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流行趋势课件_第1页
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流行趋势课件_第2页
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流行趋势课件_第3页
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流行趋势课件_第4页
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流行趋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模化猪场伪狂病 流行趋势与应采取的 防制策略 孔令达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 150001) 一、伪狂犬病概况及危害 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 PRV)引起的猪、牛、羊、犬、猫等多种 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传 染病。 1 该病的危害: 对猪的危害最大,以发热 和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引起种猪不育,妊 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新生 仔猪和断奶仔猪死亡(但前者高于后者), 育肥猪增重缓慢等,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 损失。目前该病已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最严 重的疫病之一。 2 对养猪业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 猪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迅速发展,饲养 的密度越来越大而且种猪交流越来越频繁, 为该病的发生、传播与蔓延创造了条件,使 其在全国各地的养猪场中不断地爆发和流行 ,并呈现不断扩大蔓延的趋势。尤其对集约 化规模化养猪业危害更为严重,极大地影响 和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二、众多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1 易感动物: 伪狂犬病除感染猪以外,对绝 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是易感的。自然条件下牛 、羊、犬、猫、鼠等多种动物及野猪、鹿、狼 、狐、貂等野生动物均可感染本病。实验动物 中以兔最为敏感,常用于动物试验。 2 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 染源。带毒鼠类、猫、狗也是重要的传播媒 介。病毒主要随病猪的分泌物(鼻汁、唾液 、尿液和乳汁等)排出,污染饲料、饮水、 垫草及栅栏等周围环境。另外,病毒常存在 于胴体中,易通过肉食品传播。 3 感染途径: 健康猪与病猪或带毒猪通过直 接或间接接触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 口以及配种等途径而发生感染,引进带毒种 猪引起疫情蔓延扩散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原因 。其它易感动物主要由吃食病畜尸体及病畜 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感染。母猪感染本病后 67天,乳中即有病毒,乳猪可因吃乳而感染 ,妊娠母猪感染后,常可侵入子宫通过胎盘 感染胎儿。 三、流行病学特点与发展趋势 1 流行特点: 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 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多发。有散发和同窝发生 的特点,在养猪密集的地方可爆发流行。2周 龄以内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高达100% 。断奶仔猪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为 1020%。成年猪和母猪主要表现呼吸系统症 状,但猪体长期带毒和排毒,成为本病的主要 传染源,常常继发细菌和病毒感染,加重病程 和增加死亡率。 2 发展趋势: 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目前 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发生本病,我国也有 广东、河南、湖北、湖南、山东、北京、东 北等至少19个省市发生本病,特别是最近十 年,猪PR在不少地区爆发流行,有逐渐扩大 和蔓延的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 损失。 3 感染率: 据报道仅广东省近几年就有 26个猪场流行PR,发病场繁殖母猪发病的 有19750头,约占全省100多个大中型猪场 的30%。对东北及内蒙的34个猪场176头 份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平均为37.8%, 高的达80%以上。PR的流行已成为危害养 猪业最严重的猪病问题之一。 四、临床表现及特征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11天。症状随猪 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以新生仔猪及断奶仔 猪症状最严重。 1 新生仔猪: 及4周龄以内仔猪,常突然发 病,病情极为严重,可发生大批死亡,死 亡率几乎100%。发病仔猪表现体温升高 41以上,食欲废绝,神经症状明显,精 神极度颓萎,昏睡,发抖,运动失调,痉 挛,呕吐,流涎,呼吸加快,叫声嘶哑, 腹泻,有的病猪倒地侧卧,头向后仰,四 肢划动作游泳状运动。有的病猪作圆圈运 动或后退,最后昏迷以至衰竭死亡,极少 康复,病程12天。 2 断奶前后仔猪: 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 ,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等,也有 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拉稀和呕吐等。发 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新生仔猪,发病率 一般为2040%,死亡率约为30%左右。 