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单元检测试题 全册.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单元检测试题 全册.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单元检测试题 全册.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单元检测试题 全册.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单元检测试题 全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单元检测第二章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北京时间2011年9月30日16时09分,“天官一号”顺利进入测试轨道,读“天官一号”轨道示意图,完成第1题。1关于“天宫一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 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风能 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太阳系同级别 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 a b c d(2011年高考上海卷)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准将变为现实。阅读上述材料回答23题2.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3.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a.质量差异b.形态差异 c.自转差异 d.公转差异根据材料,回答45题。材料一2009年11月3日一组由各国地质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团,观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多年之后,在出版的美国某月刊上发表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阿法尔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材料二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4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和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a地幔b地核 c地壳 d岩石圈5裂缝从l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将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a岩石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水圈 (2012烟台一模)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太阳活动将逐渐增强,黑子数将于2011年或2012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67题。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 a维持地表温度 b促进大气运动和水循环c产生潮汐现象 d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7.在“黑子峰年”(黑子数达到极大值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2011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根据紫金山天文台的计算,北京时间12月22日7时40分,我国迎来2010年的“冬至”。读下图回答第8题。8. 2010年我国进入“冬至”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昼长等于乙地昼长 b丙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c丁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 ,175w (2012届高三天津七校调考)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9题。9从a到b的方向是 ()a向东 b先西南后西北 c向西 d先东南后东北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011题。10关于图中、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地的昼长相等 b地的昼长大于地的昼长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d地的昼长大于地的昼长11a图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a5时 b17时 c4时44分 d16时44分二、综合题(共2道题,总分56分)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太阳系示意图材料二: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1)八颗行星中,b表示_,d表示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行星。(6分)(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_ 运动。另外,还具有_性和_性。(6分)(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4分)(4)根据材料二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_。(2分)(5)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10分)13.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后回答下列问题。(28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4分)(2)此时地球上除了作为日界线的180经线东西两侧日期不同外,还有一条经线的东西两侧日期也不同,这条经线是 。(2分)(3)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3分)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4)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 。(2分)(5)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 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 时,北京时间是 _时。(6分)(6)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6分)(7)有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路线是 ()(3分)a.一直向正东飞 b.一直向正西飞c.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 d.先向正南飞,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飞(8)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 1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飞机飞行了 小时(取整数)。(2分)单元检测答案1.解析:“天宫一号”顺利进入测试轨道后,维持其运行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在太空中是真空没有风,“天宫一号”绕地飞行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答案:b23解析:2.月球因为无大气层的保护,月表形态多“陨石坑”,是事实信息。答案:c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行星,质量较大,绕恒星太阳公转。地球由于质量大于月球,因此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有自己的大气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表面。答案:a45解析:4.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答案:a5.材料中的裂缝直接改变的是岩石圈。答案:a67解析:第6题,太阳活动增多时产生的电磁波能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暂时中断。第7题,“黑子峰年”也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多发年,应加强监测和预报。答案6.d7.b 8.解析:读图可知,甲地昼长(24-18)=6小时,等于乙地昼长6小时,丙地昼长12小时,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丁地昼长24小时,出现极昼,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在30附近地区,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 ,175w。答案:a8.解析:由于该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故从a到b要逆着地球运动方向向西;前一段离南极点越来越近,向南运动,后一段离南极点越来越远,向北运动;即从a到b先向西南后向西北。答案:b1011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a、b、c三图中的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表明是春(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d图只能看出一部分地区是黑夜,不能确定昼夜长短情况,故选a。第11题,地所在45e经线正好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5时。答案10.a11.a12.解析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地球生命存在条件)归纳总结。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第(5)题,从纬度、海拔、天气状况等方面分析年日照时数的长短。答案(1)金星火星类地(2)自西向东近圆共面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4)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5)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13(1)(0,60e)(2)120w (3)a(4)160e18030w(5)6,18,16(6)昼夜平分,由赤道向两极递减(7)c(8)12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测试题主备人:吕振华 审核人:谢裕城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2.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下列关于印度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是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此时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此时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 d.