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洲三期公建初步设计*绿洲三期公建(设计号:*)初步设计说明*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1128第四章 结构设计说明一工程概述: *绿洲三期公建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学府西街,本项目功能上定位于建立一个超大型的综合商务中心,集高档商务写字楼、星级国际品牌酒店、大型商业购物休闲中心(其中包括购物中心、专卖店、餐饮、健身、spa、洗浴、美容、咖啡店、酒吧)等建筑功能为一体。总建筑面积318592.8 m2。地下3层,地下室平面总长度370多米,最大宽度近90m,地下室埋深15m左右。地上4座高层建筑(a座、b座、c座、和d座建筑),其中c座建筑地上高度150m(36层)、其它3座建筑地上高度99.95m(2425层),标准层层高3.80m、3.45m。c区范围裙房全部为纯地下室;其它范围裙房地上6层,高度32m左右。 结构设计图纸分a、b、c、d区设计,每一区段范围如下图所示:二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裙房大型商业用房(包括地下1层商用部分)为乙类,其它全部为丙类。防水等级: 一级建筑物的防火等级: 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甲级人防等级: 暂按六级三设计依据: 1、设计规范及规程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95)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gb50009-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02)(7)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138)(8)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11)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2、自然条件 (1)风荷载: 基本风压为0.45 kn/m2(重现期100年), 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 (2)雪荷载: 基本雪压为0.35 kn/m2(重现期50年)(3)标准冻深: 0.80m (4)抗震设防有关参数: 拟建场地地震基本烈度:8度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类。特征周期:0.45秒。 3、结构材料:(1) 钢筋 普通钢筋:纵向受力钢筋主要选用hrb400级钢筋,箍筋主要选用hpb235、hrb335级钢筋,构造钢筋选用hpb235、hrb335级钢筋。 (2) 混凝土地下室部分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表1,除表1说明外a、b、c、d各区范围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表2。 表1 构件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备注基础垫层c15桩c35基础底板c35抗渗等级 1.2mpa地下室混凝土外墙0.000以下的混凝土内墙c35抗渗等级 1.2mpa(0-1)轴(1-1)轴处独立的纯地下室结构构件c35抗渗等级要求同上 表2构件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备注墙、柱梁、板a区34层地面c60c35与土直接接触的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抗渗等级 0.6mpa410层地面c55c351015层地面 c50c301522层地面 c45c3022层地面以上 c40c30b区34层地面c60c35412层地面c55c351220层地面 c50c3020层地面以上 c45c30c区37层地面c60c40715层地面c55c401523层地面 c50c352331层地面 c45c3531层地面以上 c40c30d区37层地面c60c40715层地面c55c351522层地面 c50c3022层地面以上 c45c30(3)型钢 型钢采用q345 b级。 (4)焊条 hpb235焊接:e43 hrb335焊接:e50 hrb400焊接:e55 4、主要楼面活荷载:序号楼面用途标准值(kn/m2)准永久值系数1办公 客房 小会议室2.00.42商业用房 大堂 大宴会厅3.50.53健身房 4.00.54桑拿 洗浴中心2.50.55电影厅 报告厅3.00.36餐厅2.50.57厨房4.00.78卫生间 走廊 门厅2.50.59卫生间 走廊 门厅(旅馆、客房)2.00.410消防 疏散楼梯3.50.311汽车通道 地下停车库4.00.612通风机房 电梯机房7.00.813上人屋面2.00.414不上人屋面0.5015消防通道35.00.6 消防通道荷载计算时须按覆土厚度计算扩散后的等效荷载四工程地质概况:本工程场地位于太原市学府街南侧,滨河路东侧,西隔东干渠相邻汾河。根据山西华晋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2007年1月30日提供的华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绿洲三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晋建勘证字1006号),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为太原盆地汾河东岸河漫滩,在汾河的冲积作用下,表现为浅部地层岩性不纯,整个场地宏观表现为上部地层靠河床近的砂层厚,粒度大,离河床远的颗粒细,粉质粘土,粉土层厚。