. 好发于3540岁,儿童少见。 2. 平扫 表现为质 地不均匀的肿块,呈等及稍高的混杂 密度,与正常脑组织 分界不清,占位效应轻,水肿较轻 微。 3. 特征性改变是病灶内有大而不规则的钙化,常呈条带 状、斑块状、碎屑状。 4. 增强 一般无明显强化,少数分化差的间变性少突胶质 细胞瘤呈明显强化,同时伴有明显的瘤周水肿和占位效 应。 三、室管膜瘤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38岁,主因间断性头痛、呕吐半年来诊 。 【CT诊断要点】 1. 好发于1015岁,男性稍多。 2. 平扫 肿瘤病灶呈多样化表现,呈分叶状,以稍高 或等密度为多见,肿瘤内可见颗粒状钙化。脑室内者 一般无瘤周水肿,有脑积水表现。 3. 增强 多数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囊变者囊变区无 强化。 四、脉络丛乳头状瘤 【典型病例】 患者,男,23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恶心呕吐半月来 诊。 【CT诊断要点】 1.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多位于第四脑室、侧脑室。 2. 平扫 多呈等及高密度,内部可见较大的钙化灶, 少见囊变和坏死。第四脑室内的肿瘤常充满室腔,致 使第四脑室扩大,包绕瘤体,出现液性低密度环;侧 脑室三角区者,常有脑室扩大,出现与肿瘤大小不相 称的脑积水。 3. 增强 多数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 五、脑膜瘤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56岁,因间断性头疼加重3天入院。 2. 患者,女,45岁,因突然晕倒而就诊,临床上考 虑为脑 血管病。 3. 患者,男,35岁,因间断癫痫发 作、头痛,恶心 ,未吐半月来诊。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脑膜瘤呈均质略高密度和等密度的圆形或分叶状 肿块,边缘清楚光滑,瘤内可有钙化、坏死或囊变。以广 基底与颅骨和硬脑膜相接,约20的脑膜瘤可见相邻颅骨 的骨质增生,体积常较大,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较大的肿 瘤因压迫静脉或静脉窦使静脉血回流受阻,瘤周常有明显的 水肿包绕。可出现“脑白质塌陷征”,提示病变位于脑外。 2. 强化扫描 脑膜瘤血管丰富,不具血-脑屏障,大多数为 明显均匀强化,边界较平扫更为清楚;部分脑膜瘤的邻近 脑膜增生,表现为局部增厚,脑膜强化;脑膜瘤压迫或侵 蚀静脉窦,导致静脉窦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3. 有5%的脑膜瘤不具备以上特征,可以表现为低密度肿块 ,其内出现坏死和囊变的低密度,如果囊变区较大时,肿 块旁偶有蛛网膜囊肿出现,可造成误诊也可有肿瘤的高密 度出血造和瘤周水样低密度影。 六、松果体细胞瘤 【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因头痛、呕吐伴上视障碍半月余来诊。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一般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境界清楚,密 度较均匀。瘤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囊变,钙化多位于 瘤体内,常向后移位。 2. 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因肿瘤大小及其对中脑导水 管压迫程度而不同。 3. 增强 肿瘤实性部分呈中等度以上的强化。 七、垂体腺瘤 【典型病例】 患者,男,30岁,主诉头疼、头晕2月余,无视力障碍。 【CT诊断要点】 1. 垂体大腺瘤 (1)直径大于10mm。 (2)平扫: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边缘光滑。肿 瘤较大时,因占位效应引起邻近结构改变,如蝶鞍扩大,压迫视交叉 ,侵犯海绵窦等。偶可见瘤卒中,有的可出现液平。2%4%的可见钙 化,呈点状、小片状,位于肿瘤边缘的呈蛋壳状。 (3)增强:实性部分呈明显均匀强化,液可出现环形强化。强化速度慢 于正常垂体组织,持续时间长 。增强后,瘤体边缘轮 廓以及瘤体内部 囊变坏死区显示格外清楚。 2. 垂体微腺瘤 (1)直径为310mm。 (2)平扫:一般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冠状扫描薄层扫描显示较好。 (3)间接征象:鞍底下陷、变薄或局部骨质吸收,垂体柄移位,垂体高 度增加,大于8mm。 (4)增强:连续薄层动态 增强效果较好,以多排螺旋CT优势明显。增 强早期垂体内出现异常低密度区具有特征性,低密度区常为偏侧性,边 界清楚,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八、颅咽管瘤 【典型病例】 1. 患者,男,40岁,主 诉头晕 、头疼。 2. 患者,男,7岁,因间断头痛、头晕,视物模 糊半年来诊。 3. 患者,男,3岁,因,尿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杵磨针翻译工作总结
- 护理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理
- 社区家长志愿者培训
- 物流部门主管年终工作总结
- 亲子关系处理课件
- 长江保护情况汇报
- 事故发生后的安全培训课件
- 公司级别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脑梗塞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 事业单位教材课件
- 制药企业GMP生产质量管理培训资料
- 4.1.2+无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土地管理法测试题及答案
- 书记主任一肩挑表态发言【七篇】
- 动火、高处、受限作业证模板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单元(表格式)
- GB/T 4798.5-200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5部分:地面车辆使用
- 12YJ6 外装修标准图集
- 阅读与思考(选学)为什么要证明课件
- HPLC高效液相色谱解读课件
- 中医诊断学望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