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对平凉市gdp的影响相关分析班级:2010级集中班 姓名:石鹏 学号:0810036一、城市化的概念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国内有效需求与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农村逐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发展过程,包括一个国家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过程1。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关系,是存在客观规律的。国内外对此有过大量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在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会加速经济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经济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与颇具争议的话题。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就在其国富论中提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等因素,而城市化有利于促进这些因素的形成。lampard (1956) 2提出了经济发展程度与城市化阶段之间有很大一致性的观点。berry ( 1965) 3通过选用95个国家的cross - section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moomaw和shatter(1996) 4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城市化率随人均gdp、工业化程度、出口及外国援助的增长而上升,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下降。mc. coskey和kao (1998) 5利用30个发展中国家及22个发达国家的面板数据,对城市化与人均产出、人均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bertinelli和strobl (2003) 6利用半参数方法对39个国家1960199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城市聚集之间呈现出u形曲线的特征。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且争论颇多,主要有,周一星( 1982 )和许学强(1988)分别采用137个和151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资料进行验证,发现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既不符合线性相关,也不符合双曲线模式,而是一种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周一星的相关系数为0.9079,许学强的相关系数也达0.81。7王小鲁和夏小林(1999)8、李文(2001)9、丁小平(2004)10、程俐骢和吴光伟(2005)11等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滞后于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并带来了国内需求不足、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和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云德奎(2001)12、曾宪初和张洁燕等(2005)13认为要以小城镇为载体,以工业化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使之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整体联动,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许经勇、黄焕文(2003)14指出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根本途径。高佩义(2004) 15在对168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及人均gdp进行排序和做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双向互促共进关系的观点。宋元梁、肖卫东(2005)16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刻画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关系,且长期响应作用关系更显著、更稳定。李金昌、程开明(2006) 17依据1978-2004年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时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表明: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发展有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却不大。廖进中(2008)18提出城市化的表现之一就是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而人口一旦集中,就会产生专业化,促进工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民进城可以在补充传统城市化过程中本来存在的第三产业严重滞后时找到就业岗位,并且还能在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过程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张宪平、刘靖宇(2008)19采用协整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法,分析了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看,城镇化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的观点,但绝大多数都认为城市化(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或互为因果关系;有一部分学者提出了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学者提出了我国城市化发展滞后已经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因素。由此可见,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城市化滞后不利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的观点。基于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看法各不一致,本文将应运2000-2010年平凉市gdp和城市化的相关数据指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二、平凉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现状近几年,平凉市集中全力在煤电和煤化工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壮大旅游产业、改善民计民生等六个方面推进突破,有效提升了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速,2010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二;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均居全省第四。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1.89亿元,比“十五”末翻一番,在全省排位由2008年的第八位,2009年上升到第七位,2010年又上升到第六位。城镇化建设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西部生态文化名城这个目标,不断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完善规划体制机制,改善经营思路,加大建设投资力度,强化城市管理,城镇化建设呈现出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城镇人口快速聚集的良好发展势头,初步实现了城市建设由单纯扩张规模、粗放式经营向完善功能、提升质量、促进产业发展的集约化经营的巨大转变。止2010年末,全市建制镇以上城镇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7.4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市36平方公里,6个县城30.05平方公里,25个县以下建制镇21.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及非农产业人口达到67.98万人,其中:中心城市24.8万人,6个县城28.9万人,25个县以下建制镇14.5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1.4%,比2005年提高了10.1个百分点。城镇房屋住宅面积达到1738.55万平方米16万套,其中,中心城市6万套、6个县城10万套。人均道路面积16.6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5.56%,绿地率20.68%,自来水普及率92.67%,垃圾处理率97.37%,污水处理率44.79%(中心城市污水处理率83.14%),燃气普及率42.74%。城镇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性事业取得较快发展。三、计量经济模型及相关分析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和相关资料可以得出以下数据:2000年至2010年平凉市城市化率与gdp统计数据表20年份城市化水平(%)gdp(亿元)200013.0661.08200115.466.44200217.8172.78200320.0380.61200422.5497.33200524.31110.17200626.6125.59200728.11147.82200829.8175.06200931.42195.66201033231.89根据表中数据应运excel软件绘制平凉市城市化水平与gdp关系散点图。通过上图可知,平凉市城市化水平gdp存在着明显相关关系,而且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gdp的也是呈一种上升趋势,可以进一步得出它们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绘制线性相关趋势图。以gdp为因变量y,城市化水平为自变量x,建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的数学模型为:y=ax+b式中, x 影响因素,是自变量; y 预测值,是因变量; a,b 两个待定常数, a又称为回归系数。