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出现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早期冲积层(q4),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及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场地东面曾拟建塔楼和会所,后因故未建,但已用碎石桩和cfg桩进行过地基处理,此次勘察报告以处理范围为界,将场地分为两个区,区为未经过地基处理区域,区为地基处理区域。地层分布规律及主要土质特性如下(层厚度分别表示a、b、c座及d座范围的相应层厚度):层填土:以素填土为主,褐黄色。层厚度1.504.00m;0.803.40m;0.403.40m;1.807.00m。1粉土:褐黄色,湿,稍密中密,中等压缩性。层厚度0.704.60m;0.202.70m;0.503.00m;1.005.30m。 2粉细砂:褐黄褐灰色,饱和,层厚度5.209.40m;7.6012.20m;7.9013.60m;4.0010.80m。层粉土:褐灰色,饱和,质地均匀,湿,中等压缩性,层厚度2.404.60m;2.105.50m;0.804.20m; 1.205.70m。1层粉细砂:褐灰褐黑色,饱和,密实,颗粒级配较好,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层厚度3.006.30m;2.907.50m;1.907.50m;4.009.50m。2层粉质粘土:褐灰色,饱和,可塑,中等压缩性。层厚度0.803.90m;0.502.00m;0.404.00m;0.503.00m。层中细砂:褐灰褐黑色,饱和,密实。层厚度6.5013.00m;7.8013.30m;9.8014.90m;6.5016.60m。层粉质粘土:褐灰色,饱和,可塑。中等压缩性。层厚度3.706.70m;6.2010.20m;5.4011.90m;1.609.40m。层粉质粘土:灰色,饱和,可塑。质地均匀,中等压缩性。层厚度0.904.90m;2.403.40m;1.604.20m;1.404.00m。层砂砾:褐色,密实。在层顶上部含大量粉质粘土成分。3.108.70m;4.207.20m;2.007.40m;7.8012.70m。层粉土:褐灰色,饱和,密实。中等偏低压缩性,层厚度7.4010.00m;7.9010.80m;5.7010.90m;4.208.40m。层中砂:灰褐色,饱和,密实。有粉土薄层,层厚度2.403.90m;2.603.40m;1.205.30m;1.504.80m。层粉质粘土:褐灰色,饱和,可塑硬塑,夹有粉土薄层。层厚度3.706.70m;4.805.00m;7.8011.90m;4.008.10m。层细砂:灰色,饱和,密实。夹有多量粉土薄层。层厚度6.008.00m(c座)。 层粗砾砂粉质粘土:灰黄色,饱和,密实,颗粒均匀。层厚度2.106.00m(c座)。层粗砾砂:灰黄色,饱和,密实,颗粒不均匀。层厚度8.0010.40m(c座)。层粉质粘土:褐色,饱和,密实。低压缩性,局部混有少量细砂。层厚度4.707.20(c座)。层中细砂:褐黄色,饱和,密实,颗粒不均匀。夹有少量粉粘薄层。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承压水。勘探期间水位埋深约4.06.0m之间,稳定水位标高在774.087773.8m之间,东侧水位高于西侧,层粉土层底部赋存粉质粘土薄层,形成相对隔水层,1层粉细砂赋存的地下水属于承压水,水位埋深在现地面下11m左右,稳定水位标高在769.3m左右。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汾河和东干渠补给。太原市地下水随季节性变化幅度为1.0m左右。在类环境下,对拟建建筑物基础考虑干湿交替及微冻区的影响,综合判定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无腐蚀性。考虑地层渗透性的影响,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建筑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类。场地的区(结构图纸的c、b、a区)地基土存在液化,液化等级为中等。场地的区(结构图纸的d区)地基土不存在液化。拟建场地均可不考虑地基土的湿陷性。 勘察报告提出: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建筑物的重要性,从地基稳定性、承载能力、控制不均匀沉降及施工工期、施工难度、使用功能等方面分析比较,本工程采用桩筏组合基础,可解决地基强度不足、差异变形大的问题,建议对a、b、c座及d座均采用同一地基处理方案,选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桩基础,桩端持力层选择层砂砾层;对a、b座及d座若选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能满足设计要求,也可选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提出拟建建筑天然地基为不均匀地基,裙楼不宜采用天然地基,裙楼应与主楼采用相同的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方要考虑主、裙楼变形协调关系。