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出疹性传染疾病课件_第1页
儿童出疹性传染疾病课件_第2页
儿童出疹性传染疾病课件_第3页
儿童出疹性传染疾病课件_第4页
儿童出疹性传染疾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出疹性传染病 预防保健科 2013-5 概述 n儿童出疹性传染病在儿童传染病中占有极 其重要位置。它既有古老的儿童传染病又 有新进的儿童传染病。现在全国报告上百 万之多,儿童出疹性传染病至今仍对儿童 构成严重危害和威胁。 儿童出疹性传染病包括三大类 n皮肤显示充血性的斑丘疹,间有正常皮肤的麻疹皮疹和 麻疹样皮疹。它包括的疾病有: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以及各种病毒感染等疾病。 n皮肤显示弥漫性的充血性发红,皆无正常皮肤,其上可 有粟粒疹 或汗疱疹的猩红热皮疹和猩红热样皮疹,它包 括的疾病有: 猩红热、川崎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酒精中毒、各 种药物疹等疾病。 n皮肤显示在同一个皮肤区域内出现的斑丘疹、水泡疹和 结痂疹为特征的水痘皮疹和水痘样皮疹,它包括的疾病 有:天花、水痘、手足口病、疱疹或丘疹样荨麻疹等疾 病。 皮肤显示充血性的斑丘疹,间有正常皮肤 的麻疹皮疹和麻疹样皮疹。它包括的疾病 有: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以及各种病毒感染 等疾病。 麻 疹 measles 麻疹发展史 n1911年 证实麻疹病毒是一种滤过病毒 n1954年 分离出麻疹病毒 n1963年 麻疹疫苗研制成功 n1965年 我国麻疹疫苗研制成功 我国麻疹流行状况 n解放前发病率为5000/10万; n建国初期发病率为1000/10万; n麻疹疫苗普种后发病率为1035/10万; n2011年发病率7.5/100万(9976),较2010年 下降73.6%; n2012年发病率的目标为1/100万; 麻疹强化免疫 n2005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 诺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n为贯彻落实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的目标,近 年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对麻疹的 控制需要,在短时间内对规定的年龄组人群进行麻疹疫 苗的强化接种。2010年的麻疹强免涉及近9000万儿童, 接种率达到95%。 n麻疹强化免疫是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和主要策 略。 病原学: 麻疹病毒 分类、血清型、理化特性、存在部位 流行病学 一、传 染 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呼吸道 三、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感,感染 后 、 可获得终生免疫。 四、流行特征 6月5岁为发病高峰, 好发于冬春季节。 发病原理及病理 发 病 原 理 麻疹病毒 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 血 单核巨噬系统复 制 借飞沫 第一次病毒血症 (肝脾骨髓淋巴 结) 少量病毒(23天) 皮 肤 结 合 膜 呼吸道 其它脏器 血 第二次病毒血症 大量病毒(57天 ) 免疫反应 1、特异性体液免疫 A 血凝抑制抗体 中和抗体 补体结合抗体 B 特异性IgG IgM抗 体 2、特异性细胞免疫 3、非特异免疫反应 病理变化 多核巨细胞 1、呼吸 2、皮疹 3、粘膜斑 多核巨细胞(高倍镜) 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2天 一、前驱期(出疹前期) 34天 从发热到出皮疹 1、发热 2、呼吸道卡它症状(上呼吸道炎和眼结合膜 炎) 3、麻疹粘膜斑(koplik s spot)4、其它 二、出疹期 35天 1、发热 2、呼吸道卡它症状 3、皮疹 (形态、顺序、时间) 三、恢复期 35天 1、全身症状 2、皮疹消退 3、脱屑 4、色素沉着 麻疹面容 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 麻疹红色斑丘疹 麻疹皮疹在耳后的分布 (出疹第一天) 麻疹皮疹在 手掌、脚掌 的分布 (出疹第三天) 麻疹恢复期色素沉着 其它类型麻疹 一、轻型麻疹 多见于有部分免疫者 二、重型麻疹 多见于伴有严重感染 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三、无皮疹麻疹 免疫能力较强或应用 免疫抑制剂 四、异型麻疹 接种过灭活麻疹疫苗 五、成人麻疹 实验室检查 一、早期辅助诊断 (多核巨细胞和荧光抗体快速检查) 二、血常规 三、病毒分离 四、抗体检测 并发症 一、肺炎 1、原发性 2、继发性 二、喉炎 三、脑炎(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 四、结核病恶化 五、营养不良及维生素A缺乏症 诊 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临床表现 1、前驱期 麻疹粘膜斑 2、出疹期 皮疹形态、出疹时间、 顺序及与发热的关系 3、恢复期 色素沉着 三、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一、风疹 二、幼儿急疹 三、药物疹 四、肠道病毒感染 预后 年龄、有无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增强人群免疫力 1、被动免疫 2、自动免疫 治 疗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3、中医治疗 4、并发症治疗 出疹性疾病鉴别诊断 麻 疹 风 疹 猩 红 