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地理德育的天空.doc_第1页
教学论文:地理德育的天空.doc_第2页
教学论文:地理德育的天空.doc_第3页
教学论文:地理德育的天空.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德育的天空 内容提要:目前,中学生的环境资源等地理道德观的建立现状不容乐观。地理教育要充分发挥初中地理教学德育主阵地作用,积极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道德意识,通过努力营造道德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增强中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已成为地理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探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秉着新的教育理念,在地理教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以及对实施道德教育的方式体系的思考。关键词:地理 教学 道德教育 国情教育 人地观 环境观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品质的需要。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德育对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如何发展地理德育,是十分需要深入研究的话题。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课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它的教学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的过程。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初中地理教材内容更是一门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的课程。学校德育往往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之中,我曾努力尝试把德育融入地理教学,让地理课堂盛开德育之花。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才能自然地、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呢?一、“寓德于知”,在授业、解惑中育其德思想教育既不能单靠说教,也不能脱离教材,因为深厚的感情是在深刻地认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深刻的认知,既是智能培养的过程,也是培养思想感情的沃土。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寓德于知”呢?1、紧扣教材,贯通知识、德育双渠道。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的各种正确的地理观点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有意识地感染学生的心灵,使教学过程既顺理成章,又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融德育、智育于一炉。决不能脱离教材补充与教材无关的内容,勉强说教,把地理课变成政治课、历史课等情况。“中国旅游业”一节是教材新增加的专题教学内容。就是渗透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学探索。发展旅游业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与外汇收入,是“无烟工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空前繁荣,成为我国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部门。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扶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就使学生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和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树立“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永续发展观念,做自觉的环境卫士,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革命圣地、热爱历代劳动人民伟大创造的情感。又如,通过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东西跨经度62度、相距5000千米,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还可加强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方便我国与海外各国的海上往来,从而使学生在心灵深处获得“伟大”、“热爱”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2、理论联系实际,多种的生动形象教育。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地艰苦工作。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枯燥乏味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讲究方法,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国情教育。除了运用幻灯片、图片、电影、录像等教学工具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地理课外活动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国情小论文演讲、专题讲座、国情新闻发布和评论、影视观看、出黑板报等活动,还可以把优秀小论文送电台或广播站、报社,向群众进行国情宣传。有些活动也可以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联合进行,以求综合效益。比如,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加强环保知识的渗透,使学生在学好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树立环保意识。根据地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巧妙地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趣味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加强德育及环保知识的渗透,是上好一堂地理课的有效方法。如在讲到空气的污染时,可以介绍“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空洞”等污染的来源及危害;讲到水污染时,可以介绍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而造成水质的污染。结合柳州工业城市,我让初二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柳州环境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和出版一期宣传手抄报。