应运excel软件进行运算并绘制拟合趋势图得到如下结果: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949052265r square0.900700201adjusted r square0.889666891标准误差18.97505812观测值11方差分析dfssmsf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129392.7778129392.7778181.634624988.26971e-06残差93240.475477360.0528308总计1032633.25329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p-value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intercept-70.039859822.22919834-3.150804570.011722363-120.3258-19.7539197-120.3258-19.7539197城市化水平8.1458656060.901571229.0351881548.26971e-066.10636981710.185361396.10636981710.18536139residual output观测值预测 gdp残差标准残差136.34514524.7348551.374057792255.4064705111.033529490.612928888375.03800662-2.25800662-0.12543561493.12182827-12.5118283-0.695050575113.5679509-16.2379509-0.90204226127.9861331-17.8161331-0.989712557146.6401653-21.0501653-1.169367838158.9404224-11.1204224-0.617755929172.70693522.3530647630.13071622910185.90323759.7567624810.54200259211198.773705233.116294821.839659175拟合趋势图:读取回归结果:截距b=-70.0398598,斜率a=8.145865606,相关系数r2=0.900700201,r=0.949052265大于0.602;t=9.035188154大于2.2622;得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b=8.145865606x-70.0398598,即城市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拉动gdp 增长8.15亿元。由此可见,城市化率低已经成了当前阶段严重制约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城市有很好的集聚效益(尤其是人才集聚效益)、规模效益与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可以有效带动信息业、工业与服务业等产业经济和周边地区小城镇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升级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走环保节能的集约发展之路。二是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城市化过程中新增工作岗位与促进工业、服务业迅速发展过程中新增工作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就业可以提高社会就业率,加速农转非的进程。而城镇人口的增加与农业人口的减少又有利于提高国内需求水平。三是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集中度,扩大对农产品的有效消费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四是优先发展城市(城镇)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节能新产品研发、公共产品供给、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国内需求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国民综合素质和社会福利水平,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四、对加快平凉市城市化进程的建议措施一是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化发展。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煤电工业发展,抓住国家实施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综合开发的重大机遇,学习借鉴外地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成功经验,以建设5000万吨煤炭生产、1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工程和煤电化循环经济项目、平凉光伏产业园为核心,加快煤炭、石油资源勘探,促进能源开发转化。实施和启动“368”工程,即酒钢150万吨低镍生铁等3个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平凉电厂三期等6个投资过50亿元的项目,平凉光伏产业园等8个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全力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建材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和以新型能源、生化制药、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先导产业,形成具有平凉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二是要发展大力第三产业,为剩余劳动力创造机会。以崆峒山旅游开发为重点,充分发挥人文历史、名胜古迹、自然生态优势,加快旅游区建设,精心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打响“神奇崆峒养生平凉”旅游品牌。以大型商贸市场建设为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辐射能力强的区域性商贸、仓储、物流等综合市场,重振陇东“旱码头”雄风。着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培育信息中介、金融保险和会展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大量的剩余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要坚持中心城市与小城市(城镇)协调发展,有序推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强中心城市、县城、重点小城镇、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中心村的聚集服务功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推进项目向园区、土地向规模经营、农民向城镇和社区“三个集中”,引导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农业人口向中心城市和城镇转移,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份、职业和观念的全新转换,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大转变。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体制、新机制,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创建新型、科学、文明、高效的城乡一体化管理制度。四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绿色能源发展基地为战略目标,实现城市化与绿色能源基地建设和谐共进。加大泾河、汭河、葫芦河、达溪河、水洛河等主要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提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开展主要流域生态环境补偿试点,逐步建立起统一、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增强城市的承载功能,加强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和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实施电厂脱硫脱氮、煤化工“三废”治理、工业烟粉尘治理、石油开采、矿区矿井、造纸制革、食品加工等行业废水治理等工程,实现中水循环利用,以确保出境水质稳定达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煤炭、石油、石灰石、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依托,抓好平凉循环经济示范区、泾川低碳经济示范区、华亭煤电及煤化工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养殖业、种植业等可再生产资源为依托,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落后产能,对资源开发、电厂、水泥等高载能企业,通过实施煤电节水改造达标、公共场所节水达标等示范项目,促进污染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和可循环。 总之,平凉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而应根据自身特点,走培育中心城市和构造特色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带及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在地区之间流动机制。避免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方的产业结构趋于雷同化,没有能够完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正如一些城市问题专家所指出的,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在于做精,重点是城市的特色化和专业化,也就是在特色化的产业和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的规模效应及综合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在产业链上的整合。参考文献:1阳立高,廖进中,柒江艺城市化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地区的数据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6-512徐雪梅,王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j .城市发展研究, 2004, (11) : 48 - 5213 berry.b.j l city classification handbook: methods and app locationsm 1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1970,14 ronald l moomaw, ali m shatter.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bias toward large cities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6 :4 (1) :1337.5宋元梁、肖卫东.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基地采买合同范本
- 沙石供应合同范本
- 车辆工程劳务合同范本
- 个人雇佣合同范本 开车
- 多项机械租赁合同范本
- 房屋购买合同范本
- 农村协议买房合同范本
- 家具吊线转让合同范本
- 电厂供煤合同范本
- 早餐门面分租合同范本
- 2025年通信专业技术-通信专业技术(中级)-中级通信专业技术(交换技术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 2025至2030年中国酒店布草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中小学校长在2025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讲话:人心决定温度人格决定高度人品决定厚度
- (2025年标准)供暖采暖协议书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至2030中国非标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26(一)秋季第一学期德育活动安排表
- 图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 2023年烟台蓝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路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