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及习题课件_第1页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及习题课件_第2页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及习题课件_第3页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及习题课件_第4页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及习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五年级期末考试考点五年级期末考试考点 考点一:计算考点一:计算 题型一:直接写出得数题型一:直接写出得数 2.10.3 0.160.5 2.40.3 14 7 2 3 3 8 5 8 1 2 1 4 2 3 1 5 1 3 1 6 3 1 33 16 3 2 2 5 12 1 3 1 4 1 5 1 3 2 9 1 5 8 题型二:脱式计算题型二:脱式计算 4() 3 8 1 6 19 14( 5 14 1 6) ) 5 1 4 3 ( 20 17 4.71(3-0.256) 5 4 12 7 20 13 题型三:简便计算题型三:简便计算 4 11 2 7 3 7 7 11 3 1 8 5 3 7 13 7 11 4 11 5 13 6 6.63.1+6.66.9 () 3 2 6 1 6 1 7 4 7 4 8 5 45 1 15 1 5 1 2 2() 1 1 9 2 9 2 12 5 5 1 8 3 5 4 9 8 3 2 3 1 10 7 10 3 12 13 2 1 1 6 1 8 5 15 4 7 3 15 11 7 3 2 1 4 3 4 1 16 9 12 7 12 1 考点二:因数倍数考点二:因数倍数 题型一:填空。题型一:填空。 112 和 18 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 224 和 32 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 3一个两位数既是 5 的倍数,也是 3 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 ) ,最大是( ) 。. 4.21 所有因数是( ) ,在这些因数中, ( )是 21 的倍数。 510 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个。 6、所有的两位数中,最大的奇数是( ) ,最小的偶数是( ) 。 9. 学校舞蹈队排练,老师用最少的人数做队形变换,要求既能平均分成 9 组,又能平均分 成 12 组,老师选拔( )名学生合适。 10、按要求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有多种填法的,只填其中一种) (1)四位数“237”是 2 的倍数。 (2)三位数“94”是 5 的倍数。 (3)五位数“1722”是 3 的倍数。 (4)三位数“45”既是 3 的倍数,也是 5 的倍数。 11、写出下面各数的全部因数。 15 的因数有: 63 的因数有: 29 的因数有: 36 的因数有: 12、在 6、0.3、1、24、0、9、23、15、5 这九个数中, 属于奇数的有 属于偶数的有 属于质数的有 属于合数的有 13、一个四位数 185。 (1)当里的数是( )时,这个四位数是 2 的倍数; 当里的数是( )时,这个四位数是 3 的倍数 当里的数是( )时,这个四位数是 5 的倍数 (2)当里的数是( )时,这个四位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 当里的数是( )时,这个四位数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当里的数是( )时,这个四位数同时是 2、3 和 5 的倍数。 3 14、看到 85=40 这个算式,我想说句话:( )和( )是 40 的因数, ( )也是 40 的因数;( )既是 5 和 8 的倍数,也是 40 的倍数。 15、在下面的 “”里填上一个适当的数字。 (1)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 472 (2)既有因数 3,又有因数 5。 41 (3)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529 (4) 同时是 2,3,5 的倍数 7 (5)同时是 3,5 的倍数 125 (6)有因数 2,同时又是 3 的倍数 38 题型二:选择题型二:选择 1、下面各数中, ( )是合数。 A、13 B、23 C、33 D、43 2、下面各数中, ( )不是 98 的因数。 A、7 B、12 C、14 D、49 3、 87 既是( )数,又是( )数。 。 A. 奇 B. 偶 C. 质 D. 合 4. (a、b 是不为 0 的自然数) ,则 a 是 b 的( ) 。 2 a 22 b A. 质数 B. 合数 C. 因数 D. 倍数 5、48 个男生和 64 个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至多有( )人; 这时男生有( )排,女生有( )排。 6、四位数“567”同时是 2、3、5 的倍数, “”代表的数是( ) 。 A、2 B、3 C、5 D、0 7、自然数 a(a0)的最大因数是( ) A、1 B、a C、aa D、不存在的 8、自然数 a 有三个因数,那么 a 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 9、10 以内最大的质数是( ) A、2 B、5 C、7 D、9 10、甲数是乙数的 4 倍(甲、乙都不等于 0) ,那么乙数是甲数的( ) A、倍数 B、因数 C、质数 D、合数 11、在不超过 100 的自然数中,7 的倍数一共有( )个。 A、7 B、10 C、14 D、20 12、下面各数中, ( )的因数个数最多。 A、12 B、39 C、46 D、49 13、甲数的最小倍数正好等于乙数的最大因数,甲数和乙数比较( ) A 甲数 乙数 B 甲数 = 乙数 C 甲数 乙数 D 不能确定 14、一个奇数与 5 相乘,积不可能是( ) A 奇数 B 偶数 C5 的倍数 4 15、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 A 98 B90 C 100 16、 a b c 是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均不为 0 ) ,ab=c,这个上说法错误的 是( ) A c 一定是 a b 的倍数 B a b 都是 c 的倍数 C a 是 b 的因数,b 是 a 的倍数 17、当 A 是自然数时,2A+1 一定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奇数或偶数 题型三:判断题。题型三:判断题。 (1)因为 91 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所以 91 是质数。 (2)个位是 0 的数,一定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 (3)27 既是奇数,也是质数。 (4)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5)同时是 2、3、5 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300. (6)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 ) (7)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越多。 ( ) (8)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合数。 ( ) (9) 所有的质数加上 1 后,就变成了合数。 ( ) (10) 合数一定是合数。 ( ) (11)一个数是 9 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 3 的倍数。 ( ) 考点三:图形的变换考点三:图形的变换 题型一:填空。题型一:填空。 1、移一移,说一说。 (1)向( )平移了( )格。 (2)向( )平移了( )格。 (3)向( )平移了( )格。 2、 (1)图形 1 绕 A 点( )旋转 90。到图 形 2。 (2)图形 2 绕 A 点( )旋转 90。到图形 3。 (3)图形 4 绕 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 2。 (4)图形 3 绕 A 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 1。 1 4 3 2 5 3、看图填空。 (1)指针从“12”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30到“1” ; 指针从“1”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60到“ ” ; 指针从“3”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到“6” ; 指针从“6”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到“12” 。 (2)如下图所示,分针顺时针转过( )度是 12:30;分针( )时针旋转( )度是 11:45. 4、下面表达正确的是( ) A、 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B、 形状规则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C、 一个图形,绕一点顺时针旋转 90和逆时针旋转 90,位置不变 D、任何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 90后,大小、位置都没变 5、下列现象,是平移的是( ) 、汽车行驶时轮子的转 、算珠在轴上的滑动 、时钟指针的移动 、电风扇叶的转动 A B 6、看图填空. C D (1)图形的旋转中心是( )点。 E F (2)图形三角形 AOB 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 )到三角形 DOE 的位置。 7、下列各图案中,不能由平移或旋转而得到的是( ) 。 A B C 题型二、判断题型二、判断 1、线段也是轴对称图形。 ( ) 2、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 ) O 6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题型三、操作题。题型三、操作题。 1、动手操作。 图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2、 (1)画出图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再将画好的完整图形先向右平移 8 格,再向下平移 1 格。 (2)图中圆的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O 点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是( ) 。将圆按 3:1 的比放大,并以 O 点为圆心画出放大后的圆。原来圆的面积和放大后圆的面 积的比是( ) 。 (3)请将图绕 A 点顺时针旋转 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画出梯形关于虚线的轴对称图形和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7 O 4、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5、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轴对称图形的下面画“” 。 6、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7、画出平行四边形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8 A 考点四:统计考点四:统计 1、下面是武汉市湖风景 2007 年和 2008 年“十一”黄金旅行人数统计图。 (1)该风景区 2007 年和 2008 年分别在哪一天接待游客的数量最多?各是多少万人次? (2)两年中哪一天接待的人数相差最少? (3)根据统计图,分析一下东湖风景区得旅游情况。 2、王叔叔开了两家体育用品商店,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家商店营业额的变化情况: (1)将两幅图合并成一副统计图。 (2)现在王叔叔打算关闭一个店,转做其他生意。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为什么 9 3、小明骑自行车到距家 6 千米远的西湖去玩,请根据下面折线统计图回答。 (1)小明在西湖玩了多少时间? (2)如果从出发起一直走不休息,几时几分可以到达西湖? (3)求出返回时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 4、1.小丽所在学校离家 2 千米,一天她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行驶了 10 分钟后,因故停留 20 分钟,继续骑了 10 分钟到家,下面( )统计图准确描述了这一事件。 (下图中的 0 点 表示的是小丽家。 ) 5、某超市一部和二部 20072010 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 (1)一部哪两年间的营业额增长幅度最大?两部哪两年间的营业额增长幅度最大? (2)一部和两部的营业额呈现什么变化趋势?你对这一边画趋势有什么想法? 10 (3)一部和二部哪一个的增长幅度大? 6、星期天,王悦和高玲去爬山。请根据两人爬山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王悦和高玲谁爬得高?高多少? (2)王悦和高玲爬山各用多长时间(休息时间除外)?谁用的时间多? (3)两人下山时各用了多少时间?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谁的速度快? 7、下图是某水文站八月上旬每天下午 2 点所测水位情况统计图。 (1)这是一幅( )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 ) 。 (2)八月上旬有( )天水位在警戒水位以上,其中有( )天超过历史最高 水位。 (3)24 小时内,水位上涨最快的是八月( )日至八月( )日,在 48 小时 内,水位变化最小的是八月( )日至八月( )日。 (4)从图中你还想到什么? 