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课件_第1页
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课件_第2页
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课件_第3页
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课件_第4页
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大环内酯类 第二部分 克林霉素 第三部分 氨基糖苷类 1 第一部分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 3 大环内脂类 第一代大环环内脂类类 红红霉素 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葡萄球菌属、肺炎链链球菌、破伤风伤风 杆 菌、白喉杆菌、淋病奈瑟菌、脑脑膜炎 奈瑟菌、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军军 团团菌属等有强大抗菌活性 梅毒螺旋体、钩钩端螺旋体、肺炎支原 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也有良好作用 对对MRSA有一定抗菌活性 第二代大环环内酯类酯类 克拉霉素 罗红罗红 霉素 阿奇霉素 增加和提高了对对革兰兰阴性菌的抗菌活 性 第三代大环环内酯类酯类 泰利霉素 噻噻霉素 对对大环环内酯酯敏感菌,耐药药呼吸道病原 体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3 特点 抑菌剂,高浓度时为杀菌剂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存在交叉耐药 碱性环境下抗菌活性较强 口服吸收后除脑脊液和脑组织外,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 肝脏、胆汁、脾脏肾脏、肺皮下组织痰、血胸水、腹水 前列腺 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胆汁排泄,进入肝肠循环 极少被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 肝药酶抑制剂,可抑制地高辛、茶碱、卡马西平、溴隐亭、环 孢素、苯妥英钠等的正常代谢 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及抗氧化作用,促胃肠动力作用,抗肿瘤 作用、抗纤维化作用、免疫抑制作用等 大环内酯类 4 不良反应 肝毒性 表现:胆汁淤积 肝酶升高 过敏 表现:药物热 药疹 荨麻疹 局部刺激 表现:静脉炎 二重感染 表现:口角炎 伪膜性肠炎 耳毒性 表现:耳鸣 听力障碍 胃肠道反应 表现:食欲减退 恶心 呕吐 腹泻 大环内酯类 5 大环内酯类 耐药性 克拉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临床治愈率高达 80% -97% 阿奇霉素对于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 区获得性肺炎也有着很好的疗效 长效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造成的选择性耐药明 显高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一些研究中发现,阿奇霉 素被广泛用于治疗由病毒引起或非特异性的上呼吸道感染 和急性支气管炎,这可能是导致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增加的 原因之一 6 大环内酯类 新药研究 菲达霉素:治疗艰难梭菌肠炎(2011年FDA批准) 200mg,Q12h 疗程10天 泰利霉素:美国FDA批准CAP因严重肝损而撤销该药 7 红霉素 注意事项 易被胃酸破坏,口服吸收少,故临床用其肠溶制剂或酯化产物 可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也可从乳汁中分泌排出 治疗军团菌、百日咳、空肠弯曲菌肠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 老年人使用本品,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增加 有重症肌无力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有疾病加重的风险 8 药物相互作用 氯霉素或林可霉素 抗凝药 他丁类调血脂药 茶碱 产生拮抗作用 增加出血危险性 横纹肌溶解 茶碱血药浓度异常升高 特非那丁 心脏不良反应 9 克拉霉素 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迅速,但首过消除明显 抗菌活性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最强的,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的PAE比红霉素长3倍 代谢产物在体内仍然有抗菌活性,两者同时存在具有协同 抗菌活性 采用克拉霉素、替硝唑、奥美拉唑三联治疗, 能有效清除 幽门螺杆菌感染, 保护胃肠黏膜 用法:250-500mg/次,2次/天,7天为一疗程 治疗过敏性紫癜 注意与红霉素间有交叉耐药 10 阿奇霉素 对酸稳定,胃肠道刺激小 半衰期长,每日给药一次 对革兰阴性菌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 对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活性高于红霉素 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为大环内酯类中最强 避免与含铝或镁的抗酸药同时服用,因为可降低本品 的血药峰浓度 11 第二部分 克林霉素 12 克林霉素 抗菌谱 G+ 菌(如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白喉棒状杆 菌,炭疽杆菌等) 敏感 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G-需氧菌以及支原体属 耐药 厌氧菌 良好的抗菌活性 血流感染、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 盆腔感染和腹腔感染 13 特点 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抑菌药,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口服不被胃酸破坏,进食不影响其吸收 肝脏代谢,少部分自尿排泄,胆汁则是主要排出途径,可 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不能清除本类药物 与林可霉素间完全性交叉耐药,与红霉素有部分交叉耐药 除脑脊液外,可广泛分布于体液及组织中,尤其在骨组织、 胆汁及尿液中可达高浓度.