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治疗进展ppt课件_第1页
淋巴瘤治疗进展ppt课件_第2页
淋巴瘤治疗进展ppt课件_第3页
淋巴瘤治疗进展ppt课件_第4页
淋巴瘤治疗进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 R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与规范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R R 简史 1832年,Thomas Hodgkin 首次描述了造血系统第一 个恶性肿瘤:霍奇金病。 30年后,Robert Wilks 再次将这一种独特的疾病进行 了描述,他发现Hodgkin已在他之前发表了。 1898年,Sternberg发现了特征性的肿瘤细胞,后来经 Dorothy Reed的详细描述,称为Reed-Sternberg cell 100多年后,英国外科医生Denis Burkitt在东非的研究 发现一种累及下颌(jaw)的淋巴瘤,现称Burkitts lymphoma。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真正有效治疗始于60、70年代的联合 化疗。 R R 概念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ML)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霍奇金病或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disease, HD) 。 结外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T/NK细胞淋巴瘤(CD2+, CD56+, ) 惰性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FISH/PCR):TCR/IgH,染 色体移位,缺失,基因扩增与过表达等, (C-myc 100%BL;BCL-1/95%MCL,BCL2/80-90%FL,ALK-1/ 40- 60%ALCL) R R 淋巴瘤发病状况 ML在我国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11位。 NHL发病率在欧美国家逐年增加,主要是 AIDS患者增多,3%AIDS发生NHL。 R R 美国每年NHL新病例数约5万6千多例,占所有新诊 断肿瘤病例数4%,肿瘤死亡26,300例。年龄发病 率曲线呈指数性增长 。非霍奇金淋巴瘤在10岁之 前相对少见,发病率在25岁之前逐渐地增加。在 25岁后, NHL发病率迅速增加, 55岁后发病率增 加到最高。目前,NHL在美国位列癌症死因的第5 位。 R R 1993年至1997年间, 美国NHL的总年龄调整发病率 16.0 /10万/年, 诊断时65岁以下的发病率9.3 / 10万/ 年,而65岁或65岁以上的发病率77.0 /10万/年。年 轻患者死亡率是2.8/10万/年,而年老的患者死亡率 是43.6 /10万/年。1989年至1996年间,NHL年龄调 整的5年相对生存率是51.6;年轻患者生存率55.1 ,而年老患者的生存率是47.1。 R R 1993年至1997年,美国NHL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分 别19.8和12.7/10万/年),白人高于黑人 (分别16.5 和 12.6/10万/年)。同一时期,年龄调整的每年死亡率男 性略高于女性 (分别8.5和5.6/10万/年),白人略高于黑 人 (7.1和4.9 /10万/年)。年龄65岁和65岁以上的患者 死亡率最高。在美国NHL的5年相对生存率女性高于 男性 (分别56.7%和47.6%),白人高于黑人 (分别 52.6%和41.9%)。在所有的性别和人种中,年龄65岁 和65岁以上患者的生存率一直较低。 R R R R 我国ML特点 沿海和中部地区的发病和死亡率高于内地; HD发病年龄40岁左右,无双峰; HD所占比例低于西方(10%与40%); 在NHL中滤泡型所占比例很低5.5%;西方 4045% ,弥漫型占绝大多数; T细胞淋巴瘤所占比例高28.5%;西方721%; 结外淋巴瘤所占比例2649.7%;西方1015%。 R R 淋巴瘤有关病因与机理 EB病毒与Burkitt淋巴瘤、HD有关; 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1-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 血病,HTLV-2毛细胞白血病,HTLV-3(HIV)- AIDS/NHL,kaposi肉瘤。 免疫缺陷性疾病,多为NHL,90%为结外型,以中 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发生率多见。 R R 淋巴瘤的染色体异常及癌基因改变 最常见的染色体异位有t(14;18)(q32;q21)和 t(8;14)(q24;32),60%的变异集中在14q32。 Burkitts淋巴瘤80%有t(8;14)(q24;q32)易位,导致c- myc与高表达的免疫球蛋白重链或轻链基因易位 到癌基因活化. 滤泡淋巴瘤t(14;18)(q32;q21)易位导致bcl-2基因表 达,可见于90%滤泡淋巴瘤,50%Burkitts淋巴瘤 ,30%弥漫大细胞淋巴瘤。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TCR)。 R R R R B细胞抗原刺激后转化过程 lukes(1978): 记忆细胞 BC小裂大裂小无裂大无裂B免疫母细胞 浆母细胞浆细胞 R R 中心母细胞 中心细胞 成熟浆胞 B淋巴细胞 (无裂细胞) (裂细胞) 免疫母细胞 浆细胞样淋巴细胞 浆细胞 Lennert(1978) R R R R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进展 病理学分类 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化疗进展 放射免疫治疗的进展 联合化疗方面的进展 高剂量化疗与ASCT R R 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2008)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NOS 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具有重现性细胞 遗传学异常 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具有t(9;22) (q34; q11.2); BCR-ABL1 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具有t(v;11q23); MLL 