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控培训课件_第1页
流感防控培训课件_第2页
流感防控培训课件_第3页
流感防控培训课件_第4页
流感防控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感概述 l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 播。 l在我国虽将该病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但 一旦流行,传播快、波及面广。 l流行性感冒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 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l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 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 别诊断困难。 l流感潜伏期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迅速,抗原 易变异,人群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 病病 原原 学学 l1、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呈球形,直径 80-120nm,含单股RNA。 l 2、流感病毒根据其内部及外部抗原结构不 同,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 毒易发生变异,可感染多种动物,为人类的 主要病源。20世纪发生的4次世界大流行, 均由甲型流感引起。乙型和丙型流感相对较 少,且仅感染人类。 流感的大流行流感的大流行 l流感大流行难以控制,通常不超过1年内蔓延到世界各地;可多 达全球1/4以上的人感染发病 19181919年,H1N1大流行 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灾难之一,共造成了约25千万人的死亡,死亡病 例中几乎一半是年轻人和健康成年人 19571958年,亚洲流感(H2N2) 造成全球100万人死亡,确认于1957年2月下旬在中国首发,迅速波及全世 界 19681969年,香港流感(H3N2) 流行规模与19571958年类似,至今仍在流行 每次大流行都给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打击。 Influenza pandemics 20th century 1918: “Spanish Flu”1957: “Asian Flu”1968: “Hong Kong Flu” 20-40 million deaths A(H1N1) 1-4 million deaths A(H2N2) 1957.2,中国首发 1-4 million deaths A(H3N2) Credit: US National Museum of Health and Medicine 流感是一种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超额死 亡 率的呼吸道传染病 l呼吸道疾病 通过咳嗽或喷嚏传播 l急性起病 l发病率: 占人群的10-20 儿童高发 l严重并发症并非罕见 l病死率: 每1000病例为0.5-1例 老年人病死率高,相关死 亡率高 l新发和再现的病毒感染 lWHO对流感季节性流行的 估计 300-500万重症病例 导致全世界范围内每年25- 50万例患者死亡 l所有年龄人群均可感染 病毒变异导致新病毒株的 出现使得人群易感 更易出现并发症、住院和 死亡 l老年人 l幼年儿童 l所有年龄段患者 诊断原则 l 流感流行时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结 合流行病学可对病人作出初步诊断。如 确定诊断则需要分离病毒阳性或病人双 份血清抗体,测定恢复期抗体较急性期 增高4倍或以上。 诊断标准 l1 流行病学史 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同时出现大 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近期内本地区或邻 近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或医院 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 2 临床症状 2.1 出现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 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 2.2 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 吸道症状。 2.3 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 、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 实验室诊断 3.1 血液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 3.2 从病人鼻咽分泌物分离到流感病毒。 3.3 恢复期病人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 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 3.4 直接检查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流感病毒抗 原阳性。 3.5 标本经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查抗原阳性。 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 : 具备1加2或1加2加3.1。 确诊病例 : 疑似病例加3.2或3.3或3.4或3.5。 监测流感的意义监测流感的意义 l流感流行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造成了较严重的 社会影响。 l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估计全球每年 流感病例达6亿12亿。 l通过对流感样病例样本的检测,可以及时掌握流感 流行及毒株变异情况,分析预测流感流行的趋势和 特点,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深圳市2007年流感监测情况 福田区05-07年监测门诊流感样病 例数 深圳市病原学监测:2007年上半年以H3N2亚型流 感病毒为优势株,下半年则逐步转变为乙型流感病 毒(尤以BY亚型)为优势株 。 流感样病例流感样病例 l流感样病人: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 痛等症状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 l l采样选择时间:发病3天之内。 l注意临床表现和用药情况。 注注 意意 事事 项项 l l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l l 本病潜伏期为本病潜伏期为1-31-3日,最短仅数小时,最长可达日,最短仅数小时,最长可达4 4日。日。 l l 单纯型流感:单纯型流感:较多见。较多见。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而呼吸道症状 并不严重。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并不严重。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 温可达温可达39-4039-40。持续持续2-32-3天后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 塞、流涕、喷嚏、咽痛、干咳等塞、流涕、喷嚏、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较显著。