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设计说明.doc_第1页
产业集聚区设计说明.doc_第2页
产业集聚区设计说明.doc_第3页
产业集聚区设计说明.doc_第4页
产业集聚区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说明建筑规划设计一,设计背景1,区位条件 南召县地处河南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312-3343,东经11155-11251。境域东西长约95千米,南北长约62千米,总面积2933平方千米。207国道、焦枝铁路、宁西铁路、沪陕高速等贯穿全境,使南召的铁路及公路运输四通八达。辖16个乡镇,62万人口。位于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是南方北方交汇区,800毫米等降水线上,湿润带与半湿润带交汇处,气候属暖温带与亚热带交汇区,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南北动植物汇聚。 2,区位状况 产业集聚区综合商务服务中心项目位于新区腹地,地处未来城市中心,龙盘路以南,理想大道以北,蚕乡路以西,人民路东西两侧的地块上。通过人民路与旧城区相连。交通便利,出行通畅。二,设计理念 1,提升南召城市形象,完善产业集聚区功能,打造南召当之无愧的城市名片 本项目意在打造挺拔,壮观,现代的建筑群,商业,酒店,办公,住宅等多元一体的城市综合开发模式大大丰富了产业集聚区的功能,成为南召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打造凭水临风,诗意生活的城市综合体 a地块的商业中心部分四周环绕着灵动的水系,结合中国园林的造园理念嘉则收之,俗则摒之,将美景引入商业休闲区内,打造水可亲,可玩,可戏的商业中心区。 3,均衡功能布局,革新南召商业经营理念,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本项目是南召县近年来开发规模大,产品形态最为丰富的的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拉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商业氛围的形成,带动了建筑,装修,建材,物流等众多行业的发展。三,建设目标与规模1、建筑设目标该项目是集地产、购物、餐饮、休闲、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项目,项目建成后,以大型企业公司总部办公、商业功能为核心,以高层住宅及配套公建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2、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本项目由二部分组成,该项目的建筑面积总计706488平方米,共有建筑物67栋。其中a区建筑面积387023平方米,共有建筑物26栋,其中a1-01、a3-02、a3-03、a3-04、a4-01、a4-02、a4-03、a1-10、a1-12九栋建筑为办公建筑区域,是企业公司的办公大楼及会所,建筑面积为164773平方米。a1-11、a1-02、a1-03、a1-04、a1-05、a1-06、a1-07、a1-08、a1-09、a5-01十栋建筑为商业区域,主要由ktv,影视厅,中、西餐厅、工作餐厅、电信、银行、医疗所、中心商场、健身中心等商业服务为主,建筑面积为24422平方米。a5-02、a5-03、a2-01、a2-02、a2-03、a2-04、a3-01七栋建筑为企业行政人员公寓和住宅,住宅建筑面积157887平方米。其余商业裙房建筑面积39961平方米。b区建筑面积197094平方米,共有建筑物46栋,其中b1-01、b1-02、b1-03、b1-04、b1-05、b1-06、b1-07七栋建筑为大、中型企业办公楼,办公建筑面积58234平方米。b1区域(b1-08-b1-16)、b2区域(b2-10b2-12)和b3区域(b3-08b3-13)为公寓和住宅区,建筑面积为62483平方米。 b2区域(b2-01b2-09)、b3区域(b3-01b3-07)为企业商住楼和公寓住宅,建筑面积22699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为53678平方米。地下建筑122371平方米,主要用于建设地下停车场和仓库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本项目拟分三期实施。四,规划布局针对该项目,总图布置应根据场地情况和工程特点,以及规划部门确定的原则进行总体安排,力求满足日照、通风、消防、交通等功能要求。本项目对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竖向处理、小区内道路、绿化、管线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设计,在建筑与布局方面,充分利用行列式朝向好,通风顺畅的特点,并尽可能扩大了绿化,以打造一个低密度、环境配套设施完整和富有文化内涵的高尚城市综合体。本项目根据总体规划布局和空间组织分为高层住宅、商业区、写字楼三个部分。整个建筑群以中心高层为开始展开,在区域中心,建筑以点状分布,周围建筑沿街呈线形布置,从而形成以点连线,从而交叉成面的效果。