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病经验探讨_第1页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病经验探讨_第2页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病经验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病经验探析 农工党西安市医卫一支部 李宏内容摘要: 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内分泌腺,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笔者采用祖国传统中医药,辨证施治,整体治疗,用方经典,用药灵活,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取得丰富经验。认为甲亢多以心,肝,肾,胃四个脏腑的阴虚火旺为主,故虽实证偏多,但病久常由实转虚,气虚、阴虚的病变为多见,以致成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当以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湿消痰、软坚散结、益气养阴、平肝潜阳、滋补肝肾等为大法,辨证论治。甲减多为脾肾阳虚,痰瘀饮停的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大法主要以温阳补肾,益气补血,健脾化瘀为主。而采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病,无论在症状的好转和消除方面,还是在治本率和远期效果方面,以及副作用等问题方面,中医整体辨证的治疗方法都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势。主题词:中医药 甲亢 甲减 经验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被称为人体的“发动机”,掌管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饮食结构等多种原因,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比以前大幅提高,发病率约为1%,尤以甲亢、甲减为多。甲状腺疾病是一个发病率高但诊治率低,严重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笔者多年来致力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和研究,采用中医中药对甲状腺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一定经验和体会,现总结报告如下,以期同仁指导。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系指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亢的病因分类较为复杂,其中以甲状腺性甲亢为多见,而此类中又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发病率最高。西医对甲亢的治疗:常用的是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和他巴唑),放射性131碘治疗以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大治本率低,而后两种方法虽治愈率高,但导致甲减等后遗症危害更大。甲亢属于中医“瘿病”范畴,多由于七情内伤,气机郁滞,不能输布津液,凝聚成痰,痰气郁结,壅于颈前即形成瘿病。由于痰气郁结而化火,多以心,肝,肾,胃四个脏腑的阴虚火旺为主,故虽实证偏多,但病久常有实转虚,气虚,阴虚的病变为多见,以致成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当以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湿消痰,软坚散结,益气养阴,平肝潜阳,滋补肝肾等为大法,辨证论治。临床常用中医方剂:逍遥丸,龙胆泻肝汤,归脾汤,知柏地黄丸,四海舒郁丸等。笔者经验体会:甲亢病情复杂,症状多样,变化多端。单一针对某一系统的治疗方法都难奏全功。依据中医整体辨证观念,灵活运用中药成方和经验方,不仅可以减少西药减低白细胞,出现药疹发热等的副作用,而且能显著提高疗效。不仅消除各系统症状快,而且能缩短治疗周期,治本率高,副作用小。中药太子参,黄芪,麦冬,五味子能益气养阴;海藻,夏枯草,贝母,山慈姑,黄药子,牡蛎有清热化痰,软坚消瘿的作用;山药白术能健脾消除大便溏泻,酸枣仁,远志可缓解心悸失眠,天麻,钩藤可以缓解四肢颤抖,浮小麦,防风,炙甘草等可以缓解多汗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对机体内分泌代谢有平衡调节作用,而甲亢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所以临床上多重用黄芪降低血清T3,T4,效果良好。另外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甲亢两点经验值得重点探讨.(1)、甲亢突眼症,是甲亢症状中消除最慢,最顽固的症状。很多患者甲亢病情稳定了,其他症状消失了,化验指标也正常了,就是突眼难以痊愈,不仅影响容貌,更严重危害视力甚至有失明危险。笔者认为,甲亢突眼系有阴虚火旺,痰凝血瘀所致。一般病情冗长,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入络,故只用消痰散结,活血化瘀之品尚不能起沉疴,而辅以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之品,以增水行血,消除痰结,有助于顽痰的化解之功。(2)、 关于含碘中草药治疗甲亢的问题目前尚有争论。根据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碘化物的作用与剂量和服用者甲状腺的机能状态有关。在甲亢患者中,中等剂量的碘提供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而增加了甲状腺的合成,对甲亢患者不利。而大剂量的碘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与释放,血中的甲状腺素很快下降,甲亢症状迅速得到缓解。但是这种抑制作用是短暂的,一旦抑制作用丧失,甲状腺的合成即重新加速,血中甲状腺素浓度急剧增加,甲亢反弹病情加重。因而笔者在临床中认为,适当应用含碘较少的中草药如夏枯草,黄药子等,不仅可以克服含碘药物的弊端,而且可以提高重要治疗甲亢的疗效,稳定缓解甲亢症状。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失调疾病,根据起病年龄可分为呆小病,幼年型甲减以及成人型甲减。临床上成人型甲减最多,好发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例为1:510。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并需终身服药。常用的药物是甲状腺素,左旋甲状腺素。甲减属中医的“水肿”“虚劳”的范畴。主要由于阳虚气耗,或伴有不同程度的阴伤血亏或饮停血瘀。由于禀赋不足或脾阳受损,或长期用药,放射以及手术治疗损伤甲状腺组织,耗伤中气,损及脾阳,故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腹胀纳呆等。病久累及心肾之阳,损及宗气与元气,故见表情呆滞,反映迟钝。畏汗少汗,胸闷心悸,性欲减退等。气嘘不能生血行血,阳虚不能蒸化津液,故出现阴伤血亏,饮停血瘀之症,可见皮肤甲错,毛发脱落,水肿,胸痛,闭经等。本病病机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大法主要以温阳补肾,益气补血,健脾化瘀为主。临床常用方剂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真武汤,二仙汤,补中益气汤等。笔者经验体会:在临床上,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灵活运用中医经典方剂,辨证加减健脾药,利湿药,活血化瘀药等,对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取得满意疗效。研究表明,采用益气温阳中药并不含有甲状腺激素,而是通过益气健脾,补肾温阳,能改善甲状腺本身的功能,提高基础新陈代谢率,并调整阴阳平衡,补益精髓气血,促进和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中医治疗注重整体,中药的健脾胃,补中气,补益肝肾,调节气血,调理阴阳,都是对机体各脏腑功能的调节恢复和提高。现代药理研究,中药中的附子,红参,人参等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对中枢神经系统,垂体,肾上腺皮质,性腺和甲状腺等不但有兴奋作用,而且可以调节和恢复其功能。需强调的是,在采用中药为主治疗甲减同时,应该依据化验指标结合症状好转情况,逐步减量直至停用甲状腺素,以免形成终身依赖。笔者治疗甲减多年,无论从患者症状的好转和消失,还是从甲状腺功能的指标测定,以及远期预后,中医药整体辨证治疗甲减的优势,实为西医激素替代疗法所不及。总之,采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疾病,中药可以抑制或提高甲状腺功能 ,治疗甲亢、甲减效果好;中药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可以软化吸收结节囊肿,对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结节囊肿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论在消除症状方面,还是在治本率和远期效果方面,中医整体辨证的治疗方法都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势。作者简介:李宏,男,中医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省中医药文化传承人,农工民主党党员,西安市宏晟堂中医馆主任。多年来秉承家传,博采众长,精研医术,擅长采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糖尿病,甲状腺病,顽固性头痛失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