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8课 鹏之徙于南冥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18课 鹏之徙于南冥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18课 鹏之徙于南冥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18课 鹏之徙于南冥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18课 鹏之徙于南冥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第18课时 鹏之徙于南冥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鲲鹏(kn) 齐谐(xi) 蜩(zhu) 迁徙(x)B泠然(ln) 舂粮(chng) 抟(tun) 晦朔(shu)C翱翔(o) 坳堂 (o) 仞(rn) 蓬蒿(ho)D羊角(ju) 夭阏() 恶乎待哉() 决起(ju)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置杯焉则胶胶:船搁浅B世蕲乎乱 乱:混乱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D绝云气,负青天 绝:穿越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 B.C. D.4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适莽苍者,三飡而反 反:通“返”,返回B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分别C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知:通“智”,才智D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通“陲”,低垂5下列句子中词的活用现象不同类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其坚不能自举 D沛公欲王关中6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之二虫又何知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A“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也相同 B“是”字与“之”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C“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D“是”字与“之”字不同,两个“且”字也不同7.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班会上,他侃侃而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B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销声匿迹了。D在郴州市根雕艺术节展上,惟妙惟肖的大鹏展翅根雕特别引人注目。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在横线处写一个总结句。(20个字以内)汉儒董仲舒曾精辟指出,“大富则骄,大贫则暴”。在贫富分化的社会结构中,富人和穷人的心理和行为都会扭曲,并造成人际关系的广泛紧张、对立,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官民对立、精英大众对立。在东南沿海地区,也表现为外来人口遭到本地政府和民众的排斥。社会的信任与团结因此迅速流失。同时,高房价、就业困难、财富与权力的世袭导致青年人的普遍消沉乃至绝望。凡此种种,都表明_。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913题。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朝菌不知晦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A读音相同,读音不同 B读音相同,读音也相同 C读音不同,读音相同 D读音不同,读音也不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蟪蛄不知春秋奚以知其然也 而彼且奚适也A意义相同,意义不同 B意义相同,意义也相同 C意义不同,意义也不同 D意义不同,意义相同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冥灵:树名 B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以久特闻:独以长寿著名 C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羊角:旋风 D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穷发:最北的地方 12下列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文字可以分两层:第一层,归纳上文,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第二层引“汤之问棘”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B这段文字不是第1段的重复。在论证上,它与篇首的内容相照应。C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夸张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D这段文字,用“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对比,说明“大知”与“小知”的不同。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小知不及不知,小年不及大年。译文:_ _(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译文:_ _三、 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庄子养生主)【注】适:正当。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失吊之吊:吊唁B.必有不蕲言而言蕲:期望C.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遁:逃避D.哀乐不能入也乐:音乐15.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是遁天倍情 B.古者谓是帝之县解C.三而反 D.安时而处顺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向吾入而吊焉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不蕲哭而哭者A.与相同,与也相同 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也不同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老聃和秦失都把生死看得很轻,在秦失的眼里老聃的弟子也应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但如此伤心地长久哭泣,显然哀痛过甚,有失老聃的遗风。B.庄子认为人体秉承于自然,方才有生死,如果好生恶死,这就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C.在庄子看来,忧乐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时而处顺”,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缚,犹如解脱了倒悬之苦。D.庄子本人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与“北冥有鱼”一文所表现的哲学思想迥异。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18课时 鹏之徙于南冥参考答案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B【解析】A项,“蜩”应读tio,C项,“坳”应读o,D项,“恶”应读w,“决”应读xu。2.B【解析】乱:治理。3.D【解析】A项,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似的,翅膀。B项,驾御,控制。C项,修:长,修建。D项,适:往。 4.D【解析】垂:通“陲”,边地。5.C【解析】ABD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C项,形容词作名词。6.B【解析】指示代词,这;指示代词,这;连词,并且;副词,将要。 7.B 【解析】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此处用错对象。8.贫富分化严重威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解析】由文段第一句“汉儒董仲舒曾精辟指出,大富则骄,大贫则暴” ,可知谈论的话题为“ 贫富分化的危害”; 根据具体事例可知贫富分化严重威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二、课内阅读答案9.B【解析】读zho,读sh。10.C【解析】智慧知道什么哪里。11.D【解析】穷发:极偏远不生草木的地方。12.D【解析】这段文字,不是说明“小知”“大知”不同的,而是说明“小年”不及“大年”的。13.(1)小的智慧赶不上大的智慧,短的年寿赶不上长的年寿。(2)鹏乘着旋风盘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往南飞,将要到南海去。三、 课外拓展阅读答案14.D【解析】 乐:欢乐。15.D【解析】A项,“倍”通“背”;B项,“县”通“悬”;C项,“”通“餐”。16.A【解析】是代词,代老聃;是连词,但是。17.D【解析】庄子养生主与鹏之徙于南冥的主旨一样,它们重在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滞。 参考译文老聃死了,秦失去吊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弟子问:“你不是他的朋友吗?”秦失说:“是。”弟子问:“对朋友吊唁像这样,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以为你们这些弟子都是得老子之道的人了,现在看来并如此。刚才我入房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如父母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如孩子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