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 n临床工作中常用心电图来评价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以 及缺血程度。 如果不结合临床病史,单纯依赖心电图来 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案是无价值的。当然若患者没有临 床病史,心电图既不非常特异也不特别敏感。 n心电图有其局限性。比如心电图完全正常者,可能实际 上存在严重和广泛的冠状动脉病变。另外,急性心肌梗 死住院患者,仅半数以下在发病的初期存在典型的心电 图变化,高达20的患者心电图正常或较近正常。 心肌缺血 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价值 n正常情况下心室肌复极过程从心外膜开始 向心内膜推进,心肌缺血引起复极过程发 生改变: n心内膜下缺血:心内膜心肌复极时间延迟 原来与心外膜复极向量抗衡的心内膜复极向 量减少或消失 ST段下移和T波倒置 n透壁性或心外膜心肌缺血或损伤:心肌复极 的顺序逆转(心内膜先复极) ST段抬高 和T波高尖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1 ) 心肌缺血 与心肌缺血或损伤有关的T波变化 心肌缺血 1)T波改变(高尖) n心肌缺血可引起多种T波改变:T波高尖、平坦、 倒置或双向。 n高尖T波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变化之一,最常见于 胸前导联。 nV1 to V3导联孤立的高尖T波也可能由于左室后壁 心肌缺血(T波倒置的镜像改变) 心肌缺血 新近发生的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V2和V3导 联高的T波,提示后壁缺血。 心肌缺血 n心肌缺血T波增高 心肌缺血 2)T波倒置 T波倒置 nT波倒置可以是正常的:可出现在III、aVR和V1导联或 V2(仅与V1导联的T波倒置有关); n心肌缺血也可导致T波倒置,但必须记住:III、aVR和 V1导联T波倒置伴QRS波主波向下属于正常。 nT波倒置深、而对称强烈地提示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 不稳定性心绞痛表现为倒置的T波 心肌缺血 3)T波双向改变 n某些非透壁性心肌缺血患者,表现为双向T波。尤其是发 生在胸前导联是急性心肌缺血的特征。 n双向T波通常进展、演变成对称性的T波。这些变化发生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强烈地提示 心肌缺血。 不稳定性或恶化性心绞痛强烈地提示心肌缺 血。 心肌缺血 Biphasic T waves in man aged 26 with unstable angina 心肌缺血 4)ST段下移(ST depression) n典型的心肌缺血引起ST段下移。正常ST段通 常和T波连接平滑,常导致决定ST段结束和T 波开始很困难。 n典型的心肌缺血产生ST段下移。正常的ST度 通常和T波平滑的连接,因此要决定哪里是ST 段的终末部分和T波开始部分是困难的。 nST段最早、最细微的变化是ST段变平,引起 ST段和T波之间更明显的角度。 心肌缺血 ECG showing normal wave form (A); flattening of ST segment (B), making T wave more obvious; horizontal (planar) ST segment depression (C); and downsloping ST segment depression (D) 心肌缺血 缺血性胸痛患者细微的ST段改变: 无胸痛发作 (上图)和胸痛发作时(下图) 心肌缺血 缺血性胸痛患者显著的ST段下移 心肌缺血 非缺血性ST段变化:服地高辛患者(上图)和 左心室肥厚患者(下图) 心肌缺血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广泛的ST段下移 心肌缺血 5)ST段抬高 n胸痛患者伴一过性的 ST段抬高是心肌缺血的特征,通常 见于冠脉痉挛性 (变异型或 Prinzmetals) 心绞痛。 n其中一部分患者将会发展为严重的近端冠脉狭窄。当 ST 段发生和消退后,可能随后出现深的T波倒置(甚至没有 心肌损伤酶学异常的证据)。 心肌缺血 胸痛患者可逆性的ST段变化:ST段抬高 随胸痛缓解转变为正常 心肌缺血 n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先后可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 三种类型的图形。 n缺血型改变:主要是心肌复极时间延长和T波改变。 n损伤型改变:主要为ST段抬高; n坏死型改变:梗死部位心肌无电活动,不产生心电向 量,但正常的心肌照常除极,产生一个与梗死部位相 反的综合向量。由于心肌梗死主要发生在室间隔和心 内膜下心肌心室起始0.03-0.04s除极向量背离坏死 区造成面向梗死区的病理性Q波或QS波。