a、b座及d座若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则必须满足整个基础变形协调,cfg桩桩端持力层选择第层。五结构体系:1结构体系:本工程(0-1)轴(1-1)轴处的纯地下建筑由于有可能后建,因此与相邻的大底盘建筑间设置沉降缝完全脱开为独立结构单元;其它部分的地下室为整体大底盘,大底盘总长度310多米。经与建筑师综合各种因素后,在0.000标高以上设置3条防震缝,将整体大底盘范围的建筑在0.000标高以上分为a区、b区、c区和d区四个独立的结构单元,a区、b区和d区各结构单元分别由a座、b座和d座高层建筑和各自的相应范围裙房组成,c座建筑地上不带裙房。a区结构单元地上最大长度74m,b区结构单元地上最大长度135m,c座结构单元地上最大长度44m,d区结构单元地上最大长度63m。按上述划分结构单元满足了建筑师对平面使用和立面造型的设计要求,又使每个结构单元体型较为简单、经济、合理,尤其保证了c座超高层建筑结构体型简单、合理。对于b区结构单元由于超长较多,拟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超长结构产生非结构裂缝。a座、b座、d座主楼拟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裙房部分结合建筑楼电梯间、卫生间及其它不影响使用的位置设置结构计算需要的剪力墙增加结构侧向抗力性能,结构抗震等级按一级框架和一级剪力墙进行结构设计,建筑食街通廊将a座、b座结构单元裙房5层以上平面分为上下双塔。c座建筑拟采用全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侧向抗力体系,利用建筑布置的楼电梯间、卫生间等组成的上下贯通的筒体墙形成结构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按一级型钢混凝土框架和特一级钢筋混凝土筒体墙进行结构设计。此结构体系按现行规程最大限高为150m,因此不须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为业主节省了相关设计审批时间;比较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减小框架柱截面尺寸,提高建筑平面使用率;另外比较全钢结构则可节省工程投资。(0-1)轴(1-1)轴处的纯地下建筑和大底盘的地下2层及以下的框架和剪力墙抗震等级均按三级进行结构设计。2楼屋盖结构:本工程一般情况下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楼屋盖结构,次梁布置根据建筑层高及建筑净高要求,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以经济合理、减轻结构自重、易于施工的原则选择楼屋盖结构。在建筑净高允许的情况下,一般楼屋盖拟采用框架梁布置单向次梁,次梁布置方向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划分及建筑柱网尺寸,即减少次梁交叉、使施工简便,又减小板跨和板厚,减轻结构自重。0.000层楼盖作为各主体结构的嵌固层,为了加强水平力的传递、增加其刚度,一般情况下采用十字梁的梁板结构,并在地下室的适当部位增设了落地结构墙。d座建筑3层有1个两层通高大空间的大宴会厅(25.2m43.2m),有6根柱子不能伸上,且大宴会厅上部有4.00m高的健身房层、8.00m高的生态景观餐厅层(局部厨房夹层)及屋顶花园。为此在扩初设计中曾做过三个方案:(1)设计曾在健身房层柱网上设计3榀1层高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桁架跨度为25.2m,桁架间距10.8m,利用桁架空腹空间作为健身房使用上的空间联系,由于桁架荷载很大(3层、局部4层的10.8m跨的楼屋面荷载,且屋面种植花草),经过不断调整上下弦和腹杆尺寸,结果仍很难满足结构正常使用和承载力要求,而且梁自重很重(初步计算混凝土空腹桁架自重69kn/m),空腹桁架自重占整个垂直荷载比重为21左右,由于要对空腹桁架施加预应力以提高其抗裂性,增加施工周期及费用且对边柱也产生不利影响。(2)设计也曾考虑在屋顶层柱网上设置3榀钢桁架结构方案,桁架跨度为25.2m,桁架间距10.8m,通过钢桁架下弦杆吊钢杆柱来吊挂2层、局部3层的楼盖结构,此方案虽是可行的,但是在钢桁架的下弦须加设侧向支撑,钢桁架的高度也对生态餐厅的使用空间有一定影响。(3)在健身房层柱网上设计3榀1层高(4.0m高)的下沉式钢桁架,桁架跨度为25.2m,桁架间距10.8m,利用钢桁架斜腹杆下部空间作为健身房使用上的空间联系,在钢桁架上下弦标高均支承有刚性楼盖,两层刚性楼盖侧向顶住钢桁架,对钢桁架的侧向稳定非常有利,另外在钢桁架上支托钢柱以支承钢桁架上部夹层楼盖和屋盖结构,桁架支撑的楼、屋盖拟采用钢梁闭口型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考虑桁架对边柱的不利影响,尤其对(3-1)轴的单排柱须加强柱刚度和强度,可在钢桁架层设置1层高的内斜牛腿,尽量减小钢桁架端支座的竖向力对端柱的偏心距。此结构方案将结构需要与建筑使用空间较好的结合在一起,并且最有效的节约了建筑空间,钢桁架自重轻(初步计算钢桁架自重14kn/m左右),钢桁架自重占整个垂直荷载比重为5左右,减轻了端柱的内力,减轻了基础压力,综合比较后认为此方案较为经济合理。电影放映厅顶、游泳池上空顶及商业街2个较大的圆形通高屋顶等较大跨度楼屋盖,优先选用较为经济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结构方案,布置双向或单向密肋梁。游泳池底板、纯地下室顶板由于承载荷载较大,楼屋盖采用双向网格的井字梁结构型式。