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教案2预设目标(1)口述作者及相关情况(2)弄懂寓言故事(3)解释默写(4)背诵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注意郑人、楚人的神态和动作语言)教材分析:一、 了解“寓言”“寓”寄物,“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二、 主题思想郑人买履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下,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刻舟求剑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船靠岸之后,他立即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这则寓言故事,用来调整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三、 思路结构郑人买履第一层:郑人买履的过程和结果。第二层: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效果大大增强。刻舟求剑第一层:楚人丢剑和找剑的过程。第二层:议论、讥笑这种找剑方法是糊涂的方法。四、 写作特色这两则寓言故事篇幅都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教学设想:第一课时教学安排一、导入新课(3分钟)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1) 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2) 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解答:寓意(1)骄傲使人落后、失败。(3) 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学习郑人买履二、 初读课文(6分钟)1、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重音、语调)。学生找出应注意的字音和字型。2、学生散读(两遍,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3、老师细读(纠正字音和朗读节奏、重音、语调。4、学生齐读(边读边注意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三、 构建画面(6分钟)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结果:市罢,遂不得履四、 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15分钟)1、圈划重点的文言词(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宁、无、其、以)a、 独立学习,看课文注释查工具书。b、 合作学习,四人小组疏通文字c、 老师巡回释疑。d、 小组汇报e、 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师生讨论)(1) 操、持、取的意义(2)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3) 宁信度、无自信也五、 把握寓意(10分钟)(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2)说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了它的现实意义。答案:(1)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搬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2)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六、 多形式背诵课文。(5分钟) 第二课时教学安排一、(1)学生读通课文,注意字音,断句。(3分钟) (2)学生展示学习效果。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二、疏通全文,把握文章结构(3分钟)故事: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三、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小组间讨论,小组间比赛,采用一问一答。涉:渡江 遽:立刻、急忙 契:雕刻是:指示代词,这儿 止:停止惑:迷惑、糊涂 老师补充讲解:a、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有涉江者之楚人 b、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几是是我的剑坠落之处。 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注意强调b、c的肯定与委婉的反问语气。学生揣摩试读。四、阅读讨论(8分钟)a、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答:“刻舟”时把握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趣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想象“刻舟”时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用自己的话表述。b、这个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呢?答:现实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在改革进程中,一定会碰到许多新的问题,但我们面对现实,思想不能僵化,而要善于变通,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改革,才能将改革不断的推向深入,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五、多形式背诵课文(6分钟)六、选择两则寓言中你喜欢的一则,小组表演,注意丰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五、 板书(见教学安排中)六、 课后时文阅读讲义。a、 解释下列词语 置之其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之 至之市 其 试之以足 遽契其舟b、 说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1)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2) 宁信度,无自信也。(3) 而置于其坐.(4) 是吾剑之所从坠。c、 说出两则寓言的寓意。d、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 用“狐假虎威”造一个句子。3、 “兽见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请列举出带“走”字的成语三个。4、 口头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说得生动流畅。参考答案:a、(1) 量好的尺寸;到去;履(2) 他的;那,那个,指示代词b、(1) 没有行走;不可以,不能(2) 相信自己的脚;不相信自己(3) 坐同“座”,座位,名词;动词,坐下。(4) 这,这是,指示代词;做判断动词。c、不顾实际,只信教条的人可笑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是办不成事的。d、(1)略(2)略(3)走:逃跑的意思。走马观花,走投无路,飞沙走石(4)略。 拓展资料1、 韩非和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韩国贵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著有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书属于论辩文占绝大部分,文风犀利,有很强的说服力。2、 吕不韦和吕氏春秋吕不韦:战国末年政治家,原为大商人,在赵国首都,遇见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奇货可居,入秦为之游说,使之归国继位(即庄襄王)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使其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记、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古代寓言二则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设想;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二、作家、作品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三、疏通字词字义1、字音、字形l 履 su 遂 nng 宁 度:du量长短 d 量好的尺码2、通假字坐,同“座”,座位。