3 成年猪: 一般多为隐性感染,即使表现 症状也极为轻微,只表现一过性发热,精 神沉郁等,有的病猪出现呕吐、咳嗽,一 般多于48天后恢复。育肥猪 主要表现为 生长迟缓和日增重下降,使饲料报酬降低 、经济效益下降。母猪则表现为不育症、 返情率高和屡配不孕。 4 妊娠母猪: 常发生流产、死胎或木乃 伊胎,其中以产死胎为主,产出的弱胎通 常在34天死亡。且无论是头胎母猪还是 经产母猪都可发病。公猪可引起睾丸鞘膜 炎,表现为睾丸肿胀、萎缩等,致使种用 性能降低或丧失。 猪伪狂犬病:导致的小猪死胎。 猪伪狂犬病:新生仔猪死亡时腹泻。 猪伪狂犬病:新生仔猪死亡时尖叫、四肢作游泳状。 猪伪狂犬病:病猪站不稳,四肢张开或摇晃。 五、病理变化 1 剖检变化: 主要是病猪上呼吸道粘膜及扁桃 体出血、水肿,肾脏布满散在的针尖样出血点 ,有时见到肺水肿,胃肠粘膜可见卡他性炎症 ,胃底部有明显的出血区。脑膜表面充血、出 血、水肿,脑脊髓液量增多。肝脏和脾脏有特 征性多发性坏死灶,中央灰白色,外周有红色 晕圈,具有诊断意义。流产胎儿的肝、脾及胎 盘绒毛膜有凝固性坏死。 2 组织学变化: 主要是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和神经细胞 核内包涵体出现。 猪伪狂犬病:所致脑充血、水肿。 猪伪狂犬病:所致脑充血、水肿。 猪伪狂犬病:肝脏散在的灰白色坏死灶。 猪伪狂犬病:脾脏散在的坏死结节。 六、 诊断要点及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 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但要确诊必须进行实 验室检查。伪狂犬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发展很 快,正向快速、灵敏、准确的方向迈进,现已 建立了多种实验诊断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在鉴 别诊断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 病毒分离鉴定: 采集病猪的脑、扁桃体等 组织病料混合研磨经1:5稀释后接种原代细 胞或细胞系分离病毒,进一步以电镜等进行 鉴定。在敏感性、特异性上,PRV的分离被 认为是诊断的“黄金标准”。 2 动物接种试验: 是比较简单的确诊方法 ,适用于基层单位对本病的诊断。将病猪脑 、扁桃体等组织制成1:10组织悬液,皮下或 肌肉接种家兔,23天接种部位出现奇痒, 不断啃咬注射局部,致使局部脱毛、破损、 出血即可确诊。这是既古典而又可靠的方法 。 3 免疫荧光技术(IF): 主要用于检测 PRV抗原,取病猪的扁桃体、脑、肺或胎 儿等组织病料制成切片或压片,通过直接IF 可检出PRV抗原。IF快速简便敏感,但特 异性较差,不宜作大量检测。 4 血清中和试验(SN): 用于检测抗体 ,PRV感染和绝大多数潜伏感染动物都会 产生特异性抗体,所以检查循环抗体的SN 就成为最常用的主要方法。多年以来,SN 一直作为一种标准的血清学方法,是大多 数国家检测伪狂犬病的法定方法之一。SN 特异性很强,敏感性较低,但对一个群体 感染状态的判定是非常重要的。 5 强弱毒鉴别诊断: 近年来在伪狂犬病强弱 毒鉴别诊断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主要 有鉴别ELISA、鉴别PCR等。它对传统疫苗本 质的揭示及现代基因工程标志疫苗的应用,通 过血清学方法即可将免疫猪和自然感染猪区分 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根据伪狂犬病疫苗株所 缺失的糖蛋白(标志蛋白),已建立了伪狂犬 病强弱毒鉴别gE-ELISA和鉴别PCR方法。 七、应采取的防制策略 伪狂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办法,使 用常规药物均无效。成年猪患病轻微,一般 不需治疗。在病猪未出现神经症状之前,注 射高免血清或病愈猪全血,有一定疗效,如 已出现神经症状则效果不明显。因此,对对 该该病的控制,必须做好防疫工作。 1 免疫预防: 应用疫苗免疫接种是防制本病的重要手 段之一。 (1)现行的PR疫苗: 主要分为基因缺失弱 毒疫苗(包括自然和人工缺失)和全病毒灭 活疫苗两种。弱毒苗由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 性及低廉的价格,在欧美等国家应用最多, 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灭活苗安全性好, 但由于疱疹病毒本身的免疫原性与其毒力有 密切相关性,因此,灭活苗的免疫效力差, 接种剂量大,并偶有过敏反应,所以实际应 用较少,在疫苗市场占有率不足10%。 (2) 国内市场: 目前广为应用的PR疫苗 是哈兽研所1979年利用从国外引进的Bartha- K61株而研制成功的弱毒疫苗,它呈现gE/gI 双基因缺失,故此阻断了弱毒回复毒力的可 能性,使其安全性更加可靠。十几年应用表 明,该苗具有安全性强、免疫效果好,免疫 期长,使用方便等特点,在国内广泛使用, 现已获农业部正式批准文号:农生药字( 1998)第317718号。 (3) PR疫苗免疫程序: 只需接种一次,6 天产生免疫力,乳猪0.5ml/头,断乳仔猪1ml/ 头,成年猪2ml/头,免疫期1年。一般生产母 猪于每次配种前接2ml/头,乳猪可通过吮吸初 乳获得被动免疫,仔猪在4周龄后再接种一次 1ml/头即可。十几年来先后在广东等近20个省 市疫区、疫点及受威胁区推广应用,共接种各 类猪只近4千万头份,均收到良好效果,并且 在PR爆发猪场通过紧急预防接种,可控制疫 情蔓延,深受现地猪场欢迎。 2 综合防制: 要控制和消灭该病,除做好免疫预防外 ,还要采取检疫、隔离和淘汰病猪及净化猪 群等综合性防制措施。 (1)首先要严把检疫关,培育健康猪群 。对猪群多次进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 猪,直到全群阴性为止,坚持自繁自养, 不要从其它单位引种,严禁从疫区引种。 对要引种的每头猪均采血样检查抗gE抗体 ,如抗gE抗体阴性,方可引进。 (2)努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严格控制人 员来往,提供全价饲料,搞好猪场环境卫生 ,实施全进全出。 积极开展防鼠灭鼠工作。鼠是PRV的携 带者,可通过污染饮水、饲料及猪舍用具而 使猪只感染,因此消灭饲养场的鼠类对控制 本病有重要意义。 (3)严格执行消毒措施。PRV对外界环境抵 抗力很强,在污染畜舍内的干草上能存活1个 月以上,5560经3050分钟才能灭活,但 一般浓度的消毒药却能将其杀死,如0.5%石 灰乳或0.5%碳酸纳消毒1分钟、5%石炭酸消毒 2分钟和12%氢氧化钠可立刻杀死病毒。所 以对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等每周定 期消毒1次,粪便放发酵池或沼气池处理。发 生疫情时则23天消毒1次,消毒液可用23% 火碱溶液或20%新鲜的石灰水。 (4)搞好种猪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