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理论 简答 6 选 4, 10*4;论述 4 选 3 , 20*3 一、简答: 2、姚斯:期待视野 ( 1) 定义: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 2) 期待视野在三个层次中展开: 面对一部作品,读者不是白板一块,而是预先持有某种“成见”; 在阅读中,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读者产生对作品的期待态度; 期待视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建构与改变过程中。 德 姚斯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 ( 3)期待视野的构成 “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普遍假设的途径来达到:首先,通过熟悉的标准或类型的内在诗学;其次通过文学史背景中熟悉的作品之间的隐秘关系:第三,通过虚构与真实之间、语言的诗歌功能与实践功能之间的对立运动来实现。第三种途径对于那些把阅读作为比较的反思性读者尤为适用” 德 姚斯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 对文学作品某种类型和标准的熟识与掌握。 对文学史上或当代一些作品的熟识,包括它们的内容与形式,主题与风格等。 作为阅读活动的参照系的日常心理体验。 ( 4)影响期待视野的形成因素 三 观、文学艺术素养、一般文化视野、生理机制 ( 5)期待视野的内容 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如长篇小说有 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深刻厚重的思想主题 。诗歌有 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抒情的意境 等。 读者由于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读者对作品的较为深层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思想倾向的期待。 ( 6)期待视野的性质 : 定向期待、创新期待 “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构成了阅读的矛盾状态: 一方面,原有的阅读习惯使读者毫不费力地按既定的期待视界去审视作品,做出合乎旧视界的选择、认同、判断。与此同时,求新的欲望要求寻找新的信息,这使得原有习惯变成了障碍,旧视界由此被打破,新的审美经验形成并进入了期待视界。可以说,整个阅读始终处于这种隐蔽的矛盾心境中。 3、茵加登:作品的不确定域 “文学作品描绘的每一个对象、人物、事件等等都包含着许多不定点,特别是对人和事物的遭遇的描绘。” 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 茵伽登认为,“艺术作品本身并不是审美对象, 而只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意向性客体,是一种图式化构造,它包含了许多潜在因素,其中的意向性关联物如事件、事物、活动等,都没有得到质的确定性,而只是一些未定点。这些未定点依靠读者的想象加以补充,使其成为仿佛是确实存在的和充分确定的实在客体。茵伽登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具体化。具体化过程也就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过程,其结果便是生成一个审美对象。” 伊瑟尔肯定了英伽登提出的作品的不确定域 而诱发读者主动性的积极意义 。并提出了:文学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意义 空白 和 未定性 ,它们诱导、激发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 填补意义的空白。未定性与意义空白给读者提供了能动反思与想象的广阔余地。两者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即所谓“召唤结构” 。 伦走了进来,她的美丽使老人们肃然起敬。 ” 伊里亚特 “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但您从中可以看到,老人们在这种美的魅力面前也不禁肃然起敬。用不着去描写她的眼睛、嘴巴、头发等。每个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想像海伦的形象。 ” 托尔斯泰 5、经典叙事学:情节 情节观 大致 分为 4 种 : 1、 亚里士多德的情节观:情节是行动的摹仿 2、 传统情节观:情节是故事的一部分,情节结构的完整性 3、 俄国形式主义的情节观:情节是作家在形式上对素材(故事)进行的艺术处理,包括对事件的重庆安排和组合 4、 经典叙事学的情节观 而 经典叙事学(结构主义叙事学)所谓的“情节”指涉故事结构层面,它通常不观照故事细节和具体人物,而是由一系列人物行为所组成的一个稳定的抽象的功能结构。 A. 沙皇赠给好汉一只鹰。鹰将好汉送到了另一个王国。 将苏钦科驮到了另一个王国。 C巫师赠给伊万一艘小船。小船将伊万载到了另一个王国。 D. 公主赠给伊万一个指环。从指环中出来的好汉们将伊万送到了另一个王国。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 分析: 变:人物角色 不变:人物行动(角色功能) 形态结构: A 赠予 B 某物,使 B 来到了某地 (情节) 6、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 要理解陌生化,首先要区分日常语言和文学 语言的区别。 在什克罗夫斯基的散文理论一书中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认为: “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就会变成自动的动作”、“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化的手法” 我们每天都在运用日常语言这一行为本质上看是对日常语言的大量重复,这种重复导致了语言的自动化。 