对建筑食街通廊透光顶盖拟采用轻钢屋盖,按建筑要求布置钢梁采用滑动支座。人防顶板楼盖拟采用框架梁大板,板厚按构造要求取250mm,按建筑使用要求人防顶板主要梁高须控制为800mm,经与建筑师协商在地下3层建筑专业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增加一些结构柱,以减小柱网尺寸,使一部分结构梁板截面、配筋较为经济合理,满足使用要求。3. 防止超长结构产生非结构裂缝的措施由于建筑专业和业主方从平面使用功能、立面造型考虑,要求地下室结构除左侧纯地下结构外不设结构缝,地上不允许再增设结构缝以划小结构单元。由此造成地下室属于超长、大面积、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b区结构单元地上裙房范围总长度135m,根据规范,结构超长较多;a区结构单元地上裙房范围总长度74m,属超长结构;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应力不能忽视。设计过程中将按不同部位结构的环境情况,通过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解决混凝土收缩可能产生的裂缝问题。适当控制a、b区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取用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以下,对超长楼板采用细而密的配筋方式,在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部位如一层、裙房顶层,适当提高板的配筋,对受温度影响较大的超长梁配置细而密的梁腰筋;在混凝土中适量掺加微膨胀剂;施工过程每隔30米左右设置贯通的施工后浇带;要求建筑加强外墙及屋盖的保温、隔热等措施。4. 混凝土耐久性措施根据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要求和构件所处环境类别确定相应的混凝土耐久性措施,主要是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外加剂等),限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小于3kg/m3,氯离子含量小于凝胶材料重量的0.06%,并采用相应的施工措施。六基础设计勘察报告提供拟建建筑天然地基为不均匀地基,区(结构图纸的c、b、a区)场地属液化土,裙楼不宜采用天然地基。区(结构图纸的d区)场地土虽已经过地基处理为复合地基,按甲方提供的地基处理资料,处理范围内既有cfg桩(桩长18m),又有砂石桩、碎石桩(桩长7m),且桩长短不同,处理过的地基波及d区及a区部分区域,原地基处理范围与现有建筑平面完全不同。处理后的地基极不均匀,较难利用,到目前为止勘察报告未提供可利用的相关计算参数作为设计依据。另外若a、b、d座主楼的桩端持力层选择在中细砂层,则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及其建议,并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桩基设计参数对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估算,对各主楼和裙楼基础承载力和沉降估算。经分析比较:对a、b、c、d座主楼及裙楼基础均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0-1)轴(1-1)轴处的纯地下建筑拟采用天然地基,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此范围土属轻微中等液化土,因此在基础施工前须对液化范围土采取抗液化措施。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后压浆技术单桩承载力可提高1.5倍,充分利用其增大的单桩承载力来减少布桩数量。各主楼拟选择层砂砾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长30m左右,按桩径1000mm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值为4800kpa5200kpa左右。另外,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各主楼的群桩、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有利影响很小,因此,实际设计忽略不计。裙楼按不同的地基反力选择不同的桩长和桩径。a、b区裙楼的大部分桩拟选择层砂砾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长30m左右,按桩径600mm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值为2500kpa左右;个别处也配以9m左右的短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值为700kpa左右;同时裙楼采用桩基后可将其底板按防水板设计,因此,底板厚度及配筋均可减小。d区拟待勘察单位提供相应的可利用相关计算参数作为设计依据后再进行桩基设计。(0-1)轴(1-1)轴处的纯地下室范围裙楼拟采用天然地基,筏形基础方案,基底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基础方案采用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既考虑了主裙楼大底盘基础的差异沉降,也考虑了方案的经济性。