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2013年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1页
市教育局2013年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2页
市教育局2013年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3页
市教育局2013年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4页
市教育局2013年半年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教育局2013年半年工作总结2013年1-6月,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按照“围绕一条主线、紧扣两个主题、推进四项工作、实施五大工程”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463所(不含高校(职)6所),其中:教学点377所、小学1868所、完全中学46所、高级中学28所、初级中学30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9所、职业初中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6所,特殊教育学校10所、幼儿园711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1331851人,其中:小学575768人、初中377560人、普高150634人、中职52162人、幼儿园174002人、特教学校(含随班就读)1725人。中小学教职工76622人、专任教师68366人,其中:小学教职工32577人、专任教师30912人,初中教职工22459人、专任教师20906人,普高教职工11195人、专任教师10187人,中职教职工1882人、专任教师1482人,特教学校教职工148人、专任教师127人,幼儿园教职工8138人、专任教师4596人。二、工作完成情况(一)以实施教育“9+3”计划为抓手,协调发展各类教育。1.大力推进“9+3”计划的实施。协助市政府召开了全市“9+3”教育发展大会,制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和遵义市教育“9+3”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工作量、责任人。市教育局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下设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工程建设、综合协调4个工作组,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为加大宣传工作,我局制定了遵义市实施教育“9+3”计划宣传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正在开展“2013年红色遵义黔北教育行”大型宣传报道活动。为强化督导力度,我局制定了关于实施“9+3”计划帮扶督查的通知,采取局领导包片、科室领导包县的方式挂帮各县、区(市)教育“9+3”工作,6月下旬由市领导带队分三组对全市教育“9+3”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督查。2.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继续实施遵义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了201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业务培训、专题研讨会和以“实施计划、学习指南、了解孩子、帮助孩子”为主题的家长培训。按照贵州省幼儿园分类评估指标,对4所幼儿园进行了省级一类幼儿园分类评估和复查。现全市学前教育一年毛入园率达96.8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3.92。3.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我局突出“控辍保学、均衡发展、提升质量”三大任务,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和“七长”(县长、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责任制,完善了“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学生整班交接制度、学生排查制度、辍学生劝返复学制度”等制度,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提升巩固率。2013年春季学期,全市小学辍学率为0.054%,初中辍学率为0.3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85.75。指导遵义县、仁怀市义务教育推进初步均衡发展工作,确保今年通过省级验收。4.继续深化普高教育。加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凤冈县二中、仁怀市酒都高中已接受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二次评估。扎实推进普通高中课改工作,全面推进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创新,各校以社团建设为载体,以通用技术、才艺展示为抓手,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各校篮球队、足球队、艺术、舞蹈、交响乐队等如雨后春笋建立起来,认真开展活动。举办了首届全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足球联赛。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举办了2013年遵义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分8大专业29个项目,共24所学校571名学生参赛,评出优秀指导教师奖206人次,优秀学生奖552人次,优秀组织奖18个。开展“职教宣传月”活动,宣传职业教育政策,展示职教发展成果。省教育厅今年下达我市中职招生任务62800人(含对外输出19000人),现已招生25873人,其中与重庆市24所中职学校联合招生输送外地3321人。6.加快发展特殊教育。加快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新建或改扩建进度,遵义县、余庆县特教学校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继续开展助残日活动,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力度,大力开展随班就读,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目前,全市“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9。7.规范民办教育管理。对民办教育进行了调研,正在起草全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市、区)清理整顿了民办教育机构,并加强对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全市共有民办幼儿园516所,在园幼儿86394人;民办小学33所,在校生22925人;民办中学55所,在校生42629人;民办中职学校5所,在校生3400人。8.大力推进阳光招生工作。一手抓改革创新、一手抓硬件建设和规范管理,认真实施“阳光招生”,严格执行招生考试政策,不断完善招生考试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狠抓报名和享受政策照顾资格审查、公示、试卷安全保密、考试安全、考风考纪、考务管理等重要环节工作,加大招生考试咨询服务和改革宣传工作力度,确保各类招生考试安全、公正和规范。实现了平安高考、中考。