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入口关肠道常健康ppt课件_第1页
把好入口关肠道常健康ppt课件_第2页
把好入口关肠道常健康ppt课件_第3页
把好入口关肠道常健康ppt课件_第4页
把好入口关肠道常健康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好入口关 肠道常健康 汤 泓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 分布最广泛、最为常见的疾病 之一。 WHO公布的信息 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例达 到数十亿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 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在食源性疾病 上的花费达数十亿美元,因食源性微生 物污染引起的腹泻而死亡的015岁儿 童约170万。 全球各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l英国疯牛病 l日本O157:H7和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l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性流行事件 l云南采食蘑菇中毒事件 l南京汤山发生一起特大“毒鼠强”投毒案 WHO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取食 物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 的感染性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源性疾病(Food borne diseases ) u狭义:主要指食品安全-食物中毒 u广义:与摄食有关的一切疾病 食品安全:如食品污染、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等 饮食有关疾病:如营养缺乏、营养不平衡、肿瘤、心血管 疾病等等 食源性疾病分类:病原 l(一). 生物性危害 l1. 食源性细菌病原体 1)沙门氏菌 2)空肠、结肠弯曲杆菌 3)耶尔森氏 4)志贺氏菌 5)大肠杆菌 6)弧菌 7)蜡样芽孢杆菌 8)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9)肉毒梭菌 10)金黄色葡萄球菌 11)产气夹膜梭菌 12)流产布氏杆菌 n 2. 食源性病毒 1)甲型肝炎病毒 2)诺沃克病毒 3)疯牛病 4)口蹄疫病毒 3.食源性寄生虫 1)旋毛虫 2)绦虫 3)孢子虫 隐孢子虫:污染生水、未消毒的牛奶、生菜、凉菜 圆孢子虫:污染生水、水果 这些虫卵、幼虫不能被一般的肥皂、洗涤剂和消毒剂所杀灭 4.真菌毒素 l 我国:1)黄曲霉毒素 2)杂色曲霉毒素 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4)T-2毒素 5)烟曲霉震颤素等 l国际: 1)伏马菌素 2)棕曲霉毒素 3)镰刀菌素 4)展青霉素 5.天然毒素类 鱼类毒素包括河豚毒素、西加毒素/鲭鱼毒素 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 毒素、遗忘性贝类毒素; 毒蘑菇:有毒物质引起人类神经、血液、消化道、肝脏等多 系统的中毒性疾病 苦杏仁及木薯:含氰甙类 粗制棉籽油:含棉酚 鲜黄花菜等 6.动植物贮藏时产生的毒性物质 鱼体不新鲜: 组胺增加 马铃薯发芽: 产生龙葵素 蔬菜不新鲜: 亚硝酸盐增加。 (二)化学性危害 1.农药残留 2.有毒金属及化合物 铅、镉、汞、砷、氟、多环芳烃、二恶英等 工厂化学药品(润滑剂、清洁洗消剂、油漆) 兽药残留 3.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辅助剂 (三)放射性危害 l福岛核泄漏:福岛核电厂周边地区生产的牛奶和菠菜检测出辐射水平 升高,九个都县的自来水亦受到污染,在东京出售的春菊(港称日本 茼蒿或皇帝菜)也检测出碘-131含量超标 沙门氏菌感染 A.发病率高,占总食物中毒的40-60%,多见于夏秋季 B.中毒食品: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食品,家禽,蛋类奶类 引起;肉类食品中沙门氏菌来源:生前感染,宰后污染 C.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胃肠炎型:潜伏期448小时,突然 恶心,头晕、头痛、寒战、冷汗、全身无力,呕吐,腹痛 ,腹泻(水样便),发热,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与昏 迷,病程37天,预后良好。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A.沿海多发,夏秋季多发 B.中毒食物:海产品及盐渍食品 C. 潜伏期2-40 小时,多为1420小时,上腹部阵发 性绞痛,腹泻,典型有洗肉水样血水便,无里急后 重,有发热,37.739.5,病程一般13天,预 后良好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A.多发于夏秋季,发病率高 B.中毒食品:动物性食品奶、肉、蛋、鱼及其制品,尤其是 剩饭菜、含奶糕点、冷饮食品多见。 C.临床表现:潜伏期短,25小时,突然恶心,反复剧烈呕 吐,同时伴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痛,腹泻。体温一般 正常。病程短,12天,预后良好。 诺如病毒感染 A.传播途径: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 的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 直接接触到感染者。 空气传播也有可能。 B.可疑食物:贝壳类水产品,比如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 。 C.临床表现: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 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 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 ,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 霉变甘蔗中毒 A.指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常发于我国 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 B.霉变甘蔗质软,瓤部比正常甘蔗色深,呈浅棕色,闻之有轻度霉味 ,可分离出真菌,称为甘蔗节菱孢霉, 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C.中毒症状:潜伏期短,最短仅十几分钟,中毒症状最初为一时性消 化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疼、腹泻、黑便,随后出现神经系 统症状,如头昏、头疼、眼黑和复视。重者可出现阵发性抽搐;抽 搐时四肢强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眼球向上偏向凝视,瞳孔 散大,继而进入昏迷。患者可死于呼吸衰竭,幸存者则留下严重的 神经系统后遗症,导致终生残废。病死率50%。 河豚鱼中毒 A.有毒成分:河豚毒素,理化性质非常稳定,煮沸、盐腌、日 晒均不破坏,加碱可破坏。河豚鱼卵巢、肝脏毒性最强。 B.中毒机制:作用于神经系统,可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发生 麻痹. C.临床表现及急救:发病急速并剧烈,潜伏期10分钟-3小时, 表现为感觉神经麻痹、运动神经麻痹、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 枢麻痹。无特效解毒药,以催吐洗胃和导泻为主,对症处理。 鱼类鱼类 引起的组组胺中毒 A.有毒成分:某些鱼腐败时,肉中组氨酸形成增加,在脱羧 酶作用下形成组胺。 B.作用机制: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 C.临床表现: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潜伏期一般为 0.51小时,短者只有5分钟,长者4小时,表现为脸红、 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脉快、胸闷和呼吸促迫、血压下 降,个别患者出现哮喘。以催吐和导泻为主,对症处理。 WHO关于家庭食品制作安全 十项黄金规则 1. 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 彻底烹调食品 3. 做好的熟食应尽快实用 4. 安全储存食品 5. 剩饭剩菜加热后食用 6. 饭前便后洗手 7. 注意保持厨房清洁 8. 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 9. 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10.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食品感官检查 一看:色、度、沉淀、杂质、发霉、生虫等; 二摸:食品的硬软度、结块、有否发粘等; 三听:轻轻摇动或敲打,听其声音有无变化: 四闻:闻气味有无异常: 五尝:品尝滋味和口感有否变异等; 六查:包装、标签的印制,注册商标和条码,生产日期和 保质期 食品腐败变质的预防 l低温保藏:长期保存-20以下为好,电冰箱为0-4只能 抑制微生物繁殖速度,只能短期保藏。 l高温灭菌:破坏食品中酶类而防止腐败变质,8090时 23分钟可杀灭大部分微生物。 l脱水干燥:日晒、阴干、烘干等。 l腌渍:盐渍、糖渍、酸渍。 冰箱并非“保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