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组织设计  一、  工程概况:  望湖东路下面层采用 5黑色碎石( 上面层采用 3粒式沥青混凝土( 望湖西路及东岳南、北路面层采用 5粒式沥青混凝土( 其中望湖西路与东岳南路交叉路口下设 4 5青碎石找平层,红山路口及驼峰路口 15 米内采用 12青碎石稳定层。  二、  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及补充文件。  2、国家相关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三、  主要工程数量:  3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青稳定碎石面层     (       2青碎石稳定层:                      沥青碎石找平层:                           1150 四、  工期安排:  望湖东路下面层 7 月 24 日开工, 7 月 26 日完工,上面层 7 月 28 日开工, 7 月 29 日完工, 12青稳定层及交叉口沥青找平层 7 月 30 日开工 ,7 月 31 日完工,望湖西路及东岳南、 北路 8 月 1 日开工, 8 月 5 日完工,计划工期 13 日。  五、 沥青透层:  (一)、透层是为了使沥青面层与基层结合良好,望湖东路及东岳北咱透层沥青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望湖西路及东岳南路透层沥青采用热沥青。透层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待表面稍干燥后浇洒透层沥青,沥青用量为  (二)、在浇洒透层沥青时注意以下事项:  1、浇洒透层前,将路面清扫干净,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适当防护,以防污染。  2、透层沥 青洒布应不致流淌,渗透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3、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浇洒透层沥青。  4、气温低于 10时,不宜浇洒透层沥青。  5、应按设计的沥青用量一次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用人工补洒。  6、浇洒透层沥青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7、在铺筑沥青面层前,若局部地方尚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应予清除。  六、沥青混合料路面:  (一)、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沥青面层采用机械化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上料拌和运输混合料 摊铺机摊铺碾压封闭交通至冷却验收检测。  (二)、铺筑试验路段,做好技术总结:  1、正式施工前,每种沥青混合料各铺筑一段长约 50100 米(单幅)试验路段,其目的是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  2、基层养生 7 天后经检测合格后再铺筑沥青面层。  (三)、施工技术措施:  1、备料:  所采用的沥青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进场的沥青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对每批进场沥青进行三大指标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对碎石、石屑、矿粉等原材料进场前进行质量检测,控制 碎石的压碎值 28%,磨光值不小于 42,偏平长颗粒的总含量 20%,与沥青粘附性不低于 4 级,且碎石中不应有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级配符合规范要求。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取目标配合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 + 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  (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如遇进场材料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  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在拌和前将试验所确定的配合比写于大牌上挂在拌和机旁,上料仓 旁设专人计量上料。然后调试拌和设备,将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调节至能使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为 140160。经试拌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使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无结团现象。每班拌和结束时,清洁设备,放空管道中的沥青。  4、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自卸汽车及时将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至铺筑现场,运料车辆行走的道路要平整,避免颠簸造成的离析现象产生。运料车辆应清扫干净,车厢底板和侧板可涂抹一层油水混合液。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料车用蓬布覆盖,用以保温和 防雨。  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控制在 130 140,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并检查有无摊移、雍起等现象。摊铺缓慢均匀,连续不断,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在交叉口处或三角处,采用人工摊铺。  6、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沥青混合料层的碾压成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  ( 1)、初压:主要为了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稳定作用。在混合料摊铺后及时进行初压,初压温度控制在125 135,坚持高温碾压。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 ,必要时予以修整,碾压速度与遍数按试验路段确定结果执行。  ( 2)、复压:主要解决压实问题,开始复压温度应在100左右,通过复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 3)、终压:主要是消除压实中产生的轮迹,使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 75。终压完成后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经过终压后,由专人检测平整度,对不符和要求的地段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 4)、总之,不管在哪个阶段,碾压应遵循如下原则:  、少量喷水,保持高温,梯形重迭,分段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  、每 个碾道与相邻碾道重迭 1/2 轮宽。  、碾压的轮迹重叠 1/3,横向接缝采用横向碾压,碾压开始时,使压路机轮宽的 10 20于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碾压,然后逐渐横向直到整个滚轮进入新铺层上。  、禁止压路机在刚铺好的路面上调头、转向、急刹车,碾压后不准将压路机停在刚铺筑好的油面上。保证无蜂窝、麻面现象,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运输至铺筑现场的混合料,应在当天或当班完成压实。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7、接缝布置:  下面层与上面层的横向接缝应错位 1m 以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采用斜接缝,上面层 的接缝采用垂直的平接缝。  8、雨季施工:  雨季施工时,经常注意气象预报,加强施工现场与拌和场的联系,各工序紧密衔接。运料汽车和工地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的排水工作,下承层潮湿时,不摊铺沥青混合料。  9、施工中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 1)、油渍:油渍产生的原因是油石比过大,矿料级配不好,拌和温度过高,运输过程中混和料颠簸造成离析等。在施工中油石比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级配要连续,每日进行筛分检测,特别是矿粉的掺入量要达到设计要求。在确定铺筑方向时应考虑尽量使运料车辆行驶在已完成的面层上,以减少颠簸造成的离析。 加强摊铺现象的观察,发现油石比过大的混合料立即处理,免留后患。  ( 2)、面层渗水:主要原因是级配不连续,特别是矿粉加入量不足。在施工中严格控制级配,加足矿粉量,同时控制碾压质量,终压温度不低于 75。  ( 3)、基层强度不均匀:具体表现是局部松散、翻浆、变形不一致。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试验进行配料,碾压遍数不少于 6 遍,保证已铺成的基层有 7 天以上的成型期,对局部翻浆要彻底处理,不留下隐患。  ( 4)、路拱不够:路拱的主要功能是排路面水,路拱不够造成排水不畅,局部积水,使面层破坏。基层施工中要用水平仪对路拱进行精确控 制,面层铺筑之前进行验收,符合要求方可铺筑面层。  10、取样和检测:  在施工现场每天进行取样,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沥青含量、压实度等,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  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从项目经理到工程队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