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线和移动电子商务 1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本章主要内容 w移动通信 w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w无线网络 w无线网络的连接 w无线电子商务 w网上银行 2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本章学习目标 w学习全面了解无线通信的基本 知识和应用技术; w在此基础上掌握移动商务的概 念; w了解网上银行的有关知识。 3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1 移动通信 w移动通信的介质 w微波 w卫星接入 w红外线 w激光 4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1.1 移动通信介质 w移动通信是指不需要有形物理介质 (如电缆、光纤)的连接,而是通过电 磁波的形式实现的,可在移动载体,如 汽车、飞机中使用的通信方式。 5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1.2 微波通信 w微波通信(microwave communication) :相对于长波、中波、短波而言,微波通信 是使用波长为1m至0.1mm(频率为 0.3ghz3thz)的电磁波进行的通信。 w空间沿直线传播。 w微波中继实现“接力通信”是微波通信 组网的主要方式。 w微波通信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系统。使 用配备了信号放大器的中继站以扩展微波通 信的范围。 6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1.3 卫星通信 w卫星通信是微波传输的一种,只不 过它的一个站点是围绕地球轨道运行的 卫星。 w同步卫星通信所使用的卫星是在地 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 上运行的,高度为35 786公里。 w低轨道卫星(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一般距地面1000km,空间传 输损耗较少。 7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8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1.4 红外线通信 w红外线人们看到的红光的波长为 750nm,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还 长,约为750nm-10m,人的眼睛无法 看到。 直接红外线连接(direct-beam infrared db/ir) 反射式红外线连接(diffuse ir, df/ir) 全向型红外线连接(omnidirectional ir,omni/ir) 9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全向型红外线连接 10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1.5 激光通信 w激光(laser)与红外线同属于光 波传输技术,但是由于激光能够产生 非常纯净的窄光束,同时具有更高的 能量输出,在射向目标中途不会产生 反射现象,因此激光无线网络的连接 模式只能是直接连接。 w通常在空旷或拥有制高点的地方 而且不能挖掘路面、埋设管线,或两 栋建筑被海所隔,铺设管线成本很高 时,最适合用激光来建立两个局域网 之间连接的信道。 11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w第1代移动通信技术 w第2代移动通信技术 w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 12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2.1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w“高级移动电话服务”(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amps)。 wamps采用“蜂窝”的概念,将一个通信 区域划分成彼此相接的六角型蜂窝,被称为 一个“cell”,所以俗称蜂窝电话。通常一 个蜂窝的通信范围在10-20公里之间。 w各个蜂窝都有一个低功率的无线电基站 (base station,bs)。 13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14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2.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w全球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是1990年由欧洲邮电会议以及欧 洲电信标准协会共同负责制定的数字蜂 窝式移动通信标准。 w在gsm系统中,信号的传送方式和 传统有线电话的方式相同,都是采用电 路交换技术。这种技术使得通话两端在 通话的整个过程中独占一条线路。 15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gsm系统的主要组成 w移动台(ms):即便携台(手机 )或车载台。也可以配有终端设备(te )或终端适配器(ta)。 w基站子系统(bs):基站收发台( bts),基站控制器(bsc) w移动交换中心(msc)是蜂窝通信 网络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位于本 msc 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 制和管理。 16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2.3 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 w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3g)是能支持话音 数据综合和移动多媒体服务的宽带数字移动 网络。 w3g将提供更高容量、更快速度的数据传 输速率,并将实现移动电话、因特网、计算 机和各种家电的综合。 w除了为用户提供传统的语音通信外,还 能提供移动上网、视频点播、视频电话、远 程教学等多种个性化、全球化和多媒体化的 通信服务。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信 息沟通和交流。 w3g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 件。 17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18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td-scdma wtd-scdma(time division -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技术方案是我国首次向国际电联提出 的第3代无线通信协议标准; w是一种基于cdma,结合智能天线、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高质量 语音压缩编码等先进技术的优秀方案。 19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3 无线网络 w无线网络的概念 w无线网络分类 wieee802.11 w无线应用协议wap w蓝牙技术 w无线保真技术wi-fi 20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3.1 无线网络的概念 w无线网络是指采用无线传输介质, 例如微波、红外线等的计算机网络。 w无线网络的优势: 无线介质无法比拟的灵活性 组网成本低 可移动性 极强的可扩容性 使用户真正享受到简单、方便、快捷 的连接。 w无线网络尤其在电子商务中具有巨 大的应用潜力。 21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22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3.2 无线网络分类 w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network,wlan) w无线广域网络(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 w无线城域网络(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wman) w无线个人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 23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3.3 ieee802.11 wieee802.11是在1997年颁布的无线 网络标准。 wieee802.11a规定的频点为5ghz, 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来调制数据流。 wieee802.11b工作于2.4ghz频点, 采用补偿码键控调制技术。 24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3.4 无线应用协议 w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 wwap是一种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其功能类 似于因特网上的http协议,区别就是使用在 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手机、便携计算机、掌 上上电脑pda等)。 