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初一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_第1页
人教版数学初一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_第2页
人教版数学初一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_第3页
人教版数学初一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_第4页
人教版数学初一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5.1.1相交线主备人:复核人:审核人:教材分析课本开篇第一课很重要。教学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 预习导学1. 两个角的和是 ,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2. 补角的性质:同角或 的补角 。二、 新课探究(一)邻补角、对顶角1、观察思考:剪刀剪开纸张的过程,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度也相应 。我们把剪刀的构成抽象为两条直线,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2、探索活动:任意画两条相交直线,在形成的四个角(1,2,3,4)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 对角。分别是 。分别测量一下各个角的度数,是否发现规律?你能否把他们分类?完成教材中2页表格。 3、归纳:邻补角、对顶角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 的两个角是对顶角。4、注意:(1)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邻补角有 对。对顶角有 对。(2)对顶角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3)一个角的邻补角有 个,对顶角有 个。三、 对顶角的性质如图,1+2 = ,2+3 = 。(邻补角定义)1=180 ,3 =180 (等式性质)1=3 (等量代换)或者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l3(同角的补角相等)由上面推理可知,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四、 例题结合三、课堂展示如图,已知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解:3140( )。2180118040140( )。42140( )。 五、 课堂训练如图,直线a,b相交,1=50,求2,3,4的度数.六、 作业布置课本p8. 2七、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以及对顶角的性质。培养学识图和灵活应用性质的能力。八、 教学反思十分钟小测(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等于( )a.150 b.180 c.210 d.120 (1) (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对顶角相等;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2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若aod与boc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 ) a.62 b.118 c.72 d.59(二)填空题:1.如图3所示,ab与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1的对顶角_. (3) (4) (5)2.如图3所示,若1=25,则2=_,3=_,4=_.3.如图4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aod的对顶角是_,aoc的邻补角是_;若aoc=50,则bod=_,cob=_.4、已知1与2是对顶角,1与3互为补角,则2+3= 。 六、拓展延伸如图所示, 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aoc=120,求bod,aoe的度数.课题:5.1.2 垂线主备人:复核人:审核人:教材分析垂线是平面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第五章“相交线、平行线”第一大节的主要内容,是在学完相交线、对顶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垂直,垂线的概念的本大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空间里的垂直关系,三角形的高,切线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与其他数学知识一样,它在工农业生产的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垂线的概念,表示,垂线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掌握一点到一直线的距离的测量方法。(3)逐步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几何符号,几何语言,逐步熟悉一步推理的格式。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垂线的概念、画法和垂线的两个性质。难点是:垂线的画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 预习导学(1) (乙) 这是两幅草坪的图案。在绿色的草坪上,画着两条交叉的道路。你觉得甲图、乙图那幅更漂亮、更匀称。这是什么原因?演示自制教具,这两条相交线有没有特殊位置?什么情况下它们的位置特殊?图甲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比较广,你有没有见过?例如:书本相邻的两条边、窗户框相邻的两边、红十字等,因此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特殊情况二、 新课探究(一)垂线的定义直线a不动,当直线b转到什么位置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转动木条b时,它和不动的木条a互相垂直的位置有几个?当a、b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其他三个角呢?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和地面(水平面)垂直。(二)符号表示“”读作“垂直于”如abcd垂足为o,含义: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垂足是o 你能说出由什么条件能知道ab与cd互相垂直吗? boc=90(已知) abcd (垂直的定义)其它三个角中的一个角等于90,能不能得到abcd呢?反过来,如果abcd,那么可得到什么结论?(填空)abcd于o (已知)_(垂直的定义)(三)垂线的画法(1)已知直线l,有多少条直线与已知直线l垂直?(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如图2中,过点a画直线bd的垂线b a d a d 图1 b 在学生画出垂线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用三角板画垂线的基本方法强调用两条直角边“一贴”:贴住已知直线,“一靠”:靠住已知点再画线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画出的为何是已知直线的垂线?(四)发现垂线的性质在学生熟练地画出各条垂线之后,1、过a点作bd的垂线有没有?2、 过a点作bd的垂线有几条? 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概括出:垂线的第一个性质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注:“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过一点”的点在直线外,或在直线上都可以(五)垂线的第二个性质1、量跳远的成绩时有人想多量点,都采取了什么手段?为什麽?2、用刻度尺量一量下列垂线段op与线段pa、pb、pc的大小 p a b o c (1) 什么是垂线段?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六、 点到直线的距离要把水渠的水引到水池c,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在渠岸ab的什么地方开沟埋水管,才能使 沟最短,所用水管最少,并要知道买多少水管?a c b三、 例题结合四、 课堂训练五、 作业布置六、 课堂小结1、垂直定义2、垂直性质13、垂直性质4、点到直线的距离七、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不同的反馈手段和反馈练习。(1)设计变式习题,图形,开放性习题。每次练习主要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同时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扫清后续学习障碍。