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781.230m,相当于相对标高2.900m。七结构计算:设计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satwe计算程序(2006年9月版)对各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分析。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不同高度的高层建筑计算分析要求尚须进行如下补充计算:对a、b、c、d区结构单元采用satwe计算程序的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选用二组实际强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计算;对c座结构单元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tat计算程序(2006年9月版)补充整体计算。另外,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拟采用etabs计算程序对各高层建筑进行补充核算。结构计算嵌固端为0.000板面,0.000板面上下层刚度比0.5,满足规范要求。通过不断调整结构构件布置和构件截面尺寸,来调整结构计算的各项指标,最终结果达到即满足结构的各项要求、又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a区: a.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2.2969 10.01 0.99 ( 0.96+0.04 ) 0.01 2 2.1742 102.52 1.00 ( 0.04+0.96 ) 0.00 3 1.4309 35.11 0.04 ( 0.03+0.01 ) 0.96 4 0.8682 25.06 0.58 ( 0.50+0.08 ) 0.42 5 0.6805 149.92 0.84 ( 0.71+0.12 ) 0.16 6 0.5934 83.90 0.94 ( 0.06+0.88 ) 0.06 7 0.4261 178.91 0.21 ( 0.21+0.00 ) 0.79 8 0.3797 145.82 0.60 ( 0.46+0.14 ) 0.40 9 0.3206 138.69 0.37 ( 0.20+0.17 ) 0.63 10 0.3110 42.25 0.96 ( 0.56+0.40 ) 0.04 11 0.3057 91.93 0.77 ( 0.37+0.40 ) 0.23 12 0.2416 15.63 0.14 ( 0.12+0.02 ) 0.86 13 0.2075 169.87 0.86 ( 0.83+0.03 ) 0.14 14 0.1924 24.20 0.45 ( 0.34+0.11 ) 0.55 15 0.1799 90.17 0.92 ( 0.02+0.89 ) 0.08 16 0.1617 40.64 0.48 ( 0.16+0.32 ) 0.52 17 0.1593 76.88 0.66 ( 0.06+0.60 ) 0.34 18 0.1463 160.97 0.83 ( 0.75+0.09 ) 0.17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 = 0.399 (度)b.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比 tt /t1 = 0.623c. 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地震作用方向基底剪力(kn)有效质量系数楼层的最小剪重比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dx/h顶点最大位移max-dx向25341.9498.13%3.72%1/ 823(8层计算层)89.58mmy向32583.9595.64%4.78%1/ 828(23层计算层)93.24mmd.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不规则验算(强制刚性楼板假定):x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5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9y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34(裙房范围8层计算层),1.18(塔楼范围)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49(裙房范围8层计算层),1.13(塔楼范围)e. 各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均小于各层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50f. 弹性时程分析地震作用方向基底剪力(kn)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dx/h顶点最大位移max-d薄弱层位置x向21975.41/1138. (20层计算层)60.18mm2629层y向30733.31/ 971 (24、25层计算层)62.21mm810层的塔2 2629层b区:a.