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感觉系统 一概述 感觉系统是机体将体外和体内各种刺激和讯号 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是机体认识客观事物和体验自身活动的基础。 通过感觉使神经系统对身体的各项活动进行协 调,并对环境作出恰当的反应与适应。 感觉的改变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在神经系统的诊断、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感觉检查的注意事项 病人必须意识清晰和高 度合作 意识不清的病人,只能 通过观察病人对疼痛刺 激引起的反应,非常粗 略地推测其痛觉的情况 ,病人通常用呻吟、痛 苦表情、缩回肢体等来 表示反应 检查前要使病人 了解 检查方法及要求 检查时病人闭眼,应告 知在受感觉刺激时,立 即主动回答,应避免暗 示 先全身检查一遍,如发现有感觉障 碍,再从感觉消失或减退区查至正 常区,然后至过敏区 检查部位应充分暴露,并进行两侧 对称区的比较。注意感觉障碍的程 度、性质、界线,其界线可用笔在 病人皮肤上划出,最后将结果准确 地描绘在感觉记录图上。从此感觉 记录图中,可以推断病变的部位, 并可用于以后随访比较。 检查者必须熟练掌握全身感觉皮节 及周围神经分布的知识,按其分布 的范围有的放矢地进行检查,方可 获得准确的结果。 感觉检查的注意事项 二感觉的分类 临床分类 特殊感觉 听觉视觉嗅觉味觉 一般感觉 浅感觉:痛温触 深感觉:位置、运动、振动 皮层感觉:实体图形两点辨别 定位重量 三感觉的传导通路 浅感觉传导通路 深感觉传导通路 触觉传导通路 痛温粗触觉传导路 脊神经节 周围突 中枢突 传入神经 后根 躯干四肢 皮肤 白质前连合 交叉 脊髓丘脑束 (前束)(侧束) 后角 层 脊髓丘系 下橄榄核 背外侧 内侧丘系 的外侧 丘脑腹后丘脑腹后 外侧核外侧核 中央后回中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边上升 边交叉 上升 12节段 痛温 粗触 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 传导路 损伤损伤: : 感觉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 T T 45 脊神经节 周围突 中枢突 传入神经 后根 躯干四肢 上肢、 躯干上部 下肢、 躯干下部 肌、腱、关节 薄束 楔束、薄束 后索 外 内 楔 薄 束核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中线旁 下橄榄核 之间 贯穿 斜方体 红核 背外侧 丘脑腹后 外侧核 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丘脑 腹后内侧核 三叉 神经节 三叉神经 脊束 三叉神经 感觉核 中央后回 下1/3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内侧丘系 背侧 三叉 丘系 头面部头面部 ( (深深) )浅感觉 传导路 浅感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脊神经节(I)-后角(II )-同侧上升2-3个节段,经脊髓前 联合-脊髓丘脑侧束-延髓前外侧 ,在上升过程中渐内移-桥脑,逐渐 接近内侧丘系-中脑-与内侧丘系 混合进入丘脑腹后外侧核(III)- 内囊后肢的后1/3-放射冠-中央 后回 深感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神经肌梭、神经肌腱、潘氏小体 )-脊神经节(I)-脊髓后索,在胸 4以下仅有传导下肢的深感觉纤维,称薄 束;其上加入了传导上肢深感觉的传导 纤维,称楔束,薄束在内,楔束在外- -延髓薄束核、楔束核(II)-内弓状纤 维,从前方绕过中央管交叉到对侧- 内侧丘系-桥脑、中脑-丘脑腹后外 侧核(III)-内囊后肢的后1/3-放 射冠-中央后回 触觉传导通路 粗略触觉传导通路:感受器-脊神经节(I )-后角(II)-同侧上升2-3个节段 ,经脊髓前联合-脊髓丘脑前束-延髓 前外侧,在上升过程中渐内移-桥脑,逐 渐接近内侧丘系-中脑-与内侧丘系混 合进入丘脑腹后外侧核(III)-内囊后 肢的后1/3-放射冠-中央后回 精细触觉传导通路:与深感觉传导通路相同 1.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在神经节 第二级在脊髓或脑干 第三级在丘脑腹后核 2.交叉上行: 3.经过内囊 感受器 周围突 第一级N元 中枢突 第二级N元 交叉 第三级N元 投射纤维 大脑皮质 对 侧 感觉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结 感觉系统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假单级神经元,位于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其纤维均为交叉纤维,神经元位于 交叉前 浅感觉及部分触觉:后角,在脊髓交叉 深感觉及部分触觉:薄束核、楔束核,在延髓交 叉。 第三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 感觉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结 周围神经及后根各种感觉纤维是混合的。 脊髓内传导束分布: 浅感觉纤维的排列顺序从内-外依 次为颈、胸、腰、骶。 深感觉纤维的排列顺序:与浅感觉相 反。 C T L S 20032003年五年制神经内科教学年五年制神经内科教学 在脊髓后索中,纤维排列顺序 越靠上的纤维越靠外。 胸神经皮支 的节段性分布 T2 T4 T6 T10 T12 T8 胸骨角平面 乳头平面 剑突平面 脐平面 肋弓平面 平面 耻骨联合 与脐连线 中点 腹股沟平面 T12-L1 体表感觉的节段分布: 每一对脊髓后根的感觉纤维支配一定的皮肤区域,此种节段性分布, 胸髓节段最为明显,在体表上的排列较为规律和整齐。 