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类论文化 学还化学课堂以生活本色高中化学新课程构建“生活化课堂”初探【摘要】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本文就化学教学中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本要求、主要策略进行了一些尝试,以期激活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真正实现。【关键词】化学课堂 教学 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语),“教育是为了完满的生活” (斯宾塞语)。可见,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课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才会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价值。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指出:“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界限,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还课堂教学以生活本色,使知识能够深人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进而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一、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本要求1、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根基和源泉,是学生学习的活动的起点和基础。直接经验是指学生直接经历并获得的体验,它具有亲历性、情境性、具体性、个体性、原创性等特征。生活化的课堂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以现实的体验和直接的经验来丰富、拓展和提升个体的认知,把生活世界中的教学资源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发挥现实生活世界、直接经验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独特的作用。2、挖掘和拓展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化学教材的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要运用教材的内容指导生活,必先将其还原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高中化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在笔者看来,这里所提及的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从最细小的层面上而言,那就是要求教师从平凡但广泛的生活之中挖掘出具有化学教育价值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去探询,去想象,去感悟,去理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营造和谐的生活化教学氛围生活化教学氛围,即是营造轻松愉快、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为此,作为化学教师在角色定位上,要摆正位置,减少“身份角色”,不以势压人,多注意感情上的交流。在语言表达上,不用命令式,多用商讨、对话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平等的姿态、平易近人的风格来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在课堂教学中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间的辩论,也鼓励生师间的辩论,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二、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主要策略1、课堂“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课堂活力,进而对化学课堂产生亲切感、眷恋感。“生活化”导入资源,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现象、社会现象、重大的社会事件和历史素材等等。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时,教师可以从如何选购“优质银耳”的生活小常识引入,看似“白洁如玉”的银耳却是so2的漂白产物导出新课题;可以直接划燃一根火柴,引导学生闻气味,发现so2的产生;也可以播放一段“酸雨的形成和对人类危害”的资料片,从环境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还可以从so2气体泄露造成人员中毒的社会新闻切入等等。现实生活能帮助我们的教学简化、解决很多问题,所以,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能力实际和社会实际,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各种化学问题的意识,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思考。案例1:“物质的分散系”导入教学片段上课铃响后,学生竟然发现我叼着烟走向讲台,并大胆的吞云吐雾。从不吸烟的我做出这些行为,让全体学生感到匪夷所思,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随后我拿出红外线电筒,使光束通过我吐出的烟,让学生观察光亮的通路。这时学生才明白我在故意“作秀”,演示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现象实验,而不是故意违反课堂规则。随后告知学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将在本课涉及,讲完课后将请同学来解释形成现象的原因,从而引起学生探究谜底的好奇心,最后使本课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几个简单的行动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就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原来科学就在身边。将含有丰富合乎实际的生活素材,加工成课题资源导入化学课堂,引出新知,使教学“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氛围“热”起来。2、课堂“探索”生活化,探究理解新知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学习的过程,即是生活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就是师生共同体验生活的活动。一位学生颇有感触地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也许这真是“体验”的奇妙之所在吧!这启迪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参与教学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化学知识元素,在不断反复解释生活现象、尝试运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案例2“氯水的漂白性”的教学片段情景创设: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露事故的报道(麦地枯黄、油菜变白)。联想质疑:为什么绿色麦地一片枯黄?油菜已熏得枯黄甚至变白?实验探究:将上半部干燥下半部湿润的绿色布条迅速插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为什么绿色布条干燥处不褪色而湿润处褪色呢?小结新知: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才能爱学、乐学,并能使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的发现、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定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案例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高三复习教学片段情景创设:小强妈妈是个化学老师,周末在家妈妈给小强提出一些生活化学的问题。(1)吃早饭时,妈妈问小强这馒头“发胖”,并有许多空隙,知道为什么吗?(2)中午洗碗时,妈妈让小强拿纯碱水去油污,并问其原理是什么?用热碱水好还是冷的好,为什么?(3)吃完晚饭后,小强感觉自己胃不适,吐酸水,妈妈有拿来小苏打服用,并问为什么?若有胃溃疡的人服用小苏打好吗?(4)晚上,电视报道有居民楼发生火灾,居民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妈妈又问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若你是小强的智囊团成员,你能帮他解决吗。教师模拟了一个真真切切的生活画面,并设计一系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小常识,巧妙的将学生融入到这“生活化”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议论纷纷,积极讨论,让枯燥的复习课堂也焕发生命的活力。毫无疑问,生活中的学以致用,能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化学,让学生感悟到化学的价值和功能,才会真正明白和理解新知。