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即时训练 必修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即时训练 必修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即时训练 必修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即时训练 必修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即时训练 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专题10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即时训练 必修2一、选择题1某位欧洲航海家的临终遗言说道:“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的小西班牙。”该航海家应该是()A达伽马B麦哲伦C哥伦布D迪亚士C“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反映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史实,与达伽马、麦哲伦和迪亚士无关,故C项符合题意。2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或评价往往会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如对哥伦布远航美洲就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哪一种说法最能体现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A发现了“新大陆”B开辟了“新航路”C证实了“地圆说”D找到了“无主地”D“无主地”意味着没有主人的土地,找到后就是合法的,这符合殖民主义者的观点。3对“三角贸易”航程的理解正确的是()A非洲亚洲美洲欧洲B进行“三角贸易”的区域在南大西洋C从事“三角贸易”的奴隶贩子完成一次全过程的航行,需要横渡三次大西洋D“三角贸易”的“中程”主要运载的是奴隶D本题考查奴隶贸易路线的基本史实。A项应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B项应为北大西洋;C项应为两次;“中程”的出发地是非洲,满载黑奴横渡大西洋到达目的地美洲,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4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下列作物中,由美洲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的是()A甘蔗B水稻C烟草D小麦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作物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而水稻、小麦则随着欧洲移民进入美洲。5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会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A文艺复兴 B开辟新航路C殖民体系建立 D全球化浪潮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6今天,荷兰的成年人经常向孩子们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下列对于17世纪的荷兰“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为头号贸易强国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C擅长海盗式的劫掠D垄断东方香料贸易C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C项是英国的史实,故符合题意。7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A材料的限制时间为“17世纪”,当时的商业殖民帝国是荷兰。B、C两项与时间不符,D项应为英国夺取了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8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美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A从材料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奔走于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各地,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亚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9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C材料说明市场需求与生产手段的关系,市场需求的扩大要求技术的更新,而非“殖民掠夺”“资本流动”“经济发展”带动或要求工业革命。10“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CCTV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地位B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C确立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D通过开辟新航路,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本题考查英国崛起的原因和表现,应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11狄更斯在他的雾都孤儿中曾经这样描述过当年的伦敦:“乌黑的河水连它们那粗大丑陋的样子也照不出来泰晤士河两岸的建筑物都非常龌龊,河上的船只也是黑黢黢的”由此可见()A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B出现了喧杂、拥挤、快节奏的城市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D要禁止污水排放保护环境C抓住材料信息“乌黑的河水”“河上的船只也是黑黢黢的”,据此判断这是工业革命导致的环境污染。12“在1763年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A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B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材料内容可以判断,英国扮演主角的“善事”是指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13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生产品销往国外,这说明英国()A注重资本原始积累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D开始进入世界市场C题干材料反映了英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而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是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故选C项。A、B两项是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4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B美国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C美国贝尔发明的电话D德国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A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是对电的使用,D项与电无关。1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是()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具雏形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最终形成ABCD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逐渐紧密,世界贸易的范围也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后列强的侵略扩张与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略扩张,到19世纪末,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材料二表明“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具体表现?(2)如何解释“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答案】(1)新航路开辟。影响:引起欧洲“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商品流通品种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业投机出现;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2)世界由长期孤立、分散、隔绝开始走向联系,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形逐步形成,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一英国棉纺织业中动力织布机台数变化表(单位:万台)年份181318201829183318501861台数0.241.45.5102540表二英国伦敦人口数量(单位:万人)年份18011831184118511861人口111.7190.7223.9268.5322.7表三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年份18411861农业22.318.8工商运输业48.555.7其他29.225.5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材料二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英国社会经济面貌的。(2)19世纪初,在“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分别发生了什么革命性的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交通运输业革命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第(1)问,横向比较表格数据,依据其变化趋势分析,表一反映了动力织布机数量逐步增多;表二反映了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表三反映了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时间“19世纪初”,第二小问,注意设问角度“交通运输业革命”。【答案】(1)说明:工业生产中机器使用数量迅速增加,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人口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