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延安医院 中心ICU 脓毒症免疫紊乱与免疫调理治疗 吴玉娟 内容 2 免疫调理治疗4 脓毒症现状及经典治疗 3 1 脓毒症免疫紊乱机制 3 3 脓毒症本质的认识 Epidemiology vAccounts for about 2% of admissions but 59% require intensive care v $ 16.7 billion dollars in the US alone v Mortality is 20-63% v 2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noncoronary ICUs10th leading cause of overall death v More common in men and in non-whites v Patients are now older (57 to 60) v Incidence has increased from 1979 (164,000 cases) to2000(660,000)- Annualized increase of 8.7% v Deaths have increased from 43,579 to 120,491 v only 56% go home vs. 78% NEJM 2003;346:1546-54 全球 每年有1800万人发生严重感染,每天约 1400人死于严重感染。 我国的情况 我国每年仅以院内感染发生脓毒症的 病例就超过500万,此数据不包括以感染为原 发病就医的门诊和住院病人。 1989年卫生部的统计资料 Purpose for Existence? 750,000 cases of severe sepsis/year in the US* FutureFuture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1,600,000 1,800,000 200120252050 Year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Severe Sepsis Cases US Population Sepsis Cases Total US Population/1,000 TodayToday Incidence projected to increase by 1.5% per year Angus DC. Angus DC. Crit Care Med.Crit Care Med. 2001;29(7):1303-1310. 2001;29(7):1303-1310. sever sepsis的特点 每年1.5%的 速度增长 高发病率高发病率 $ 16.7 billion dollars in the US 高费用高费用 Mortality is 20-63% 高病死率高病死率 全世界的努力 ACCP/SCCM 1992ACCP/SCCM 199220022002 guidelines 2004-20082004-2008 Definition Barcelona declaration SSC guideline ssc Vasopressors Inotropic therapy Initial resuscitation (first 6 hour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rhAPC Steroids GI/DVT Diagnosis Antibiotic therapy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 . Crit Care Med ,2004,32(3):858-873 对脓毒症的认识 v 20世纪80年代中期,脓毒症被认为是机体对感染产生 过度的炎症反应,并归咎于免疫细胞大量释放促炎细胞素 所致。 v 因此,针对若干促炎细胞素进行了大量的所谓“抗炎治疗” ,但临床研究效果不彰。十年近乎亢奋的“免疫调理治疗” 尝试陷于低谷。 v 就失败的原因人们提出许多见解,如单克隆抗体作用的局 限性;抗促炎细胞素潜在的危害性;人类与实验动物间种属 的差异性等,但最具影响力并被普遍接受的是1996年 Bone提出的所谓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假说。 对脓毒症的认识 v 因此,对脓毒症患者不 加区别地实施促炎(或 抗炎)细胞素治疗是不 恰当的。 v CARS假说似乎能够解 释抗炎治疗“失败”的原 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得到了临床研究的支持 。 病程中晚期 抗炎机制占优势 免疫抑制出现 病程早期 促炎机制占优势 过度的炎症反应 CARS 假说 Crit Care Med, 1996,24:1125-8 v按照该假说,免疫调理治疗的任务是恢复促炎与抗 炎机制的平衡,逻辑上通过早期予抗炎治疗,晚期予 免疫刺激治疗有望逆转脓毒症的免疫抑制状态。 v然而,一项观察报告发现,对免疫抑制患者进行 免疫刺激治疗后,其免疫状态和预后的变化与相 伴的促炎抗炎细胞素的变化是CARS假说完全 无法解释且相悖的。 入选标准:2000-2001年满足严重脓 毒症诊断的患者 治疗组: HLA-DR50%或患者死亡; HLA-DR30%的22例患者,仅予SSC 治疗 对照组: 10例健康成人血标本为正常对照 结果: HLA-DR30%者 全部存活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35-138 各组治疗前后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xs) v 所有患者细胞因子均高于健康对照 v经免疫刺激治疗且存活的患者, TNF-a和IL-6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其 中IL-6下降最显著。免疫状态得不到改善且死亡的患者,各种细胞因子变 化不明显. v 两类患者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均不明显。 