因此,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着重从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素材,精心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下课时恋恋不舍地走出教室,甚至下课后还饶有兴致的探讨有关问题。3、课堂“训练”生活化,解决实际问题化学课堂上,适时适量提供必要的训练题供学生“做”是非常必要的。“生活化”的化学课堂要求训练题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生活中的化学科学知识。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给训练题设计一个生活化的试题情境,进行生活化的“包装”,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体悟到化学原来如此地真实!例如,对“钢铁腐蚀条件”这个知识点,以往的训练设计绝大多数可能是直接入题:铁腐蚀的必需条件是 (多选):a.水 b.空气 c.纯铁 d.生铁 e.导线 f.酸溶液。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缺少生活经验的体现,学生也不知道记住有什么用,加之试题的“面孔”显得冷漠,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给试题设置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小李晚上在家经常帮妈妈洗铁锅,但有时在第二早上发现锅底有红色物质出现,其可能的原因是(单选):a.未洗干净,剩菜与铁反应 b.残留洗洁净与铁反应 c.铁锅未擦干而被空气腐蚀生锈 d.铁锅与空气接触肯定会声锈。把对知识的训练巧妙地设计为解释洗锅遇到的问题,学生备感亲切、有趣,会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思考,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亲历学习、思维的过程,感受真实、有用的化学,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案例4“生活化”训练设计题例分析。 在装修居室时,如使用不合格的建筑、装潢材料,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影响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毒物质主要有甲醛、苯、氨、氡等。学好化学有助于我们设法减少居室内的空气污染,消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小陈同学为测定新居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是否超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装置:请你帮助小陈同学选择装置中试剂瓶内的药品:_(填序号);a银氨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新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根据你的选择,为使实验现象明显,你认为对所选择试剂的浓度有什么要求_ _;在检查好装置气密性和选择好试剂瓶内的药品后,请你帮助小陈同学完成该实验的操_ _;若试剂瓶内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已知,实验时还需测定的数据有:_ _、_ ;(2)请你提出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_ _。 这组题充满生活的气息,设计巧妙,将甲醛的性质推测、实验验证设计与学生的生活问题、生活体验紧密结合,化枯燥为生动,化理论为生活。毫无疑问,这些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化学知识训练题是鲜活的,让学生感受的不再是枯燥的化学概念、零碎的化学性质、深奥的化学原理,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实际问题,学生乐于主动去训练,并在愉快的心境中体验成功,学会学习。4、课堂“延伸”生活化,提升创造能力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学习课堂,作为教师还应该注重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诱导学生对身边的所见所闻发生联想。一旦所学的东西被派上“用场”或遇上“愁患”时,学生求知的劲头会更大,跃跃欲试的要求会更强烈,对于延伸课堂、激活知识、提升能力是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此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暂时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探究潜能,应鼓励他们进行实验、猜测、推理、创造等活动,也就是指导学生“搞研究”。案例5课外活动“可控式吸氧面具”的发明研究学习钠的氧化物后,根据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获得氧气的原理,有学生提出能否设计一个“可控式吸氧面具”呢?于是他们就在我的指导展开“可控式吸氧面具”的设计研究。尽管该项目的研究一直有很多的困难,但通过大家不断实验、讨论和修改,最终还是完成了这项发明,并获得浙江省2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小发明三等奖。学生作品: “可控式吸氧面具” 发明者:台州市第一中学 何流 蔡含露i、氧气发生仓:由上下二个塑料瓶体密封组合而成,上瓶倒置,内盛h2o2,瓶口有一细管,底部朝上有一抽气孔a,下瓶底部盛有na2o2,侧面有一小孔b与集气仓相通。ii、集气仓:由坚固的塑料薄膜制作成密封口袋状,但要使发生仓瓶底露在上方,集气仓上方一侧与吸氧面罩相连。iii、吸氧面罩:医用吸氧面罩,加上夹钳c。iv、悬挂带。再如学习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时,笔者就组织部分同学参观了我市玉环晒盐场,深入了解食盐制备过程,并提出“台州海水提取食盐方法的衍变”“调查家中食用盐的品牌和成分”等课题,均获得市、区级优秀研究性课题;学习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时,基于我市路桥区是全国最大的固体废弃物(洋垃圾)拆解提炼基地,笔者就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了部分拆解场和一些金属提炼厂,并对环保专家、工厂负责人、工人和附近居民作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开展了“关于我市固体废弃物拆解的现状和利弊问题研究”的课题,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等等;这些从实际生活应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生活中应用化学,使化学和生活能融会贯通,让化学立足于社会生活。三、实施“生活化课堂”的初步成效通过“还化学课堂以生活本色”的实践,使课堂、学生、教师都“活”起来,师生双方在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里尽情地吸纳知识的“营养”,收益匪浅。1课堂“活”了课堂“活”起来,不仅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景活,而且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使师生互动,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2学生“活”了学生变得爱学习了,且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产生学习兴趣,探索知识的愿望,教师的职能从传授变为了指导;学习的目标从单一到综合;学习的空间从封闭到开放,从课内向课外、向社会延伸,学习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拓展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3教师“活”了通过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程结构,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在学生实际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业务工作目标设定计划
- 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深圳市重点中学七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预测2025年VB考试题型及试题与答案
- 工作重心和优先级排列计划
- 语言能力提升活动计划
- 水务行业安保工作总结与建议计划
- 提升班级文化品位的具体方法计划
- 法官职业的基本素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西藏自治区财政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练习题
- 系统云迁移方案
- 山东省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细则
- HSK六级真题与答案下载(第一套)
- 工程量确认单
- CISP-PTE认证培训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无机化学之锡铅重要化合物介绍课件
- 分析色觉检查图让色弱色盲不再痛苦
- 初三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16篇)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1
- 互联网深海鱼的结合辣鱼酷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