建筑的材质与水体环境结合,采用透明的玻璃作为中心建筑的材质,不仅能够彰显建筑的科技感,而且建筑的倒影回映周围的环境,使人的视野更加的开阔,从而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建筑本身在整个场地中就是景观,建筑的造型不仅决定了整个区域的外部环境布局,而且对外部环境形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中应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把建筑作为景观要素考虑,使景观与建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中心建筑在形体上自由分布与环境融合,在周围的建筑则采用方形形体,不仅容易与基地契合,而且与中心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加了场所的可辨识性。两个地块的建筑体量相差悬殊,a地块建筑体量粗狂高达,彰显办公建筑中企业的实力,b地块则是由于增加了居住的空间,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和材质的选着也变得大不相同,因此,两个地块的主从地位显露无疑。a地块的建筑与景观结合营造宏大的场面,而b地块的景观则是以多个中心均匀 的分布其中。因为,在适当的环境之中,景观是建筑的延伸,也是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景观本身就是建筑的组成,不仅有功能作用而且对营造建筑气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地块的建筑之间布置小型的景观,起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而且能给人温馨感觉。两个地块之间与外界的联系也不相同,a地块的商业气息浓厚,整个空间显得开放,接受能力更强,犹如中国文化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b地块的封闭性则更强,这不仅仅考虑到居住部分的人的心理,更是应用这样的布局形式把b区域的建筑各不同部分分割开来,形成几个不同的功能分区,从而达到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紧密而又不相互干扰的效果。场地中的地块按区域和功能两种方式划分;整个地块由道路自然划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a地块有根据地块的区域,划分为a1、a2、a3、a4、a5五个部分,其中商业部分分布在整个建筑群的周边,中心部分a1区域主要是大型企业办公范围,在其周边分布有小型办公区域和展览空间;其他企业单位办公区域则是分布在其他地块的高层建筑之中。b地块划分是从功能出发,b1区域的沿街利用底层的建筑做商铺和商场,楼上则为小型企业的办公区域,局部作为与办公区域配套的生活居住区;b2区域则建立小区域范围内的商业聚集区和居住区;b3地块是小型个体企业的办公区域及部分配套住宅楼。a地块(以公司办公、企事业单位办公、商业区域为主)此地块建筑以公司办公、企业办公、商业办公为主,其中包含有商业服务、银行、大型洗浴中心、影院、餐厅、商住、公寓、电信设备、卫生所等。办公主要分布在a1地区内的点式建筑内,周围小型点式建筑不仅作为办公和展览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小型建筑衬托出了中央高层的体谅和气势,它们一起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完善了整个中心区域的气氛;企业办公和与办公配套的公寓楼则是分布在周围高层建筑内部(a2、a3、a4、a5区域),商业部分则是设在周边四个区域的沿街群房内。高层建筑在整个场所的分布均衡,每栋高层建筑或者高层建筑群,根据其与周围建筑的联系以及自身的功能关系,形成相对完整的后勤服务部门。建筑之间的点线面关系体现强烈,办公区域相对集中,占据良好的朝向和景观位置。企业办公楼虽然没有最佳的位置,但是,由于中心区域的建筑也是景观的一部分,因此,部分企业办公楼拥有更好的景观视角。整个区域的商业则是中规中矩的沿街布置,达到同时针对内外的效果,使区域建筑与城市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a地块的建筑面积大约38万,其中办公建筑面积约为15万,商业建筑面积约为3.5万,公寓及住宅建筑面积约15.5万,商务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4万,总容积率为3.54。b地块(主要功能:中小企业办公、商业区、商品聚集区、办公配套居住区以及个体企业办公为主)此地块建筑功能多样化主要有:商业建筑、居住建筑、商业聚集地、小型个体企业办公楼、大型市场、企业产品展示、小型企业产品专卖等,也是南召蚕丝被、蚕茧等独特特产的对外开放窗口,其中中小型企业办公楼为商住一体化,并配有接待公寓等必要的辅助设施,力争打造成为一个整体的商业街市场。整个区域道路布置规则,可辨识性强,建筑的布局尽量的采用南向布置,为争取更多的采光通风营造了好的条件。商住一体化的设计使整个区域的工作生活更加的便捷。其中北部和西部沿街以企业办公和商业为主,并且占据了最佳的位置;中央区域北半部分为与办公建筑配套的居住区,中央区域南半部分属于商住一体化的个体公司的办公空间,两侧沿街,保障了其良好的交通和相对安静的条件,内部小尺度的景观绿化赋予了这片区域安静祥和的特征。b地块建筑面积约为19万,其中商业建筑面积约5万,公寓和住宅建筑面积约为8.5万,办公建筑面积约为5.5万,容积率约2.2。五,规划系统 1, 交通系统 便捷是交通系统的根本要求,也是这次规划的重要问题,道路便捷的联系建筑,并在最大程度上与主要人流分开,首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与综合区内的安静。其中a地块车行系统由一条主干环道连接四个主要出入口组织区内整个交通系统的可达性,中间一条贯穿东西的道路连接东西两个出入口,以实现交通的快速通达性。b地块主干道采用两横两纵十字交叉式的交通组织方式,连接各个分区的支路,该种道路组织方式不仅避免了倒车与迷路,而且使人们能够有预测的知道车来的方向,在人行与车流交叉的地方,也能够保证行人的安全。