v 研究发现脓毒症免疫抑制发生的机制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平 衡并无直接关系。 v 显然,这样的结果是无法用CARS的促炎/抗炎平衡假说解 释的。CARS假说存在严重缺陷。 v CARS假说的积极意义在于警示了脓毒症患者存在不同的 免疫状态和逆转免疫抑制的重要性,但导致免疫抑制的机 制不清。 对脓毒症的认识 SIRSImmunosuppress Sepsis 同时存在 相互制衡 此消彼长 v 脓毒症免疫抑制发生的机制究竟是什么?炎性细胞因子到 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合理的免疫调理治疗方向究竟在哪里 呢? v 得益于基础研究的进步,近年正在逐步阐明,脓毒症免疫 抑制是由于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特别是CD4 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凋亡加速的结果。 免疫基础知识(1) v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理化屏障 皮肤粘膜及血脑胎盘 骨髓胸腺;淋巴结、脾和 细胞 吞噬细胞 NK 淋巴细胞等 分子 补体、IFN-a 、b及 抗体、IFN-y等细胞因子 TNF等细胞因子 发生 与生具有,应答发生快 后天获得,应答发生较慢 维持时间 终身维持 有自限性 特异性 无 有 记忆性 无 有 稳定性 不因免疫次数而增减 随免疫次数增加而增强 免疫基础知识(2) v 免疫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v 免疫稳态要求免疫系统能及时对抗原发生有效反应,并在 抗原清除后迅速终止反应而恢复到原有状态,以便机体对 新的抗原刺激再次发生免疫应答。 v 研究证实,在维持免疫稳态过程中,淋巴细胞凋亡发挥着 关键作用,尤其在免疫应答终止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免 疫应答结束后效应细胞的清除等都是通过凋亡来实现的。 凋亡与坏死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发生炎症反应。 免疫基础知识(3) T细胞识别抗原 的MHC限制性 TCR Ag-MHC 分子复合物 MHC-I MHC-II APC Ag APC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 状细胞(DC),皮肤朗罕氏细胞 等,指能向T或B细胞递呈抗原的 细胞。 脓毒症发病机制 物理损伤 化学物质 生物学损伤 MONKCD8Th1 激素 TNF-a颗粒酶FasL IL-1、IL-6、 G-CSF 非细胞膜损伤 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加速 凋亡 细胞膜损伤 细胞坏死 脓毒症 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亢进 TNF-a、Fas配体(FasL)、颗粒酶,以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引发 细胞凋亡加速的主要诱导物,并且通过激活细胞浆内的一种被称作 caspase来实现 小结 v 目前我们对脓毒症免疫状态的认识是: v 病理损害打击下的机体反应将通过两条不同途径,同时造 成特异性免疫系统抑制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亢进。 v 这种状态可能也就是Bone提出的所谓的混合型抗炎症反 应综合征(mixed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 MARS)。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2)67-69 对脓毒症的认识 1992199219961996? SIRSCARSMARS 免疫抑制机制 v 业已明确,在动物和人类脓毒症中,大量CD4+T淋巴细胞 和B淋巴细胞发生了凋亡,且并不依赖于淋巴细胞的成熟 v 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对不同性质凋亡诱导物的敏感性并不相 同。如: 脾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凋亡依赖于内毒素或TNF-a CD4+T淋巴细胞凋亡依赖于Fas和FasL共同作用 CD8+T淋巴细胞凋亡则需要TNF-a和TNF受体(TNFR) 的结合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也可诱导T淋巴细胞的凋亡 免疫抑制机制 Text TNF/TNFR CD4+T细胞B 细胞APC减少 CD4+T细胞激活障碍 抗体产生减少 抗原递呈能力下降 淋巴细胞凋亡 T淋巴细胞克隆无反 应,活性T细胞减少 抑制性细胞因子分泌 增加(IL-4.IL-10)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障碍 CD4+T淋巴细胞功能性分化 Steroids Fas/FasL 免疫抑制机制 Th1 TNF-a、IL-2、IFN-r vCD4+T细胞活化 漂移 Th2 IL-4 、IL-10 v抑制性细胞因子IL-4 、IL-10进一步增加 细胞因子微环境的变 化(IL-12IL-10),决定 CD4+T细胞的功能性 分化 树突状细胞、调节性T细胞与脓毒症免疫抑制 v DC介导机体特异性免疫,决定T细胞的激活或抑制,成为 效应性、记忆性、无能的T细胞,或者T细胞凋亡。DC-T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DC释放的细胞因子决 定效应性T细胞向Thl或Th2分化。 v Tr: CD4+CD25+Tr主要由胸腺T细胞发育而来,在人和小 鼠的外周血及脾脏T细胞中占5-10%。