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2.0181 174.34 0.99 ( 0.97+0.02 ) 0.01 2 1.9154 79.44 1.00 ( 0.02+0.98 ) 0.00 3 1.0960 159.86 0.04 ( 0.04+0.01 ) 0.96 4 0.8319 169.76 0.43 ( 0.42+0.01 ) 0.57 5 0.7414 13.22 0.70 ( 0.69+0.02 ) 0.30 6 0.5949 90.41 0.98 ( 0.01+0.98 ) 0.02 7 0.3902 2.33 0.90 ( 0.89+0.00 ) 0.10 8 0.3202 146.64 0.04 ( 0.02+0.03 ) 0.96 9 0.3049 0.97 0.90 ( 0.90+0.00 ) 0.10 10 0.3045 97.57 0.95 ( 0.02+0.93 ) 0.05 11 0.2687 174.76 0.11 ( 0.08+0.04 ) 0.89 12 0.2166 179.32 0.89 ( 0.88+0.00 ) 0.11 13 0.2027 50.40 0.14 ( 0.08+0.05 ) 0.86 14 0.1893 91.40 0.00 ( 0.00+0.00 ) 1.00 15 0.1890 1.17 0.00 ( 0.00+0.00 ) 1.00 16 0.1862 90.73 0.97 ( 0.00+0.97 ) 0.03 17 0.1690 135.88 0.08 ( 0.05+0.04 ) 0.92 18 0.1547 62.01 0.99 ( 0.27+0.72 ) 0.01 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 = 2.081 (度)b.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比 tt /t1 = 0.543c. 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地震作用方向基底剪力(kn)有效质量系数楼层的最小剪重比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dx/h顶点最大位移max-dx向41333.9595.37%4.29%1 / 903(17层计算层)90.07mmy向59099.7593.63%6.13%1 /828(21层计算层)88.19mmd.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不规则验算(强制刚性楼板假定):x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4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4y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48(裙房范围8层计算层),1.11(塔楼范围)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71(裙房范围塔2的9层计算层),1.55(裙房范围塔1的9层计算层),1.10(塔楼范围)e. 各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均小于各层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50f. 弹性时程分析地震作用方向基底剪力(kn)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dx/h顶点最大位移max-d薄弱层位置x向39945.21/1127 (19层计算层)61.79mm810层的塔22428层y向50577.11/ 967(22层计算层)66.88mm无c区:satwe程序计算结果a.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3.3173 89.83 1.00 ( 0.00+1.00 ) 0.00 2 3.2013 179.80 1.00 ( 1.00+0.00 ) 0.00 3 2.5511 13.26 0.00 ( 0.00+0.00 ) 1.00 4 0.9793 89.78 1.00 ( 0.00+1.00 ) 0.00 5 0.8416 169.79 0.02 ( 0.02+0.00 ) 0.98 6 0.7714 179.98 0.98 ( 0.98+0.00 ) 0.02 7 0.4916 89.12 0.97 ( 0.00+0.97 ) 0.03 8 0.4655 107.58 0.03 ( 0.00+0.03 ) 0.97 9 0.3617 179.67 0.99 ( 0.99+0.00 ) 0.01 10 0.3139 81.99 0.15 ( 0.00+0.14 ) 0.85 11 0.3030 90.58 0.86 ( 0.00+0.86 ) 0.14 12 0.2342 172.64 0.12 ( 0.10+0.02 ) 0.88 13 0.2288 0.57 0.91 ( 0.90+0.00 ) 0.09 14 0.2121 89.57 0.97 ( 0.00+0.97 ) 0.03 15 0.1819 120.15 0.03 ( 0.01+0.02 ) 0.97 16 0.1663 179.97 0.99 ( 0.98+0.00 ) 0.01 17 0.1579 89.02 0.94 ( 0.00+0.94 ) 0.06 18 0.1481 99.89 0.06 ( 0.01+0.06 ) 0.94 19 0.1282 1.29 0.83 ( 0.80+0.03 ) 0.17 20 0.1267 19.35 0.38 ( 0.19+0.19 ) 0.62 21 0.1229 