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 a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d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 d铁犁牛耕3、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b )a 铁农具 b牛耕 c曲辕犁 d筒车4、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的发明是( b )a、耦犁 b、曲辕犁 c、翻车 d、筒车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b ) 以农业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础生产模式 不承担国家赋税徭役 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a b c d 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d )a水利技术的进步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7、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谓之天府”,这是因为( a )a都江堰的修建 b郑国渠的开凿 c坎儿井的修建 d白渠的修建8、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b )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屯田制 d授田制9、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b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10、“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11、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 b )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社生活1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最主要经营形态是( c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1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 c )a.商周铁器 唐宋陶器 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丝织品d.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玻璃14、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d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5、我国能够把生铁和熟铁混炼成钢的灌钢法是在( c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16、我国用水力鼓风冶铁始于( c )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魏晋南北朝17、下列哪一项是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 b )a飞钱 b柜坊 c交子 d票号18、隋唐时期,促进商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d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大运河的开通 d纸币的发行19、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 d )a市民的生活 b文化的交流 c家对人民的统治 d商业的发展20、从哪一时期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美誉?( a )a 西汉时 b东汉时期 c 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21、关于民间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有( d )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a b c d 22、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b ) 技术先进 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 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a b c d 23、关于徽商和晋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产生于明清时期 b城镇经济繁荣和发展的产物c支配某些手工业生产活动 d使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富主要来源24、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d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 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 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2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d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26、“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 ( b )a.租佃关系 b.雇佣关系 c.人身依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7、“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d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8、.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b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29、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昇昌”票号在平谣诞生。三年之后,“日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结论的是 ( c )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的抵制作用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30、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d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徼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李文知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请回答问题:(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8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10分)31、(1)观点:重本抑末(重农抑商)。根据: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8分)(2)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买卖。影响: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10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材料二】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三】 据雍正十二年(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惟有不法之徒,不谙工作,为主家所弃,遂怀妒忌之心,倡为帮行名色,挟众叫歇,勒加银,使机户停织,机匠废业。致机户何君衡等呈请勒石永禁。(长洲县官府决定)嗣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月示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8分) (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6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6分)(4)依据材料,简要指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1)解析: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收取重税”、“以低价强迫民间生产”、“强制压价收买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答案: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2分);官局垄断,以低价强买(2分);官府对民间工匠严格管制(2分);严格限制出口(2分)。(2)解析:由材料中“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看出雇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