而文学 的语言,为了重新唤起人们对 形象的感知,需要有意识地摆脱自动化的影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文学 必须使熟悉的形象陌生起来,让人们像审视全新的事物一样审视它。 这就是陌生化的理论基础。 比如在日常语言中我们说 “吃饭 ”,而用陌生化手法处理后就变成了 “端起 碗,把食物往嘴里扒 ” 陌生化的发生机制 是一种语义的转移(错位) 陌生化原则的内涵 : 艺术提供的只是事物的视像 , 而不是认识 ; 艺术是为了加强印象 , 加强对事物的感觉 艺术品作为客体,它的艺术性与主体的感知能力相对应 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看,媒介材料对于构成艺术作品具有特殊意义 二、论述: 2、文学批评中审美与道德的关系; 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北京:中华书局, 2012 年。(第七、八章) 关于文学中审美与道德的关系,众说纷纭。 就整个美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认为文学的艺术价值来源于其道德价值,另一种认为文学的艺术价值存在于其审美价值。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合理的层面,因此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艺术价值道德论也好,艺术价值审美论也罢,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文学的健康发展都存在这不利影响。 在中国,文学与道德关系论追溯到儒家古典诗教 ,方孝孺说过 “文所以明道,文不足以明道,犹不文也。” 即文学是为人生的艺术而非为艺术的艺术,文以载道,是为了道德服务,无关审美。在中国近代,梁实秋在文学的严重性中也提出“ 凡是健全的文学家没有不把人生与艺术联在一起的,只有堕落派的颓废文人才创出那为艺术的艺术的谬说! ” 在西方,持艺术价值源于道德价值这一观点的一派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观点是反美学的。在早期认为诗歌的最大罪状是有一种能腐蚀最优秀人物的力量,这对城邦是有害的所以他毫不客气将诗人逐出了理想国。在晚年他的文艺观有了很大变化,开始肯定艺术有教育和引导城邦人民的作用,不过他是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来肯定艺术的价值,即艺术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这些观点听起来都是 不无道理的,因为在艺术价值构成中,道德价值 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抛开审美价值而突出道德价值谈艺术是不完全的,艺术之于人类,远不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道德慰藉。 彻底具有反叛性的任务到唯美主义的产生才真正完成。这些人都倡导文学的无关道德,即将审美提到很高的层面。 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中充满虚伪罪恶,人们想要寻找美只有远离现实到艺术品中。王尔德就竭力推崇艺术至上。他在英国的文艺复兴中写道“ 一切好的艺术作品都追求纯粹的艺术效果。 ”进入 20 世纪,在现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美学理论发生了巨大转型。被称为“ 20 世纪 西方第一位重要美学家”的克罗齐,在美学纲要中提出“ 一个审美的意象显现出一个在道德上可褒可贬的行为,但是这个意象本身在道德上是无所谓褒贬的。 ”可见艺术的独立性是不言而喻的。 反道德价值的理论几乎都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类最高的精神享受,不带有任何道德的实用功利目的。但问题就在于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在受众对艺术的形式进行审美时,能否保证不道德的内容不会影响人们,败坏他们的审美趣味呢? 艺术的价值既不单纯体现于道德层面,又并非只体现于审美层面,而是存在于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机构成中。清人叶燮原诗外篇 有个恰当的比喻“波澜非能自美也,有江湖池沼之水以为之地,而后波澜为美也。”,可见只有以美的形式为基础、善的内容为保障的艺术价值体系才是完善的。 总之,我认为 提倡文学道德价值 ,主张作家在道德约束下进行创作 ,塑造美好灵魂是值得肯定的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强调文学道德价值时要注意保持文学独立的艺术品格 ,只能在艺术 审美 价值的基础上来强调艺术 审美 的道德价值 ,绝对不能使艺术 审美 沦为政治和道德的工具。 文学应是“人生的艺术化”,即文学的审美与道德相辅相成。 3、网络时代,如何看待文学的当下价值和未来命运;结合实例 网络时代,文学的当下价值和 未来命运有利有弊。 网络时代对当代文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读者可以便捷地搜到和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 ,使优秀文学作品得以广泛持久地传播。 其次,一些具有文学兴趣和文学天赋的 网友可以 无所顾忌地勇试身手、一展才华 ,也使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可以自由而方便地接受作品,从而充分满足平民大众对文学写作与消费的精神需求。 第三 ,在多媒体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 文学与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也在改变着文学的书面语言特性 ,蕴藏着形成新的艺术样式的可能性。 第四,文学与互联网结合 催生了网络文学 ,有更大的自由度,可利用多媒体和网页链接技术进行创作,也能使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并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和创造潜能,增强作品艺术效果。 