重排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具有t(12;21) (p13; q22); TEL-AML1 (ETV6-RUNX1) 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具有超二倍体 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具有亚二倍体(亚 二倍体ALL) 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具有t(5;14) (q31;q32); IL3-IGH 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具有t(1;19) (q23; p13.3); E2A-PBX1; (TCF3-PBX1) 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前体细胞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前B细胞白血病 脾边缘区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 脾淋巴瘤/白血病,未分类* 脾弥漫红髓的小B细胞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重链病:Alpha重链病;Gamma重链病 ; Mu重链病 浆细胞瘤 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 髓外浆细胞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MALT淋巴瘤) 结内边缘区淋巴瘤 儿童结内边缘区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儿童滤泡性淋巴瘤 原发于皮肤的滤泡中心淋巴瘤 惰性B细胞 R R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NOS 富含T/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DLBCL 原发皮肤DLBCL,腿型 老年性EB病毒阳性DLBCL 与慢性炎症相关DLBCL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原发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 HHV8相关大B细胞淋巴瘤 多 中心 Castleman 病 原发渗出性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型,,具有介于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伯基特淋巴瘤之 间的特征 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型,具有介于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典型霍奇金病之 间的特征 侵袭性B细胞 前前T T细胞白血病细胞白血病 大颗粒大颗粒T 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 NKNK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侵袭性侵袭性NKNK细胞白血病细胞白血病 儿童系统性儿童系统性EBEB病毒阳性的病毒阳性的T 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 类水痘样淋巴瘤类水痘样淋巴瘤 成人成人T T细胞白血病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淋巴瘤 结外结外NK/T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细胞淋巴瘤,鼻型 肠道病相关性肠道病相关性T T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 肝脾肝脾T T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皮下脂膜炎样T T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 蕈样霉菌病蕈样霉菌病 ,Szary Szary 综合征综合征 原发皮肤原发皮肤CD30CD30阳性阳性T T细胞增殖性疾病细胞增殖性疾病 淋巴瘤样丘疹病淋巴瘤样丘疹病 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原发皮肤原发皮肤 T T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 原发皮肤原发皮肤CD8CD8阳性侵袭性嗜表皮细胞毒性阳性侵袭性嗜表皮细胞毒性T T细胞细胞 淋巴瘤淋巴瘤 原发皮肤原发皮肤CD4CD4阳性小阳性小/ /中间中间T T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 外周外周T T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NOS NOS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 T细胞淋巴瘤细胞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KALK阳性阳性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KALK阴性阴性 成熟T/NK细胞 R R HL和PTLD 霍奇金淋巴瘤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结节硬化型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混合细胞性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消减型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富含淋巴细胞的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PTLD) 早期病变 浆细胞增生 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样PTLD 多形性 PTLD 单一形态的 PTLD (B- 及T/NK-细胞型) # 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类型PTLD # R R 诊断 病理活检 