步行系统则是另一种景象,大部分人有亲水的爱好,而且人行道路一定要直接,在适当的地方有迂回的岔道,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状态的行人对道路的不同需求。2, 绿化系统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绿化已成为现代都市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趋势,它既能增加环境的自然气息,又能把人、建筑、自然融为一体,采用构架、廊道、雕塑小品等元素讲求人的参与性、景观可达性,将景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营造一种健康、温馨的家居气氛。本项目通过采用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及地方材料的选用,突出地方性特征。用地的条件和特征是景观设计的素材来源。住宅区景观应对不同人群的多方面需求作出积极响应,以环境和空间特征对人实现主动的接应,争取最大程度的亲和,使之成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户外空间。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交融的生态空间,提倡多种乔木,合理搭配花灌木及地被。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与形象环境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生态。六、技术经济指标表 各分区面积详表七,设计原则与构思 1,定位与意向 本项目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高层多层住宅、商业区及写字楼,集商业、办公、住宅于一体大型综合性地产项目,其中a1-01办公楼35层,建成后,将成为南召县地标性建筑。 2,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的回归点,最大范围促进人的和谐。 生态的原则:对整个商务中心周边有利环境以利用为主,不利环境以改造为主、创造为辅。八,建筑单体设计 1,平面设计 该项目在建筑平面设计上采用多元化的功能布局,其中办公建筑采用大框架与小空间办公结合并能自由分割的功能布局方式,可以使得空间利用的更合理更充分,公寓建筑主要采用一室一厅和标准间式的空间布局,既经济又实用,能够满足广大上班族的生活居住需求,住宅建筑以高层90的一梯四户和多层120的一梯两户为主,可以满足需要长期居住在此地的购房者需求。4,立面设计整个项目的设计风格为现代派建筑,采用透明的玻璃作为中心酒店建筑的材质,彰显了建筑的科技感。和周围的水景相映衬,让人的视野更加开阔。而建筑本身就是景观。两个地块的建筑是两张对比鲜明的名片,a地块的建筑粗犷高大,彰显企业实力,b地块由于增加了居住的空间,温婉细腻。a地块的建筑和景观结合营造宏大的场面。而b地块的景观则是以多个中心均匀的分布在每个组团的中心,步移景异。整个建筑风格简洁大气,力求体现建筑形体与人文内涵的融合。 2,环境设计建筑的环境设计最重要的莫过于光学设计、热能设计和声学设计;在光学设计上,建筑内各个房间均能够自然采光,并且在住宅建筑布局层面上满足每户至少一个主要房间拥有大寒日不低于2个小时的日照;在热力学设计上,建筑的保温隔热问题不容忽视,争取小的体型系数,在北侧不开飘窗,促进建筑的自然通风等措施,减少建筑的能耗,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声学设计上,建筑与城市道路直接连通,因此在建筑与道路之间种植高密度的植物绿化,以减少外部噪音对建筑内环境的污染。 3,经济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利用合理的空间布局,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在舒适度和经济的结构之间进行合理的协调,从而减少建筑面积的浪费,以及减少交通面积在建筑中的分量,摒弃多余的外部装饰,从而达到建筑的经济合理。 4,消防没计凤冠社区的建筑主要以中高层和高层为主,严格的按照建筑防火规范设计,在绿化的同时满足消防车的可通达性,对于不同高度的建筑,根据需要安排利于人员安全的防烟楼梯间。5,无障碍设计1)、室外通道:在建筑入口处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设置通道,并考虑在通道和沿途设置街灯和座椅。2)、室外引路径:在行人路、下斜路缘石以及楼宇进出通道和住宅建筑内的公共部分设置引路径,铺设引路砖和提示标识。3)、设置残疾人停车位,清楚标示,并在无障碍车道旁设置轮椅通道。4)、设置室外坡道和坡道平台,满足规范要求。5)、无障碍楼梯和细节设计。6)、无障碍入口设计,其高度宽度等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专业设计一、设计依据1、南召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34-2005);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修订版);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8、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41/075-2006)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10、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划、建筑设计标准、条例和规范。