上下肢的节段性分布比较复杂 C2=枕部皮肤 C3=颈部皮肤 C4=肩胛部皮肤 C57=手、前臂、上臂桡侧面皮肤 C8T1=手、前臂、上臂尺侧面皮肤 L15=下肢前面皮肤 S13=下肢后侧皮肤 S45=臀部内侧、会阴部、肛门、生殖器皮 肤 体表感觉的节段分布: 体表节段性及周围性感觉分布图 临床上根据这些 标志有助于对脊 神经或脊髓损伤 作定位诊断。即 根据出现感觉障 碍的皮肤节段, 可以诊断出受损 的脊神经或脊髓 属于哪一节段。 2003年五年制神经内科教学 皮肤神经节段分布 周围性感觉分布 2003年五年制神经内科教学 右右 侧侧 1、刺激性症状:感觉通路刺激性病变 可引起感觉过敏(量变),也可引起 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及疼 痛等(质变)。 2、抑制性症状:感觉通路破坏时出现 的感觉减退或缺失。同一部位各种感 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 部位仅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则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 四、感觉障碍的分类: 感觉减退或消失:是指在意识清晰下, 受检者对刺激不能感知或感知力减低. 这是由于感觉神经遭受破坏性损害, 使感受器冲动全部或部 分不能传导到 感觉中枢所致。 感觉异常:系指无外界刺激而出现自发 的感觉,例如麻木、蚁走、针刺感或 寒 凉、灼热感等。常见于感觉神经早 期、不全性损害时。 感觉障碍的性质: 感觉过敏:感觉的刺激阈降低, 对轻微的刺激出现强烈反应或 对正常刺激敏感 性增加。是由 于感觉神经受到刺激性损害所 致,见于早期病变或恢复期。 感觉过度:感觉的刺激阈增高, 反应时间延长,同时对刺激的 部位或性质难以确定的,很强 烈的不适感,此外对刺激还具 有扩散的趋势。 感觉倒错:对一种感觉刺激误认 为另一种感觉刺激 疼痛(分布性质程度频度 发作性或持续性):局部痛 、扩散痛、放射痛、牵涉痛、 痛性感觉缺失 感觉分离:是指同一部位某种感觉 障碍,而其它感觉正常。 a .浅感觉分离:指某一部位的痛 、温觉减弱或消失,触觉正常。 b .深浅感觉分离:主要指深感觉 障碍,而浅感觉正常。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按感觉障碍范围的特点分类: 周围神经型: 节段型: 传导束型: 交叉型: 偏身型: 1、周围神经型: 感觉障碍局限于某一周围神经支配区,如桡神经、 尺神经、腓总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受损; 末梢神经损害:双侧对称性的四肢末端,手套样及 袜套样感觉障碍。 多数周围神经的各种感觉障碍,为神经干或神经 丛病变。如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支)受损时,下 颌(下颌角除外)、舌前2/3、口腔底部、下部牙齿 和牙龈、外耳道及鼓膜等处皮肤及粘膜感觉障碍, 同时伴有咀嚼肌瘫痪及张口下颌偏向患侧(因三叉 神经运动支与下颌支伴行)。 2、节段型: 单侧节段性完全性感觉障碍(后根型):见于一侧 脊神经病变,出现相应支配区的节段性完全性感觉 障碍,可伴有后根放射性疼痛即根性痛,如累及前 根还可出现节段性运动障碍; 单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后角型):见于一侧 后角病变(如脊髓空洞症),表现相应节段内痛、 温度觉丧失,而触觉、深感觉保留; 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前连合):见 于脊髓中央部病变(如髓内肿瘤早期及脊髓空洞症 )使前联合受损,表现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 觉障碍。 3、传导束型:受损平面以下均一性感觉障碍, 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equard syndrome):表现 病变平面以下对侧痛温觉丧失,同侧深感觉丧失及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见于髓外肿瘤早期、脊髓外伤 ; 脊髓横贯性损害:所有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通路部分 或完全中断。 根据皮肤感觉障碍平面可以定位。病变平面以下传 导束性全部感觉障碍,伴有截瘫或四肢瘫 、尿便障 碍;见于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后期。 后索损害:同侧深感觉障碍,Lhermitte征 4、交叉型: 表现为同侧面部、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消失, 并有其它结构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如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所致的延髓背外侧( Wallenberg)综合症,病变累及三叉神经脊束、脊束 核及对侧已交叉的脊髓丘束。 。 5、偏身型: 脑桥、中脑、丘脑及内囊等处病变均 可导致偏身(包括面部)的感觉减退 或缺失,可伴有肢体瘫痪或面舌瘫等 。一侧脑桥或中脑病变可出现受损平 面同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丘脑 病变时深感觉重于浅感觉,远端重于 近端,常伴有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内囊受损可伴有三偏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感觉通路的受损水平 不同,所产生的感觉障 碍的分布区域亦不同。 按感觉障碍的病变部 位分类: 周围神经病变 脊髓病变 脑内病变 脑干病变 间脑病变 大脑病变 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型 a .