组织细胞型态学诊断为基础 蛋白水平的免疫组化检查为必要补充 基因水平检查应当开展 染色体水平检查更先进 R R 弥漫大弥漫大B 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分类细胞淋巴瘤的基因分类 DNA 芯片用于化疗后患者的预后评估 Rosenwald A et al. N Engl J Med. 2002;346:1937-1947. Activated B-celllike Type 3 Germinal-center B-celllike Overall survival (years) Probability 02 4 6 8 10 1.0 0.5 0.0 High Level of gene expression Low Germinal-center B-celllike Type 3 Activated B-celllike Genes R R 免疫组化方法确定免疫组化方法确定B B细胞起源流程细胞起源流程 CD10 GCB Bcl6 MUM1 Non-GCB GCB Non-GCB + _ + _ + _ R R - +- 生发中心型 CD10+ 或 BCL6+ 和 MUM1- 非生发中心型 CD10- 和 MUM1+ 或 CD10- 和 BCL6- 免疫组化方法判断起源细胞免疫组化方法判断起源细胞 CD10BCL6MUM1 + or -+ or - -+ or -+ - -+ or - 5 年 OS (Pre-R) 生发中心非生发中心 76%34% R R R R R R Updated Kiel classification of non-Hodgkins lymphoma (1992) B-cell line Low-grade malignant lymphomas Lymphocytic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Prolymphocytic leukemia Hair cell leukemia Lymphoplasmacytic/cytoid (immunocytoma) Plasmacytic Centroblastic-centrocytic (follicular +/-diffuse; diffuse) Centrocytic (mantle cell) Monocytoid,including marginal zone cell High-grade malignant lymphomas Centroblastic Immunoblastic Burkitts lymphoma Large-cell anaplastic(Ki-1 +) Lymphoblastic R R T-cell line Low-grade malignant lymphomas Lymphocytic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Prolymphocytic leukemia Small cell, cerebriform Mycosis fungoides/Szary syndrome Lymphoepithelioid (Lennerts lymphoma) Angioimmunoblastic(AILD) T-zone lymphoma Pleomorphic, small cell(HTLV-1+/-) High-grade malignant lymphomas Pleomorphic, medium-sized and large cell (HTLV-1+/-) Immunoblastic (HTLV-1+/-) Large-cell anaplastic(Ki-1 +) Lymphoblastic R R 国际工作分类(1981) 低度恶性 A.小淋巴细胞型 B.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 C.滤泡性小裂与大细胞混合型 中度恶性 D.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 E.弥漫性小裂细胞型 F.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 G.弥漫性大细胞型 高度恶性 H.大细胞免疫母细胞型 I.淋巴母细胞型:曲核细胞与非曲核细胞 J.小无裂细胞型:Burkitt型 其他 R R 修订欧美淋巴瘤分类(1994) B细胞肿瘤 I.前B细胞肿瘤 前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II.外周B细胞肿瘤 1. B细胞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前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2.淋巴浆样细胞淋巴瘤(免疫母细胞瘤) R R 3.套细胞淋巴瘤 4.滤泡中心淋巴瘤, 滤泡型:细胞学分级* 一级:小细胞 二级:小、大细胞混合 三级:大细胞为主 弥漫型:小细胞为主* R R 5.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a. 结外(粘膜淋巴瘤型+/-单核样B细胞) b. 结内(+/-单核样B细胞) 6.脾边缘带淋巴瘤(+/-绒毛状淋巴细胞)* 7.毛细胞白血病 8.浆细胞瘤/浆细胞骨髓瘤 9.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亚型:原发性纵隔(胸腺)B细胞淋巴瘤 10.伯基特淋巴瘤 11.高恶B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样* R R T/NK细胞肿瘤 I. 前T细胞肿瘤 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II.外周T细胞/NK细胞肿瘤 1. T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 T细胞型 NK细胞型 3.蕈样霉菌病/Szary综合症 R R 4.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 细胞学类别*中等细胞、中等和大细胞混合、大细 胞 、淋巴上皮细胞 肝脾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 5.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LD) 6.血管中心性淋巴瘤 7.肠T细胞淋巴瘤(+/-伴随肠病) 8.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HTLV1+ 9.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和N细胞型。 1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何杰金样。 