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有人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蠢”(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 ) A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强化贵族统治的需要 D维护地方稳定的需要2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 )A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C使君臣关系趋向平等 D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3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有犯者,科为敕罪,兼须重罚。”唐律疏议载:“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徙一年。”由此可以推断唐朝( )A律法内容十分严苛 B用强制手段维护坊市制度C抑商制度已经废弛 D商业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4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C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5有学者说,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其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推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6罗马法将下列情况认定为“名誉减损”:作伪证、可为证人但拒绝作证、书面侮辱他人、重婚、犯罪、从事卑贱职业(倡优、斗兽员等)、被社会轻蔑排斥。“名誉减损者”可能被剥夺选举权、继承权、监护权、出庭作证权,并被限制结婚权。这说明罗马法( ) A强调道德修养以促进经济发展 B混杂着多种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C在公民法阶段保留了氏族残余 D对外扩张使社会关系更加复杂7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亲下诏书,规定:每年农田收获完毕,凡佃户不愿再租种地主土地者,可以自由离去,地主不准以任何理由强行留其佃耕。此规定的重要意义是( ) A推动了租佃制度的发展 B导致封建性租佃关系的瓦解 C解放了农村自由劳动力 D废除了农民对地主依附关系8陆游在摄四川自贡荣州州事时,曾用“卖蔬市近还家早,煮井人忙下麦迟”来描述当地居民的生活。该诗句反映出当地( )A居民市场意识较强B经济封闭性被打破C农业主体地位动摇D区域性贸易的发展9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材料表明明朝实行这一科举取士办法的目的是( )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 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 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10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询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参下图)。下列对“三希帖”书体特征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B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D结构俭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11明朝后期,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A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B“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12“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B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13社科院近代史研宄所研宄员马勇在辛亥最大的启示是妥协中写道:“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贏。”下列有关各方的“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政府:获得优待条件,其统治得以延续B袁世凯:获得各方认可,成为第一任总统C革命党: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民主政治实现D立宪派:投机革命时获取的权益得以维护14卢梭认为社会不平等经历了三个阶段:私有制使不平等牢固起来,富人通过法律强化这种不平等;产生国家机关,实现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即政治不平等;出现专制暴政,然后革命暴力推翻专制君主,走向更高级的平等,对卢梭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认为出现私有制是历史的倒退 B指出了历史是辩证发展过程 C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深层推动力 D论证了人民革命权的合理性15张謇曾指出“无工商则农困塞本对末而言,犹言原委,义有先后而无轻重。”“鄙人但望发展中国地利物产,供实业之用耳。”这一认识( )A认为工商先行才能活跃经济 B从新视角肯定了农业的作用C体现了其传统重农抑商思想 D主张牺牲农业以发展工商业16中共二大宣言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倾。这一宣言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功绩是( )A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C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奠定了探索中国革命基本规律的基础17“列宁符号”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一些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时间、场所、组织、物品、建筑、道路、学校等进行列宁名字命名或形象符号装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列宁符号”的主要出发点是( )A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B推进民主革命社会化、大众化C借以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D宣扬中俄革命形势间的一致性18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回顾一书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疏导社会游资,平稳市场物价,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但是到了1952年7月和8月,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关闭。造成证券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证券交易不利于经济发展B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C政府强化管控经济的结果D“左”傾错误己严重泛滥19人口的迁移往往与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问題息息相关。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量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格局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人口急剧膨胀B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出台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旧中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20阅读下表:我国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变动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城乡比(以农村为1)1957348:11979250:11984171:11990202:11994260:1A身份户口和户籍管理 B粮食收购价格和农资价格C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D城乡居民社会流动程度21毛泽东曾经先后在中央书记处会议和政治局会议上评价苏联某位领导人的改革:“一是揭了盖子这就破除了迷信;一是捅了娄子有严重错误。”以下属于这位领导人改革措施的是( )A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B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C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 D着力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22罗斯福总统的“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受到高度肯定的“这个行动”是( ) A推行以工代赈 B颁布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 D整顿金融体系231935年,美国实施的联邦戏剧计划在22个州举办了1000多场免费戏剧演出,在最多时曾雇用了12700名戏曲工作者。联邦音乐计划最多时曾雇佣16000名音乐家,大约每星期为100万人演奏5000多场音乐会。这做法( )A唤醒了人们应对危机的意识B意在扩张总统的行政权力C通过行政干预控制艺术发展D有助于缓解社会失业问题24学者邹谠在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书中提到:“当美国陆战队在1947年4月到9月间从华北撤退时,他们丢弃了6500吨弹药武器及其他军用物资给国民党。