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cardial infarction AMI )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cardial infarction AMI ) n心电图是诊断AMI最基本的辅助工具; n各部位心肌接受不同的冠状动脉供血,心电图改变具 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心电图对AMI还有定位意义; n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因为积极 的再灌注治疗能改善预后。 n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用的诊断标准为连续至少2个导 联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引起的ST段抬高容易被认识 。 但弄清楚常见的“假”梗死心电图、避免不必要的溶 栓治疗是最基本的。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过程 心肌梗死 n位于梗死区的导联可以同时记录到心肌 缺血、损伤和坏死的心电图波形改变: n缺血型T波最多见,但诊断AMI特异性差; n损伤型ST改变对AMI特异性较强,但变异 型心绞痛也可出现; n典型的坏死波被认为是心肌梗死可靠的诊断 依据; n若三者同时存在,则AMI诊断基本成立 。 心肌梗死 1)超急期变化 nAMI数分钟后首先出现心内膜心肌缺血产 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斜型抬高、并与 高耸T波连接,这些表现持续仅几个小时。 n超急期的T波改变在前胸壁导联最明显,与以前的 心电图比较容易被发现。这种T波改变通常在心肌 梗死发作后持续5到30分钟,随后ST段发生改变 。 心肌梗死 n超急期的T波 心肌梗死 2)急性期变化(1) nST段改变: n在实际工作中,ST段抬高时常为最早被认识到的心电 图改变,常在症状发作几小时内 出现。 n起初ST段可能变直伴ST-T波之间的连接点消失。然后 T波变宽、ST段抬高,失去正常的凹面。进一步抬高 ,ST段演变为弓背向上的抬高。ST段抬高的程度差异 很大,可以从10 mm(显 著抬高) 。有时QRS波、ST段和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 线,所谓的“巨大的R波”或“墓碑”样改变。 n下壁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可能持续2周左右消失。前 壁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如果形成 左心室室壁瘤,可能持续性的T波倒置可以几个月,偶 尔可永久性的存在。 心肌梗死 前壁心肌梗死存在显著ST段抬高 (表 现为 “墓碑”样 R波) 心肌梗死 n病理性Q波: n随着AMI进展,R波振幅降低和病理性,Q波的形 成,Q波是唯一肯定的心肌坏死证据。 nQ波可在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发作12小时内出现 ,但时常发生在12小时左右,偶尔24小时后才出 现。 n大面积的心肌梗死,Q波可作为永久性心肌坏死 的标志。较局限的心肌梗死,在愈合过程中焦痂 可以收缩,减少了无电活动的面积,导致Q波消 失。 心肌梗死 2)急性期变化(2) 下壁和前壁导联的病理性Q波 心肌梗死 nT波改变:急性期直立的T波开始倒置,并逐 渐加深; n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和缺血型T波倒 置可在急性期同时存在; n开始于梗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 属于心肌梗死演变过程。 心肌梗死 2)急性期变化(3) 陈旧性心肌梗死出现长期持续性ST段抬高和T波倒置(超 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壁瘤) 心肌梗死 急性期对应性ST段 n面向急性损伤部位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正相电位,背对损伤部位 的电极则记录到负相电位,产生所谓的“镜像”改变。远离梗死 区的广泛ST段下移时常提示广泛的血管病变、预后较差。 n远离梗死部位的ST段下移被称为对应性改变 (相反的ST段变 化),是诊断心肌梗死高度敏感的指征。70的下壁和30的 前壁梗死患者可出现对应性变化 n典型的ST段下移多呈特征性水平行或下斜形。但怀疑ST段抬高 的临床重要性时,对应性改变特别有帮助。 n对应性改变强烈地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敏感性均90 ,虽然无对应性改变也不能除外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肌梗死 下侧壁心肌梗死出现 I、aVL、V1和 V2导联的对应性改变 心肌梗死 对应性变化:前侧壁导联存在广泛的ST段下 移提示轻微的ST抬高属于急性梗死 心肌梗死 梗死部位的定位 n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可进行梗死部位的定位 ,提示血管病变的部位。