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2689.6-2004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铅量的测定 示波极谱法》与《GB 12689.10-1990》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和更新:
-
标准编号与适用范围:最直观的变化是标准编号的更新,从GB 12689.10-1990变更为GB/T 12689.6-2004,这不仅反映了标准的修订时间,也暗示了标准性质可能的变化,“GB/T”通常意味着推荐性国家标准,而“GB”则代表强制性国家标准。此外,新标准可能对锌及锌合金的种类或应用范围进行了细化或扩展。
-
技术方法更新:新标准采用了示波极谱法作为铅量测定的主要方法,这相对于旧标准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检测技术或具体操作步骤,示波极谱法以其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在金属元素微量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表明新标准在检测精度和效率上可能有所提升。
-
测定条件和程序:GB/T 12689.6-2004很可能会详细规定了更精确的实验条件,如电解液的组成、极化电压、沉积时间等参数,这些更新旨在优化测量过程,减少干扰,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
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新标准很可能对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如重复性和再现性)以及与真实值的偏差(准确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有助于确保不同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样品处理和预处理:新标准可能对样品的采集、储存、制备和前处理方法给出了新的指导或要求,以适应现代实验室技术和安全环保的需求。
-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GB/T 12689.6-2004可能包含了更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如空白试验、校准曲线的建立、标准物质的应用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
术语和定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标准中可能引入了新的术语或对原有术语给出了更准确的定义,以便于读者理解和执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4-30 颁布
- 2004-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倔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2 6 8 9 . 6 -2 0 0 4 代桥 G I 3 T 1 2 6 8 9 . 1 0 - 1 9 9 0 儿J , r , I& A.,I , 渔卫 2 ,、 r _ J、 J 于 羊汉 于 羊首 玉 x万 价 力 太 铅量的测定示波极谱法 T h e m e t h o d s f o r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z i n c a n d z i n c a l l o y s - T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l e a d c o n t e n t - T h e o s c i l l o p o l a r o g r a p h i c me t h o d ( I S ( ) 7 1 5 : 1 9 1 : ) Z i n c -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l e a d c o n t e n t P o l a r o g r a p h i c me t h o d , MOD )2 0 0 4 - 0 4 - 3 0 发布2 0 0 4 - 1 0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小 ha、 菌、 萦 下秘 埔JUL -I M q m . I P L,1,4 4 VA.$ 1-4f M-H 4 5;v i a t M I lk, JFJA -*发布 G B / T 1 2 6 8 9 . 6 -2 0 0 4 前 口 刁 本系列标准共有 1 2 部分 , 本部分为第 6 部分。 本部分是对G B / T 1 2 6 8 9 . 1 0 -1 9 9 0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量修订。 本部分修改采用I S O 7 1 5 -1 9 7 5 锌一 铅含量一 极谱法 。修改的内容是氨性底液极谱法为盐酸底液极谱法。 本部分与 G B / T 1 2 6 8 9 . 1 0 -1 9 9 0 相比, 主要有如下变动 : 对文本格式进行了修改, 补充了质量保证和控制条款 ; 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修改为极谱法。 测定范围由0 . 0 0 2 %-2 修改为0 . 0 0 0 5 0 o - 3 . 0 0 写。 本部分代替G B / T 1 2 6 8 9 . 1 0 -1 9 9 0 .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口。 