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艺术片 太极拳解说词本文转载自专题片配音网: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古老的中国曾经有无数震惊世界的文化创造,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非凡的贡献。而今,又一种让亿万人为之倾倒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正一步步走向世界,这就是古老神奇的太极拳。太极拳产生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根源这里是古老中国广袤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根系。太行黄河在这里相会,中华文明在这里诞生,历史的长河在这里川流不息,浪花飞卷,留下一幅幅神奇的画卷。中国史书记载: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也就是说,太行山从中国河南焦作的沁阳开始,绵延数千里,止于河北幽州。现代地理学家定义将汾河以东、碣石以西,居庸关与黄河之间的诸山统称为太行山。从太行山一路南下,不过数十里的路程,就到了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流黄河的北岸。在太行与黄河之间,有一条绵延数十公里的漫长丘陵叫做清风岭。清风岭背靠太行,面迎黄河,临岸沐风,舒展胸怀,张扬着独具特色的深邃与风雅。清风岭是古老黄河文明的见证,也是太极文化形成的沃土。一万年前,在古老黄河的波涛中,一种神秘的文化元素在时光的流淌中沉积孕育,慢慢地演化出一个黑白相拥的画面,这就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神奇的太极图。来自世界东方的太极文化神秘莫测,变幻无穷。天地、阴阳就这样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旋转中融合,在融合中生成,演化出闻名世界的太极文化。400多年前,黄河北岸的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因为陈氏第九世陈王廷的出现,演绎了陈家沟日后闻名世界的传奇。传说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伏羲大帝常常带着他的随从在黄河岸边散步,有一天伏羲突然看到河中有一个龙首马身的怪物浮出水面,它背上有一种奇妙的图案。于是伏羲叫人抬来石板,用烧过的树枝将这个图案画下来,然后细心领悟,大量复制,这就是最早的八卦图。后来,伏羲和女娲兄妹结合,将男女阴阳和天地之气融合在一起,创造了太极理论。而这传说中太极的源发之地就在陈家沟门前的黄河岸边。太极八卦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现。在看似简单的图形中却蕴含易学、道教学说等深奥的哲学原理,太极拳就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而产生的。太极拳的诞生与当时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陈家沟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陈家沟因村中有东、中、西三条大沟而得名,南与虎牢关、伏羲台、河洛文化遗址隔河相望,向北不足20公里,便是伏羲和女娲常年居住的神农山了,神农山的东侧,有中国第一部养生学巨著黄庭经的诞生地-二仙庙。南越黄河100公里,便是少林功夫的发祥地嵩山少林寺。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功能温县陈家沟由于地处濡养和产生极具中国特色的太极八卦、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以及养生学理论的河洛文化交会处,其浓郁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氛围,使少年时代的陈王廷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深厚的武学功底。陈王廷出生于武术世家。陈家原本在山西泽州,在明代洪武年间大规模的移民迁徙中到了河南温县,先住在沁河南岸,后几经周折,定居在清风岭上的常阳村。随着陈家的繁衍和壮大,原先的常阳村渐渐被人们改称陈家沟。陈家世代习练家传108式长拳,用来对抗盘踞在清风岭上的大大小小的土匪的骚扰。陈王廷自幼聪慧,武功文学均有建树。随着阅历的丰富,陈王廷强烈渴望建功立业,便开始对陈家祖传108式长拳进行整理改革,希望能够创编一套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既能技击搏斗、又能防身健体的武术拳法。在这个过程中,陈王廷广泛研究了其他武术的特点和精华,特别对当时影响很大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拳经、道家的黄庭经以及传统易学理论进行研读,巧妙、智慧地结合了太极阴阳之理,汲取中医经络学和导引吐纳之术,创编了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取名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精髓,在众多的武术类别中,属于内家拳的范畴。