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_8_第1页
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_8_第2页
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_8_第3页
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_8_第4页
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_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广西陆川县2017年春季期高一3月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教育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C劳动力不足 D死亡率高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下列1-2题。4.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第一产业发达 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D城市化水平较高下表是2012年世界四个地区人口相关数据表,据表回答下列各题。地区总人口(万人)出生率(%)死亡率(%)地区生产总值(亿美元)1301.780.621608200.550.6090819001.790.8119048001.240.6410365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明显的是A.地区 B.地区 C.地区 地区6地区在四个地区中A.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年净增人口最多 C.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 D.劳动力资源最丰富下图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1982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A一直持续增长B增速在不断减慢C增速在不断加快 D呈现波动增长8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制造业建筑业家庭护理食品服务业ABCD下图是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读图完成9、10题。9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就业压力大 B城市人口比重大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 D人口老龄化严重10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段大约是()A19631972年 B19751986年C19841990年 D20002010年读下图,完成1113题。11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土壤盐碱化12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称为()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13下列各国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国家是()A日本 B加拿大 C德国 D科威特2014年2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1416题。14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人口长期负增长问题15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印度16影响图示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B气 C资 D河流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17、18题 。气候区合理人口容量/亿合理人口密度/(人km2)热带雨林气候区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100地中海气候区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7.333017.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18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按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总量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峰值14.6亿。据分析,在未来20年间,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将保持在1 000万左右。据此完成19、20题。19有关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C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D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13亿,人口与环境尚属良性循环的关系20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淡水资源丰富,可以充分满足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B我国地下水丰富,不会出现地下水枯竭现象C我国的可耕地人均占有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D我国的可耕地总数将会大幅增加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1(10分)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北部,最初在此设城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2分)(2)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其中规划在该处的原因是 。(6分)(3)该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铁路对居民生活的主要不利影响是 。(2分)2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14分)(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 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地区。(2分)(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_(4分)(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_地区的趋向性。(4分)(4)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项选择) ( )(4分)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2014年1月20曰,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203 亿,超过总人口的156%。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比许多发达国家都快。材料二201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92%,许多专家们认为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但我国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1)结合材料,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会对当地造成哪些影响?(3)“未富先老”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24、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影响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和_。你认为旧城区中区域和区域形成较早的是 (3分)(2)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新城区发展沿 方向延伸。(2分)(3)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2分)25、读非洲自然带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写出图中自然带的名称:A_,B_,。自然带D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4分)(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各自然带大体沿_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为基础的。(3分)(3)自然带E为_,分析该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3分)地理答案1. D2. A 3. B 4.A 5.B 6.C 7.A8.D9.D10.C11.C12.C13.D14.D15.C16.B17.B18.D19.C20.C21(1)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水运便捷(2分)(2)商业区(1分) 工业区(1分) 市中心,交通便捷(1分);接近最大消费人群(1分)(3)A(1分) 处于城市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任答两点得2分)(4)铁路穿城而过;城市南北联系不便;铁路沿线产生噪音污染(任答两点得2分)22. (14分)(1)平原(或平原、盆地) (2分) (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 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4分) (3)低平 中低 沿海(4分) (4)ACEH(4分)23、(8分)(1)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3分)(2)原因: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引起的;(1分)对当地影响:有利影响: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任答对其中一点得1分)不利影响:可导致当地人才外流;(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等。(任答对其中一点得1分)(3)造成劳动力短缺;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杜会保障和赡养费用增加,负担加重;引起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等问题出现。(任答对其中两点得2分)24、8分(1)河流(1分)煤铁资源或矿产资源等(1分)区域。(1分)共3分(2)交通(铁路的兴建)。(1分)南北或铁路线延伸(1分)共2分(3)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每个要点1分,共3分) 25、(10分)(1)热带雨林带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