R R B细胞肿瘤 前B细胞肿瘤 前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成熟(外周)B细胞肿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B细胞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免疫母细胞瘤) 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瘤分类(2001年) R R 滤泡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瘤 淋巴结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脾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 浆细胞瘤/浆细胞骨髓瘤 R R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 血管内大细胞淋巴瘤 原发渗出性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 未分类B细胞肿瘤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移植后淋巴增生病变 R R T/NK细胞肿瘤 前T细胞肿瘤 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前 T 细胞急性淋巴母 细胞白血病) 成熟(外周)T细胞/NK细胞肿瘤 T细胞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T细胞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进展性NK细胞白血病 R R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鼻腔型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肝脾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型T细胞淋巴瘤 蕈样霉菌病/Sezary综合症 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R R 外周T细胞淋巴瘤, 非特异型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原发全身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裸细 胞型) 未分类T细胞肿瘤 淋巴瘤样丘疹病 R R 组织学分类 国际淋巴瘤分类研究组:对1403例分类研究 DLBCL 31% 滤泡性 22% 小淋巴细胞(CLL型) 6% 套细胞型 6% 周围T细胞 6% 边缘区B细胞MALT型 5% 余下各亚型均60岁;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1normal; PS 2-4; 或期; 受侵结外部位数目1。 分型: 低危:0/1 ; 低中危:2 ; 高中危:3 ;高危:4/5 R R 年龄调整年龄调整IPIIPI(aa IPIaa IPI) 患者年龄 60岁: 或期; LDH 1normal; PS 2-4。 分型:低危:0 ;低中危:1 ; 高中危:2 ; 高危:3 R R Ann Arbor分期 Cotswolds改良法 分期 累及部位 单一淋巴结组 横隔一侧多个淋巴结组 横隔二侧多个淋巴结组 多个结外病灶或淋巴结与结外病灶 X 包块10cm E 结外扩展或单个孤立性结外病灶 A/B B症状:体重丢失10%,发热,夜间盗汗 R R 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 体检 淋巴结 淋巴结肿块 BM CR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CRu 正常 正常 正常 不确定 正常 正常 75%减少 正常或不确定 PR 正常 正常 正常 阳性 正常 50%减少 50%减少 不相干 肝脾缩小 50%减少 50%减少 50%减少 复发/进展 肝/脾肿大 新病灶 新病灶 重新出现 新病灶 或增加 或增加 R R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进展 R R ACVBP + sequential consolidation 10 12 14 16 18 20 22 26 Weeks ACVBP RESPONSE RESPONSE 0 2(3) 4(6) 6(9) MTX 3 g/m Ara-C S.C 100 mg/m/d x 4d I II III IV CONSOLIDATION INDUCTION Doxorubicin75 mg/m d1 Cyclophosphamide 1200 mg/m d1 Vindesine2 mg/m d1, d5 Bleomycin10 mg d1, d5 Prednisone60 mg/m d1 to d5 MTX intra-thecal15 mg d2 G-CSF 5 g/kg d6 to d13 Doxorubicin50 mg/m Cyclophosphamide 750 mg/m Vincristine 1.4 mg/m Prednisone60 mg/m 8 cycles, d1 = d21 Standard CHOP IFM 1500 mg/m VP16 300 mg/m R R ACVBP regimen vs CHOP in advanced aggressive lymphoma ACVBP CHOP P = 0.03 036 603 9 12 13 15 17 18 19 21 23 25 27 9 15 21 ACVBP CHOP MTX IFM - VP16 ARA-C R R Week Week ACVBP CHOP P = 0.005 OS DFS 0 20 40 60 80 100 02468 Years % survival 0 20 40 60 80 100 02468 Years % survival n = 635; 6169 years aa-IPI 1 = 35% aa-IPI 2 = 43% aa-IPI 3 = 23% Tilly H, et al. Blood 2003; 102:42844289. R R Haioun C, et al. J Clin Oncol 2000; 18:30253030. Months DFS P = 0.02 0 20 40 60 80 100 024487296120144 % survival 100 Induction phase ACVBP: 4 cycles CR Sequential consolidation MTX / IFM- VP16 / L-Aspa / Ara-C MTX / CBV + auto R A N D O M I Z A T I O N IPI 