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培训心得.docx_第1页
华师大培训心得.docx_第2页
华师大培训心得.docx_第3页
华师大培训心得.docx_第4页
华师大培训心得.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培训心得 本次赴华东师大学习,能够有幸再回大学校园,聆听教授就教育教学最前沿的理念与思想,痛饮甘露,实在是幸哉!尽管自己一直对教育的上层理论知之不多,对那般美仑美奂也难以领悟深透,但我还是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沐浴在春阳之下的温暖。本次学习的特点是:容量大九天半听了十三堂课;水平高主讲人不是博士就是教授或者博导;实效强绝大多数课的主旨都指向具体的教学实践,更关注了教师的发展。比如:李政涛教授就走向有效教学与教师新基本功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讲解;王教授的教育变革与教师职业发展;吴教授题为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更令我们受益匪浅;还有王教授的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定位和教学科研;顾教授的高端教师职业发展实践研究;韩教授的教师如何做教学研究等等,无不高度关注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下面,我也就学习后一些粗浅的认识谈谈心得与体会:一、高效课堂的“五三”教学策略金教授讲到“教师”的英文是instructor ,不是teacher ,是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告诉学生知识本身,而是告诉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激励学生持久地自我学习和成长,因此提出了教学的“五三”平衡策略。其中“考上北大的黄金定律”: 第一、态度端正,有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因而有强大的学习动力,这是学生勤奋用功的主要原因;第二、学习得法,既会学习也会考试;第三、时间安排合理,学习效率比一般同学高;第四、学习内容合理,基础知识与基本功扎实;第五、心态平和,有强烈的自信心。这一例证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之后老师又用诙谐幽默的故事引出了自学、互帮、辅导、诊断策略的实施方法及其重要性。收获的同时从金老师身上我更体会到了因材施教原则!二、有效教学与教师新基本功李教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理性的分析方法为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有效教学?”现对李教授的讲座内容做个简单的整理。什么是有效教学? 对于什么是“有效教学”?李政涛教授讲了以下四个观点: (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 李政涛先生是叶澜教授的学生,他首先阐述了叶澜教授的“五实”: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 1、理解“三效”。一是“有效益,就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发展;三是“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2、理解“八效”。一是“全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二是“广效”,视野要宽广;三是“远效”,成效能持续长远;四是“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五是“强效”,关注兴趣和需要;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标;八是“奇效”,能化腐朽为神奇。 (三)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1、教什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有两种方式:一是对照课程标准,二是对照学生发展需要。这里,要掌握“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或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授如果你不教学生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2、怎么教?要结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状况。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 3、教到什么程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实际,确定教到什么程度。(四)必须明确“五个点”。这“五个点”是: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应该建立怎样的“有效教学观”?李政涛教授谈了自己的“有效教学观”。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要诠释。 1、什么是好课? 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 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 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温度没有深度,我们可以称之为“滑冰课”,只是“滑行”而已。我们要把课堂变成扎根,刨坑的过程。 二是有活动没有学习,没把活动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 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1、课堂生长的前提。一是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基于学生立场,认真解读学生。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例如:学生已有什么?学生缺什么?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三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2、生长的方式 (1)开放的生长。什么是开放?一是从教师向学生开放,把课堂放给学生,时间放给学生,空间放给学生,权力放给学生,课堂向每个学生开放,实现课堂重心下移。二是由唯一性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三是由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向体验和经验开放。 (2)扎实的生长。扎实在于清晰,目标清晰,思路清晰,方法清晰,学生清晰,指令和要求清晰。二是扎实在于细致,比如有效的小组合作包括以下四步:从两两合作开始,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组际互动。三是扎实在于生成,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从浅层生成到深层生存,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四是扎实在于停顿。教学是停顿的艺术、等待的艺术,当教学中有亮点、错误、困难的生成时,需要停顿、刨坑、扎根。五是扎实在于持续。六是扎实在于运用。不要让孩子的积累沉睡,不要孩子只是对知识进行输入,还要有输出。七是扎实在于及时反馈。八是扎实在于写练。 (3)优美的生长。(4)温暖的生长。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气息。 李教授的课内容详实、启发性大、操作性强,语言诙谐幽默富有激情,旁征博引,妙语联珠,三个小时的讲座如和风阵阵,拂散陈腐乏味的迷雾团团,高山流水,兀自凸荣,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无边。最后,让我们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