此时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右图是我国某地清明时的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近地面气温下冷上热,为逆温。下列现象与逆温有关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村庄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右图是该地的气温和降水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是地中海气候 b.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c.该地河流7、8月份开始进入汛期 d.该地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5.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下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夏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高温多雨 读亚洲局部气流图,回答67题。 6.造成东亚高低空气流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c.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 d.洋流及“厄尔尼诺”的影响 7.一架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3.5小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只需3小时,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关系 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d.水平气压梯度不同的影响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据此完成810题。8.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9.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土壤 .降水10.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读甲乙两地冬夏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11题。 11.图中表示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12.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乙图是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4分)(1) 峡谷地带出现大风的原因是_ (2分)。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4分)(2)山顶与山谷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2分),试分析原因。(4分) (3)图乙表示的是_(2分)(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4分) (4)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_(2分),试分析原因。(4分) 13.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32分)(1)该气候类型为_(2分)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2分)等地区。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8分)(3)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_(2分)。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2分)。 (4)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6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4分) (5)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_(2分)、_(2分),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_(2分)造成的。1.解析:亚欧大陆上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受强冷空气影响。 答案:d 2解析: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即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德干高原为一年中凉爽的季节。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一般在每年35月份的干季。 答案:a3.解析:逆温发生后,烟气不容易扩散。 答案:c4.解析:由气温和降水量判断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汛期从5月份开始。 答案:d 5.解析:根据图中的位置可知,m地位于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m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答案:b6.解析:东亚位于亚欧大陆,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因此造成东亚高低空气流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b7.解析:北京和乌鲁木齐都位于40n附近,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纬度地区的高空盛行西风,故从乌鲁木齐向东至北京可顺风飞行,所需时间较少。 答案:c8.解析:自南向北樱花初放日期由早到晚,这符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 答案:b9.解析:m和n在同一纬度,而且都沿海,而n地附近有日本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的作用,所以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 答案:b 10解析:m、n地位于海岸线附近,海拔极低。p地地势高,热量相对不足,所以p地樱花初放日期较晚。 答案:a 解析:本题组考查气温日变化及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知识,属于核心知识、基本能力型考查题。气温日较差变化规律是:一般夏季变化大于冬季,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图中甲地日较差小于乙地,则甲地气候的海洋性大于乙地,两条曲线中,日较差小于,故表示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日变化曲线。 答案:11.b12解析:(1)若住宅楼走向与主导风向一致,会人为造成楼房之间形成峡谷风现象;(2)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山顶大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于山谷与地面接触,自然受地面热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则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谷,另外热交换也影响气温变化;(3)依据气温值可判断;(4)气温高、日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1)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 住宅楼的走向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高层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 (2)山顶 山顶的大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的白天增热与夜间冷却的影响小。山顶风速较大,与周围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频繁;谷地地形与之相反。(3)夏 山谷与山顶的日均温大约为17c19c。 (4)山谷 山谷一天中的最高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 13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种气候分布在中国和美国东南部、日本的南部地区,故判断其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除此之外,该气候还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南美洲东南部。第(2)题,首先从温度带上应该在亚热带地区,其次在大陆东部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较大,在冬夏季风影响下气温、降水发生明显的改变。第(3)题,乙地位于日本,由于是地处海洋中的岛屿,故受海洋影响较大,形成具有海洋性特征的季风气候,而我国与美国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第(4)题,由图示甲、丙两气候区的纬度分布可看出两者间的分布差异,由于我国季风区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最大,故冬、夏季风都很明显;而美国的季风气候与之相比要微弱得多,多表现为湿润性季风气候,即夏季风较强,冬季风不明显。第(5)题,明确“夏秋季节”,判断为热带气旋,根据其发生的海域不同,其名称也有差异,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称为飓风,发生在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但两者的成因相同。 答案:(1)亚热带季风(湿润) 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 (3) 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 (4)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纬度),因甲地区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区更低,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5)台风 飓风 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形成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第3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2010如皋检测)下列参与海陆间循环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 a.塔里木盆地中的塔里木河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里海的水蒸发答案: b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据此回答23题。2、.