11、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2、相关配套专业提供的资料二、设计内容本项目的主要设计内容为南召县产业集聚区综合商务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中高层住宅、商业区、写字楼及道路、硬化、绿化、大门配套设施等。三、主要建筑物的平面及空间说明1、主要建筑物说明根据建筑高度以及建筑平面使用功能要求,本工程高层住宅及公寓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分别为一级和二级。 其它多层商业及地下车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当裙房与主楼相连时,抗震等级不低于主楼。2、建筑剖面说明本工程高层住宅,地下一层层高为3.0m,地下二层层高为2.85m,一层商业网点层高为4.2m,二至三十层层高均为3.0m;商业区层高:地下一层为5.4m,地上三层为4.8m;以上室内外高差均为0.45m。3、主要建筑材料用法说明(1) 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序号构件名称及范围混凝土强度等级1基础底板垫层c152基础c303底层剪力墙、框架柱c40、c354其它剪力墙、框架柱, 梁, 楼板及其他构件c305圈梁,构造柱c20(2) 钢材:钢筋:hpb235级 fy=210 n/mm2hrb335级 fy=300 n/mm2hrb400级 fy=360 n/mm2。型钢、钢板:q235b钢(3) hpb235钢筋、q235b钢焊接e43系列hrb335钢筋e50系列hrb400钢筋e55系列(4) 填充墙砌块和砂浆:加气混凝土砌块干容重不大于7.0kn/m3 ,强度等级不小于a3.5,混合砂浆强度不小于m5.0。或采用其他轻质材料。四、结构说明1、结构形式本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2基础形式基础采用筏板基础。3主要结构参数其它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物重要性类别:一级4主要结构材料选用 hpb235级 hrb335级 hrb400级。 混凝土: 基础底板垫层c15基础c30底层剪力墙、框架柱c40、c35其它剪力墙、框架柱, 梁, 楼板及其他构件c30圈梁,构造柱c20 墙体:0.000以下外墙为300厚钢筋混凝土墙,内墙除钢筋混凝土墙外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以上墙体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五、建筑消防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及各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划分防火分区,耐火等级均按一级防火标准设计。1. 合理设置安全出入口:底层不少于一个的对外出口。2合理布置安全疏散通道:确定疏散通道的位置、安全疏散距离、疏散走道和门的宽度、高度,且不宜设置台阶。3. 梁、板、柱、墙等结构用材及建筑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及耐火等级按一级防火等级执行。4. 门、窗、洞、墙布置、数量、间距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执行。六、建筑节能南召县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建筑体形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的要求。还应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应兼顾防热。满足冬季日照少并防御寒风的要求,主要房间宜避西晒,建筑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且兼顾夏季通风和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应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减小能耗。外保温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同时消除了冷凝。可以采用外挂式外保温、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注成型或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等方式。凡受力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高强钢筋,以减少钢筋含量,并降低建筑成本。给排水专业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2)其它设备专业提供的有关设备工艺资料和要求;(3)国内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定、标准。(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设计范围本专业主要设计小区的室内外给水、排水、消火栓、消防的设计与配合。