孩子们从河水抽样、垃圾管理、社区卫生等方面入手,走访了很多单位、群众,写出来翔实的报告,提出了很独到的建议,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关系,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以行动去了解环保知识,从而加强对自身的环境教育,培养了自我热爱环境的热情,爱护环境的态度,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和社会。3、引进社会发展新信息,鲜活事例强化德育效果。例如:中国汶川地震发生时,我结合“地壳运动”一课中地壳变化和地壳物质循环原理这一内容,对这一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物质的运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运动和发展的结果。从而推驳了社会上达赖分集团裂分子有意把各种自然现象加以神化和妖化,把自然界的突变,都归之于妖魔鬼怪的兴风作浪,用以愚弄群众,以维护其反动统治。所以,自然地理教学对破除迷信,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预备发射期间,我正好上到天气与气候。并举一例:“嫦娥一号”当时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为什么选择十月下旬而非上旬发射的原因。通过我的解释: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预测:10月下旬,空间天气整体平静,对卫星发射、入轨的影响很小,利于“嫦娥一号”发射。10月24日至31日,地磁活动可能出现活跃或小磁暴,但空间天气整体平静,出现突发性太阳活动事件的可能性不大,对卫星发射、入轨的影响很小。但10月16日出现的猎户座流星雨将于10月21日左右达到极大值,届时可视流星流量可能达到每小时25个。流星体对飞行器的安全有潜在的威胁,同时流星在大气层中烧蚀产生的暂时性等离子体径迹(流星尾迹)对无线电波传播可能会有轻微影响,猎户座流星雨将在11月7日前后结束。学生们既对我国的航天科技领域的成就感到自豪同时也明白了天气预报监测系统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祖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而自豪。 二、“寓情以理”,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拨动学生爱国的“琴弦”。首先,充分利用语言技巧营造氛围,利用情感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科学准确,通顺流畅,富有启发性,而且特别要注意语言艺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倾注感情的语言,往往具有动人的魅力具有拔动心弦的力量。例如:教师在讲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应该以深刻正确的,饱含激情的语言,自然流露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审美情感,从而以情动人,以情激情,感染和煽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例如,在讲“城市环境污染”时,我看到教室环境很差,便笑着说,我经常出入这样一个地方:在一个混浊郁闭的空间里,“享受着”已浓缩了废热、废气,脚踏在废渣、废水的空隙间,目睹垃圾散落的地面,粉尘飞扬的黑板。唉,看来我该带两样东西才行,一个是大墨镜,一个是大口罩,你们说是吗?!学生听完后,先是面面相觑,马上便恍然大悟,自责地笑了,他们又开心又自觉地对教室进行了快速净化。教师这种信手拈来、言近旨远、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明白了环境保护要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做起的道理。其次,创设情景,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提供体验情感的环境。俗话说:“触景生情”。 中学生具有求新求异的特点,如果教师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营造讲授内容的环境,创设氛围,就可以避免单调一味的说教,唤醒昏昏欲睡的学生。例如,在地理课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如果翻来覆去地说:要热爱祖国, 要报效祖国。学生听了, 味同嚼蜡,入耳不入心。但如果用“祖国风光欣赏片播放:我国辽阔的沃土, 富饶的物产;逶迤的群山, 广茂的森林;澎湃的江河, 丰富的宝藏。这怎不叫孩子在视听的过程中自豪呢! 如果在介绍我国经济建设,成绩斐然,只局限于“翻天覆地”一词,难以让学生提升共鸣。如果在举例和纪录片的呈现中有:东北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东南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了一座座现代化的新城。昔日“胡天即飞雪”的大西北, 如今有了一片片肥沃的绿洲。昔日“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的大西南,如今有了一条条便利的交通线。这怎不叫人自信呢!这样,通过环境的创设,不仅从多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使命感,更重要的是有目的地激励学生树立献身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操和理想。 三、树立发展观,将德育内容向纵深发展,寻求最优化的整体育人功能。地理这门学科从宏观上来说,对宇宙空间的研究和开发,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水资源、气象预报,地区发展等都是一种专门的基础学科。那么,对于我们的培养对象-学生,终将要成为未来生活的各色各样的社会成员。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经常要遇到与地理有关的各种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地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去分析、研究、并作出对问题的决择。作为一个学习者,能知道如何利用先进的地理技术获取信息,分析和评价信息;作为一个求职者,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具竞争力 ;作为一个生产者,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 ,从而决定取舍,或趋利避害,争得效益;作为一个公民,能关注对环境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有益或有害的情况,关心环境质量,人类生活状况和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圈状况,知道自己如何保护环境,如何鼓励他样做,对公共环境问题持何种价值观和采取什么做法,使个人和社会都受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所用德育素材切忌不能“离谱”,做到地理教育与地理知、能教育统一,要与所学地理知识有紧密的联系,不能是脱离地理事实的说教;二是不要动不动就大吹大论,因为这不是纯“政治”课,要结合实际,学生能自然主动地接受。三是教师要注意德育渗透与知识传授同步进行,要避免跳跃式“说教”,否则不仅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断挡,而且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抵触情绪。四是根据学生心理和思想特点,通过课堂内外的地理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渗透地理德育。教师要言行一致,善于潜移默化。总之,新型地理学教学中德育内容丰富,“十年树木,百年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