w它定义了一系列将互联网内容过滤和转 化为适用移动通信的标准,使内容可以更容 易地在移动终端上显示,使得利用手机就可 以接入因特网并使用因特网上的各种应用。 25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wwap移动终端上的浏览器所识别的描述 语言不再是html或javascript,而是无线 标记语言(wireless markup language, wml)和无线标记语言脚本wmlscript。wml 是一种符合xml标准的描述语言。 w而wap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则是无线数据 报协议(wireless datagram protocol, wdp)。wdp是属于无线网络传输层的协议 ,其作用是为了使wap能使用tcp/ip访问因 特网。 wwap网关用标准的http1.1协议从服务 器上获取信息,然后将其转换为wml格式的 文档,并提供给移动终端。 26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27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3.5 蓝牙技术 w蓝牙技术以无线局域网的ieee802.11标 准技术为基础。从理论上来讲,以2.4g赫兹 波段运行的技术能够使相距30米以内的设备 互相连接,传输速度可达到每秒2m。 bluetooth应用了“即连即用”(plonk and play)的概念 w蓝牙技术主要是提供数字设备之间的无 线传输功能。不仅可以使得pc、鼠标、键盘 、打印机告别电缆连线,而且可以实现将家 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如空调、电视、冰箱、微 波炉、安全设备及移动电话等无线连网,从 而通过手机实现遥控。 28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3.6 无线保真技术wi-fi w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也称为无线相容 性认证,其正式名称是“ieee 802.11b”。与蓝牙一样,同属于在办 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 wi-fi传输速度非常高,最高可达 11mbps。 w“热点” (ad-hoc)场所的国际 网络。 29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4 无线网络的连接 w无线网连接设备 w无线局域网典型应用 w无线网络应用 30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4.1 无线网络设备 w无线网桥 w无线网卡 w无线路由器 w天线 31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无线网桥 无线网卡 32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4.2 无线局域网应用 w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33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4.3 无线网应用 w移动办公系统 w移动金融服务 w餐饮服务 w交通服务 w库存控制和物流服务 w移动短信服务 34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5 无线电子商务 w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微处理器变得 越来越小,价格却越来越低。人们可以 把计算机芯片镶嵌在任何地方,如可以 装入手机、汽车、家用电器等任何想要 监控和获取数据的设备中。 35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5.1 什么是移动电子商务 w移动商务(m-commerce) :建立 在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活 动。 w无线应用协议标准的不断完善及支 撑产品的推出,使得因特网的信息和先 进的应用能够延伸到每一个手机或其他 无线终端,使人们通过移动设备不仅能 够获得传统的语音服务,还能够获得数 据服务,在移动中进行电子商务。 36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5.2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w从1998年开始就有迹象显示出了移 动电子商务的可能。一些web上进行的 商务应用以简化的形式移植到移动通信 网络上。 w由于我国手机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 ,使得我国的移动商务开始快速发展。 37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5.3 移动商务的优势 w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灵活、 简单、方便、低成本等特点。 w移动商务使电子商务的服 务本质得以更充分的体现,用 户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 、应用、信息和娱乐。 38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5.4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是移动商务应用的 重要内容。 w自动支付系统:包括自动售货机、 停车场计时器、自动售票机等; w半自动支付系统:包括商店的收银 柜机、出租车计费器等; w移动互联网接入支付系统:包括商 业的wap站点等; w手机代替信用卡类支付以及私人之 间账务结算。 39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5.5 移动商务应用模式 w偶然连接应用 w持续连接应用 40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6 网上银行 w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2005年1月的统计报告,用户 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中,网上银行占 5.1%;而仅仅经过半年时间,在 2005年7月的统计报告中,该项数据 就改写为14.1%。由此可见发展之迅 速。 41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6.1 什么是网上银行 w网上银行:以银行的计算机为主体 ,以银行专用的通信网络或公共互联网 络为传输媒介,以单位或个人计算机为 入网终端的“三位一体”的新型银行。 42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6.2 网上银行的优势 w一个支付网接口就可以在网上向几 乎全国的客户提供银行业务服务,使银 行业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业务量大大 提高。 w使资金流随物流的速度加快,减少 在途资金损失。 w以客户为导向,以高科技、高安全 性,更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域限制 ,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量 身订做的个人金融服务需要。 w使竞争更加多元化、复杂化。43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6.3 网络银行的发展 w信息技术同银行业务结合,传统业 务处理实现电子化。 w开始推出大量新型的自助银行服务 。 w信息技术同银行核心业务和经营管 理相结合,推出金融信息增值服务,传 统银行发展成电子银行。 w“itweb”融入银行业务和经营管 理全过程,推出网络银行服务,实体银 行发展成虚拟银行。 44 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结束 6.6.4 手机银行 w手机银行是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 业务相结合的产物。手机银行并非电话 银行。电话银行是基于语音的银行服务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嘉兴土地管理办法
- 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 团委平台管理办法
- 园区托管管理办法
- 固体酒精管理办法
- 国外招标管理办法
- 国标工装管理办法
- 水资源评估服务费合同
- 2025至2030中国高尔夫用品行业销售模式与未来经营效益建议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莫来石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秋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课件:第5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能力测试试题附答案
- 利用神经网络与InSARGNSS技术进行尾矿库坝体时序监测与预测分析
- 危重患者护理指南
- 氧气治疗并发症
- 易购超市年中庆活动方案
- 桥梁施工质量标准化
- 社区党员之家管理制度
- 2025年全国新高考英语II卷试题解析及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 供电公司故障管理制度
- 吉大工程热力学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