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绞(jio)葸(x)陈亢(kn)笃(d)于亲慎(shn)于言谨(jn)而信出则弟(t)趋(q)而过庭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知”,通“智”,聪明)(3)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亡”,通“无”)(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易(2)好(3)正(4)文(5)知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恭而无礼则劳古义:不用礼来节制今义:指不讲礼节(2)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古义:学习的人今义:指某一方面学识渊博的人(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徒弟(4)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古义:再差一等今义:指第二的(5)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古义:独自站着今义:指不依靠他人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厚的人)(2)勇而无礼则乱(名词用作动词,用礼来节制)(3)故旧不遗(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友)(4)贤贤易色(前一个“贤”,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崇尚。后一个“贤”,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5)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不偏爱)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生而知之者,上也。(判断句)译文: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是上等人。(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状语后置)译文: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3)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译文:做事勤勉而言谈谨慎。(4)学诗乎?(省略句)译文:(你)学习诗经了吗?整体感知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展开,既阐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把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重要标准。孔子的思想是十分富有启发意义的。文脉梳理文本层析1如何理解孔子所理解的“学”的含义。_【答案】孔子所说的“学”有特殊的含义不只是指学习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指人格修养。这一点,对比第四则、第五则选文就可以知道(这里“学”完全是就修身而言的,而“不好学”的弊端跟“无礼”的弊端则完全一致)。“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两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互相包含:学礼的立足点和归宿是修身,因此修身可以包括在学礼当中;修身的根本标准或规范是礼,因此学礼可以包括在修身当中。“不学礼,无以立”一句话,简洁地显示了学礼和修身的高度同一性。孔子说,那些不追求吃喝、不追求安适、做事勤勉而言语谨慎、能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君子,才能算得上是好学之士;还说自己只知道一个好学的弟子,就是颜回,他“不迁怒,不贰过”。这几处“好学”,都是就品行修养而言的。子夏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他以“好学”推许人,也完全是着眼于修养德行。总而言之,完善品德修养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人生意义。孔子关于学习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拿现代教育观念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有明显的不足,但是也有不可抹杀的长处。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借鉴。2孔子把人分为四个等级,根据选文来看,他把自己归为哪一个等级?_【答案】在孔子所分的四个等级中,孔子把自己归为第二个等级,即“学而知之者”,因为他说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孔子所讲“六言”“六蔽”的目的是什么?_【答案】孔子对弟子所讲的“六言”“六蔽”其实是告诉弟子好学的重要性:就算你有千百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如果不好学也会有千百种的人生缺陷。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教育上的什么特点?_【答案】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1.2.3.4.5.6.7.8.9.10.11.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慎而无礼则葸葸:畏惧B不迁怒,不贰过贰:重复C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偷:偷盗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敬爱兄长【解析】C项,“偷”,不厚道。【答案】C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女闻六言六蔽矣乎B敏于事而慎于言C今也则亡D出则弟【解析】A项,“女”通“汝”;C项,“亡”通“无”;D项,“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之人。【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恭而无礼则劳B古之学者为己C尝独立,鲤趋而过庭D好仁不好学【解析】A项,古义为“不用礼来节制”,今义为“不讲礼节”;B项,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C项,古义为“独自站立”,今义为“不依靠他人”。【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故旧不遗,则民不偷B贤贤易色C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D鲤退而学礼【解析】A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故交,老友”;B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重”;C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不偏爱”。【答案】D5名句填空。(1)子曰:“十室之邑,_,_。”(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_,_,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_,_: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答案】(1)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2)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3)不迁怒不贰过(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二、阅读鉴赏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完成69题。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好犯上者,鲜矣鲜:稀少B君子务本务:致力,从事C弟子服其劳服:服务D曾是以为孝乎曾:竟然【解析】C项,服:承当。【答案】C7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B项,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A项,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句末语气词,表判断;C项,动词,做/动词,是;D项,语气词,表反问/代词,他们。【答案】B8请根据上述文字写出一个成语。_【答案】犯上作乱9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联系实际加以评析。_【答案】孔子认为真正的孝不仅仅表现在行动上,更要表现在心中。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子女对父母尽孝,不仅应体现在物质上,更应讲究“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常与老人交流,关心老人心理,尊重老人权利。【参考译文】有子说:“能够孝顺父母,而喜欢冒犯上级和长辈的人是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是根本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基础确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敬父母、服从兄长,这应该是仁爱的根本吧。”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得的是儿子经常保持和悦的脸色。有事的时候,儿子替父母去劳作;有了酒食和饭菜,父母去吃去喝,这竟能叫作孝吗?”三、语言表达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这一理念被无数的教育家肯定。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就非常强调_,道家教育理念也注重_。教育应该考虑受教育者的性格和年龄特征,对他们区别对待,凡超出他们所理解范围的东西就不要让他们去学习了。【解析】这道题考查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等,二是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家教育理念的理解等。从处前的“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和处后的“考虑受教育者区别对待”等可以看出,处的内容应该与因材施教、顺应自然等有关。【答案】因材施教顺应自然四、课内阅读阅读课文14则,完成1115题。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而知之者,上也知:知道,有知识B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贫困C不如丘之好学也如:比得上D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狂:狂妄【解析】B项,困:遇到困难。【答案】B1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不同。B相同,相同。C不同,不同。D不同,相同。【解析】中的“而”为连词,表顺承关系。中的“而”为连词,表转折关系。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答案】C13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B居!吾语女C必有忠信如丘者焉D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解析】C项,“忠信”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忠厚诚实的人”。其他三项无词类活用现象。【答案】C14下列选项对选文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孔子将人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只是为了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而并非突出他的等级观念。B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既认为自己的忠信不十分突出,又坦言自己非常好学。C孔子对仲由提到“六言六蔽”,其实是在强调不学习的危害,并且对“仁”“知”“信”“直”“勇”“刚”进行了否定。D孔子在这里说的学习,并非单纯地指学习知识,更主要的还是指加强道德修养。【解析】C项,孔子并未否定“仁”“知”“信”“直”“勇”“刚”六种品行。【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肺炎考试试题及答案
- 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效果评估-洞察及研究
- 品牌故事化在咨询服务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神经反馈在学习障碍矫正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儿科本科自考试题及答案
- 古田村干部考试题及答案
- 法律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科目一境外考试题及答案
- 图的稀疏性与效率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生物医学工程学医疗器械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 输血科岗前培训课件
- 间质性肺炎护理查房内容课件
- 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深圳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申请表
- IDC云数据中心机房运维服务解决方案
- 婴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养育要点
- 大一统视阈下的边疆治理
- 2020ESPEN专家建议: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学校健康食堂学生营养餐带量食谱
-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导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