(1) 练习方法。如:笔答、口答、板演、快速抢答等,以增加反馈层面。通过练习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对教学情况心中有数。(3)及时矫正。对每次练习情况进行讲评,对正确的解答及时给予肯定,发现问题及时讲评。十分钟小测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两条直线相交,有一条角是直角,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有一对对顶角互补,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四个角都相等,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如图一所示,当1与2满足 时,能使oaob3、如图二所示,从河中向稻田a处引水,为使水渠最短,可过a做abcd于点b,沿线段ab修渠最短,其根据是:( )4、过一条线段外一点画这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 )a、这条线段 b、这条线段的端点上 abcd图二 c、这条线段的延长线上 d、以上都有可能1a2bo图一5、如图三所示,已知onl,oml,所以om与on重合,其理由是( )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过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 c、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垂线段最短6、点直线的距离是指:( )a、直线外一点到该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b、直线外一点到该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c、直线外一点与直线外一点间的距离 d、从直线外一点向该直线所画的垂线段图三onml7、如图四所示,某人站在左侧点a处,要到路的右侧,怎样走最近?为什么?如果他要到路对面的点b处,怎样走最近,为什么?ab路图四aeocbd图五8、如图五所示,abcd,垂足为o,oe是一条射线,且aoe=35求boe、coe的度数。课题: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主备人:复核人:审核人: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两条直线相交(一个交点)形成的四个角相互之间的关系(邻补角、对顶角)、性质(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两个交点)形成的八个角间的关系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本人在这节课的教学上打破了过去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方式,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总结(结论)定结论模仿寻找应用结论这一系列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快速的、准确的从复杂图形中抽象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基本图形,从而找到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就为后面的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会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它们2能力目标通过三线八角的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图形是由简到繁组合而成,培养学生形成基本图形结构的能力、辨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的好习惯。更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三线八角的意义,及会在各种图形中找出这三类角;难点:从复杂图形中抽象出三类角的基本图形从而识别三类角,会辨析这三类角、邻补角、对顶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 预习导学1、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产生几个角?这几个角有什么样的关系?e2如图:直线ab与直线ef相交于点oa1o1与2互为( ),b432与3互为( )3与4互为( ), f1与4互为( )1与3互为( ), 2与4互为( )2、性质: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二、 新课探究e11、如图,直线ab、直线cd都与第三条直线ef相交或者(直线ab、直线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2a43b如图(1):1与56与第三条直线5ef及ab、cdc的d位置关系; 87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侧f位于两条被截直线ab、cd的同方 (1)请说出其他的同位角?abfedc14582367 (2)如图(2)哪些角是同位角?他们的位置是怎么样的?请观察同位角的图形图(1)中抽象出来:15仿佛什么呢?如图(1):4与6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的位置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模仿上面同位角,先观察其位置特点,再下定义?请抽象出其基本图形,有形如什么?那么4与6呢?三、 例题结合如图同位角有 对,他们是 ;内错角有 对,他们是 同旁内角 对,他们是 aedb 四、 课堂训练1、1与b是直线 和直线 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而成 角,2、 2与a是直线 和直线 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而成 角,3、 3与b是直线 和直线 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而成 角。 ae231 fc五、 作业布置教科书:p13 练习:1六、课堂小结1、同位角2、内错角3、同旁内角七、教学反思1复习导入中注重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即掌握了两条直线相交(一个交点)形成的四个角相互之间的关系(邻补角、对顶角)、性质(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基础之上,注重引导学生区别于本节课知识的三线八角,尽量减少混淆。2、本节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模仿、实践活动感知新知探究过程,打破过去直接说出结果灌输型教学,培养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好习惯,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采取多种形式的题目引导学生应用本节课的知识来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分钟小测1填空(1)对顶角的重要性质是 .(2)一条直线与端点在这条直线上的一条射线组成的两个角是 .(3)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它们的平分线所成的角是 度.(4)如图211,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aoc的对顶角是 ,aod的对顶角是 ,boc的邻补角是 和 ,boe的邻补角是 和 .2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公共顶点,且方向相反的两个角为对顶角b有公共顶点,且又相等的角为对顶角c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且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为对顶角d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为对顶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对顶角就不相等 b相等的角为对顶角c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 d上述说法都不对(3)下列各图中1和2为对顶角的是( )(4)如果两个角的平分线相交成90的角,那么这两个角是( )a对顶角 b互补的两个角c互为邻补角 d以上答案都不对3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bod=230,求boc的度数.课题:5.2.1平行线主备人:复核人:审核人: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几何符号表示;(2)让学生经历用三角板、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积累操作经验;(3)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2、数学思考能在观察和想象两直线存在平行关系,并在实践、探索中获取平行线公理及推论。