热 水 痘 幼儿急疹 肠道病毒感染 病 原 麻疹病毒 风疹病毒 乙型溶血型链球菌 带状疱疹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 埃可、柯萨基病毒 年 龄 6月-5岁 3岁 6月 6月-18月 6月 季 节 冬 春 冬 春 冬 春 冬 春 春 秋 夏 秋 前 驱 期 3 天 1天 1天 1天 3-4天 无 规 律 皮 疹 斑丘疹 斑丘疹 弥散性皮肤发红 丘疹、疱疹、 斑丘疹 多 形 性 粟粒疹 结痂 卡 他 症状 + + + + + 色 素 沉着 + + + 脱 屑 + + 特殊体征 麻疹粘膜斑 耳及枕后 杨莓舌、环口苍 热退疹出 多系统损害 淋巴结肿大 白圈、帕氏线 并 发 症 肺炎、喉炎、 少见 中毒性病变、 皮肤感染 无 脑炎、 变态反应性病变 脑炎 结核病恶化 风 疹 Rubella & German measles n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科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 Rubella on an infants back 临床特征 n前驱期短,卡他症状轻,全身症状轻,皮疹细,出疹快 ,退疹快,退疹后多无明显痕迹,耳后枕后淋巴结明显 肿大。 麻疹样皮疹伴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n n 先天性风疹: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先天性风疹: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20-25%20-25%引起先天性风疹。引起先天性风疹。 妊娠头三个月感染风疹病毒 胎儿宫内感染 胚胎发育障碍 各种先天畸形、发育落后、死胎 幼儿急疹 Exanthem Subitum & Roseola infantum n幼儿急疹是由幼儿急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传染病。目前 研究认为幼儿急疹病毒就是人类疱疹病毒6、7型,该病 毒不仅引起幼儿急疹,而且常常引起高热惊厥。 7月大小,发热2天后。 早期感染表现为 幼儿急疹,病毒 可以潜伏于器官 中 成人可无症状 儿唾液中可带 有病毒 应用免疫抑制剂 后或爱滋病时出 现严重的病毒感 染 人 疱 疹 病 毒 6 型 感 染 n临床特征: 突然高热起病(甚至发生高热惊厥), 体温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可有可无呼吸道 感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体温持续3-4天骤 然下降,出现全身性的充血性斑丘疹。 注意:烧退皮疹出。 肠道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和药物 过敏等病因引起的麻疹样皮疹 n临床出现麻疹样皮疹,除麻疹、风疹、幼 儿急疹外,还有肠道病毒感染甚至呼吸道 病毒感染、药物过敏(解热镇痛药、青霉素 类抗生素、抗痨药、抗癫痫药等)以及其他 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川崎病,传染病 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均可引起麻疹样皮疹。 这类皮疹临床诊断比较困难。 n疾病特征:相应疾病特征和排除风疹、麻 疹、幼儿急疹应考虑以上原因所致。 n皮肤显示弥漫性的充血性发红,皆无正常 皮肤,其上可有粟粒疹 或汗疱疹的猩红热 皮疹和猩红热样皮疹,它包括的疾病有: 猩红热、川崎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酒精中毒、各种药物疹等疾病。 猩红热 Scarlet fever n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 儿科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 n临床特征:发热、咽峡炎、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其上有粟粒疹( 或汗疱疹),同时伴有杨梅舌、环口苍白圈或皮肤划痕征,皮疹消 退后出现脱屑(或脱皮)。 注意:咽峡炎伴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红色疹,间无正常皮肤。 n目前猩红热在儿科大量广泛存在,全国每年报 告病例2万左右,但实际病例有数十万左右。因 为大量轻型病例和不典型病例被误诊或漏疹。 n当前猩红热表现的特点是: n病例数量大,症状多 轻,重症很少,几乎没有死亡病例。 n漏诊误诊率极高。 n并发症很少。 n治疗恢复快,预后好 。 n关于外科猩红热和产科猩红热问题: n其他原因引起的猩红热样皮疹:败血症、 川崎病、病毒感染、药物性皮疹、醉酒等 。 皮肤显示在同一个皮肤区域内出现的斑丘 疹、水泡疹和结痂疹为特征的水痘皮疹和 水痘样皮疹,它包括的疾病有: 天花、水痘、手足口病、疱疹或丘疹样荨 麻疹等疾病。 水痘 Varicella, Chicken Pox n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科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密切接触的易感儿90%都可能 患水痘。 n儿童水痘与成人带状疱疹是同一病原,属于水痘-带状疱 疹是同一病原的两种完全不同疾病。 n临床特征:水痘前驱期极短,发热至出疹通常 只有1天左右。 n水痘临床表现四大特征: n同一解剖区域表现 出三种不同时期的皮疹(丘疹、疱疹、痂疹)。 n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 n皮疹可累及粘膜及 头皮。 n皮疹消退后不留长 久痕迹。 n水痘: n百姓又称耍痘:说明 该病很轻,但水痘轻重差异很大。 n水痘有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