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较显著。 少数可有轻度胃肠道症状。体检呈少数可有轻度胃肠道症状。体检呈急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急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 轻度充血、轻度充血、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粘膜可出现疱疹。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粘膜可出现疱疹。 l l 肺炎型流感:肺炎型流感: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原有心肺疾患病人或孕妇。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原有心肺疾患病人或孕妇。 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气急、紫绀、阵咳、咯血等。体检发现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气急、紫绀、阵咳、咯血等。体检发现 双肺呼吸音低、满布哮鸣音,但无实变体征,病程可长达双肺呼吸音低、满布哮鸣音,但无实变体征,病程可长达3-43-4 周。周。 l l 其它:其它:中毒型和胃肠型中毒型和胃肠型 用药情况用药情况 l金刚乙胺、金刚烷胺? l病毒唑? l中草药? 鉴别诊断 l 1流感与普通感冒 l(1)流感症状较重,通常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上 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 l(2)流感病程较长,发热35天后消退,但患者仍 感明显乏力。 l(3)流感极易出现肺部感染症状。 l(4)病毒分离鉴定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血清抗体 检测也有鉴别价值。 鉴别诊断 l2支原体肺炎与肺炎型流感的X线表现相似,但肺炎 型流感病情重。支原体肺炎患者冷凝集试验与MG型链 球菌凝集试验可为阳性。 l3其他军团病轻型及流脑早期均有可能与流感混淆 ,根据流行情况、流行季节、典型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可与流感鉴别。 标本收集与运送的基本法则 l收集任何微生物学检查标本时须注意下 列事项: l收集真正病灶处的标本,且不能受到相邻区域 微生物之污染。 2. 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 3. 收集“足量”的标本,量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 果。 本 集 标 基 本 收的 与 法 则 送 运 4.不要直接以棉花拭子运送标本到检验科,使 用拭子收集标本时,须将拭子装于特制的 运送培养基。 5.尽可能在病人服用抗生素或伤口局部治疗 之前收集标本。若病人已服用抗生素而欲 作微生物检查时,在申请单上应注明。 本 集 标 基 本 收的 与 法 则 送 运 6.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 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7.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 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8.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 9.装标本的容器须作适当的标示,包括病人姓名、病 历号码、标本来源、收集时间、以及有关的诊断及 用药等。 本 集 标 基 本 收的 与 法 则 送 运 标本的运送: l所有标本必须立即送交实验室,最好在1小时内,不超过2 小时。任何标本都要带盖密闭运送,防止倾倒洒漏,发 生污染(传染)。 l一般来说,常规性细菌培养标本保存在也不能超过 小时。 流感样病例采集的样本要立即放在48条件 下保存,并在24小时内送检。 本 集 标 基 本 收的 与 法 则 送 运 如何获得高质量流感病毒样本? l病毒分离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集标本的 质量,及其保存、运输等环节。 l 在包含受感染的细胞和分泌物的标本中最易检测 到病毒。用于直接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的标本以及 用于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的标本最好在临床症状出现 之后的三天之内采集。 样本的类型样本的类型 l l 咽拭子加鼻拭子或咽漱液咽拭子加鼻拭子或咽漱液 l l 双份血清双份血清 采样方法采样方法 l鼻拭子采集 l将棉签平行于上颚插入鼻孔,停留几秒钟, 吸收分泌物,拭抹双侧鼻孔。 采样方法采样方法 l咽拭子采集 l咽拭子采集时叮嘱患者头部稍微后仰,张开口,一 手用已消毒压舌板将舌根往下压,同时用消毒干棉 拭子深入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擦拭5-8次,应避 免触及舌根部,采完后迅速将鼻咽拭子放到有旋转 盖的并装有标本运输液的带垫圈的5mL螺口塑料冻存 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棉签杆,旋紧瓶盖。 采样方法采样方法 l咽拭子采集 l从婴幼儿采集时,先将棉拭子用Hank氏液(PH7.4) 蘸湿,在试管壁挤干后,在被检者鼻咽部涂抹数次 ,然后将棉拭子置于含有3mlHank氏液的试管内送检 。从大于5岁人群采集时,棉拭子不必用Hank氏蘸湿 。 采样方法采样方法 l咽漱液采集 1. 取螺口塑料离心管,做好标记; 2. 洁净容器盛6-8mL采样液,倒入患者口中,嘱患者头 稍后仰,确保采样液流到患者咽喉部; 3. 张口发“啊”音10次,再将采样液吐回洁净容器; 4. 吸取采样液到标记离心管中,悬紧螺旋盖。 采样方法采样方法 l双份血清采集 所采集的血液放置在标记的干燥试管中,每次采 集静脉血清1-2mL; 第一份血清应在就医后24-48小时内采集,最迟不 要晚于发病后7天; 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10-14天采集。 样本的保存、送检样本的保存、送检 l原则上要求及时送检、及时处理 l呼吸道病毒的诊断取决于高质量标本的采集,并将 它们快速运送到实验室以及在进行实验室测试之前 采取适当的保存措施。 l采集的样本要立即放在48条件下保存,填好流 感样病人采集登记表,标本与表格一起卷好,通知 防保科,由专人用冰壶或加冰泡沫箱在24小时内送 至区疾控中心。 注意:注意:当发现就诊流感样病例突然增多,当发现就诊流感样病例突然增多, 或有明显的小范围聚集现象,或有明显的小范围聚集现象,要立即报告。要立即报告。 处理原则 l 早期发现病人、早期隔离病人是最重要 的措施。对病人治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防 治并发症主要应防止流感病毒性肺炎和细菌 性肺炎,特别是对年老体弱者或伴有心血管 、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或婴幼儿,流感本身或 其合并症可能引起死亡,应特别注意加强治 疗护理。 处理原则 l 一般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讲究卫生, 注意体格锻炼和营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对易感人群应采取相对隔离措施,如避免接 触病人,不去公共场所等;对年老体弱者必 要时可采用灭活疫苗接种或服用金刚烷胺等 预防方法(但须注意金刚烷胺仅对防治甲型流 感有效)。 深圳流感大流行及禽流感防治任务艰巨 l人口1200万,移民城市,密度大,素质参差不齐, 外来流动人口多,监测、宣教难以覆盖; l国内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传播的容易; l候鸟迁徙地和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