太极拳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既有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又有防病、健身、娱乐、修性、搏击等实用功能。它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学、道学、军事学、心理学、美学等领域广袤深厚的土壤之中,广泛吸收易学、道教、儒教、佛教的思想和中医学的精华,在东方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运用阴阳五行、导引吐纳、经络运行、运动搏击等手法;在精神和意念的引导作用下,以意导气,以气催形,虚实开合,缠丝旋转,使内气从丹田出发,沿经络节节贯穿,达于四稍后回归丹田;然后在精神和意念的统领下,使气息通达全身,达到培养精气、平衡阴阳、外健筋骨、内强脏腑、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太极拳的文化特征相当丰富。它以中庸为载体,以无用为己用,集佛家慈悲为念、道家道法自然和儒家的仁义为本诸多理念为一体,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在武术上的集中体现。太极拳具有修身养性的特征。它汲取道教养生术和养生学巨著黄庭经的精华,以丹田运化为修炼核心,以经络运行,气血畅通为基本方法,通过练精化气、炼气化神,达到精、气、神三宝互相凝聚,从而达到增强生命活力的目的。演练过程中追求形神一体、物我两忘、自我愉悦、圆融超脱,达到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太极拳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太极拳是根据中医经络学的部分理论创编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医学特征。练习太极拳讲究缠丝劲,这种功法的习练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经络运行几乎完全一致,对人体有防病治病,延缓衰老的功能,故太极拳可以说是中国医学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太极拳是理想的强身防身手段。太极拳在创始的过程中,大量吸取了以短兵相接的搏击拳而著称的戚家拳的方法,融入兵法策略集大成的孙子兵法的许多理念。在如此丰沃的滋养中,太极拳不可抗拒地具备有丰富的战术内涵和策略内涵。太极拳还十分注重品格心性的修炼。讲究和睦宽容、虚怀若谷,要求练拳者以端、公、仁、浩、忠、诚、敬、正、义、勇、信、德为基本武德,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升个人素养,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融洽与和谐。太极拳强烈的普适性使其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受天气限制,不受场地限制,极易演练,而且既可自愉,亦可愉人。太极拳虽极具中国特色,但作为身心皆修的人类最佳的健身和运动方式,却是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可以共同习练的一项养生健体的拳术。太极拳独有的美学特征。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最讲究的是神韵。而太极拳所体现的阴阳和谐、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开合相寓、快慢相间、明暗相衬、形神兼备以及其套路优美的形体特征,汇聚了太极拳美妙无比、独具特色的太极韵味。太极拳的传承谱系自陈王廷创拳之后,太极拳历经百年传承,至陈家第十四世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二人将太极拳综合提炼,创编出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小架一路、二路,并对当时已经形成的太极拳理论进行整理,编著出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完成了太极拳的第一次理论总结。太极拳在陈长兴之前,一直是家族内部秘传,未曾向外姓传播。然而为把太极拳发扬光大,陈长兴决然打破家族陋习,将陈式太极拳传于河北永年县外姓弟子杨露禅。杨露禅学成后,到北京王府授徒,在授拳过程中,将传统太极拳中跳跃、跌叉、震脚等高难度动作去除改动,使得拳法姿势趋向于舒展大方、柔和易练,有利于太极拳的普及推广。之后,杨露禅的儿子杨班侯和孙子杨澄甫对拳法又进一步修改完善,定型为杨式太极拳,自此太极拳传承和发展更加宽泛和深入。河北广平府人武禹襄先随杨露禅学拳,后赴陈家沟寻师。在陈家沟武禹襄本想拜师于陈长兴,无奈陈长兴年事已高,不再收徒。经陈长兴推荐,武禹襄从师温县赵堡村陈氏十五世陈清平学拳。之后,在陈清平所授太极拳小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成了身法轻灵、步法敏捷的武式太极拳。温县赵堡镇青年和兆元赋性聪慧,从小酷爱武术。