反,同“返”,返回。3、重要语句(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2)宁信度,无自信也。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4、复述故事5、准确翻译,做到字字落实6、你怎样看待“郑国人”,怎样看待“郑人买履”。7、文章寓意(1)从郑人相信尺码的角度来看,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2)从郑人返家取尺码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为遇事不可太机械,而应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课学习的内容,齐背郑人买履。二、查字典,读准字音。ssh 涉 j遽 q 契 y 矣 ru 若 三、作家、作品1、吕不韦,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千。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一部书,是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语言精练,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 四、重点语句1、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涉江(的)楚人。2、2、是吾剑之所从坠。注:(1)是,指示代词,这儿。(2)所者, 的地方(3)所从坠,(剑)坠落的地方。意思是: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1)若,像。(2)“不亦乎?”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4、对文中一些字词的理解。“坠”写出楚人的慌乱,“遽”写出楚人反应速度之快,“入”“求”又写出其行为的愚蠢。5、写法评析:对比、反问揭其错误实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看来不应静止地看问题。 四、讨论1、你有什么办法找到这把剑?2、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3、两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的寓意?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古代寓言二则 学习要点寓言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本课“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这两个寓言故事寥寥数语,情节极其简单,却极富哲理性,让人百读不厌。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注意下列红色字体读音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遽 契其舟2、作者介绍: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 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现存55篇。他提倡法制,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3、战国末期背景: 战国是继春秋之后的一个时代,约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这一阶段人们思想极其活跃,人们常说的 “百家争鸣”主要发生在这个时期。二、课文学习郑人买履1、解释词语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在河南省的新郑县。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度音du,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d,作名词用,就是尺子。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以的意思。2、翻译课文郑国有个人想买一双鞋,他不知道自己脚的尺寸,就拿了根草绳依自己脚的大小绞了一段,放在凳子上。他到了集市上,找到鞋铺,这才想起忘了带尺码。店主是个有经验的人,一见他要买鞋便当即拿出一双,要他试穿,可他却说:“不行不行,我忘了带尺码,怎能买鞋?我得回去取!” 回家一看,尺码果然放在凳上,他拿起草绳,又返身往集市赶,到了集市,集市已散,那铺子也关了门,他十分气恼,连连怪自己太糊涂,以致误了买鞋。 路人笑问:“你是给谁买鞋呀?” “我自己。” “那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非要去取尺码呢?”那人摇头说:“那怎么行呀,我的脚怎么会有尺码那么准确呢?”3、郑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笑话,连鞋子也没买到。4、你觉得郑的买鞋人的可笑之处是什么?他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他错在做事很呆板,不尊重事实,只会按照原来的想法去做事,而不懂得做事要有灵活性。5、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讽刺那些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刻舟求剑1、解释词语遽:j,立即,匆忙。契:雕刻。是:指示代词,这儿。从其所契者:他;雕刻记号的地方。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2、翻译课文: 楚国有一个人坐船过江,船到了河中心,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入水中,那人立即拿出刀子在船沿上雕刻上记号,并且说道:“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岸后,他顺着刻有记号的船沿下水捞剑。船已经向前行了,可是掉下水的剑并没有移动。等船靠岸后再下水捞剑,不是很糊涂的一种方法吗?3、刻舟求剑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 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4、你觉得刻上掉宝剑的人愚蠢之处在哪里? 不懂得船既然离开了河中心,而刻记号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5、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 讽刺了那些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课外拓展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躃b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译文】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躃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桂林山水职业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绵阳江油市总医院招聘员额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
- 智慧乡村导视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应用实践
- 湘教版劳动实践六年级下册专题4 项目2 任务3《打磨抛光、上油保护》教案
- 2024年青海省乡村振兴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练习题库100题【答案】
- 项目风险管理合同
- 2025年木材加工、处理机械项目建议书
- 创新教育设计启迪未来思维
- 智能教室中的教育机器人-未来教育的探索
- 脑卒中溶栓护理课件
- 2025年城建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LTCC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租赁住房培训课件下载
- 房管员试题资料
- 2025至2030中国扭蛋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与投融资战略报告
- 2024年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商场吸烟区管理制度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护理
-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