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高中组课件内容题目高考文化常识版本人教版年级_第1页
组别高中组课件内容题目高考文化常识版本人教版年级_第2页
组别高中组课件内容题目高考文化常识版本人教版年级_第3页
组别高中组课件内容题目高考文化常识版本人教版年级_第4页
组别高中组课件内容题目高考文化常识版本人教版年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别:高中组 课件内容题目:高考文化常识 版本:人教版 年级:高三 姓名:王娜 学校: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例题】 下图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23 号)。现门口悬挂“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匾。外间西墙上镶 有一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 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刻石上悬挂孙中山遗像。 右方镜框内是在此写的总理遗嘱,左边镜框为致苏联书。条 案上放着建国方略中山全书等一切均照其生前样子陈列 。按我国古代传统干支纪年方法,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应是( ) A、乙丑年 B、甲子年 C、乙寅年 D、丙寅年 【规律总结】 文史常识:史料运用、天干地支、生肖称谓、风俗节日、衣食 住行文化、姓名称谓、古代纪年、官职称呼、天文历法地理、 文史体裁( 诗、赋、词、曲、小说;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 末体;通史、断代史)、科举考试等。 立意:侧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积累。 方式:借助文史常识来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范围:古代史的传统文化较多。 文史常识高考试题的特点 1、体现新课程理念,代表高考改革方向 导向性:高考具有“指挥棒”的作用,以此来引导一线 教学关注新课标、新课改、新高考,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 推动大历史观念的形成。高考试题不可能严格依据教材照本 宣科式地命题,具备前瞻性和导向性,体现了大综合的高考 趋势。 新颖性:高考历史试题以能力立意,大多数试题通过 “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考查“三基”(基 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如上述高考例题,材料、 情景与问题都是新的,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下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考生可通过获取和解读题干的相关信息,以及平时 文化常识的积累作答,这是能力立意的体现,也体现了试题 的新颖性。 趣味性 2、题量不多,考查内容广泛 文史常识试题的复习对策 1、平时注重文史知识的积累 2、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拓展,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3、利用已考过的文史常识题积累文史常识和提升解题能 已经考过的文史常识试题具有基础性和典型性的特点 ,需要了解。在此基础上,推而知之,可进一步丰富常 识。 文史常识试题一般是以提供新情境的材料为主,学生 可通过获取和解读题干的相关信息,推断出正确答案。 天干地支的计算 123456789101112 天干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计算方法: 【天干】:(时间3)10的余数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 戊、己、庚、辛、壬、癸)的顺序排列。 【地支】 :(时间3)12的余数就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排列。 【生肖】 :算法同地支。 那么2011年就是辛卯兔年 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 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 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 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 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008年宁夏文综卷,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 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2008年海南卷,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 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例题 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我国 喜迎奥运。2010年世博会又将在我国上海召开。2010年是农历 A、丁亥年 B、己丑年 C、庚寅年 D、辛卯年 例题 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 老幼,死战不降”。就在日军占领威海卫那年,一姚姓夫妇生下 一子,取名“姚破虏”,寄托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和勇气。这位“ 姚破虏”的生肖应该是属 A、蛇 B、马 C、羊 D、猴 一起来思考吧! 史料运用 1、史料分类: (1)、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一般将史 料区分为: 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 (间接史料)。 (2)、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2、史料辨伪的四种基本方法。 (1)从目录上来辨别其真伪。 (2)从古书所引用的材料来鉴别其真伪。 (3)从古书的内容来鉴别其真伪。 (4)从古书的文法、体例、风格来鉴别其真伪。此 外,实物史料还可以从制作原料、手迹、款式等方面 来辨别其真伪问题。 【2007年全国文综,2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 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 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 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 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2008年全国卷,23】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 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 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 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 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例题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 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 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 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你认为希罗多德撰写历史 遵循的是: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的原则 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的原则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的原则 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的原则 例题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 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 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 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 B、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不可完全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 。 C、口述历史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没有可信度。 D、口述历史的可信度主要依据口述者的诚信度而定 姓氏起源 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 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0多种类别。 以国名为氏。如齐、鲁、晋、郑、卫、陈、蔡、曹、许等。 以封地(采邑)为氏。如周武王封岔生于苏,岔生后代便姓苏 ;晋国大夫毕万于魏,其后世子孙以魏为氏。 以官名为氏。晋国的荀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 中行桓子,其后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称司城子罕,其 孙乐祁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 以职业(技艺)为氏。如巫、卜、祝、史、匠、陶、屠等。 以出生地、居住地为氏。这类姓氏中,一般都带邱、郭、门、 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的居住地点。 以同周王或诸侯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 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称公子喜,其孙舍之称公孙 舍之。 以祖辈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 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祖 父之字为其氏。如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即以“子国”的 末字为氏。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 (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直接承袭姓为氏;天子赐氏;以次第为氏;古代少数民 族带来的姓氏;以谥号为氏;因赐姓、避讳而改氏等。 (2009年全国文综卷I,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 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 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2009年全国文综卷II,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 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 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 应源自 A.族号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据百 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 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 在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 、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 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之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例: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有“ 贫贱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 交”;、“患难之交”、“莫逆之交” 、“竹马之交”、“布衣之交”、“忘 年交”、“忘形交”、“车笠交”、“ 君子交”、“神交”等。在史记廉 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和蔺相如之 间的关系应属于 A、金兰之交 B、贫贱之交 C、刎颈之交 D、莫逆之交 地理山川 阴阳: 古代地名中的“阴” “阳”实际上是一 种方位指示,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 背日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以我们的视点来 观察太阳,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 ,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水相间。“日之所 照曰阳”,因为山峰高耸,日光能照射到的地 方是山的南面; 河流因位于地平面以下,太阳能照射到的 是其北面。故“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 之阴”。 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地名及地理表述与此关 系密切,如衡阳、汉阳.江阴等。 【2008年全国文综卷I,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 “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 系。“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2008年全国文综卷II,12】古人云:“日之所 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 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 谷梁传 .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 四 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其中史记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荀勗经,指儒家经 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 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 【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 本末体三种。 例题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荀勗(xu)。经,指儒家 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 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 集等著作。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 查阅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例题 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作者姓名命名 ;以谥号命名;以书斋命名;以作者字、号命名;以居官 地或居住地命名;以出生地命名;以帝王年号命名等。下 列古人的诗文集命名以官爵命名的是 A、杜工部集(杜甫) B、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C、饮冰室合集(梁启超) D、梦溪笔谈(沈括) 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 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 ”分别是( )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 以下对六位帝王称号归类正确的是( ) A.尊号:秦始皇、成吉思汗 B.庙号: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 C.年号:汉武帝、乾隆帝 D.谥号:汉武帝、成吉思汗 2011年周年性历史事件 1851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61年 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 1871年 巴黎公社 1881年 中国收回伊犁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11年 辛亥革命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华盛顿会议 1931年 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1941年 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皖南事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61年 中国国民经济困难、八字方针、中苏关系 1971年 重返联合国 1991年 苏联解体-20周年 2001年 加入世贸、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 APEC上海会议 课件构思与说明: 课件的内容不是高中必修、选修内容,但是 课件涉及的内容却是近几年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考的 内容高考文化常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