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福建省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表为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读表,完成13题。人口普查15岁以下人口的比例(%)15-64岁人口的比例(%)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五次22.8970.156.961.07%第六次16.674.538.870.57%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A我国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B我国人口增长仍然处于高低高阶段C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D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当前人口增长状况同右图中的A B C D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应采取的合理措施为A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措施提高出生率B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采取更加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C控制人口向东部迁移,鼓励向中西部迁移D合理降低城市化水平,解决城市问题下图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C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D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5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A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 B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6-8题。6.有关人口合理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A.B.C. D.7.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其主要意义在于A.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B.规划农业地域类型C.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8.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警戒值为A. 人均土地资源的多少B.人口合理容量 C. 环境承载力 D.人口密度大于每平方千米500人右图为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关系图,读图完成9-10题。9据图分析自然带的名称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高山草原(草甸)带10自然带沿a方向更替,其形成的基础是A大气环流 B地形 C水分 D热量下面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右图是“该城市某地铁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11据左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2据右图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A工业区 B文化区 C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当线变成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A一环路 B二环路C三环路 D环城路14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人口向郊区迁移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A B C D15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市中心市场萎缩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市中心人口减少A B C D读四幅农业景观图,回答16-17题。 甲 收割(美国中部)乙 耕种(中国北方) 丙 割胶(马来西亚) 丁 放牧(中国内蒙古)16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B地形C气候D水源17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B乙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业产品的商品率较低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读 “四地种植业、畜牧业、商品率所占比重图”,完成18-20题。18. 四地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A乳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种植业19与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墨累-达令盆地 B五大湖地区 C美国中部平原 D南亚20. 与华北平原相比,地农业地域类型在生产上的优势在于A. 水热充足 B. 地广人稀,可进行大规模生产 C. 交通便利 D. 技术水平高读某区域和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21-22题。21关于甲、丙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相同 B夏季盛行风风向相同C河流汛期相同 D冬季盛行风风向相同22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从甲到丙的变化是以水分为主导因素的C乙地垂直自然带数目的多少仅取决于当地的纬度D从甲到丙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23-24题。23.可知该市A. 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D. 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24.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25-26题。25上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A优良品种、城市 B农业机械、化肥、农药C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D灌溉水源、大棚26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科技的发展 B国家政策的变化C市场的变化 D交通运输的变化右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27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 D混合农业28依图示信息可知农场分布在A澳大利亚 B印度 C加拿大 D阿根廷右图为某城市甲、乙两类商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29该城市规划新建一个与甲类商店等级相当的商店,下列各地最适宜布局的是AA地 BB地 CC地DD地30下列选项中,同样能运用上述商业中心等级理论是A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分布 B不同规模的城市规划C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 D甘蔗制糖厂的最佳选址第卷(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4分)(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5分)(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右图为“2000年与2050年(预测)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达13.397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选择填空)(1分)人口总量庞大 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A B C D(2)目前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_。(4分)材料三 北京城市化及三类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化统计图(3)据材料三图说明1990年以来北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特点。(4分)材料四 改革开放前,北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朝阳、石景山、丰台等近郊区,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等;1990年以后,在通县、大兴、昌平、顺义等远郊形成了产业园区。近年来,为改善北京城市环境质量,退出了一批污染企业,关停了一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企业,同时,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等呈现出异军突起的态势。(4)依据材料四说明在经济发展中打造“绿色北京”的具体措施。(6分)33下图是农场A和农场B的有关资料。仔细阅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两农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均属于( )(2分)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优点 _。(2分)(3)两农场中降水相对较少的是_,判断理由是_ _。 (4分)(4)两农场中比较接近人口稠密地区的可能是_,判断理由是_。(4分)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ACBBAC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CABCBCA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ADDCACDB31. (13分)(1)差异:乙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甲图山脉积雪冰川带下限海拔高度低于乙图山脉。(任答两点得4分)(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2分)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3分)(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且地处低纬度地区,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4分)32. (15分)(1)B(1分) (2) 负面影响:老年人口比例大,社会负担重(或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加重青壮年的家庭负担。(4分)(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