三、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用水量如下:住宅生活用水量: 最高日:1013m3/d; 商业生活用水量: 最高日:407m3/d; 办公生活用水量: 最高日: 235m3/d; 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量: 最高日: 180m3/d;车库地面冲洗用水量: 最高日: 320m3/d;管网漏失和未预见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的15%。合计: 最高日:2478m3/d; 水源为市政自来水,水质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周边不同市政道路各引入一条管径为dn250给水干管,在小区内形成dn250的环网,供给小区室外消防用水、建筑生活用水以及绿化浇洒用水等。生活给水采用竖向分区供水,供水分区确保最低用水点水压不大于0.35mpa,最高用水点水压不小于0.10 mpa,市政压力满足的楼层采用市政直接供水,以上部分分区域设管网叠压设备供水,超压部分减压阀减压。室外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高密度聚乙烯管,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给水干管采用钢塑复合管,居住建筑室内支管均采用pp-r管。四、消防系统(1)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采用低压系统,用水量30升每秒,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在该区消防合用给水环网上按照规范要求直接设置地上室外消火栓,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并满足各单体水泵结合器和消防用水量的要求。(2)室内消火栓系统:该区设置区域高压系统,竖向分为两个区,商业及地下室为低区,以上为高区,每个区消火栓静水压不大于1.0mpa。室内消火栓用水量40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最高公寓楼屋顶设置高位消防水箱(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用),水箱有效容积不小于18m3,水箱设置高度满足规范要求,地下室设区域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用),水池分为能够独立使用的两格,总有效储水容积不小于540m3,消火栓泵一用一备。消火栓均布置在走道等易于取用的部位,栓口距安装地面1.1米,消火栓的布置确保任何部位都有同层的两支水枪同时到达,消防电梯前室设消防队员专用消火栓,综合楼的消火栓箱内配备消防卷盘,凡栓口动压大于0.50mpa均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消防水泵结合器小区内统一考虑。(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地下车库、商场、办公、公寓走道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车库、商场火灾危险等级为中级,办公、公寓火灾危险等级为中级,预计用水量30升每秒,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系统采用区域临时高压系统,高位水箱、消防水池和水泵房与消火栓系统共用,增压稳压设施单设,喷洒水泵一用一备。(4)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所有场所均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灭火器。五、排水系统(1)生活排水系统: 最高日排水量取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90%,2230m3/d。居住建筑生活排水系统采用设伸顶通气管的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公共建筑生活排水系统采用设专用通气管的排水系统,污废水合流,经化粪池初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室外污水管采用埋地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室内排水管采用超静音聚丙烯管。地下车库和消防电梯的集水坑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排出,排污泵采用一用一备,管道采用热镀锌管。(2)雨水排水系统:南召县地区降雨强度公式:室外场地雨水排水的设计重现期为1年,综合径流系数取0.6。地下车库部位雨水经地面排水暗沟收集,其它部位经道路雨水口、管道收集,汇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室外雨水管采用埋地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电气专业设计一、研究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2004;1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1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1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15、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二、研究范围本项目电力系统包括: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网络系统(住宅)、电话系统(住宅)、可视对讲系统(住宅)、综合布线系统(商业及办公楼)、有线电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三、变、配电系统1、负荷分级本工程商业、办公楼、商业、住宅、地下车库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设备、消防水泵、变频生活水泵、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风机、应急照明、高层住宅楼的电梯、防排烟风机等为一级负荷,其它生活等用电属于三级负荷。