但用于治疗弓形体脑炎时,可在 脑组织到达有效治疗浓度 克林霉素 14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腹泻 假膜性肠炎 立即停药并给予甲硝性0.75-1g/d,分3-4 次服用;严重者可加用万古霉素0.5-1g/d, 分4 次口服,疗程约1周 变态反应 皮疹、皮肤瘙痒 血液系统 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血小板缺乏 肝功能异常 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 血尿 味觉障碍 克林霉素 15 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需注意排便次数 新生儿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轻、中度肾功能损害,不需调整剂量。重度及无尿患者的 剂量应减至正常剂量的一半 注射用奥硝唑与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存在配伍禁忌 克林霉素 16 相互作用 克林霉素 氨基糖苷类 吸入性麻醉药 红霉素 环孢素 增强其神经-肌 肉阻断作用 拮抗 作用 降低环孢素的生物 利用度,需增加剂 量 克林霉素 抗蠕动止泻药 增加引起假膜 性肠炎的危险 17 第三部分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8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抗菌谱 G _杆菌 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志 贺菌属、沙门菌属、不动杆菌等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核杆菌 对奈瑟菌属抗菌作用较弱 对链球菌属和厌氧菌无效,肠球菌对本类药天然耐药 19 第一代 氨基糖苷类 卡那霉素、链霉素 、新霉素、核糖霉 素、利维霉素 需氧G_杆菌严重感染 粟粒性结核杆菌 第二代 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小诺霉 素、阿司米星、 司他霉素 对第一代品种无效的假单 胞菌和部分耐药菌也有较 强的抑杀作用 第三代 氨基糖苷类 奈替米星 依替米星 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耐药 菌有杀伤作用,对耐头孢菌 素和甲氧西林菌株有效 按抗菌特点 20 特点 静止期杀菌剂 浓度依赖性药物 具有较长时间的PAE 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口服吸收少,治疗感染多用肌注或静脉给药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但可以透过胎盘屏障 在体内不代谢,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迅速排泄到尿中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氨基糖苷类 21 不良反应 耳毒性 前庭功能失调:卡那霉素 链霉素 庆大霉素 耳蜗神经损害: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 肾毒性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链霉素 神经肌肉阻滞 心肌抑制、呼吸衰竭 链霉素 卡那霉素较多发生 其他 接触性皮炎、过敏性休克、肝酶升高、周围神经炎、 视力模糊、菌群失调、二重感染、脂肪性腹泻、皮 疹、荨麻疹、药热 氨基糖苷类 22 药物相互作用 与强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等)联用可加强耳毒性 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如红霉素等)联合应用,引起耳 毒性的可能加强 与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可致肾毒性加强。右旋糖酐可加 强本类药物的肾毒性 与碱性药(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联合应用,抗菌作用 可增强,但同时毒性也相应增强 氨基糖苷类 23 协同作用 与耐酶半合成青霉素(如苯唑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与青霉素或万古霉素 敏感肠球菌 与青霉素 草绿色链球菌 与头孢菌素类 肺炎克雷伯菌 与哌拉西林 铜绿假单胞菌 24 氨基糖苷类 用药注意: 治疗严重感染时,不论患者肾功能正常与否,均应给予首 次冲击量,以保证组织和体液中迅速达到有效浓度 首次冲击量的剂量按体重计算: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1.52mg/kg 阿米卡星、卡那霉素:57.5mg/kg 奈替霉素: 1.33.25mg/kg 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时,需按照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改变调 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期。 25 阿米卡星 对铜绿假单胞菌、非典型性分枝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也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对其他G+球菌不敏感,链球菌属耐药 对大部分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临床主要用于对卡那霉素 或庆大霉素耐药的G _杆菌所致的尿路、下呼吸道、腹腔、软 组织、 骨和关节等部位的感染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需与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哌拉西 林等)联合应用 干扰正常菌群,长期使用可导致非敏感菌过度生长 26 庆大霉素 本品一日量宜分2-3次给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并减少 毒性反应 与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联合可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性 心内膜炎或肠球菌属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