8、先填表,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记录的是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 (单位:分) 96 84 65 92 100 88 95 93 89 78 87 94 92 90 86 68 72 99 100 100 78 86 92 84 95 51 74 98 88 97 (1)根据上面记录的分数填写下表。 分数10099-9089-8079-7069-6060 以下 11 人数 (2)这次考试的优秀率是( )%。 (90 分以上优秀) (3)从以上数据和统计表中,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请试着写几条。 9、根据信息,准确统计。 丽人服装厂 2010 年上半年生产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情况如下表: 产量 月份 /套 类别 123456 成人服装250030002500200030004000 儿童服装200035003000350055005000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 丽人服装厂 2010 年上半年生产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情况统计图 成人服装 产量/套 儿童服装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0 时间/月 1 2 3 4 5 6 2.根据上图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月份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的产量相差最大,分别是( )套和( )套. (2)成人服装在( )月份的产量最低,是( )套. (3)根据统计图,你还知道了那些信息? 1. 以方格图中实线为对称轴,画出三角 形 ABC 的轴对称图形。 2. 画出三角形 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3. 下面是两支篮球队 20042008 赛季获胜场数统计表。 12 (1)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从统计图看出,火箭队的获胜场数从( )赛季到( )赛季进步最大。 (3)每队每个赛季共参加 82 场常规赛,湖人队 2006 赛季获胜场数占常规赛总场数的。 ( ) ( ) (4)20042008 赛季湖人队比赛成绩总体呈( )趋势。(括号里填“上升”、“平稳”或“下 降”) 考点五考点五: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区别、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区别、联系 (一)填空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的( )面, ( )个顶点, ( )条棱。长方体每个面都是 ( )形,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 )形,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长方形, 长方形的 12 条棱可以分成( )组,相对的棱的( )相等。 ( )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它有( )个面, ( )的面的面积都相等, ( 13 )条棱,并且都( ) 。 3、在右图中,和 A 平行的棱的( )条, 和 A 相交并垂直的棱有( )条, 和 B 平行的棱的( )条。 5、正方体是由 6 个( )的正方形围成 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的 12 条棱( ) 。 6、正方体可以看成是( ) 、 ( ) 、 ( )都相等的长方体。 7、长方体的 12 条棱可以分成( ) ,每组有( )条。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 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 、 ( ) 。 (二)判断题。 (1)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 ) (2)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六个面中没有一个面是正方形。 ( ) (3)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4)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5)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 (6)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 1、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 12 厘米,宽 10 厘米,高 5 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 )厘米。 2、用一根长 72cm 的铁条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模型。已知模型的长是 8cm,宽是 4cm,高是( )cm。 3、现在有一根 150cm 长的铁丝,用这根铁丝焊成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还剩铁丝 6cm。 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 )厘米。 (3)长方体与正方体棱长和换算)长方体与正方体棱长和换算 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为 5 厘米,宽为 3 厘米,高 为 4 厘米,求正方体的棱长( )。 2、一根铁丝,如果做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模型,棱长 8 厘米;如果改做成一个长 10 厘米, 宽 9 厘米的长方体框架模型,求高是( ) 。 3、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 8 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焊成一个长 10 厘 米、宽 7 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是( )厘米。 14 4、一根铁丝可以扎成一个长 5 厘米、宽 4 厘米、高 3 厘米的长方体,如果用它扎成一个正 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 (4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 36,它的表面积是( ) 。 (2)看图求表面积。 (3)分别计算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面的面积。 左侧面:_ 前面:_ 上面:_ (4) 一个长 1.2m、宽 0.8m、高 0.5m 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m。 (5)一个正方体纸箱的表面积是 150dm,占地面积是( )dm。 (6)用 49cm 长的铁丝做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在框架上贴上彩纸,至少需要( )cm彩纸。 (7)用 3 个长 2cm 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 3 个正方体的表面 积之和减少了( )cm。 2、判断对错,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在括号里打“” 。 (1)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长方体表面积的一 半。 ( )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36dm,它的表面积是 216dm。 ( ) (3)把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桶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8dm。 ( ) (4)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4 倍。 ( ) (5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15 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0 立方厘米,长是 5 厘米,高是 3 厘米,宽是( )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 0.2 平方米,高是 8 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长是 5 分米,宽是 2.5 分米,高是 2.5 分米,这个长方体有( )个正方 形的面,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4、做一个长 50 厘米,宽 60 厘米,高 20 厘米的木抽屉,至少要用木板( )平方分米, 它的容积约是( )升。 5、把一个长 64 厘米、宽 24 厘米、高 24 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小的正方体木块(棱长是 整厘米) ,至少可以锯( )块。 8、用 30 立方米的细沙均匀地铺在 12 米,宽 5 米的长方形沙坑里,可以铺( )米厚。 9、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24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 3:2:1,它的体积是( )立 方厘米。 10、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所以我们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或体积时,都是 从( )体的表面积或体积推导出( )体的表面积或体积。 1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 12 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2、表面积是 54 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正方体的棱长缩小 3 倍,它的体积就缩小( )倍 14、一个棱长 4 分米的正方体,如果它的高增加 3 分米后,体积比原来正方体增加( )立 方分米。 15、一个长方体水槽,从里面量长 3 米,宽 0.3 米,深 0.2 米。它的容积是( )升 16、从一块正方形铁皮的四个角各减去一个边长是 4 分米的正方形后,剩余部分恰好可焊 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铁皮盒子,它的容积是( ) 二、判断题。 1、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进行计算 ( ) 2、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 ) 3、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容积 ( ) 4、如果一个长方体能锯成四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那么长方体前面的面积是面积的 4 倍 ( ) 5、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 ) 16 6、容积是 10 升的油箱的体积应比 10 立方分米大。 ( ) 7、正方体的棱长扩大 3 倍,体积就扩大 9 倍。 ( ) 8、体积是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分成 1000 个体积是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 ) 9、把一块正方体的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体积不变。 ( ) 10、棱长 6 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三、选择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 2 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2 4 6 8 2、如果把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 3 倍,那么它的体积扩大( )倍。 A、3 B、6 C、9 D、27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 2 倍,则体积扩大( )倍 2 4 6 8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6 厘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比是( ) 。 A、一样大 B、表面积大 C、体积大 D、不好比较 5、至少用( )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 2 B 4 C 8 D 9 6、表面积是 54 cm2 的正方体,体积是()cm 3 18 54 27 1 2 3 7、将一个正方体钢坯熔铸成长方体,熔铸前后的( ) 。 A、体积和表面积都相等 B、体积和表面积都不相等 C、体积相等,表面积不等 D、表面积相等,体积相等 8、表面积相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比, ( ) 正方体体积大 长方体体积大 相等 9、将一个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正方体和长方体( ) 体积相等,表面积不相等 体积和表面积都不相等 表面积相等,体积不相等 10、一个菜窖能容纳 6 立方米白菜,这个菜窖的( )是 6 立方米 体积 容积 表面积 17 11、一个玻璃容器,盛满了 50 升水,这个玻璃容器的( )就是 50 升。 