2013年我市高考继续取得好成绩,全市理科600分以上有157人,占全省(772人)的20.34%,文科600分以上有103人,占全省(510人)的20.20%;全省文、理科前10名(不含加分),我市各占3席,占全省的30%;全市理科一本上线人数为5562人,占全省的24.39%,上线率为20.16%,比全省高2.63个百分点,比我市去年高1.45个百分点;文科一本上线人数为1015人,占全省的20.43%,上线率为5.47%,比全省高0.61个百分点,比我市去年高0.49个百分点。理科二本上线人数为14478人,占全省的23.24%,上线率为52.49%,比全省高4.6个百分点,比我市去年高7.05个百分点;文科二本上线人数为4833人,占全省的20.90%,上线率为26.06%,比全省高3.49个百分点,比我市去年高1.17个百分点;各科平均分、及格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以工程建设为重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1.市委、政府重点工程。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今年重点建设项目的50个乡镇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12个竣工,17个主体完工,6个进入主体二分之一以上施工,15个进入主体二分之一以下施工;150个教师公租房建设项目,8个竣工,26个主体完工,52个进入主体二分之一以上施工,64个进入主体二分之一以下施工;120个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建设项目,2个竣工,15个主体完工,50个进入主体二分之一以上施工,53个进入主体二分之一以下施工;10个高中阶段教育建设项目,1个竣工,5个完成主体,4个正在完成主体二分之一。2.中职“百校大战”建设工程。制定了遵义市20132015年中职“百校大战”工作规划,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工作量,启动了全省中职“百校大战”建设工程,全市14所项目学校中,遵义县、湄潭县、凤冈县、务川县四所职校已主体完工,余庆、绥阳、道真、习水、红花岗、汇川、桐梓7所职校已进入主体施工,年底可完工79所,2013年计划投入7.49亿元,已完成投入2.21亿元。3.新区教育工程。市政府对遵义医专和航天职业院校采取划拨土地,实施交付使用工程。支持遵义职院贷款1.5亿元实施东迁工程,现完成建设3万余平方米,已迁入园区。遵义四中新蒲校区已经全面竣工,累计完成投资4.58亿元,今年秋季学期部分投入使用。积极参与加快遵义师院新蒲校区项目建设,积极协调上海师大对口帮扶遵义师范学院,为早日建设综合性遵义大学奠定基础。4.信息化教育工程。制定了遵义市教育“9+3”计划教育信息化规划方案,全市现有564所学校接入了光纤,951所学校开通了宽带,3523个班级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完成了2013年全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优秀论文、优质课及优秀课件评选活动、第四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2013年遵义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组织召开了全教育信息化工作会和全市图书室、实验室、信息化工作检查。组织汇川区、仁怀市交流了中央电教馆“全国百所数字校园试点”经验。(三)以素质提升为目标,狠抓教师队伍建设1.人事管理。协调各县(市、区)及遵义四中招考免费师范生227名,其中遵义四中42人。在遵义县、湄潭、桐梓、凤冈、正安、习水、道真、务川、余庆、赤水等10个县(市)实施了特岗教师计划,计划分两次招聘教师1190人,第一次招聘工作已于6月底完成,第二次将于8月实施。认定具备高中教师资格(含中等职业教师资格)师范类人员2290人,对668名社会申报人员进行资料审查和教育教学能力考试。开展了“15851人才精英工程”评选推荐工作,推荐65人(第二层次4人,第三层次46人,第四层次15人)参加市级评选。2.教师培训。制发了2013年遵义市教育队伍培训计划,先后在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三立、北京外国语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等培训基地组织教师培训12期共669人次,其中参加省级培训4期共59人次。制发了遵义市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32020年,每年将选派340余名优秀教师到“三区”支教一年,每年为“三区”培训骨干教师和紧缺专业教师50余名。组织了“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远程培训教师400名、集中培训教师71名。组织了“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德育工作者、政治课教师540人。选派288名幼儿园园长、88名校长及教师参加了“省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在贵州大学举办了全市教育系统2013年第一期学生资助管理业务培训班,参培人员38名。3.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与上海市、海淀区、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市、校的合作与交流培训工作。选送10名校长到山东、宁波挂职学习;组织40名信息技术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和部分校长到北京市海淀区参加了教育信息化高级研修培训;组织200名职校教师到天津职业师范学院学习;组织50余名干部到浙江大学参加了教育系统法规安全研修培训。接纳毕节市20名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我市两城区挂职学习。(四)以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1.学生德育。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全市深入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狠抓学生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特色学校创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才艺展示、田径运动会和篮球、乒乓球、足球比赛为载体,塑健全人格,育优秀人才,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以“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为主题,推进30所德育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指导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我的贵州中国梦”、“祖国好家乡美”主题教育活动和“童心向党”歌咏比赛、“中华经典诵读传唱”比赛,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评选市级优秀学生466名、市级优秀学生干部135名,推荐21名学生参加省级优秀学生评选。组织学生参加了2013年第十届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和第六届贵州省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2.特色学校。启动了“红色遵义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将用三年时间分三批创建市级特色学校100所,第一批32所已于2012年启动,现已确立学校特色规划、特色理念和特色课题,已进入特色课题研究阶段,今年底将完成创建工作。明年4月将启动第二批30所特色学校创建工作。3.教育教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决战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为目标,建设减负提质示范校83所。组织专家到各(市、区)开展了教学科研专题讲座,组织了新课改后全市首轮高考复习研讨会,完成了八年级地生学业考试、中考、高三联考命题制卷及高考、中考复习资料编印工作。承办了全省2013年教研联席会。4.教育督导。