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oc_第1页
2011届高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oc_第2页
2011届高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oc_第3页
2011届高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oc_第4页
2011届高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届高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选c(引用句表述的是“人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属偷换概念)2选c(a项转述不当,原文有“太多”“几乎”等限定,转述以整体代局部,b项“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理解错误;d项中“家讳”才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3选b(倒置因果,且“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不能充分推断“清朝是我国古代受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二、古诗文阅读(36分)4选b:(穷:尽)5选b:(是“名士少有全者“的对策”事件的起因是“性至孝”,痛伤其母之逝的表现)6选a(“什么事都不表现在神态上”错)7翻译句子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使者把(这些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有什么改动。【参考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瑀。魏国的丞相椽,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会忘记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很多人说他痴呆,只有他的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让阮籍替武帝司马炎求婚,阮籍醉了60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都以大醉而幸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正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雄辩,被当时的人所推崇。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萧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腿,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失了性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了。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他。8分析示例:窥:角度好: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魅力。拟人化: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动”小园中池水澄清,树木倒映其中,本是静止的,傍晚微风乍起,水中树影也随风婆娑荡漾,这样静动结合,画面更美。“深”深树本谓茂密的树林,从水中倒影能看出树林茂密的深浅层次,更突出了水之深,之清。9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负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壁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10默写:(1)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 (2)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3)苟全性命于乱世 (4)落红不是无情物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1)答e给3分 答c给2分 答a给1分 答b或d不给分。(e、c对小说理解准确。a、 “很多群众围观”不能简单归入是“道德缺失”,其余正确。所以1分。b、对小商人的评价错。d、正是作者通过小说要呼吁的问题:我们不能以身份、以貌取人。)(2)(6分) 衬托社会一般人对农民工误解之深:优秀通讯员尚且如此,一般人就可想而知了。突出对饭店老板的怀疑。这时的“优秀通讯员”也和常人一样以貌取人,便于表现主题。三个人的疑虑,表明他们不太相信电视台的记者会如此热情的招待自己,可见他们平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3)(6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 在突如其来的灾祸面前,自告奋勇,挺身而出;事后不求名,不计回报。(每点2分。 意思答对即可。)(4)(8分)城市居民长期以来面对穿着邋遢的农民工往往会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以貌取人。由于城乡差别,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低,生活窘困,长期以来得不到社会应有的理解与尊重,一旦遇到失窃事件,有些人便会怀疑他们,认为他们人穷志短。有些人素质确实不高,“现场围观群众和救援人员的财物,严重遭遇失窃,折射出我们城市道德文明素质的缺失。”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农民工有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不能以偏概全。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1 答e得3分,答b得2分,答d得1分,答a 、c不得分2 6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说快乐和悲伤都要有节制,不要走向两个极端。既有高雅的趣味,又有与世俗亲近的真诚写诗为文抒情有节制,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保持一种高尚的矜持。(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3)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是要比出二人的同中之异:袁枚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两者如出一辙,然而汪曾祺对家常小菜的喜欢才是真喜欢。以陶渊明与苏轼比,是要比出异中之同: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6分)(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4)(8分)文中写汪曾祺先生的雅:有“不喜 大菜,只喜 小菜这样的文人故习”;作画是 写意,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他的俗:喜欢的小菜都是家常物什,喜欢画的对象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写他的“俗”,其实是写他对世俗生活的本真热爱,同时又突出了他不同与一般文人的“雅”。亦俗亦雅,相得益彰,写出了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的汪老形象。观点明确,给4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aa不耻:不以为可耻,应用“不齿”。不齿:不与同列,表示鄙视。b滥觞:发轫、先导、先河 常用于指起因,引领潮流之意 c临渴掘井: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d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14b(a语序不当,“统筹安排”要放到“循序渐进”前。c主客倒置,后半部分应改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d“基地”是“有效手段”搭配不当。)15(中的“文本”和“课文”与中的“这两个词”相连贯;分别就“课文”“文本”进行阐释,“则”表明在前、在后;承上启下。)16答案必须删除的句子: (1句1分,共2分)需要修改的句子:将改为“我叫王龙,今年18岁,是中学的高三毕业生。”将改为“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将改为“希望贵校给我一次机会,我将倍加珍惜。”(一空1分,三处错误找对两处并修改正确就得满分,共4分)17参考提示:我认为孩子能看2012。(1分)该片虚构了“人类末日”到来是的灾难场景,旨在呼吁人们重视环境问题,善待地球母亲,这对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是有积极意义的。(2分)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存环境优越,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通过该片,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2分)我认为孩子不能看2012。(1分)孩子们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阶段,需要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需要乐观、上进的良好心态。(2分)而2012利用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