A、体积 B、容积 C、重量 D、表面积 考点六: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考点六: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考点考点:分数的意义、性质:分数的意义、性质 考点考点:真假分数、带分数:真假分数、带分数 考点考点:分数的大小比较(注意时间的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注意时间的比较) 题型一:填空题型一:填空 1、把化成最简分数是( ) ,再增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质数。 8 . 1 15 . 0 2、0.75=( ):8=( )%。 8 () 16 () 3、=0.75=( ):( )=( )% 8 () 16 () 4、分数的分子扩大 3 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母应加上( ) 。 7 2 5、5 个 是( ) , ( )个 是 1。 1 5 1 6 6、 里面有( )个,里面有( )个。 7 8 8 1 3 2 2 3 1 7、18 个 是( ) 。 9 1 8、6 枝铅笔的 是( )支,10 铅笔的是 4 支铅笔。 1 3 ) ( ) ( 9、一盘苹果的是 4 个,2 个同样的盘子里共有( )个苹果。 2 1 10、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 11、 ( )( )= 5 3 10 ) ( ) ( 21 100 ) ( 18 12、分数单位是的真分数有( ) 5 1 13、把的分子扩大 3 倍,分母要加上( ) ,分数的大小不变。 5 4 1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1)21 厘米( )米 (2)14 角( )元 1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025 毫升( )升 2750 克( )千克 7 平方米 50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36 分( )小时 16、把 12 支同样的铅笔平均分给 6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 12 支铅笔的,是( )( )( )支铅笔。 17、5 个月是一年的,是半年的。 )( )( )( )( 18、3 个是( ),是( )个,( )个是 2,是 8 个( 7 1 7 2 2 7 1 4 1 9 8 )组成的。 19、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3= 3= = =( ) (填带分数填带分数) 245 8 8 7 15 2125 6 20、用最简分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或指定部分。 (1 ) (2) () () () () 21、在 里填上“”或“=”。 0.64 5 14 3 14 9 8 9 7 11 24 5 16 16 25 22、m既可以表示把( )m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也可以 9 7 19 表示把( )m,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 23、 ( )( )=。 15 20 5 4)( )( 题型二:选择题。题型二:选择题。 1、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 ) 。 A.分数的意义 B.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C.分数的基本性质 2、下面阴影部分如果用分数表示是 ( ) A、 B、 C、 D、 3 1 3 2 5 1 5 2 3、因为,所以的分数单位是 ( ) 4 3 8 6 12 9 24 28 24 18 A、 B、 C、 D、 4 1 8 1 12 1 24 1 4、两个分数, 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 ( ) A. 大 B. 小 C. 不一定 5、在、中,最简分数有( )个。 8 20 13 52 21 14 17 16 A.1 B.2 C.3 D.4 6、20 袋重量相同的白糖,共 5 千克。每袋白糖的重量占总重量的( )。 A. B. C. D. 4 1 1 4 1 5 1 20 7、25 分钟是( )小时. A. B. C. D.2 1 4 1 40 5 12 1 2 8、(a、b 是不为 0 的自然数) ,则 a 是 b 的( ) b 22 a 2 A、质数 B、合数 C、因数 D、倍数 9、的分子加上 8,如果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15 4 A加上 30 B加上 8 C扩大 2 倍 D增加 3 倍 10、如果 分子加上 2a,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是( ) 。 a b A、2ab B、2ab C、3b 20 11、是最大的真分数,那么 a 的值是( ) 。 a 11 A、11 B、1 C、10 12、在中,最简分数有( )个 16 17 14 21 52 13 20 8 、 A、1 B、2 C、3 D、4 题型三:判断题型三:判断 1、小贝说自己吃了一块蛋糕的 ,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那么妈妈吃的比小贝多。 ( 5 2 10 4 ) 2、如果,则一定是假分数。 ( ) b a a b b a 3、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1,那么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 ( ) 4、的最简分数是。 ( ) 18 12 9 6 5、分母是 10 的真分数共有 10 个。 ( ) 6、因为=,所以的分数单位是 ( ) 10 4 5 2 10 4 5 1 7、把整数 3 化成用 5 作分母的分数是 ( ) 5 3 8、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 ) 9、通分就是把分母不同的分数改写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 ) 10、所有的假分数的值都大于 1。 ( ) 11、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 ( ) 6 1 6 1 12、两个分数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一定相等。 ( ) 13、分母是 14 的最简真分数有 6 个。 ( ) 14、在和之间只有一个真分数。 ( ) 11 8 11 10 11 9 1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都是最简分数。 ( ) 16、在分数中,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 17、约分和通分都只改变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没改变分数值的大小。( ) 18、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19、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 ) 21 题型四:按要求解答。