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医学ppt_第1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医学ppt_第2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医学ppt_第3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医学ppt_第4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医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自我分析】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 些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 是怎样影响,举例说明。 概括来说,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大 体可以归为两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哪 一种起决定作用?各占的比例是多少?至今 尚未达成共识。 下面我们来讨论 这两个因素哪个影响 更大吧! 对立的两派:“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 遗传决定论:创始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认为认 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 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 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 现。其创始人高尔顿的典型论调是:“一个人的能 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 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环境决定论:主要代表人物,洛克和华生 洛克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 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 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环境决定论。其意义在儿童教 育和心理学领域也有不同的具体的延展。 心理学家华生约翰.布鲁德斯.华生John.Broadus.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等认为,个 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 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一、遗传因素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一).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遗传素质是一种生理现象,是 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构造、 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 生理特征。 常见的遗传现象 肤色 身 高 单双眼皮 少白头 秃 头 (1)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 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 心理水平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思考: 有人说,刚出生的孩子就是 一张白纸,以后的成长就看大 人在上面怎么画,你认为这句 话正确吗? 一些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说明:同卵双生子有近 乎相同的智力。同卵双生子是有一个受精卵分裂为 两个发育而成的,具有相同的遗传素质。 英国心理学家西里儿伯特 (Cyril Burt)的研究材料表明 :在 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儿童智力相关很小,而有血缘关系的 儿童之间的智力相关依家族谱系的亲近程度而逐渐增高,同卵 双生子的智商有很高的相关依据。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詹森(Jenson,1968)对8个国家100多种有 关不同亲属关系者的智商相关的研究材料作了总结,也得出类 似的结论:儿童与亲生父母的智商相关高于与养父母的:异卵双 生子与一般兄妹间的智商相关相似;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关最 高。遗传关系越近,智力发展越相似。 (二).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 儿童出生以后,身体各个部位和各个器官的结构和机 能都在不断的生长和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与生理的发展, 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关系密切。 例如: 脑量:390(出生)780(九个月)990(一岁) 1000(三岁) 1300(七岁)接近成人。 思考: 儿童身体各部分的生理发 展与成熟为儿童的心理发展 提供了基础,但是,假如生 理没有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 ,就对儿童进行提早训练的 划,结果会怎样? 案例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选择了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 重、 健康状况都一样。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 他天训练15分钟,6周以后,也就是在这个孩子54周的时候, 他 终于能独自爬楼梯了。双胞胎中的弟弟,基础情况跟哥哥完全 一样,不过格塞尔让他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练习 了两周,也是在54周的时候学会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案例分析: 48周的孩子刚刚学会站立,或者仅会摇摇晃晃勉勉强强地走, 而52周的孩子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也比哥哥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更加有力。后学的尽管用时短,但 效果不差,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的意愿。 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 的 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 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观点辨析: 下面的两个观点是否正确 1.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说明遗传在儿童的心 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都上中班了,老师应该教他多 识字,多做数学题。 二、环境因素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成为现实 1.社会生活环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 社会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表现在: 第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 实。 第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第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 的 最重要客观因素。 中国的“猪孩” 某位过路人经过某处树林,看见一头母 猪带着猪崽儿们在太阳底下觅食。这景象在家 猪散放的地区很平常,过路人却住了脚好奇地 瞧着猪崽儿中的一个,随后满腹狐疑地走拢过 去。当他看清楚了,不由地惊得毛发倒竖。天 哪!虽然浑身泥水爬行在地口中发出猪叫声, 那小东西却生着人的面孔长着人的手足躯干, 它并非猪崽儿,而是一个被长绳扣在树桩上的 四五岁女孩儿! 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2.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调控作用 (1)社会生活环境第儿童发展的主观调控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实 现的。 (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下一代施加影响 的过程。 (3)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华生的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按 自 己的愿望培养,我保证把他们培养成我选择的任何特 定的类型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领袖甚至 乞丐和小偷而不管他们的天分、爱好、倾向、才能和 他们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 三、儿童心理在活动中发展 同学们来说说 自己小时候有 玩过什么游戏 啊! 儿童是通过活动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关系的 , 任何教育的要求也是通过活动来展开的。儿童 的心理也是在活动中发展的。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 戏是 劳动,游戏是最重要的教育形式”。 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 径”。 因此,游戏是小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发小儿 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并且可使小儿掌握一些知识技能 ,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小儿全面发展。 游戏活动有两类: 一是操作活动: 玩水玩沙、玩积木等,能锻炼幼儿的认知能力。 二是人际交往活动: 各种角色扮演游戏等,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 展。 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反射的是( ) A.抓握反射 B. 惊跳反射 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D.游泳反射 2.视觉中枢位于脑( )机能结构。 A.枕叶 B.顶叶 C.颞叶 D. 额叶 3.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中,( )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环境 和教育 4.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属于( ) A.个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