23: n = 236 Benefit of high-dose therapy/auto in first CR OS P = 0.04 0 20 40 60 80 024487296120144 Months R R n = 689 6 cycles aa-IPI 01:76% 0 20 40 60 80 100 CHOEP-21 CHOP-21 CHOEP-14 CHOP-14 Relative risk CHOP-14 vs CHOP-21 = 0.58 (P 60 y R R 6 CHOP-148 CHOP-14 6CHOP-14 +8R 8CHOP-14 +8R 3y-EFS47665363 3y-OS68786672 R R Overall survival according to treatment and bcl-2 protein expression Time (years) 0132 P = 0.05 Survival (%) 0 20 40 60 80 100 BCL2+ BCL2 Time (years) 0132 P = 0.70 BCL2 BCL2+ Mounier N, et al. Blood 2003; 101:42794284. CHOPR-CHOP R R CLL/SLL 典型的免疫表型 CD5+ CD19+ CD20微弱+ CD23+ CD10-,周期素D1(-) 需与套细胞淋巴瘤鉴别,因都是CD5+B细胞 有白血病细胞负荷流式(包括/)明确 肿瘤克隆性 Ann Arbor分期作用有限常用改良Rai分期 低危患者中位存活期长 中危存活较短 目前的治疗不能治愈 R R CLL/SLL分类(Rai系统) 分期 特征 预后 0 淋巴细胞增多,外周血L15000/l 好 BM:L 40% 0期伴淋巴结肿大 中危 0-期伴脾/肝或二者均肿大 中危 0-期伴Hb11.0g/d1或血压积33% 高危 0-期伴血小板100000/l 高危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治疗指症 愿意治疗 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IHA、ITP、纯红AA) 反复发生感染 有症状 累及脏器功能受损 血细胞减少 巨块病变 持续进展 符合临床试验 R R 滤泡淋巴瘤 免疫表型: CD20+,CD10,CD23,bcl-2(+)(90%) CD43(-),CD5(-),周期素D1 (-) 细胞遗传学 特征性 t(14;18)-90%有bcl-2基因过表达 常规治疗不能治愈 滤泡大细胞淋巴瘤(国际工作分类法) 滤泡淋巴瘤(3度)(WHO/REAL) 应按DLBCL治疗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胃MALT淋巴瘤 表现:胃脘疼痛、消化不良、非特异性上消化道症状 内窥镜:溃疡、胃炎、弥漫性胃壁增厚 2/3患者当伴随HP感染被成功治疗后,局限的胃MALT淋巴 瘤得到CR 典型免疫表型:CD5-,CD10-,CD20+,CD23,CD43 ,周期素D1-,bcl-2滤泡- t(11,18) HP(+),活检为非诊断性不典型淋巴细胞样浸润 HP治疗前,再次活检,以证实或排除胃MALT淋巴瘤 R R 胃MALT治疗 共存DLBCL应排除 若DLBCL与胃MALT共存治疗同DLBCL 分期治疗 IE期 抗HP治疗 Hp(+) IE或 RT(30-36Gy) Hp(-) 或R治疗 3个月再内镜检查 再次分期/HP活检 若有症状可提前检查 R R HP(-)淋巴瘤(-) 观察 HP(-)淋巴瘤(+) 无症状 再观察3个月 3个月内镜 或局部RT 活检分期 有症状 RT HP(+)淋巴瘤(-) 二线抗生素 HP(+)淋巴瘤(+) 病情稳定二线抗生素 病情进展RT 活检排除大细胞淋巴瘤 再评价:疾病缓慢反应或无进展继续观察 R R HP(-)淋巴瘤(-) 观察 HP(-)淋巴瘤(+) 局部RT(若既往未治) 6个月内镜 或选择病例继观 活检分期 HP(+)淋巴瘤(-) 考虑其他抗生素治疗 HP(+)淋巴瘤(+) 局部RT(若既往未治) 考虑其他抗生素 R R 免疫化疗 (单药或联合) 内镜 和期 有治疗指征 或 再分期 (晚期病变) 局部区域RT 少见 无治疗指征 观察 R R 治疗指征 临床试验 GI出血 病变进展危及终末器官功能 巨块病变 症状 病变持续进展 患者愿望 R R 内窥镜随访 CR观察内镜随访 RT后复发参阅滤泡淋巴瘤治疗指征 抗生素治疗后复发:系统性:同上 局灶性:RT R R 非胃MALT淋巴瘤 并不存在明确的感染相关,抗生素治疗无效 (除某些皮肤MALT淋巴瘤疏螺旋体) 病变局限RT且可被治愈 某些部位肺、皮肤、甲状腺、结肠、乳腺 首 选外科手术 晚期患者治疗方法与滤泡性淋巴瘤(、) 组织学为侵袭性:MALT淋巴瘤与大细胞淋巴瘤共存 治疗同DLBCL R R 套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CD5+ CD10 CD20+ CD23- 周期素D1(+) ,CD43+ 独特染色体易位 t(11;14) 1/3患者 国际工作分类法:弥漫性小、有裂细胞淋巴瘤 具有惰性和侵袭性NHL的不良预后特征 无惰性自然病程,有侵袭性NHL相似特征 传统化疗不能治愈,无病生存、总生存较短 某些MCL:CD5- CD23+测周期素D1 R R 套细胞淋巴瘤 、 或RT (表现为局部) 罕见 诱导化疗或免疫化疗 RT 包括 HDT+SCT 或RT CR 后复发 PR 进展 临床试验 或二线治疗(RT,CTR) R R 临床试验 CR 复发 或 联合治疗 PR 临床试验* 或 或 某些选择病例 进度 二线治疗 观察 * 临床试验:HDT+SCT R R R R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最常见成人的淋巴肿瘤 典型免疫表型:CD20+,CD45+,CD3- 鉴别:外周T细胞淋巴瘤、间变型大细胞 (CD30+)淋巴瘤、TdT和CD79(淋巴 母细胞淋巴瘤) 治疗原则:也适于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 滤泡淋巴瘤, 3级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WHO分类)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二者均为指数级生长速率,易于播散 骨髓和胸膜及与ALL重叠特征,典型累及结 外病变。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常发生于 青年男性,常表现为纵隔肿块。 R R 免疫表型: Burkitt: SIg+ CD10+ CD20+ TdT- Ki67+ (100%) bcl-2- 淋巴母细胞(T): SIg- CD1a CD2+ CD3 CD4/8 CD7+ CD19/20- TdT+ CD10- 淋巴母细胞(B): SIg- CD10+ CD19+ CD20 TdT+(除非它们是BL或A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