“母亲水窖”是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摆脱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的工程,人们在地下修建的蓄积雨水的容器,被称为水窖。该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 () a.空间分布不均b.时间分配不均 c.地区利用不平衡 d.循环利用率低答案:b3、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 000 mm以上,但严重缺水,其主要原因是 a.用水量小 b.年径流量小 c.污染严重 d.河流流程短答案:d(2008北京文综)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45题。4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d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5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为西风漂流c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为赤道逆流(2009南京期末调研)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67题。6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双选) ()a b c d7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双选)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c厄尔尼诺现象是势力增强的结果d同纬度地区,冬季沿岸气温高于(2010合肥市检测)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8.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下垫面 答案:a9、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 d.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答案:b (2008江苏高考)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011题。10、.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答案:a11、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循环用水答案为a。2、 综合题(共36分)12(2012年佛山高三质检题)(28分)2011年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它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拉萨河流域图(图9)及拉萨城市空间规划图(图10)图9图10材料二: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值表多年平均流量(m3/s)最大洪峰流量m3/s最枯流量m3/s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28828308.954577.50.098材料三: 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下图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图11 )图11(1)拉萨河的水源主要补给类型是 雨水补给和 冰雪融水 补给;该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循环。(6分)海陆间循环(2)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小的是 林地 ;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城镇工矿交通用地 ,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工业化和城市化。(6分)(3)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空间形态呈 条带 状,影响其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河流 。(4分)(4)简述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拉萨市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为拉萨提供电能;减少洪涝对拉萨的危害;提供稳定的城市用水。(5)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观光农业等);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城镇工矿交通建设少占耕地);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科技兴农、集约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营造防护林、兴修水利等)。18(2009菏泽质检)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图中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c北海道渔场 d纽芬兰渔场(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_。(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_(南、北)方向凸出,在乙处海域向_(南、北)凸出,主要是甲处受_(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受_(洋流名称)的影响。(4)试分析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2)a处海区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3)南北加那利寒流北大西洋暖流(4)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必修一 第五章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11题,每题4分,共44分)2010年7月份以来,干流全长为1 321千米的塔里木河进入历史上少有的枯水年份,干流来水大幅减少,致使长约1 100千米的河道断流。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是造成此次塔里木河断流的最主要原因的是 ( ) a该流域的降水异常减少 b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使冰雪融水量异常减少 c流域内灌溉面积急剧扩大 d工业用水量过大 2.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看,塔里木河断流不会导致 ( ) a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面积缩小 b威胁胡杨林的生存 c风蚀、风积范围扩大 d西北地区气候年温差减小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34题。3.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东海出现黄海的鱼种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发芽 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 b. c. d.4.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青藏高原滑坡、泥石流增多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 b. c. d.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5-6题。 5.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6.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带,南坡为灌木草甸带,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2012年汕头市一模】下图为某大陆沿45纬度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的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8各题。7图中大陆上的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8图中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气候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9题。9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回答1011题。10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湿度减少 b沿x方向热量减少c沿y方向湿度增加 d沿y方向热量增加11景观照片中显示的植物常见于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的()a处 b处 c处 d处二、综合题(56分)12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1)图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_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6分)(2)图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_现象,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_。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8分)(3)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4分)(4) 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4分)(5) 图中d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6分)13.下图是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和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_(8分)(2)图中自然带从到表示的自然带的_规律和_规律。(4分)(3)自然带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_。(2分)(4)地形剖面示意图是沿46s上做的,图中a的自然带与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的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原因是_。(6分)(5)自然带在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_地区。该地对应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是_(8分)【解析】第(1)题,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断流的最主要原因应是融水量异常减少,流域内灌溉面积没有急剧扩大。第(2)题,塔里木河断流会缩小绿洲面积,威胁胡杨林生存,风蚀、风积范围扩大,导致年温差增大。【答案】1.b2.d【解析】第3题,气温升高,高山雪线会上升;黄海的鱼种出现在东海,说明气候变冷。第4题,青藏高原积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