但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般 ,在网络时代, 文学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正如在尼尔波慈曼的娱乐至死中,阐明了这种由媒介所带来的文化危机。作者 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人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第一章中提到媒介即隐喻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我同意书中的这句话 :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现在的娱乐事业可谓蒸蒸日上,网络时代,刷微博,逛空间,刷微信成了每个人的日常惯例,不仅文学碎片化形式化肤浅化,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一味地吸收信息,说的严重些,可以认为我们成为了娱乐的奴隶。我们越来越缺乏创新,懒于去探索事物的本质 。 书的第二章中提到媒介即认识论,提到认识论是对于真理的定义以及这些定义的来源。真理 的定义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传递信息的媒体的性质。 在一个完全口口相传的文化中,人们认为口头表达的话可以成为真理,在印刷时代,人们更愿意相信书面文字的真实性。而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真理成了互联网同自己对话的产物 ,印刷术退至文化的边缘,人们将成为互联网的附庸。 此外,由互联网催生的网络文学在发展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网络写作滥用了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空间 ,大量劣质作品的存在将优秀作品淹没起来。 二是有些网络写手滥用了匿名写作机制,过于追求个人化与情感化表达 ,将网络当成了暴露私密与宣泄欲望的场所,作 品格调低俗。 三是在文学功能定位上,过于强化娱乐性、休闲性 而忽视思想性、艺术性与审美品位,艺术质量和水准普遍降低。 总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时代,我们应合理运用网络,将其对文学带来的益处继续发扬。而对于坏的一面,我们需要加强对网站的规范管理,鼓励优秀作家介入网络文学创作以提高网络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同时加强网络文学批评,建立网络文学的评判机制与约束机制,在创作与批评的良性互动中将文学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4、文学阅读中读者的地位 读者 、 作品是构成文学接受的两大要素 。 文学接受的主体是读者 。 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主体地位 , 具体体现在读者与作者 、 作品的关系中 。 ( 1)撰文与观文 “ 读者的角色只有用文本的结构与有结构的活动才能予以解释。文本的结构通过创造出一个读者的立场,暗含了人类感知活动的基本原则。 ” 伊瑟尔阅读活动 作者是撰文者 , 读者是观文者 , 读者根据作品的语言文字而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 。 作者直接面对周围的鲜活世界,而读者只有通过阅读才有可能间接接近作者所描写的生活世界。 作者是情动辞发,读者是披文入情 ,通过文学阅读获得审美体验。 读者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作者的创作。作为对作者创作的反馈,读者的阅读反映会影响作者新的创作。 ( 2) 对话关系: 文学阅读中,文本与读者构成了一种相互间的对话交流。 对话过程:提问和回答 对话的中介:空白与不定点 。 文本的 空白与不定点 向读者发出对话与交流的邀请、导引读者阅读,并要求他 填充 空白和不定点,使文本的召唤结构成为一种现实结构。 对话的效果:制造意义 意义的历史性 意义的 无限性 ( 3) 还原与异变 首先,作品对读者的接受具有规范作用。作品是第一位的,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是第二位的。 读者在文学阅读中尽力理解或还原作家赋予作品的意义。孟子有“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的观点,就是要求读者以自己之意去“逆”(迎受)作者之志,逆就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远景图文体课件
- 《机械员》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常见病症用药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物流行业招聘面试实战指南与预测题解答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师中级面试必-备题库
- 2025广东政府采购评标专家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练习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高级电子商务运营师认证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餐饮连锁店长招聘面试预测题及应对策略
- 桥梁博士v4培训课件
- ESD防静电知识培训
- SJG 71-2020 桥梁工程设计标准
- 加入音乐家协会申请书
- 2025年高二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扬帆砥砺行奋斗正当时
- 绿化养护手册
- 华住收益管理
- 阿里云培训课件
- 《隧道抗震韧性评价标准》标准文本附编制说明
- 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
- 2024版技术咨询合同:化工行业技术服务协议3篇
- 电梯使用单位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