脓毒症时机体表现 为Tr细胞水平持续增高,而Tr具有免疫无反应性及免疫抑制 性两大特性。主要通过细胞接触机制及分泌抑制性细胞因 子两方面实现,表现为对抗原刺激不发生反应性增殖并且 也不分泌细胞因子IL-2,抑制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和 增殖。 DCTr细胞在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中的相互作用 v Tr不仅可以直接抑制普通T细胞功能,而且可以对DC抗原 呈递功能进行抑制。受Tr作用而产生的凋亡细胞具有同步 传递抑制信号功能且对排斤反应中的DC具有免疫抑制特 性,DC在捕获这种凋亡细胞后随即丧失分化成熟能力。 v DC是诱导刺激性T细胞还是Tr决定于DC的成熟程度。在 炎性因子缺乏条件下,未成熟DC刺激静息型T细胞增殖的 能力很弱,这可能诱导免疫耐受。不成熟DC的这种负调 节功能可通过免疫调控因子,如TGF-b、PGE2和IL-10得 以加强。 v DC 与 Tr 细胞在机体免疫调节中分工不同,但彼此间存在 着对话和沟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脓毒症本质 1 炎症反应亢进 免疫功能紊乱 3 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 2 凝血功能障碍 免疫调理治疗 抗炎治疗 免疫刺激治疗 病死率降低? 药物选择 1 乌司他丁 (ulinastatin) 拮抗各种细胞毒性 蛋白酶的作用 拮抗氧自由基 直接结合细菌毒素 抑制凝血系统活化 3 y干扰素 本身就是促炎介质 存在加剧全身炎症 反应的风险 不宜用于脓毒症免 疫刺激治疗 2 a1胸腺肽 (thymosin a1) 促进淋巴细胞分化 成熟和单核细胞抗 原呈递 抑制白细胞增殖, 诱导白细胞凋亡 激活树突状细胞 第一个临床多中心RCT研究 v脓毒症免疫调理治疗临床研究协作组完成,包括 全国21家三甲医院ICU的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 v入选标准:进入ICU内的严重脓毒症(Marshall评 分520)患者 v从2003年10月至2006年5月,共完成433份病例 v对照组:SSC治疗 治疗组:SSC+乌司他丁、迈普新 v该研究分两个阶段完成,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7):451-7 研究1 Phase 1分析Phase 2 可能系治疗组 药物剂量不足 所致 SSC治疗 + 乌司他丁: 20万U / tid 迈普新: 3.2mg / bid 连续7天 SSC治疗 + 乌司他丁: 10万U / tid 迈普新: 1.6mg / bid 连续7天 研究1 v第1阶段研究两组主要预后指标比较(xs) 变量 治疗组 对照组 值 (n=44) (n=47) 入组arshal评分 6.962.42 8.34 3.46 0.0288 28d死亡率() 53.19 56.82 0.7282 90d死亡率() 84.09 98.23 0.6685 28dApache下降() 38.2639.58 30.9043.97 0.5303 28darshal下降() 30.9862.03 36.4843.95 0.9112 研究1 v第2阶段研究病例入组时一般情况及治疗中 的特殊事件比较(xs) 研究1 v第2阶段研究两组主要预后指标比较(xs) v 研究结果证明联合使用乌司他丁和迈普新治疗严重脓毒症 是成功的。28 d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绝对存活 率提高13.2,相对存活率提高21.4;90d绝对存活率 提高15.0,相对存活率提高31.2。 v 该研究显示了治疗的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研究2 v20042005年该院外科70例创伤、严重脓毒症和 MODS病人进入研究 v前瞻、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v对照组34例,经典SSC治疗 v治疗组36例,经典SSC治疗+免疫刺激治疗 乌司他丁: 20万U / tid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会教学比武课件下载
- 高中教学课件插画素材库
- 2025至2030中国糯米食品深加工市场运营格局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培训幼儿老师课件
- 客诉个人工作总结
- 美团骑手工作总结
- 外企人事部年终总结报告
- 文娱部长述职报告及环保培训课件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生物传感技术在地震灾区环境监测中的创新应用报告
- 离婚协议书:安置房分割及子女抚养及财产分配细则
- 《运动与位置》(31张)-完整版课件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1 轴对称 ︳青岛版 (共17张PPT)
- 临时用电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内容的内部审核检查表【含检查内容】
- 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概要
- 心包积液以及心包填塞
-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
- 河道清淤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论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分析研究行政管理专业
- 技术部薪资等级晋升制度76799
- 生物化学:第2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