本部分由葫芦岛有色集团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白银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起草。 本部分由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冶炼集团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陶明、 郭月芳、 牛艳红。 本部分主要验证人 : 张爱珍 、 谢德珍、 张东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4 7 3 - 1 9 7 6 ; GB / T 1 2 6 8 9 . 1 0 -1 9 9 0 。标准下载网() G B / T 1 2 6 8 9 . 6 -2 0 0 4 专 立 1 2专 立.卜名 . 1 卜 兴 2、士 耳- 1 七 咬土 下 十 石狡 下十 刁工 立门J 呀目JJ 1 7 1J / A 铅量的测定示波极谱法1 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锌及锌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锌及锌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 0 . 0 0 0 5 0 0 -3 . 0 0 %.2 方法原理 试料用盐酸溶解 , 加人抗坏血酸除氧, 铅在 3 m o l / L盐酸溶液中, 产生良好的极谱波, 其半波电位为一0 . 4 6 V.3 试剂3 . 1 市售试剂3 . 1 : 1 抗坏血酸。3 . 1 . 2 盐酸( 1 . 1 9 g / m l . ) , 优级纯。3 . 1 . 3 过氧化氢( 3 0 %) .3 . 2 溶液3 . 2 . 1 硝酸( 1 - - 1 ) .3 . 2 . 2 盐酸( 3 mo l / 1 _ ) .3 . 3 标准溶液3 . 3 . 1 铅标准贮存溶液: 称取 1 . 0 0 0 0 g金属铅( )9 9 . 9 9 %) 于4 0 0 m L烧杯中, 加入2 5 m L硝酸( 3 . 2 . 1 ) 加热溶解, 蒸至近干, 加入 1 0 mL 盐酸( 3 . 1 . 2 ) 溶解盐类 , 冷却 , 移人 5 0 0 m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 混匀。此溶液 1 m L含 2 m g 铅。3 . 3 . 2 铅标准溶液: 移取 1 0 . 0 0 m L铅标准贮存溶液 ( 3 . 3 . 1 ) 于 2 5 0 m l , 烧杯 中, 加人 1 0 m L盐酸( 3 . 1 . 2 ) 蒸至近干, 冷却 , 加人少量水 , 加热使盐类溶解 , 移人 1 0 0 m L容量瓶 中, 用盐酸( 3 . 1 . 2 ) 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溶液1 m l , 含2 0 0 r tg 铅。4 仪器 示波极谱仪 。 三电极系统: 滴汞电极 、 铂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5 分析步骤5 1 试料 按表1 称取试样, 精确至0 . 0 0 0 1 g o 表 10. 000 5-0. 0080.0080. 10. 1-3.0 片iAI/g10.0005. 0001.000 二 才 100100100洲标准下载网()G B / T 1 2 6 8 9 . 6 - 2 0 0 45 . 2 测定5 . 2 . 1 把试料( 5 . 1 ) 置于 3 0 0 m L烧杯中, 加人 2 5 m L盐酸( 3 . 1 . 2 ) , 滴加 2 -3 滴过氧化氢( 3 . 1 . 3 ) 低温加热溶解完全, 蒸至近干, 取下冷却, 加少量盐酸( 3 . 2 . 2 ) 使盐类溶解完全, 加入0 . 2 g 抗坏血酸( 3 . 1 . 1 ) , 摇匀使之溶解, 移人 1 0 0 m L容量瓶中, 用盐酸( 3 . 2 . 2 ) 稀释至刻度, 混匀。5 . 2 . 2 将部分溶液移人电解池中, 于示波极谱仪上, 扫描电压从一0 . 3 V- - -0 . 8 V间记录P b 峰值,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铅量。5 . 3 工作曲线的绘制5 . 3 . 1 移取。 , 5 . 0 0 , 1 0 . 0 0 , 2 5 . 0 0 mL 铅标准溶液( 3 . 3 . 2 ) 和5 . 0 0 , 1 0 . 0 0 , 1 5 . 0 0 mL铅标准贮存溶液( 3 . 3 . 1 ) 分别置于一组1 0 0 mL容量瓶中, 加人0 . 2 g 抗坏血酸(( 3 . 1 . 1 ) , 摇匀, 用盐酸( 3 . 2 . 2 ) 稀释至刻度, 混匀。 该标准溶液对应的铅量为0 , 1 . 0 0 , 2 . 0 0 , 5 . 0 0 , 1 0 . 0 0 , 2 0 . 0 0 , 3 0 . 0 0 m g ,5 . 3 . 2 将部分溶液移人电解池中, 于示波极谱仪上, 扫描电压从一0 . 3 V - -0 . 8 V间记录 P b峰值, 以铅量为横坐标 , 以相应的铅的峰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6 分析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铅含量w( P b ) : , 。 、 、 , 。 、r n , X 1 0 - 3 、, 。 。 w( P b ) ( ) 二之 止 二 二 一x 1 0 0 执。 式中: m l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铅量, 单位为毫克( m g ) ; 17 2 0 试料量, 单位为克( 9 ) 。 所得结果表示至三位小数, 若铅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