2、负荷估算本工程住宅区安装容量约15590 kw,办公楼安装容量约 8830kw,商业安装容量约 8140kw,地库安装容量约1993kw。本工程总计安装容量约34553kw。3、电源本工程规模较大,预计安装容量也较大,因此应预留开闭所或降压站,具体设计由当地供电局定。4、配电系统1)、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如空调机房、水泵房等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2)、本工程商业及办公楼利用在电井内的封闭式插接铜母线配电给各楼层配电箱,以便于安装、改造和降低能耗。住宅楼按单元设置电表箱,电源从相应变电所沿桥架引入。3)、本工程一级负荷均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换箱直接供电。四、照明系统 1、照度标准参照国标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主要场所的照度如下表:场所照度lpd限值场所照度lpd限值商业300 lx12w/m2变配电室200 lx8w/m2办公室300 lx11w/m2会议室300 lx11w/m2起居室100 lx7w/m2厨房100 lx7w/m22 本工程一般场所选用t8三基色荧光灯或紧凑型节能荧光灯;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可采用多种类型的光源;对仅作为应急照明用的光源应采用瞬时点燃的光源;应急照明做为平时照明的一部分时也可选用t8三基色荧光灯或节能型灯具;卫生间、阳台的灯具选用防潮型灯具;3消防控制室、变电所、配电间、楼梯间、前室、水泵房、电梯机房、排烟机房、重要机房的值班照明等处的应急照明按100%考虑;门厅、走道按30%考虑;其他场所按10%考虑。各层走道、拐角及出入口均设疏散指示灯,采用灯具自带蓄电池做备用电源,停电时自动转为直流供电。疏散指示灯和标志照明灯具的选型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并且应急时间不少于30分钟。五、防雷接地系统1、本工程各单体均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为防直击雷在屋顶设避雷带,避雷带网格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2、建筑物45m以上的部分各层外圈连梁内外侧两根主筋通圈焊接形成均压环。建筑物内的各种竖向金属管道每三层及管顶与连梁内的主筋就近可靠导通。3、露出屋面的各种金属管道,构架应与防雷系统可靠导通(其中屋面风机的保护金属网罩与避雷网相连,pe线与风机壳体相连)。各竖向金属管道引上部分如遇接口,两侧用16mm2铜编织线可靠导通。4、本工程各单体均采用共用接地装置,以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体、构造钢筋和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小于1。5、各单体低压配电接地保护形式采用:住宅、商业及办公楼采用tn-s系统,pe线与n线严格分开。6、各单体建筑物作总等电位连接,在配电室内安装一个总等电位连接端子箱,将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金属构件、接地干线等与总等电位端子箱可靠连接。7、在所有弱电机房、电梯机房、电井、带淋浴的卫生间等处做局部等电位连接。六、电话系统(住宅)住宅内客厅、卧室均设电话插座。住宅每户按两部外线电话设计,外线进入住户弱电箱后另行分配。电话外线工程路由及管孔数量由电信部门确认。七、网络系统(住宅)网络系统光纤由运营商引至各单体住宅楼,另行分配。本工程在每户住宅的卧室和客厅分别设置网络插座。八、可视对讲系统(住宅)1、住宅楼均设置可视对讲系统,在进楼处设对讲主机,住户室内分机设在门口,其出线 口距地1.5米。2、本设计仅预留管线,系统所有设备器件均由承包商负责成套供货,并负责安装、调试。九、综合布线系统(办公楼)1、本工程办公楼设置综合布线系统。2、综合布线系统是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此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各自独立的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综合信息数据库管理、电子邮件、个人数据库、报表处理、电话会议、电视会议等。3、室外光纤进入办公楼地下室弱电机房,引入端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4、系统所有器件、设备均由承包商负责成套供货、安装、调试。十、有线电视系统本工程设有线电视系统,接收当地的有线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系统前端设备按商业、办公楼、住宅楼分别设置,设在相应建筑弱电机房内。系统采用分配分支分配系统,在各层设分支分配器,供该层电视用户使用。