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6366-1992 55SiMoVA钢滚动轴承  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_第1页
JBT 6366-1992 55SiMoVA钢滚动轴承  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_第2页
JBT 6366-1992 55SiMoVA钢滚动轴承  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_第3页
JBT 6366-1992 55SiMoVA钢滚动轴承  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_第4页
JBT 6366-1992 55SiMoVA钢滚动轴承  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366199255布1993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发 布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555、回火后和渗碳、淬、回火后的技术要求及有关检验方法及规则。本标准适用于上述钢制滚动轴承零件工序间与成品零件的热处理质量检验。对有特殊要求的轴承零件应按相应的标准和产品图样规定执行。2引用标准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方法30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3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08滚动轴承 钢球172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的换算值661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55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3 技术要求3. 1 轴承零件退火后技术要求3. 1. 1 硬度轴承零件退火后硬度为179255 .8 . 1. 2 显微组织轴承零件退火后,显微组织应为细小均匀分布的球化组织。退火后显微组织按本标准第一级别图评定。12级为合格组织,不允许有3级和大于3级碳化物不均匀及4级和大于4级片状组织。3. 1. 3 脱碳层轴承零件退火后脱碳层深度不得超过单边最小加工留量的三分之二,以脱碳层最深处为准。测定热锻、热镦钢球退火后脱碳层深度时,试件磨面应垂直于环带,以脱碳层最深处为准。3. 2 轴承零件淬、回火后技术要求3. 2. 1 硬度3. 2. 1. 1 套圈、滚子、钢球淬火后硬度应不低于58 200250回火后硬度:套圈为5458球和滚子为5559 . 2. 1. 2 )的钢球在球面上测定硬度和直径不大于15 2规定加上修正值。成品零件必须在其工作面上测定硬度。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2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55 636619921993施 636619922表1 钢球球面硬度修正值钢球球面硬度实测值,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mm 正 滚子圆柱面硬度修正值滚子圆柱面硬度实测值,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钢球公称直径 正 2. 1. 3 同一零件的硬度差套圈外径不大于100 动体直径不大于22 一零件硬度差应不大于1 圈外径大于100 动体直径大于22 一零件硬度差应不大于2 . 2. 1. 4 同一批零件的硬度差同一批零件的硬度差不大于3 . 2. 2 晶粒度 636619923轴承零件在正常的热处理工艺下,淬火后奥氏体晶粒度应为8级或更细晶粒为合格。3. 2. 3 显微组织轴承零件淬、回火后显微组织应为隐晶、细小结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组成。淬、回火后显微组织的马氏体粗细程度按本标准第二级别图评定,13级为合格组织,大于3级为不合格组织。3. 2. 4 裂纹轴承零件淬、回火后不允许有裂纹。3. 2. 5 脱碳层和表面软点轴承零件淬、回火后脱碳层(或表面软点)深度应符合表3之规定。3. 2. 6 套圈的变形轴承套圈淬、回火后变形量应符合表4之规定。表 3 轴承零件淬、回火后允许的脱碳层深度套 圈钢 球滚 子公 称 直 径公称外径mm mm 20 15 80 5 25 50 轴承套圈淬、回火后允许的变形量 636619924第一级别图 退火组织放大倍数500第一级 第二级第三级 第四级 636619925第二级别图 退火组织放大倍数500第一级 第二级第三级 636619926第三级别图 渗碳、淬、回火后组织放大倍数500第一级 第二级3. 2. 7 钢球压碎负荷钢球淬、回火后或成品压碎负荷值应不小于附录. 2. 8 回火稳定性轴承零件淬、回火后必须进行回火稳定性检查。3. 3 轴承零件渗碳淬、回火后技术要求3. 3. 1 有特殊要求时,其表面含碳量可另行规定。3. 3. 2 硬度渗碳零件渗碳后直接淬、回火或渗碳后油冷、高温回火、二次淬、回火后硬度:淬火后表面硬度不低于60 火后表面硬度为5862 部硬度不低于54 . 3. 3 渗碳层深度渗碳成品零件的渗碳层深度应符合表5之间规定。有特殊要求时,可按产品图样规定执行。表 5 渗碳轴承零件渗碳层深度 15 520 030 3. 4 显微组织渗碳淬、回火后显微组织按本标准第三级别图评定。渗碳层显微组织由隐晶马氏体或针状马氏体、 636619927少量残余奥氏体及碳化物组成,不大于1级为合格组织,大于1级为不合格组织。心部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不大于2级为合格组织,大于2级为不合格组织。3. 3. 5 晶粒度渗碳淬火后,奥氏体晶粒度应为5级或更细晶粒为合格。3. 3. 6 检验方法与规则4. 1 所有显微组织评级均在500倍下进行,亦可在450600倍下进行,但应考虑放大倍数的影响。浸蚀剂均采用2%4%硝酸酒精溶液。4. 2 晶粒度检查按394之规定执行。浸蚀剂采用5 0 . 3 裂纹检查:套圈和滚子按255附录球按255附录. 4 脱贫碳深度和表面软点检查按24和255附录. 5 钢球压碎负荷试验按255附录. 6 渗碳层深度用断口法、硬度法或金相法测定。有争议时,以硬度法为准。4. 7 回火稳定性检查方法:零件按下述工艺规范进行第二次回火,回火前后相应点的最大硬度落差不大于1 火稳定性工艺规范:一般淬、回火后,回火温度为2205;渗碳淬、回火后,回火温度为2005。保温时间:油炉为3 h,空气炉为4 h。 636619928附 录 1钢球公称直径压碎负荷 火后成 品mm 火后成 05 21 39 57 13钢 球 压 碎 负 荷 值(补充件) 636619929续表火后成 品mm 火后成 76 213 26 32 98 247 53 93 19 274 75 70 98 42 302 05 22 65 332 58 89 361 70 23 09 386 95 87 21 88 44 430 71 464 382 477 120 00 500 36 280 62 577 380 95 1400 1740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洛阳轴承研究所归口并起草。本标准起草人:王中玉、刘耀中。 63661992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机 械 行 业 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