90.38 0.78 ( 0.00+0.78 ) 0.22 22 0.1090 57.19 0.05 ( 0.01+0.04 ) 0.95 23 0.1038 178.50 0.98 ( 0.98+0.00 ) 0.02 24 0.1014 89.56 0.96 ( 0.00+0.96 ) 0.04 25 0.0957 32.77 0.03 ( 0.02+0.01 ) 0.97 26 0.0877 178.42 0.93 ( 0.92+0.00 ) 0.07 27 0.0852 92.55 0.20 ( 0.07+0.13 ) 0.80 28 0.0851 87.57 0.86 ( 0.00+0.86 ) 0.14 29 0.0766 172.99 0.14 ( 0.14+0.01 ) 0.86 30 0.0746 0.30 0.86 ( 0.84+0.02 ) 0.14 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 = 89.980 (度)b.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比 tt /t1 = 0.769c. 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地震作用方向基底剪力(kn)有效质量系数楼层的最小剪重比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dx/h顶点最大位移max-dx向35956.6498.90%3.39%1/ 803 (29层计算层)149.99mmy向33038.8398.91%3.2%1/ 825(20层计算层)150.04mmd.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不规则验算(强制刚性楼板假定):x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2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2y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1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1e. 各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均小于各层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50f. 弹性时程分析地震作用方向基底剪力(kn)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dx/h顶点最大位移max-d薄弱层位置x向33418.5 1/1032 (30层计算层)102.08 mm3640层y向26536.9 1/1175(29层计算层)101.65 mm39、40层tat程序计算结果a.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振型号 周期 方向角 平动比例 转动比例 (s) (rad) h%(x,y) t% 1 3.3037 90.40 1.00(0.00,1.00) 0.00 2 3.0007 0.42 1.00(1.00,0.00) 0.00 3 2.5454 122.08 0.00(0.00,0.00) 1.00 4 1.0216 90.18 1.00(0.00,1.00) 0.00 5 0.8350 97.77 0.00(0.00,0.00) 1.00 6 0.7378 0.22 1.00(1.00,0.00) 0.00 7 0.5085 90.08 1.00(0.00,1.00) 0.00 8 0.4474 103.31 0.00(0.00,0.00) 1.00 9 0.3414 0.14 1.00(1.00,0.00) 0.00 10 0.3046 90.19 1.00(0.00,1.00) 0.00 11 0.2931 46.38 0.00(0.00,0.00) 1.00 12 0.2149 155.50 0.05(0.03,0.03) 0.95 13 0.2102 179.94 0.98(0.97,0.01) 0.02 14 0.2069 89.51 0.97(0.00,0.97) 0.03 15 0.1652 143.20 0.02(0.01,0.01) 0.98 16 0.1503 8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胆囊切除术后夹管护理
- 《诫子书》课件公开课
- 硬膜外钻孔引流术护理
- 联通小CEO个人年终总结
- 亲子共读讲座课件
- 公司级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 《蒙娜丽莎》课件
- 麻醉科等级评审工作汇报
- 生产质量主管年终总结
- 双胎妊娠合并早产护理查房课件
- 美术课件蒙德里安
- 砖砌井施工方案
- 脊柱外科重点专科中长期发展规划
- 3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课件
- mh fg2000ab普通说明书使用服务及配件手册
- (废水处理论文)化工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 面向航空制造过程排产的关键参数智能感知计算研究
- 【教师必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 涨停战法研究精华总结(经常复读-多有收获)
- 现代汉语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