系统采用邻频传输,用户电平为644db,要求图像质量不低于四级。十一、火灾自动报警及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本工程商业、办公楼、住宅及地下车库属于一级保护对象,设集中火灾报警系统;商业、办公楼、住宅及地下车库消防系统独立设置,分别自成系统,消防控制室分别设在商业、办公楼、住宅一层,并有直接对外的出口;本工程商业、办公楼、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内设楼层显示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对讲电话、扬声器、启泵按钮、各类模块等。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消防水泵等重要消防设备除通过现场模块自动控制外,还可在联动控制台上通过硬线手动控制,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在最末一级照明配电箱中自动切换后供电,并设有灯具自带蓄电池作后备电源;地下室内疏散指示灯平时均点燃。本工程商业及办公楼设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监视主机设在消防控制室内,各层各区配电箱内均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器。十二、电气节能1、选择高效低能耗 scb10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合理的选择变压器容量,使变压器的负载处于经济运行状态,提高变压器的技术经济效益,减少变压器空载和负载损耗。2、合理设置无功功率补偿:在低压配电室集中装设补偿电容器,功率因数补偿到 0.90以上,减少输电无功功率损耗。3、合理选择供电半径:将变压器设置在用电负荷中心,可以减少低压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4、 电能计量:电费采取分级计量,高压侧做高压总计量,变压器出线处设低压计量,商业、公用部分分别计量,住宅一户一表计量,公共楼梯间照明单独设计量表,商业按承包单位进行分户计量,节约能源。5、照明节能:设计按照 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照度标准及功率密度值进行照明设计,以达到良好的照明节能效果。6、选用高效节能光源,选用具有较高反射比反射罩的高效节能灯具,优先选用开启式直接照明灯具。光源采用三基色荧光灯,并采用电子镇流器。照明光源的选择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选用合适的照明光源。7、楼梯间照明控制采用声光控制,住宅楼梯间等处公共照明采用8w led光源。节能设计一、 编制目的和依据 1、编制目的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证城市建设与发展相协调;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建筑物的型式、结构、采暖通风、采光照明、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的选型,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节能措施。2、编制依据(1)国家计委、经委、建设部计交能(1997)2542号文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通知。(2)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0年10月1日(3)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77号令,2007年10月28日修订)(5)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6月27日(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发改环资200721号)(7)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二、能耗状况1、能源消耗情况本项目消耗的能源主要为电、水。消耗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电项目用电主要为办公、商业及生活用电。本工程中本工程中总安装功率为34553kw,其中住宅15590kw,办公楼8830kw,商业8140kw,地下车库1993kw。则项目建成后年耗电量为10430.82万kwh,合计折标煤12819.48吨/年。(2)、水本项目用水主要是日常生活用水,日最大用水量为2476.72 t/d,年用水量903893t,折合标煤232.39吨/年。表9.1 项目能源和耗能工质需求表能源种类年需求量折标系数折标量(kgce)电(住宅)34142100kwh0.1229 kgce/kwh4196064电(办公楼)257836000.1229 kgce/kwh3168804电(商业)356532000.1229 kgce/kwh4381778电(地库)87293400.1229 kgce/kwh1072835水903893t0.2571 kgce/t232390合 计130518702、能源供应情况(1)、电项目建成后年耗电量为10430.82万kwh,由市电力局提供,能满足项目用电的要求。(2)、水。由城市供水管网供给,本项目最高日用水量q=2476m3/d,水源引自市政自来水,从校外市政供水干管各引入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