3、解决问题能在观察、想像、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4、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到通过观察、想象、实践、操作、归纳可以获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线定义及画法、平行公理及推论。2.教学难点:(1)、平行公理及推论的应用;(2)、区分平行线及平行线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 预习导学欣赏图片,引出课题思考:图中的铁轨、线条会不会出现交点?在位置上给人怎样的感觉?二、 新课探究1、平行线定义及几何语言表示: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如图的两条直线 a、b,记为“ab”,读作:a平行于b。ab问题:(1)、平行线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同一平面内 、 不相交(即无交点)(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2、推平行线学生自学,试一试,演示,教师再次演示总结过程:1压(已知直线)、2靠(直尺)、3推(三角尺)、4画(平行线) 3、平行公理在练习上完成:lp(1)上 试一试,过已知点p作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讨论:点p上直线上和直线外,分类的思想)lp(2)外 4、推论问题:只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时,可以画出多少条平行线?(三)数学服务于生活同理:同学们办黑板报时,先画平行的底格线方法三、 例题结合四、 课堂训练五、 作业布置六、 课堂小结学习了哪些知识,哪些方法,有何体验。七、 教学反思这一节课最关键的内容推平行线及通过推平行线来掌握平行公理和推论。因此,在掌握了定义及几何语言之后,对于推平行线,我打破常规,不由教师演示,而直接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教材图示,教师辅以问题:图示上利用了哪些工具,通过什么样的步骤得到了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让学生讨论方法,自行试着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画完后让学生互相比较:比一比,哪一位同学画得最平行,哪位同学画得不平行,讨论总结为什么。然后请一位学生为大家展示其推平行线的过程,同时让大家总结出推平行线的注意事项,最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总结出推平行线的四个过程:1压(已知直线)、2靠(直尺)、3推(三角尺)、4画(平行线)。之后,设置问题: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通过分类讨论,学生自行在练习本上画,自然而然得出平行公理及推论。十分钟小测课题:5.2.2平行线的判定主备人:复核人:审核人:教材分析教科书通过学生已学过的平行线的画法中,有同位角相等画出的两直线就平行这一数学事实,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这一方法是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基本方法,利用这一方法,通过对顶角和邻补角关系分别推出平行线的另外两种判定方法。对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来说,只有平行线才有距离的概念,两条相交直线没有距离的概念。求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是:在两条平行线中的任意一条上取任意一点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就是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这实际上是将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转化为求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平行线的三个判定方法,并会运用。能力目标:遇到一个新问题时,能把它转化为已知的(或已解决的)问题。情感目标: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说理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 预习导学问题一:根据前面所学习的内容,看下图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哪些是内错角?哪些是同旁内角?问题二:如图,你有办法验证图中的纸片的上下边缘所在的直线是否平行吗?二、 新课探究回顾利用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思考:在画图过程中三角尺起了什么作用? abpcdef21在上述利用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中采用的角共性是什么?请同学们利用“几何画板”观察一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肯定结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我们把这个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作为公理。猜想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满足怎样的关系能得到这两条被截线是平行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请学生当回小教师,给同学们讲解自己的思路和结论,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三、 例题结合如图,若1=110,5=110,则a b,根据 ;若2=70,6= ,则ab,根据 ;若3=110,6= ,则ab,根据 。四、 课堂训练练习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件:1=5;1=7;2+3=180;4=7能说明ab的为 ( ) a. b. c. d.练习2、如图,如果d=efc,那么 ( ) a.adbc b.efbc c.abdc d.adef34dcba21五、 作业布置六、 课堂小结请学生简单谈谈这课的收获。七、 教学反思在课程设计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广泛。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在巩固练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再次探索,形成结论;练习题中注重图形的变化,在图形中为学生设置易错点再及时纠错;利用“几何画板”的直观性,充分说明学生探索的结论是正确的。这时多种媒体以生动活泼、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加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3、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十分钟小测1如图 因为1=2,所以_( )。 因为2=3,所以_( )。2如图 因为1=2,所以_( )。 因为3=4,所以_( )。 3如图 填空:(1)因为2=b(已知)所以 ab_( )(2)因为1=a(已知)所以 _ ( )(3)因为1=d(已知)所以 _ ( )(4)因为_=f(已知)所以 acdf ( )4如图,已知直ab、cd被直线ef所截,ge平分aef,gf平分efc,1+2=90,abcd吗?为什么?解:因为ge平分aef,gf平分efc(已知),所以aef=2_,efc=2_,所以aef+efc=_( 等式性质 ),因为1+2=90(已知),所以aef+efc=_所以abcd_5如图,已知abbc,bccd,1=2试判断be与cf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解:becf理由:abbc,bccd(已知)_=_=90_1=2_abc1=bcd2,即ebc=bcf_课题:平行线的性质主备人:复核人:审核人:教材分析平行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而且在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好它的有关知识,对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探索平行线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平行线的性质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钻研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以及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判定等知识解题。难点:区分性质和判定以及怎样综合运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解题。