青年时期,就从师陈式太极拳宗师陈清平学习太极拳小架,尽得太极拳理真谛。后来,因功久居京城,广交武林高手,博采众家之长。晚年回乡后,创编出和式太极拳。温县陈新庄武师李景延自幼跟随陈清平学拳,后来走镖为生,渐成大家。其在恩师所授的太极拳小架基础上,对传统拳法的动作、身法、步法进行深研再造,创立了一套风格迥异的太极拳套路,此功法动作刚劲精巧、快如闪电迅雷,取名为太极忽雷架。清朝末年,满族人全佑在京城从师杨露禅,尽领杨式太极拳精髓,传子吴鉴泉之后,吴鉴泉又从师杨露禅之子杨班侯学习杨式小架,几经更改总结,创编出吴式太极拳。民国初年,河北完县的孙禄堂先学形意拳、八卦拳。50岁时,又向武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郝为真学习太极拳。在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将形意、八卦、太极三种拳法相互融合,创编出孙式太极拳。至此,中华太极拳的七大流派正式形成。太极拳的相关器具和基本内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太极拳在不断地发扬光大,但其文化内涵和基本内容也在逐渐丰富沉淀,形成了太极拳的核心内容。太极拳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太极拳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法、太极拳辅助训练法等。太极拳理论分别是太极文化理论、中医经络学理论、道家引导吐纳术、太极拳拳理等内容。太极拳套路由于各流派的不断演化发展,已经纷纭复杂,我们只能以陈式太极拳为参照,陈式太极拳拳法套路主要有大架一路74式、二路41式;小架一路72式、二路42式;新架一路83式、二路71式。器械套路:单刀23式、双刀35式、单剑49式、双剑39式、梨花枪夹白猿棍7l式、十三枪13式、二十四枪式、青龙偃月刀33式等。太极推手有五种,分别是:挽花、定步、活步、大捋、乱踩花。太极拳辅助训练法主要为:梅花桩、击沙袋、太极球、铁桶瓦、太极碓、石锁、锱石等。太极拳的相关器具多达百种以上,常见的主要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和练功辅助器具四大类别。长器械以太极大刀、朴刀、三尖二刃刀、太极大枪、梨花枪夹白猿棍、太极棍、旋风棍、太极杆、梢杆、盘罗杆、盘罗棒、青龙戟、方天戟、蛇矛、双戟蛇矛为主;短器械有:太极单刀、太极双刀、太极单剑、太极双剑、太极双锏、长钩和太极锤;太极软器械有三节棍和九节鞭;练功辅助器具有梅花桩、沙袋、太极球、铁桶瓦、缠丝棒、石锁、锱石等。太极拳相关制品主要有:专题片、电视片、录像带和光盘。太极拳的相关作品包括已故太极名家、陈式太极拳当代名人、各流派名人、武术界权威人士所著的代表作品。太极拳的特征价值和分布区域太极拳在动作上追求柔韧舒展,优雅大方,含蓄内敛,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集哲学、养生学、医学、运动学、力学、军事学、心理学、美学为一体,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创造力。太极拳具有良好的健身、修性、养生等功能,长期习练有助于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太极拳具有良好的演习、娱乐和交流性,坚持习练,可以愉悦性情,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与和谐,促进人类社区的稳定祥和;太极拳虽极具中国特色,但其身心兼修的养生保健之功效却是全世界、全人类能够共同享用的优秀文化成果。传播普及太极拳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人类团结。传承发展太极拳对于弘扬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现场出镜课件
-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6届甘肃省徽县职业中专伏镇校区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汉语汉字简化课件
- 2025年注册测绘师考试专项训练试卷:测绘技术与法规
- 2025年春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冲刺押题试卷
- 测量员岗位职责
- 现代仓储管理知识培训内容
- 2025 年扬州市四年级数学秋季期末测 - 基础卷及答案(苏教版)
- 2024年益阳安化县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土石方工作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建筑材料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金色的鱼钩》学生版
- 四川省达川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餐饮经理人岗位胜任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标准建设银行贷款合同范本
- 校家社培训家长课件
- 2025供应链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