题型四:按要求解答。 1、在( )里填上“” 、 “”或“=” 。 (6 分) ( ) ( ) ( ) 5 3 6 4 8 3 1 11 8 20 16 5 4 2、圈出最简分数,把其余的分数约分。 (12 分) 5 4 16 12 40 8 24 12 60 100 131 130 3、把和都写成分母是 36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6 分) 9 5 12 7 4、写出与相等的三个分数。 (6 分) 5 3 ( ) ( ) ( ) 5、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6、 7 7、把下面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把下面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8 8、通分并比较分数的大小、通分并比较分数的大小(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考点七:解决问题考点七:解决问题 一、一、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22 有些问题可转化为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如果要求的是有些问题可转化为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如果要求的是“最长最长”或或“最短最短”等问题,就是求两等问题,就是求两 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有两根钢管,一根长 24 米,一根长 30 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根不许有 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几段? 2、一个长方体木料,长 36 厘米,宽 21 厘米,高 15 厘米,把它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体,不 准剩余,那么正方体小木料棱长最大是多少?能切成多少块? 3、赵阿姨买回一条长 50 分米长的红彩带和一条 43 分米长的绿彩带。赵阿姨把它们裁成同 样长的小段,结果红彩带剩余 2 分米,绿彩带剩余 3 分米。所裁成的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 能裁成多少长度相等的小段? 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1 1)两个数中,如果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中,如果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 2)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 3)两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4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1、同学们参加跳绳比赛,按 4 人一组,6 人一组、10 人一组进行分组练习,都正好分完, 没有剩余。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2、星期五,爸爸妈妈在家休息,妈妈连续工作 6 天休一天,爸爸连续工作 5 天休一天,下 次爸爸妈妈都在家休息应是几天后? 3、有一车饮料,每 3 箱一数,剩 1 箱,每 5 箱一数,剩 1 箱,每 7 箱一数,剩 1 箱。这车 饮料至少有多少箱? 4、一个数被 3 除余 1,被 6 除余 4,被 8 除余 6,这个数最小是几?(当题中所求的数不是(当题中所求的数不是 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以通过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增加一部分”或或“减少一部分减少一部分”的方法,将所求的问题的方法,将所求的问题 23 转化成求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求出结果。转化成求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求出结果。 )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宽长高宽高宽高)高)2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棱长66 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长长宽宽高,用字母表示为:高,用字母表示为:V=abhV=abh 。 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V=a a a a=aa=a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可以统一起来,即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可以统一起来,即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底面积高,高, 用字母表示为:用字母表示为:V=shV=sh 1、加工厂要做一款洗衣机的机套(没有底面) ,长 0.6 米,宽 0.4 米,高 0.8 米。做 100 个 这样的机套需要多少布? 2、学校新建的舞蹈室要铺 3 厘米厚的木质地板。现量得舞蹈室长 50 米,宽 32 米。给这个 舞蹈室铺地至少要木材多少方? 3、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棱长 2dm,向容器倒入 5L 水,再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 器水深 15cm,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一根长方体木料,截面是边长 1.5 分米的正方形,从这根木料上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体 后,剩下的木料长 3.2 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5、一辆运煤车从里面量长 2.5 米、宽 1.8 米,装的煤高 0.6 米,平均每立方米煤重 1.5 吨, 这辆车装的煤有多少吨? 24 6、一种无盖的长方体形铁皮水桶,底面是边长 4 分米的正方形,高 1 米。做一只这样的水 桶至少要多少铁皮?这只水桶能装水多少升? 7、体育场用 37.5 立方米的煤渣铺在一条长 100 米、宽 7.5 米的直跑道上。煤渣可以铺多厚? 6在一个长 50cm,宽 30cm,高 10cm 的长方体石块中间凿出一个棱长 10cm 的正方体后, 这个石块的表面积是多少? 三、分数应用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方法:根据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可得,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