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 预习导学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三种?它们是先知道什么, 后知道什么?根据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二、 新课探究1、探索发现(课件展示)(1)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线 ab,第三条直线c和这两条直线 a、b相交,并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2)用量角器测量上面八个角的大小,记录下来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合作交流,教师引导分析,巡回指导。小组代表发言,学生相互评价)课件展示发现问题小结2、问题验证(一)验证过程(1)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同位角,有什么数量关系?(课件展示验证过程及结论)结论: 平行线的性质1(公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内错角,有什么数量关系?(课件展示验证过程及结论)平行线的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同旁内角,有什么数量关系?(课件展示验证过程及结论)平行线的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知识小结(学生小结,教师强调,课件展示)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 例题结合abcef1、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2 _(已知)34 2 =_ ( )65 _(已知)78d 3 = 5 ( )_(已知) 4 +_=180( )四、 课堂训练cabd32141、如图, 1+2=180,3=108则4是多少度?2、如图,cdabef,那么bac+ace+cef等于多少度?facbde角度继续增加,探究n个角的和是多少?五、 作业布置课本p20 1六、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教师梳理、概括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并揭示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七、 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按我原来设计进行。在讲解时,真正做到引导,类比平行线的判定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尤其是推理过程的叙述和书写,充分把时间留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性。十分钟小测1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如图1所示,ac平分bcd,且bca=cad=cab,abc=75,则bca等于( ) a36 b35 c37.5 d70 (1) (2) (3) (3)如图2所示,adbc于d,dgab,那么b和adg的关系是( ) a互余 b互补 c相等 d以上都不对(4)如图3,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ab,则下列结论:1=2;1=3;3=2中,正确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5)如图4,若abcd,则( ) a1=2+3 b1=3-2 c1+2+3=180 d1-2+3=180 (4) (5) 2填空题:(1)如图9所示, dfac(已知), d+_=180(_) c=d(已知), c+_=180(_) dbec(_) (2)如图10所示,a=bde(已知), (9) _(_) deb=_(_) c=90(已知), deb=_(_) de_(_) 课题:平移主备人:复核人:审核人: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 预习导学自学课本48页-4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试举出生活中平行移动的例子。并思考:平行移动的过程中,图形的现状和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2) 什么叫做图形的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是有什么确定的?二、 新课探究如图2-2(2)试探究以下问题:(1) 点a、b、c平移后的对应点分别是谁?连接aa,bb,cc,这三条线 段位置和长度有怎样的关系?(2) 线段ab、bc、ac的对应线段分别是哪一条线段?它们的位置与长度有怎 样的关系?(3) a、b、c的对应角分别是哪个角?它们是否相等?(4) abc与abc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由此可以归纳出平移的性质:(1) (2) (3) 如图,(1)如果将线段ab沿ad方向平移到dc,那么 dc= , dc 。(2)如果dc=a, 且 dc ab ,连接ad,那么线段dc可以看做是由线段 沿 方向平移得到的。 (3)线段bc可以看做是由线段 沿 方向平移得到的。 如图,将abc沿aa的方向平移,平移后顶点a平移到a处,你能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吗? (1)要确定abc平移后的图形,只需确定 的位置,再依次连接即可;(2)点b的对应点是如何确定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根据是什么?(3) 由此可以归纳平移作图的基本方法是: 。三、 例题结合例1、(课本29页例1)用上面归纳的方法完成四、 课堂训练1、所示,abe沿射线xy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和全等的三角形。abecfdxy五、 作业布置p30 3六、 课堂小结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七、 教学反思十分钟小测1、如图所示,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o,求def的度数。2、如图,已知rtabc中,c90,bc4,ac4,现将abc沿cb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1)若平移距离为3,求abc与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2)若平移距离为x(0x4),求abc与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y,并写出y与x的关系式。3、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课题:6.1.1 算术平方根(1) 主备人: 周文豪 复核人: 审核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过程与方法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课 堂 教 学 设 计师 生 活 动个性化设计一、情境导入 学生看课本上的问题引入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书p40页的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25中求出正数x的值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a (x0)中,规定x =. 2、 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124说出12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3、 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写出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算术平方根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表示25的算术平方根。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100; (2)1; (3);(4)0.0001(5)25:; (6)144; (7)169; (8)225三、巩固新知 p40练习 1、2四、小结 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五 作业布置:p47习题6.1第1题学生看课本上的内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表示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400;(2)0.01;(3);(4)0.0001(5) 81板书设 计算术平方根一、情境导入 学生看课本上的问题引入 二、探究新知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三、巩固新知 p40练习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