6月间,美国又将上亿发剩余的步枪子弹以原收购价的10%售给国民党政府。”这种情况表明美国( ) A试图维护雅尔塔体系的权威 B希望通过威慑中共以避免内战 C放弃败局已定的国民党政权 D与苏联冷战的重点转至东北亚25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暴动,沙皇下令解散杜马,但杜马领导人拒绝执行这一命令;沙皇尼古拉发现他不再能够强迫杜马服从自己,于是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材料表明俄国( ) A二月革命完成社会转型 B沙皇统治权力遭到削弱 C君主立宪政体得以确立 D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23分,28题15分,共50分。)26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理论和政策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变化,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势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以调整或探索为线索,下表的十二条资料选择两条或两条以上资料能够提炼出多个主题。请依据自己的理解在下表中提炼出两个主题,将符合这两个主题的资料序号分别挑选出来,每个主题必须涵盖两条或以上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这两个主题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加以简要阐释。(12分) 序号资料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 罗斯福新政3 新经济政策4 福利国家5 大萧条6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7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8 混合经济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 斯大林模式1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2 大跃进示例:主题: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调整相关序号:1、6 补充的新资料:布雷顿森林协定简要阐释:略。言之成理即可。 27(23分)英国从前工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时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上半期,英国海外市场集中在安特卫普,路线单一,呢绒出口贸易只有55掌握在本国商人手中。国内工业品种单一,呢绒和羊毛出口占出口总值的79。呢绒出口猛增,大量资本和新手涌入这一行业,造成耕地荒废,谷物依赖进口,农业和城市手工业劳动力短缺。到16世纪下半期,呢绒出口衰退,许多人失业,引发社会秩序混乱。处于上升阶段的商人和乡绅意识到,正是他们的市场化行为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和混乱,所以他们能够接受国家对他们工商业活动的限制都铎王朝时期,国家通过实施重商政策对经济进行全面控制;大力促进海外贸易,成立特许商业公司垄断贸易,制定进出口禁令或保护性关税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同时逐步清除阻碍国内贸易的种种中世纪羁绊,改变度量衡、币制和税收混乱局面,制定了一系列(手)工业法规来规范生产。 李新宽论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阶段性演进 材料二 17世纪,乡绅、律师、小商人、企业主、零售商等作为一个新的阶层迅速崛起。他们积极投身于海外贸易,反对英国特许公司的垄断权,要求经济自由,重商主义者巴本认为:“任何国家制定禁止一切外国货的法律,都会使其他国家也制定同样的法律,后果将是毁掉一切对外贸易。”光荣革命之后,宪政和法律为私有财产制度和契约性交换规则提供了法制保障系统。市场机制逐步取代国家权力的干预,重商政策的重心转到通过关锐保护等间接手段,而不是通过直接干预来培育国内工业的竞争优势。”18世纪中期以后,工场手工业获得很大发展。土地贵族利用他们在议会和政权机构中的地位,继续高举重商主义原则制定有利于本阶级利益的政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主题必须是论证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证明它能够无限制地促进财富的增长,但它必须是在经济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杭聪秩序与进步之间材料三 到19世纪下半期,自由主义理念超越宗教和政治的束缚,几乎为所有的政治阶层所接受。而自由主义秉持的自由贸易、政治民主等理念也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40年代中后期,法德工人的年工资为211英镑和133 英镑,同期英国工人工资已达326 英镑。然而,19世纪后期,自由主义开始失去原有的势头。这种衰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典自由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哲学在19世纪后期日益扩大的社会危机面前受到了严峻考验。自由放任政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贫富差距、阶级分化等社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政治和思想领域,自由主义也同时受到老对手保守主义和新兴社会主义的夹击。事实上,即便在古典自由主义最为鼎盛的时期,国家干预活动也从未停滞。整个19世纪后半期英国政府在事实上已经不只局限于维护单纯的自由竞争,而是在逐渐推行以平等和社会保障为主导的社会与经济政策。王同彤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思想研究(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施重商政策的原因及其在英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及其对英国经济的影响。(10分) (3)结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28(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在他刚即位时,便下诏书恢复了原来实行过的十五税一的政策。惠帝又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对于有成绩的农民还免除其徭役。为了促使人口增加,惠帝还下令督促民间女子及早出嫁。如果女子到了十五岁还不出嫁,就要征收五倍的算赋。算赋是一种成人的人头税,每人交一百二十钱,即为一算。对于原来限制商人的政策,惠帝也大大放松,以促进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惠帝的这些措施使西汉初年的经济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其次,在文化方面,惠帝也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他在公元前191年,将“挟书律”废除。西汉王朝初期,制度基本上是继承秦朝,“挟书律”也不例外。惠帝很有魄力地废除了这一法令,这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都开始活跃起来,为儒家被汉武帝确定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提供了前提条件。惠帝在很短的皇帝生涯中,还完成了长安城的全面整修。当时西汉和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长安城的国都形象急需完善。于是惠帝决定整修长安城,在公元前194年正式开工,到前190年完工。整修后的长安城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除了罗马城外,没有再和长安相媲美的城市了。长安城共十二座城门,每面城墙有二座,每个城门又分成了三个门道,右边的为入城道,左边的是出城道,中间的则是专门供皇帝用的。 摘编自爱历史汉惠帝刘盈的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汉惠帝改革的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惠帝改革的作用。(9分)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历史月考试卷2016.12.12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BABDA 6-10BAABB 11-15BBDBB 16-20ABCDC 21-25CDDAB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第25题23分,第26题12分,27题15分,共50分。)26【答案】(1)原因:国际: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迫切需要争夺海外市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2分) 国内:英国国内工业品种类单一,需要国家保护;商人,企业家需要国家维持社会稳定。(2分) 作用:经济: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重商主义宣扬的积累财富,扩大海外贸易,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农业资本化。促进英国工商业发展,有利于早期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2分) 政治:有利于工商业资产阶级发展与壮大。(2分) 思想:重商主义冲击封建思想,鼓励人们通过冒险、竟争去追求现实利益,是人文主义精伸的具体体现。(2分) (2)特征:以市场机制为核心强调自由放任(或强调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2分) 影响:积极:有利于英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应了工业化的发展需求,扩大海外市场,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