末梢神经损害:双侧对称性 的四肢末端,手套样及袜套样 感觉障碍。受损区域内各种感 觉均有障碍,从肢体的最远端 开始,逐渐向近端波及。 b .神经干损害:某一周围神经 干受损时,其支配区皮肤的各 种感觉呈条、块状障碍。但感 觉障碍的程度可不一致,在中 心部可为感觉消失,而周边部 可为感觉减退。如坐骨神经、 尺神经、桡神经或正中神经分 布.常表现为近端轻远端重,上 肢轻下肢重。 C 神经丛损害: 当颈、臂、腰、骶丛的任何一个神经丛损害时 ,则出现该神经丛支配区的各种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的范围为该神经丛所分布的各神经干 感觉纤维支配区,故感觉障碍的区域要比神经干 型为大。 臂丛的上丛损伤: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和肱 桡肌等瘫痪,手的小肌肉则不受累,感觉受损的 范围包括三角肌区、手及前臂桡侧。 腰骶神经丛综合征:单侧或双侧, 对称或不对称 性的L2-S1,表现为支配区的疼痛、感觉障碍和 肌无力萎缩等。可波及到骶尾丛出现二便障碍。 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型 D 后根损害: 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带状分布,在受损的后根支配区域内各种感觉 减退或消失,常伴发神经根痛和神经根的牵拉痛。 由于皮肤的感觉支配呈节段性重叠,一个神经根的损害多无明显 的感觉减退。 根痛(后根支配区内的放射性疼痛)感觉减退感觉缺失 根症状:脑脊液冲击征咳嗽喷嚏憋气时,疼痛麻木加重 累及后根神经节时:带状疱疹 病因:最常见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最常见于C6, C7, L5 和 S1.腰骶神经根病是颈部的 2-3倍. 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型 周围神经型除了受损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障碍外,该神经相 应区域常伴有麻木、疼痛、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肌张力 降低,以及感觉障碍区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c .后角损害: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丧失、深感觉触 觉保存。 由于深感觉及部分触觉的纤维进入脊髓后走向后 索,而痛觉及温度觉的纤维进入后角,因此后角 损害,表现为病灶同侧的节段性痛觉和温度觉障 碍,触觉大致正常,深感觉正常 感觉障碍-脊髓型 感觉障碍-脊髓型 a .脊髓横断性损害:指脊 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除 了病变节段水平以下各种 感觉障碍外,还伴有膀胱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截 瘫。 b .半侧脊髓损害:病变侧 深感觉障碍和锥体束损害 ,对侧痛、温觉障碍。因 为触觉纤维在两侧传导, 故触觉无障碍。 (Brown-Sequard综合症 ) D脊髓中央部病变:白质前连合病 变 分离性感觉障碍:两侧对称的痛 温觉丧失、触觉保存。马褂样分 布 小的损伤出现肩胛部对称性感觉 障碍。 大的损伤累及前角神经元出现 LMN症状. 空洞症、髓内肿瘤早期(前联合 受损)。 感觉障碍-脊髓型 病例:脊髓空洞症 双上肢感觉迟钝5年 双侧C3-T10脊髓节段痛温度觉消失 触觉存在 上肢反射消失 定位:脊髓C3-T10脊髓后角或前连合 病史数年无明显进展 MRI证实 节段性分布的感觉障碍区别 后根:节段性,根痛 后角: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消失,触觉保留), 单侧 灰质前连合: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消失,触觉保 留),双侧,一般对称,前连合交 叉,双侧受累 后索病变: 病灶水平以下深感觉消失 感觉性共济失调 两点辨别觉消失 三期梅毒 后侧索联合病变: 亚急性联合变性 深感觉障碍不全瘫 贫血,多发周围神经病,有效 前索病变: 损伤以下痛温觉消失 前角损伤造成LMN损害症状. 较大损害可以影响皮质脊髓束 由于控制括约肌功能的皮质脊髓侧束 的腹侧损害,常造成尿便失禁。 外伤,MS,脊髓前动脉梗塞。 感觉障碍-脊髓型 感觉障碍脑内型 特点:半身感觉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帕金森居家护理实务指南
- 辐照机构质量协议书
- 辅导机构加盟协议书
- 车辆使用调度协议书
- 代理批发或销售协议书
- Brand KPIs for shoes Johnston Murphy in the United States-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超市加盟合同协议书
- 青蟹买卖合同协议书
- kva箱变技术协议书
- 农村房基地转让协议书
- DeepSeek赋能设计行业:AI提示词生成与3D建模自动化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核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履约考核办法附件
- 2024年山东枣庄技师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静脉采血室工作制度
- 液压缸设计模板
- 2024北京西城区初一(下)期末道法试题和答案
- 《基于STM32单片机健康监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7200字(论文)
- 静脉留置针留置护理
- 设备技术规范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