近端的动脉阻塞倾向于 产生最广泛的心电图异常。 n前壁和下壁是最常见的梗死部位。前间隔梗死是 左前降支动脉病变高度特异性的标志。 nII、III和aVF导联孤立的下壁梗死通常提示右冠 状动脉或回旋支远端病变。近端回旋支病变常引 起侧壁(I、 aVL、 V5 和 V6导联)梗死改变。 心肌梗死 导联的解剖关系 下壁 II、 III 和 aVF导联 前壁 V1 to V4 导联 侧壁 I、 aVL、 V5 和 V6 非标准导联 右心室 右胸导联 V1R to V6R 后壁 V7 to V9导联 心肌梗死 梗死部位的定位 左室心肌梗死定位诊 断 前壁前侧壁前间壁高侧壁下壁正后壁后侧壁后下壁(高位后壁)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V9+ aVl+ aVR aVF+ + + + 右心室梗死 n右心室梗死常被忽视,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对右心 室损伤不是特别敏感的指标。 n40的右心室梗死与下壁梗死有关,也可并发于前 壁梗死,很少为孤立性梗死。 n12导联的心电图中,下壁梗死伴V1导联ST段抬高 提示右心室梗死,发生孤立的V1导联ST抬高是很少 见的。 n右胸导联诊断右心室梗死更为敏感。最常应有的导 联为V4R(电极被放置在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 壁梗死患者应尽早的记录右胸导联,因为右心室梗 死的ST段抬高时间短。 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右心室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右心室梗死 心肌梗死 孤立性的后壁梗死而不伴下壁改变(V1 - V3导联 ST段下移) 心肌梗死 V8和V9后胸导联 ST 段抬高 心肌梗死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 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广泛前壁及侧壁心肌 梗死 无并发症的左束支阻滞STT改变与主波方向相反 (注意V1 V3导联ST段抬高) 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和左束支阻滞:V5和V6导联的ST段抬高(不适当的改 变)V2、V3和V4导联ST显著抬高( 5 mm);III和aVF 导联也存在显著的ST段下移 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 68岁男性患者胸痛伴胸前导联 ST段下移 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 左束支阻滞患者V1导联为“不适当的一致性”(A);左束支阻滞患者 V6导联存在“不适当的一致性”(B);左束支阻滞患者V1导联“过分适 当的一致性”(C) 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 同一例患者入院后迅速发生左束支阻滞 (注意:V3导联 ST段下移, 这 个是“不适当的一致性”例子) ST段抬高的相关疾病 1)良性的早期复极化 ST段抬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量检验标准手册
- 德语甄别考试题及答案
- 老人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及答案
- 智能制造领域承诺书(7篇)
-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标准化流程
- 售后服务维修流程标准化作业手册
- 周末日记记录生活点滴11篇范文
- 环境保护工作承诺保证承诺书9篇
- 工业品质量控制标准及检测模板
- 不锈钢板材采购协议
- 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课件
- 2024年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航海英语会话(一)
- 道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高三数学备课组高考数学经验总结
- 鼎捷T100-V1.0-票据资金用户手册-简体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 第一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有答案)
- 钻井工程钻柱课件
- 小学硬笔书法课教案(1-30节)
- 周口市医疗保障门诊特定药品保险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