建立了教育“9+3”计划定点督查制度,局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定点督查各县(市、区)教育“9+3”计划实施情况。制定了遵义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督查评估实施方案,定期对各学校教学常规进行督查评估。对绥阳中学、正安二中进行市级办学水平评估。(五)以学校安全为重点,抓好学生安全保障工作1.安全法制。举办了全市第18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全市中小学生防震减灾逃生演练活动;开展了以“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和安全节约用电知识进课堂活动;主动对接市综治委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成员单位,继续推进全市校园安全气象预警平台、校车公交安全平台、警校共建监控平台、消防安全管理平台、法制教育宣传平台等“五个平台”建设;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整治动,专题调研市区中小学生和遵义职院、遵义四中新蒲校区师生乘车难问题。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开展了以“法治、责任、感恩”为主题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巡回宣讲进校园活动。全市创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45所,开展了全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评比活动,遴选优秀作品参加了省级评比。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了学法用法培训。指导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2.学生资助。开展了国家惠民资金专项检查,核实了中职学生学籍信息。加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协调各县(市、区)加大贷款催收力度,红花岗区、汇川区、绥阳县、务川县到期利息已全部还清。出台了遵义市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对到基层就业或服务满一定年限的遵义市属高校毕业生进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全年预计补助1800万元。2013年上半年,上级下达我市资助资金33021.87万元,资助学生33.13万人次,其中寄宿生生活补助26663.88万元,资助学生21.96万人次;高中国家助学金4362.93万元,资助学生3.23万人次;中职免学费资金1995.06万元,免除2.12万名学生学费。3.营养改善计划。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覆盖我市8个国家试点县(桐梓、正安、道真、湄潭、凤冈、务川、习水、赤水)和2个地方试点县(红花岗、仁怀)1661所学校,其中小学1419所(国家试点县1197所,地方试点县222所),初中242所(国家试点县233所,地方试点县9所),惠及学生45.76万人,其中小学30.08万人(国家试点县24.75万人,地方试点县5.33万人),初中15.68万人(国家试点县15.18万人,地方试点县4900余人)。上半年,上级下达我市营养改善计划资金20585万元,惠及学生45.76万人。(六)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加强党建群团工作1.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理论学习、机关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制定了市教育局中心学习组学习计划、干部职工理论学习计划和“三会一课”工作计划,开展了道德讲堂活动,狠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半年来,我局共开展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3次,干部职工理论学习12次,廉政党课1次,道德讲堂3次。认真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工作,投入帮扶经费近10万元,局领导多次到挂帮点绥阳县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选派3名同志进驻绥阳县狮山村、新江村、黄鱼村开展帮扶活动。到绥阳、习水、湄潭送课下乡60余人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机关党委委员会,调整充实了局机关部分科室领导和市直学校班子成员。对文化小学校长进行了公开招考。制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开展了“效率遵义年”活动,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2.党风廉政和信访工作。召开了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按时报送“三重一大”执行情况。开展了“三看三讲三落实”活动(看警营、看监狱、看警示教育基地;讲敬业奉献、讲遵纪守法、讲风险防范;落实大兴学习风气、落实一岗双责、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廉政勤政建设。开展了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和廉政文化进机关、进校园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各学校春季开学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半年共调查处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7件,办理回复省教育纪工委督办案件3件、省教育厅网站厅长信箱转交案件12件、市电子政务“市民留言板”意见6件和人大建议、政协提案49件,接访各类信访人员100多人次。3.工会工作。召开了市教育工会二届五次会议,完成了局机关工会组织换届选举。开展了“迎三八、送健康”知识讲座。组织职工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组织向“4.20”四川芦山地震灾区、遵义市“幸福家庭生育关怀出生缺陷救治基金”等捐赠活动,单位和个人捐赠4万余元。4.政务工作。加强政务服务工作,继续设立“首问责任窗口”和“服务接待窗口”,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将普通话测试、民办学校许可审批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半年共开展普通话等级测试16次、测试人员11497人次,审批民办中职学校1所,终止民办中职学校办学资格2所。三、存在的问题(一)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心城区及县城居民住宅小区建设发展迅速,而中小学规划建设大大滞后,中心城区(县城)中小学教育资源仍然不足,中小学入学难矛盾越来越大。农村学校生源缩减,造成教育资源闲置浪费。(二)教育工程进展较慢。近几年来,我市各县(市、区)大力实施“4+2”突破工程、“9+3”计划,要实施大量的教育工程,而国家、省、市安排的资金十分有限,县级财政又无力匹配工程资金,工程资金缺口较大,工程施工不积极;加之征地、拆迁、平场和办理工程施工手续需要较长的时间,导致教育工程施工进展较慢。(三)中职招生难度较大。全市今年共有初中毕业生121326人,但省教育厅下达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120952人(其中普高58152人、中职62800人)。由于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有限,中职学校的吸引力不强,加之部分学生放弃升学外出务工等,以致我市中职招生工作任务艰巨。四、下半年工作打算(一)加大教育“9+3”计划实施力度。强化工作督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