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6_第1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6_第2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6_第3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6_第4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六)语 文(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贫瘠(j)愀然(qio)墓冢(zn) 安土重迁(zhn)B垭口(y) 倔强(ju)剥蚀(sh) 方兴未艾(i)C祈祷(do) 窗槛(jin)炽烈(ch) 关山锁钥(yu)D粗犷(kun) 瘦削(xu)绯红(fi) 命途多舛(chun)CA项,“冢”读zhn;B项,“倔”读ju;D项,“犷”读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引擎搭讪芜菁遮天敝日B荣膺肇事勖勉怏怏不乐C狼藉睥睨跋钩心斗角D归咎桀骜虔诚恒古不变BA项,敝蔽;C项,涉;D项,恒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为洞察未来战场的“千里眼”,量子雷达的出现掀起了各国变革雷达技术的热潮。B为消除过多强调死记硬背的积弊,历史新教材在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思考与体验。C展出的90幅图片、32件实物,生动反映了子弟兵在抗洪救灾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D回顾丁俊晖的晋级之路,不难发现他的状态与日俱增,这次夺冠的希望越来越大。D“与日俱增”指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用作数量、程度的变化,不能形容状态。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小镇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闭生活。B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与立法,并不是禁用网络语言,而是要促进其健康、合理的发展。C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要提升农业发展方式,增强长期发展思路。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家庭小型化等现象都要求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出台。BA项,缺主语,去掉“由于”;C项,“增长思路”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出台”。5下列公益广告,修辞方法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82160095】【示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A如果不从现在开始节约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节约用水)B生命就像一面镜子,你微笑所以她微笑,你皱眉所以她皱眉。(热爱生命)C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关爱留守儿童)D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保护动物)BB项与例句是比喻。A项,夸张;C项,对比;D项,拟人、比喻。6对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一项对国内109所大学5.51万名毕业生求职意向的调查显示,排名靠前的四个城市为杭州、昆明、合肥和成都,全是二线城市,而期望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数占33.9%。二线城市由于环境比较舒适、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新兴行业发展迅速等因素,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另据相关统计,清华大学学生有意向到北京以外地区就业的人数已经连续3年超过50%,而在10年前,选择愿意留在北京工作的占80%左右。A大学生就业倾向于二线城市。B二线城市就业优势日益显现。C大学生就业逃离“北上广深”。D清华大学学生多数愿离京就业。【答案】A7对下面一段文字的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82160096】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A论语B孟子C庄子D荀子B文段内容与寡人之于国也相似,故选B。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C凌万顷之茫然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B项,用心:多用心力;A项,不行:不会走路;C项,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D项,故事:旧例。9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82160097】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B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况且世上的人都称赞他,却不加以劝诫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吴郡的贤士大夫们跪在路边请求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AB项,“劝”意思是“勉励”;C项,“当道”意思是“当权者”;D项,“却”意思是“使后退”。10下列对氓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8216009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怨恨,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 B这首诗叙事很完整:首章写订婚,次章写结婚,第三章写被遗弃,第四章写受虐待,第五章写教训,第六章写决绝。 C这首诗以“我”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的修辞手法。 D本诗大体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出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的坚强性格。B第四章没写受虐待,第五章写了受虐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破灭之道也(规律)率赂秦耶(全都)固不在战矣(所以)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诸侯之所亡(灭亡)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BCDA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B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 13对文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间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DD项,以散句为主。14下列对戏剧雷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侍萍不敢说。周朴园哦。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周朴园哦?你说说看。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周朴园(痛苦)哦!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周朴园(汗涔涔地)哦。A鲁侍萍否定梅姑娘“很贤慧,也很规矩”,暗讽了周朴园虚伪。B鲁侍萍以局外人身份叙说梅姑娘的故事,揭开了二人过往情怨。C“汗涔涔地”,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颜面对眼前这个女人。D随着周朴园四次“哦”,鲁侍萍一层层揭开真相,节奏外松内紧。C“汗涔涔地”是周朴园听了鲁侍萍的叙说后,很“惊讶、恐惧”的表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何以说义气便是克难精神呢?这里便应该先明白“义”字的界说与内涵。要明白义字的界说和内涵,先该明白“义、利”之辨和“义、命”之辨。本来人的本性,全都是希望舍害趋利、舍失趋得、舍危趋安、舍死趋生的。但有时外面环境却不许我们有利、有得、有安、有生,四面八方、满眼满身,所遭所遇,只有害、有失、有危、有死。这一种局面,正是我们之所谓难。最难的在于只见害不见利,只见失不见得,只见危不见安,只见死不见生,使人无可趋避无可抉择。在此环境下,叫你转身不得,无路可走。我们一旦遇此环境,一切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计较与打算,全用不上,那时则只有另作计较,再不在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抉择上用心,因为在这方面用心也全成白费,于是我们只有另辟一道起,另作别一种的打算,只问我对这事该不该如此做,却再不去问如此做了是利是害是得是失是安是危是生是死。这该不该如此做,便是一个“义”的问题。我该如何做即如何做,至于做了是利是害是得是失是安是危是生是死,那是外面环境的力量,现在则此种力量压迫得太紧缩太严重了,使我无从努力,无可用心,则只有诿之于命,说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命”,根本容不到我去考虑,这里便是所谓义、命之辨。义只是尽其在我,只是反身内求,我究竟该如何做,至于做了后的外面影响,我只有置之不问,说这是命,非人力所预。列子书中曾有一篇题名“力命”。命是外在的,我一时奈他不得,力量在我的,我只问这番力该如何使便如何使。所以中国传统教训,特别看重“知命”。论语二十篇的最后一句,便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知命,便可不顾外面一切利害得失安危死生,把一切打算,一切计较,搁置一旁,专问此事该不该,义不义,如此心归一线,更没有多打算,多计较,自然气壮气足,外面一切困难,也不觉是困难了。困难的在于谋利而不得利,转反得害;喜得而不易得,转反易失;求安而不得安,转反得危;贪生而不见生,转反见死,那才是为难的局面。若我能把这一局面根本推在一边,不去多理会,专一反身来问这刻的我究该如何,这便是所谓义命之辨,内外之辨。人能如此用心,自然只见有我不见有外面,只有我没有外面,自然唯我所欲,更无困难可以阻挡,那外面尽多困难,也自然克服了。(节选自钱穆中国民族之克难精神,有删改)15下列对文中“义、命之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尽其在我,反身内求,至于外面影响,只有置之不问。B转身外求,再不在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抉择上用心。C义无反顾,转而不谋利而自得利,不惜死而自有生。D外面环境的力量压迫太重,使人无从努力,无可用心。A根据“义只是尽其在我,只是反身内求,我究竟该如何做,至于做了后的外面影响,我只有置之不问,说这是命,非人力所预”判断。16下列诗句内容,不能体现文中“克难精神”的一项是() 【导学号:82160099】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B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易水歌)C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垓下歌)D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CC项,没有义气的内涵。二、填空题(共3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句,如超出3句,则取前三句评分,3分)(1)_,而莫得其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2)_,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王羲之兰亭集序)(4)野马也,尘埃也,_。(庄子逍遥游)【答案】(1)悠悠乎与颢气俱(2)大行不顾细谨(3)齐彭殇为妄作(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19题。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